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浅析包浆
马未都先生在家具收藏中专门提及过包浆,描述是这样的:红木家具鉴定中有一个术语,喜欢红木家具收藏的人都挂在嘴边,叫“包浆”。什么叫包浆呢?文物表面由于长时间氧化形成的氧化层,过去古董界称为“包浆”。不仅仅是对红木家具,包括对其他门类的古董都这样叫。南方人叫“皮壳”。民国时期也叫“宝浆”,像宝贝一样闪着一种幽暗的光泽。包浆后来被以讹传讹,很多人认为它是一种污垢,就是古董表面的一层脏。今天很多人的收藏标准就是没有包浆不要,非得要那层包浆。因而现在很多古董上的包浆,一看就是糊上的泥巴。
然而,如果仅仅是长期氧化,似乎很难以形成我们意识形态中对包浆的定义。举例说明:
下图所示的照片拍摄于2013年,是西安碑林中一个驮碑赑屃的兽头部分。由于游人众多,常年的抚摸之下产生了包浆。如果说包浆仅仅是由于长时间氧化而形成的,那么同样是碑林中展示的一些古代石造像(见下图),也经过了千百年的氧化,但并没有呈现出这样的效果。
驮碑赑屃兽头部分(西安碑林)
古代石造像(西安碑林)
所以从西安回来在整理照片的时候,我就生成了这样的疑问。于是我推想赑屃那种包浆的成因,得到了3个要素:经年抚摩;油脂;长期氧化。但是我不清楚这个思考结果是否正确,于是我做了这样两个实验来验证。
实验一:这是一对花生楸子,皮色如下图所示。第一个实验是刷油不盘,纯自然氧化下皮色的变化。方法是每天在手心上滴一滴婴儿用按摩油,用细毛牙刷研开,均匀地将油刷在表面,然后放入纸质茶叶桶中避光封藏。这个时间持续了将近4个月,表面无磨损,但皮色发生了质的变化(见下图)。
花生楸子(实验前)
花生楸子(实验后)
但我不认为这是包浆,因为皮色虽然鲜亮了很多,但并没有宝气光泽的出现。于是,我们拿第二个实验来比较一下。
实验二:这是一个单只核桃,回来清理干净后如下图所示。在这个实验里,同一只核桃,我想验证干刷和油刷的比对效果。方法是一面始终不刷油,另一面薄刷一层油,放置,第二天,刷过油的那边已经干了,然后用鬃刷通刷10~15分钟,然后再刷油放置,这样坚持了大概半年的时间,之后停止刷油,改为整体鬃刷干刷,为的是避除手上汗液对浆色的影响。然后我们看一年以后的效果(下图),图中核桃左边是不刷油的,右边是刷油的,刷油的这边,颜色相对深一些,而且表面产生了磨损,宝气光泽也呈现了出来。
核桃(实验前)
核桃(实验后)
我们再看一下下图中5年手盘核桃的包浆。看过这些之后,我想大家会对包浆的产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推论。
5年手盘核桃
①新茬东西,常年放置氧化是不会出现这种色泽的。
②因为油脂中的成分很复杂,化学变化的根源可能来自于油脂中的某些成分附着并渗透于器物表面,或与器物中的某些成分发生了化学变化,这种化合物经过长期氧化所生成的氧化物,其显色为包浆的颜色。
③包浆和变色不是一回事。包浆包含了色变,但色变不一定是包浆。
④包浆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摩擦造成了磨损,也进行了抛光,这是物理变化。同时,摩擦也促进了包浆成分向内部渗透,因此在长期氧化的过程中,会造成由外到内的莹润效果。
⑤老玩家经常说的盘盘放放是很有道理的,就是要给物件以充分的自然氧化时间。
⑥油脂要可控。一味地上油会造成油脂堆积,导致浆色暗沉。油脂作用的过程越缓慢,氧化就越充分,包浆就越清亮晶莹。所以一般来讲,旱手比汗手玩出来的东西要漂亮。
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玩出来的包浆效果也不一样。研究包浆的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包浆的成因及原理,以避免由于一些错误的把玩方法造成包浆暗沉无光。例如有些玩友为了让菩提尽快上色,用汗沤或用油泡,甚至用一些化学制剂来作色,实际上起到了欲速则不达的效果。
当然,虽然做了相关的验证,得出了推论,但是由于实验的样本太少,品种也比较单一,我们只能依据现有的实验结果得出大概的结论。正确与否,还有待广大玩友用更多类型的实验样本去验证或修正。
另外,对于包浆的研究到目前还停留在感觉认知的基础上,缺乏具体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的深层次探析。如果我们能够查清包浆的成分,那么对于断代和做旧就有了科学的判断依据。而在此之前,我们只能通过感觉和经验加以判断,这个误差就很大了。所以我们希望能有相关的专业人士借助先进的科学仪器对大量的采样结果进行测量,并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得出一个令大家都能信服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