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
北方岁时,悉有庙会,京师尤多,其日期皆阴历也。正月初一日东便门外三忠祠,东直门外铁塔寺,东四牌楼三官庙,北新桥精忠庙,均开庙一日,香火极盛。德胜门外大钟寺(即觉生寺),开庙十五日。寺有悬大钟之高楼,即华严钟也。钟纽下有眼,悬小锣,以钱投之,中者声铿然,曰“打金钱眼”。游人争登楼,掷钱击之。寺外多驰车赛马之少年。西便门外白云观,开庙十九日,至第十八日,往游之人尤盛,谓之“会神仙”,亦曰“燕九会”。(以上均详见“古迹名胜”)西直门内曹老公观,亦开庙十五日,昔甚繁盛,儿童玩物、各种杂技,皆集于此,内城居民率以此为娱乐之所。今即其址建陆军大学,庙会已无。初二日、十六日,彰仪门外财神庙开庙,都人率往求财,盛于他月,初二日尚有所谓“借元宝”(详见“岁时俗尚”)者。初一日至十七日,琉璃厂厂甸(今为海王村公园)盛列儿童玩物,而琉璃喇叭、沙雁为尤伙,近并设临时茶肆,妓女亦有至者。初六日,火神庙(琉璃厂东门)开庙,所售字画、书帖、古玩、玉器多至不可胜数。初八日,弘仁寺喇嘛跳舞布札,俗名“打鬼”。掌教喇嘛披黄锦衣,乘车持钵,从者持仪仗法器拥护之,又以小僧衣彩,戴黑白头盔(俗名“鬼脸”),执鞭棒舞蹈,绕寺而走,盖取迎祥驱崇之意也。此外则安定门北西黄寺,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打鬼,德胜门外黑寺,自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打鬼,届期商贾纷集,士女杂沓,亦有走马驰车以行乐者。他如安定门内雍和宫,地安门内嵩祝寺,亦均定期打鬼,往观者惟附近居民而已。
二月初一日,崇文门外太阳宫开庙。初五日、十五日,居人多往涿县碧霞元君庙进香。
三月初一日,东便门蟠桃宫开庙,初三日,游客至盛,近改五日,并筑赛马场。马鞍山潭柘寺,则开庙半月。朝阳门外东岳庙,则十五日至三十日开庙,中以二十五日“放生会”、二十八日“掸尘会”之香火为尤盛。十八日,京西天台山开庙一日,进香者至多。清明节,南下洼城隍庙开庙三日,进香者以八埠妓女为尤多,且有在庙左右,向空膜拜,焚纸锞而号泣者。若以尊长或己身之病愈还愿,衣赭衣、悬锁链沿途跪拜,名曰“拜香”者,今罕见矣。
四月初一日,戒坛寺开庙,居民多往游者。京西万寿寺、西顶、碧云寺、妙峰山均开庙半月,中以妙峰山娘娘庙之游人为最盛,且有至自天津、保定者,而都城之茶会及秧歌、狮子、开路五虎棍、少陵棍、双石杠子等会,结队前往者亦不可胜数。山腰一带,有供客饮憩之茶棚。游人之归也,率购挑棍、麦草帽、花篮,悬于车棚。而痴男女之一步一拜直至山巅,亦曰“拜香”者,近亦罕矣。永定门外马钩桥南顶,则自初一日至十八日开庙,幡乐之盛,一如岳庙,盖碧霞元君诞辰也,俗传是日神仙下降,故士女往而祈灵祈子者甚多。十三日,都人多游药王庙,兼赏花。十八日,为北顶、东顶开庙之期,售农器者咸集庙外。二十二日,地安门外迤西城隍行宫有庙会,香火不绝。清光绪庚子(1900)前,有城隍出巡之举,观者如堵。至五月初一日,则舁至西城都城隍庙,翌晨始返,较南下洼之城隍庙为尤盛。二十八日,彰仪门外造甲庙、南西门外看丹庙,亦均有庙会。
五月初一日,西城都城隍庙、永定门外南顶,均开庙十日。南顶较盛,士女云集,且以比年赛马,皆在太沙子口,游人故多聚于此。卧佛寺城隍行宫、德胜门外北顶,均开庙五日。永定门外关帝庙则自十一日始开庙五日,跑马赛车,演剧之事,岁以为常。十三日,安定门内雍和宫以烧猪祀神,有番僧诵经,士女多往观。
六月初一日,中顶有庙会,售花木者甚伙。初五日、初六日,善果寺、戒台寺晒经。二十三日、二十四日,西便门外白云观祭火神及马王、关帝,开庙二日,进香者甚多。
七月十五日,为江南城隍庙庙会之期,居民多于此赛神。妙峰山亦于是月开山半月,进香者甚多。
八月初一日,崇文门外灶君庙开庙三日。
九月初一至初九日,西便门外白云观有九皇会,设坛诵经。十五日,彰仪门外五显财神庙开庙三日,祈祷者相属于道,而伶妓为尤多。
十月初一日,南下洼城隍庙开庙一日,游人云集。二十五日,阜成门内白塔寺延番僧绕塔诵经。
十一月十二月,无庙会可纪。
每月之按单双日或朔望日开庙列市者颇多,兹分述之。七八日护国寺(俗呼西庙),九十日隆福寺(俗呼东庙),每届期,车马盈门,百货咸备,而医卜星相、歌唱、耍舞之杂技,亦皆有之。五六日白塔寺,较东西庙稍逊,然游者亦不少。四日有花市,在崇文门外稍南,陈列货品,以妇女所戴纸花为多。三日彰仪门内土地庙之花市、鸽市最盛。他如崇文门外南药王庙、德胜门内北药王庙、东直门内小药王庙、朝阳门外东岳庙,均朔望开庙二日。彰仪门外财神庙,则初二十六二日,求财者纷集。至城内外之吕祖祠、吕祖阁、吕公堂、关帝庙、娘娘庙,随在皆有,每逢朔望,亦多往焚香礼拜者,惟仅限于一隅耳。
附 妈妈论
凡迷信之谈,为老妪所传说者,都人士谓之曰“妈妈论”。流传既久,遂成习惯,今志之,以觇京师之俗尚焉。夜小便或泼水,必先咳嗽,恐污及过路之神也。
洗濯之秽水,夜不置于庭,恐夜游神之马饮之也,饮之则置水者有罪。
初闻雷则抖衣袴,云蚤虱不生。
见虹,不得以手指之,谓指之即生疮。
正月不洗足,谓洗之则死舅舅。
禁啮指,禁托腮,恐生灾也。掌心痒,夜梦火,均谓之主发财。
梦孝服者吉,梦红色者凶。鹊鸣吉,乌鸣凶。
以猫犬赠人,受者必以茶叶数包报之,恐啮断交谊也。
见桃木、见官印、见历书,皆可辟邪,故恒以桃木置门后。遇崇中邪,则以官印悬堂中,或以历书击之。
左目跳,谓主发财;右目跳,谓有灾。
商店中人晨起开门时,必于柜台摇算盘,谓之“打煞气”,行人遇之则急避,意谓当之则不祥。
食物时不照镜,恐得噎嗝也。
男女结婚,经媒妁介绍,两家以男女庚贴(八字帖)交换,在未交星命家推勘时,必先置灶神炉下三日,以觇吉凶,三日内若无器物损坏,则事可成,否则凶。求女为妇者,忌其生肖为羊、虎,谓为妨夫,故凡属羊、虎之女子,恒不以真实年齿龄告人。
女之鬓间有疮痕者,曰“鬓疤”,男子恒不敢娶,谓不利于夫,故有“不妨两,便妨三”之谚。
娶妇日,喜轿将行时,必令童子于新房击锣三声,谓之“响房”,于是音乐接奏,轿即启行。新妇上轿,腰间必有钱,曰“压腰钱”,谓腰不空,可永有钱也。胸必悬镜,谓可心明眼亮也。轿行途中,遇井庙,必掩以红毡,谓可避煞。轿至女家,必闭门,令作乐,故意迟延,谓可减新郎之暴性,过门后不至虐待其妇。女家启门时,娶亲男子(娶亲老爷)出怀中铜钱向门掷之,曰“满天星”。轿置于庭,年长者以镜照轿,曰“照妖”,谓恐有妖邪在其中也。轿至男家,入门时必跨炭火盆而过,否则谓恐有妖邪,新郎且以桃木弓、柳木箭向轿门虚射,谓可免煞。新妇下轿时,必手抱宝瓶,或左手金、右手银,以示其非空手来也。又必口噙苹果,身跨马鞍而过,谓可平安也。新郎、新妇拜堂,必衣棉,谓福寿可绵长也。
新郎、新妇入房,即食面角,曰“子孙饽饽”,取生子之兆也。是夜食面,曰“长寿面”,祝其寿长也。新妇既入房,必燃一灯,次日始息,曰“长命灯”。灯必以蜜调油,曰“蜜里调油”,谓夫妇可亲密也。新房不悬人物鸟兽,及凡有目物之图画,恐为死目所视也。新郎、新妇之衾枕,必置枣、栗、花生、桂圆等物于中,谓可早生贵子也。
新妇之尚未回门也,不食米饭,谓恐犯口舌;不饮茶,恐谈话时有旁人之言夹入也;不得掸扫,恐索家也。新妇回门,女家必于黎明迓之,不使见母家屋瓦,谓恐妨母家也。
嫁女之衣衾等物,必请年老有夫、儿孙众多之妇(称为“全扣人”)为之剪裁缝纫,寡妇不得与。他如娶亲、送亲,及招待新妇上轿、下轿等事,亦如之。
孕妇不得隔门授受器物,女红所用纸样,不得过宿,皆恐难产也。妇女倾秽水,不得留余,恐产时不利也。不可坐坛,恐所生之儿无后阴也。
产前一月,母家以小儿衣袴鞋袜、黑糖、小米、鸡蛋等物馈之,又有内盛饼肉之升一具,曰“催生”。
儿生三日,产婆以槐条艾枝水洗之,曰“洗三”(即汤饼会)。无子之妇人,可倾其水,倾时必内向,谓后即有子也。产婆以秤钟轻按儿身,谓之“压千斤”,欲其长大能负重任也。又以葱茎轻击儿身,谓可聪明也。以锁锁儿口及手足,谓可谨言慎行也。洗毕,置花于筛,置儿其上,筛之,以筛有孔,谓出痘时可稀疏也。产后十二日,母家必送肉面以作面角,使食之,谓之“捏骨缝”。产后一月为满月,戚友妇女多往贺之,辈行之较长者,则必合持二馒首,令产妇啮之,曰“满口”,免口空也。是日,戚友来贺,馈以衣帽、铃铛、寿星及馒首等物,亦有与钱者,封以红纸,上书“代铃”或“长命百岁”字样。乃设筵或演剧,或他种玩艺以娱之,谓之“办满月”。所生若为女,一月中,不得就桌食饭,谓恐多生女也。儿生一岁,陈笔墨、算盘、银钱、食品及零物于其前,令抓取之,视所取何物,以卜其将来之贵贱贫富、智愚巧拙,曰“抓周”。
遇妇人难产时,则开门,凡柜橱之有门有屉者,悉启之。若仍无效,则劈锅圈,或呼其夫之乳名。
妇人无子者,率至娘娘庙,以带缚泥孩,谓之“拴娃娃”,云可生子也。
家有襁褓小儿,辄于炕沿下或桌下,供“白马先锋”之神像,谓可免惊。儿跌于地,或遇犬斗,则以手拊其顶,并促其溲,谓可不惊。儿惊而失魂,母则以饭勺叩门楣,呼其名而唤之,曰“家来,家来”,有人应于内曰“家来矣,家来矣”,自大门至内室,每门皆然,谓之“收魂”。亦有以衣或带自其受惊处而呼之者,曰“随妈家来”。家有小儿,月落不糊窗,谓儿魂恐留户外也。
正月,儿忌剃头,谚有之曰“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帽不重戴,亦恐舅死也。
儿衣不置星月之下,谚有之曰“女怕花星照,男怕贼星照”。
儿不得戏火,恐溺床也。
儿勿用腿,恐有灾也。
儿初出行之经过桥庙也,必撒钱,曰“买路钱”,谓虽有鬼,得钱不为崇也。初至戚友家,戚友家恒以白棉线系荷包或铜钱悬于其项,曰“挂线”,欲其长寿也。
邻有丧,必系红布于儿背,谓可避殃,遇瘟疫亦然,谓可免病避邪,然平日亦有系之者。
儿出痘之称曰“天花”也,京师与各地同,京师又谓之“当差事”。父母必彻夜守视,更以香菜浸之水,恐萎也。是时家人口戒不吉之语,谓恐得罪痘神。儿出痘,必燃红纸于四处照之,谓不如是,痘即内陷。痘出十二日,祀痘神,戚友馈以鼓盖(形如烧饼而中空),欲痘之发生也。
人之初死也,必焚纸糊车马,曰“倒头车”,小康之家即然。尸停于床,以面团球置于秫秸之杆上以烤之,俟干,插于米饭碗中,置死者头前,曰“打狗棒”。并置面饼于其袖,曰“打狗饼”,谓其魂须经恶狗村,备以此御狗也。棺入门时,置铜钱煤炭于中,谓自此即无若是之叹惜事也。殓时,孝子以水洗死者目,曰“开光”,惧其来生或瞽也。殓衣不用缎,以“缎”与“断”同音,恐绝后也。既殓,置灯于棺前,曰“引魂灯”,谓死者行路可不黑暗也。
死后三十五日,曰“五期”,必由孝女自焚纸糊之彩伞,盖俗传五殿阎君爱女,由女焚之,可为死者减罪也。
死后六十日,焚船桥,悉以纸糊之,大者丈余,小者数尺,谓死者之魂须过混河,备此,则能渡矣。
出殡前一日,有伴宿之事。是夕,戚友各以箸纳灵前之菜罐中,封以红布。至出殡日,媳以手持罐,翁死以左手,姑死以右手,不得更易。葬时,埋罐于棺前,谓死者来生不乏食也。出殡日,必将死者平日所用枕中之谷壳,倾于门外,恐其魂留枕中也。孝子执书有死者名号及生死年月日时之纸幡,书此者必沙门,曰“引魂幡”,盖引死者之魂而行也。父死持以左手,母死持以右手,一路不得易手。起杠时,孝子必将丧盆掷破之,谓为死者饮秽水之用,盆有孔,即饮即漏,不使多饮也。
凡送殡之家属戚友,于返时,皆于门外所置之小盆中,磨刀数次始入,意恐有鬼随之以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