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的传统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它包含丰富的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二十四节气对于我们认知自然、了解传统有很大的帮助。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个“节”和“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一年十二个月,每月有一节一气。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我国古代最早使用的历法是阴历,它是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来确定时间的,月亮绕着地球转一圈为一个月。但是随着农耕实践的发展,人们发现纯粹用阴历历法和月份容易使阴阳失调、冬夏倒置,与农业生产的节候配合不上。随后采用的历法虽然调和了阴阳,但是一年中的节气仍然会相差一个月。
因此在战国末年又创立了二十四节气与阴历配合使用。或许,二十四节气当时在民间已经流行,只是在战国末年将其规范化,后逐渐成为通用的历法。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名称等其后虽有变动,但历朝历代一直沿用。直到我国使用国际通用的公历纪年后,二十四节气才成了一种辅助性的历法。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是随着斗纲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与景观命名而来的。所谓斗纲,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颗星。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为寅,黄昏时杓指寅,半夜衡指寅,白天魁指寅;二月为卯,黄昏时杓指卯,半夜衡指卯,白天魁指卯,其余的月份类推。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汉族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以黄河流域的物候为依据。二十四节气是以我国北方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历史上我国的主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多集中在这些地区,为适应农业生产等的需要,当地的人们通过对太阳、月亮、天气、物候等的长期观察,总结出一套适合该地区的“自然历法”,指导生活和从事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太阳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一年就分成了24个相等时间段,每一段为一个节气。太阳通过每一段的时间相差不多,因此每个节气的时间也相差很少。二十四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过相差1 ~2天。为了方便记忆,古代劳动人民还用两句口诀来表达这种情况: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用二十四节气确定月份。在这二十四个节气中,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通常用来确定月份。冬至所在月份为冬月;大寒所在月份为腊月;雨水所在月份为正月;春分所在月份为二月……小雪所在月份为十月,以此类推。
二十四节气与农历闰月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计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即一个月之内有一节一气。每两节、气相距天数平均约三十天又十分之四,而阴历每个月的天数则为二十九天半,所以每过大概三十四个月,必然会遇到有两个月仅有节而无气或者仅有气而无节。有节无气的月份,农历上称为闰月;有气无节的月份就不是闰月。节气与农历月份关系如表:
许多人以为二十四节气是阴历历法,其实不然。农历实际年长为12个或13个朔望月,与多年平均年长回归年不一致,所以二十四节气无法与阴历日期相对应,反而与同属太阳历性质的公历日期基本对应。二十四节气正是作为阳历来配合阴历使用的,它是为了弥补纯用阴历的不足,因此可以看作是一种补充历法。
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根据
二十四节气与太阳公转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地球公转周期,周期为一年。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公转,因此太阳直射点会有不同。地球公转形成了四季变化。
春分、秋分昼夜等长。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昼夜等长。《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就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人们发现,在春分和秋分这两个节气到来时,白天和黑夜的时间是一样长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在解释春分、秋分两个节气时也说:“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
太阳直射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日,此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多,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获得的热量就少,南半球为冬季。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少,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获得的热量就多,南半球为夏季。太阳直射赤道时,北半球就是春季或秋季。
地球公转周期以春分点为参考。地球公转的春分点周期就是回归年。这种周期单位是以春分点为参考点得到的。在一个回归年期间,从太阳中心上看,地球中心连续两次过春分点;从地球中心上看,太阳中心连续两次过春分点。从地心天球的角度来讲,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就是,视太阳中心在黄道上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
二十四节气气温与四季的形成
以“四立”为划分四季的起点。四季的交替,中国知之极早。二十四节气以“四立”为划分四季的起点,自立春至立夏为春季,自立夏至立秋为夏季,以此类推。这种清楚地划分四季的方法相对来说是比较科学的,因此竺可桢先生在他的《物候学》书中称赞说:“四季之安排,法莫善于此者,此所以宋儒沈括赞扬之于先,而今日气象学家泰斗英人肖纳伯(Napier Shaw)且提倡欧美之采用此法也。”
光照与地球上的四季划分。季节更迭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不垂直,偏离的角度是23度26分(黄赤交角)。在不同的季节,南北半球所受到的太阳光照不相等,日照更多的半球是夏季,另一半是冬季。春季和秋季则为过渡季节,当太阳直射点接近赤道时,两个半球的日照情况相当,但是季节发展的趋势还是相反——当南半球是秋季时,北半球是春季。
划分四季因气候而异。天文季节划分法严格按照地球公转位置来决定,而实际的季节不同地区因气候而异。划分四季的方法很多,天文因素划分法和气候划分法比较常见。
天文因素划分四季是以太阳直射赤道(春分日、秋分日)和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日)、北回归线(夏至日)的时刻为参考点划分四季。我国传统历法以这四点作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中点,以四立为划分四季的起点,立春就是春季的起点,立夏是夏季的开始,等等。而西方则以二分二至为划分四季的起点,春分是春季的起点,夏至是夏季的开始,等等。但是这两种分法都不能真实地反映气候情况,用这两种方法,似乎地球上处处都可分四季,因此并不十分科学。
以气候本身的标准─候温(连续五日的平均气温,五天为一候)划分:夏季──候平均气温在22℃以上的连续时期;冬季──候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连续时期;春季和秋季则是介于10 ~22℃之间的时期。这样,各地四季的起止日期不尽相同,且地球上大部分地区没有完整的四季。我国近代气象学家为了客观、准确地划分处于不同纬度和不同地形的各地的季节,发掘和利用我国的气象资源,提出了以温度为标准,并兼顾一些能反映季节来临的动植物活动和生长规律来划分季节的方法,即候均温划分法。由于10℃以上适合大部分农作物生长,一年中维持在10℃以上的时间的长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所以这样划分季节,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现今通用以天文季节与气候季节相结合来划分四季:即3月、4月、5月为春季,6月、7月、8月为夏季,9月、10月、11月为秋季,12月、1月、2月为冬季。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季风的关系
我国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海陆温差大。冬季陆地上温度低,空气密度大,气压高;而海洋上空气密度小,气压低。夏季反之。空气由气压高的地方吹向气压低的地方,于是风就形成了。冬季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夏季风由海洋吹向大陆,这就是季风的形成。
了解了季风的形成,那么二十四节气又与季风有什么关系呢?我国每年9月中上旬的白露节气是季风交替的时节,这时,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势力变强,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此时广东全省的温度也开始呈南高北低走向,当地最多风向开始转为偏北。这种现象说明夏季风已逐渐南退,而冬季风已开始南侵。
二十四节气在国外的影响范围只限于同属东亚季风气候的日本、朝鲜及韩国,并不适用于非季风气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