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白玉≠无瑕
一次经理培训课上,在课程要结束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贴了一张白纸,然后在上面画了一个小黑点。老师问学员:
“你们看到了什么?”大家的答案很一致:“一个小黑点。”“请大家再仔细看看,还看到了什么?”老师又问。“是个圆圆的小黑点。”大家回答。老师说:“难道没有人看到这么大的一张白纸?”众人哑然。
类似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在看待人和物时,我们总是只看到其中的瑕疵或是不足的一面,而常常忽略其本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是实践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我们总是拿这句话来原谅自己的错误,却很少有人因为这句话而不去苛责别人。
宋朝文人戴复古在《寄兴》中这样写道:“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大意说的是,黄金不可能百分百的纯净,白璧难免会有一点瑕疵。如果想找到十全十美的人再嫁,那只能老死在家了。的确,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如果想追求完美,最后只能落得个徒劳无果。
夫妻之间互相体谅,家庭才会和谐,这个道理在组织管理中同样适用。无数事例证明,好的领导都懂得容忍下属的瑕疵。汉高祖就是这样一个知人善任,懂得宽容别人的人。他最后能够打败楚霸王项羽,也和他的这种管理和用人方式密不可分。
有一次,属下魏无知向刘邦举荐降臣陈平。于是就有人偷偷找刘邦打小报告:“陈平这个人可重用不得,他不但跟自己的嫂子私通,而且经常收受别人的贿赂,品行低劣无比。如若重用,岂不是养虎为患,后患无穷!”刘邦听了,就找来魏无知详询。魏无知回答道:“我看中的只是陈平的才能,并非他的品行。如果一个人品格优良无可挑剔,却不能用兵遣将,那么大王留在身边又有何用呢?如今正是用人的时候,若非要挑选那些才德兼备的人才不可,岂不是耽误时机吗?”刘邦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非常信任地起用了陈平。陈平知道前因后果后,心存感激,从此,一心一意辅佐刘邦,从不懈怠,不但官至宰相,更是帮助刘邦稳固了西汉的江山。
可见,每一个成功的领导人身上都具有包容别人缺点的胸怀和品格。拥有这种觉悟和品格的人,宽宏大度、对人真诚。他们懂得容忍下属的缺点,也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他们懂得广纳贤才,也能用自身的个人魅力留住人才。刘邦正是因为懂得容忍下属的缺点,才博得了下属的忠诚,赢得了可用之才,为日后一统江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容人之量是领导者的必备素质,只有做到这点,领导者才能成为汇集人才的中心,自身的领袖地位才会稳固,进而激励众人在团队中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创造出难以想象的成就。
知人、用人不一定要以十全十美作为标准,就像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一书中说的那样:“等有腰袅、飞兔这样的骏马才驾车,那世上就没车可乘;等有西施、洛神这样的美女才纳妃,那终身别想成家。只有不等古时的英才出现而能获取的人,才会凭借现有的人才去使用他们。”领导者选人任人如果一味地追求完美无缺,那结果只能是无人可用。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谁想在一个组织中任用没有缺点的人,这个组织最多是一个平庸的组织;谁想找各方面都好的人,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人,结果只能找到平庸的人,要不就是无能的人。有高峰必有深谷,谁也不能每项都强。与人类现有博大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相比,即使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是偏才。
确实,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完美的人和物。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所以没有必要过分追求所谓的“完美”。工作中,很多领导者发现某员工身上有某个缺点,很担心这个缺点会成为工作中的巨大阻碍,从而不录用或是解聘这样的员工。其实只要做到“造器尽其材,用人适其性”,那么缺点也有可能变成优点。一个看上去浑身缺点的人也可能会成为组织的竞争力。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某单位企划部的老陈曾一度对自己的下属阿根很不满意。阿根是他的一个好朋友介绍过来的,其为人特别老实,可是话很少,不善与人沟通,交代给他的任务,他总是埋头傻干,不懂得跟大家交流,所以,干出来的活儿就像他本人一样,呆板,没有生气。对此,老陈伤透了脑筋,碍于朋友的面子又不能炒掉他,可这个人实在是不好用,如果闲置一旁不用的话,其他员工又会有意见。
就在老陈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给他提了个建议:“为什么不调他去看管库房呢?”老陈立刻茅塞顿开,看管库房的工作很枯燥,谁也不愿意去。原先看管库房的人总是耐不住寂寞,经常跑出去聊天,结果给单位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库房里存放的货物,不定时地有人要提货、存货进去,因此,必须有人看管,看管之人还必须熟悉其单位的产品。阿根恰恰满足这个工作的所有要求,让他去再合适不过了。果不其然,阿根接管库房工作后,把货品管理得井井有条,自己对这份工作也乐在其中,并且从没出现过差错和人不在的情况。
有“经营之神”之称的松下幸之助也是一个善用人短的高手。一次,部门经理向他抱怨:“我手下有个人每天牢骚不断,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不知道他每天都在想什么。”松下幸之助听后,非常感兴趣,他认为:这个人爱发牢骚并不是致命的缺点,相反,很可能是因为他勇于创新、眼界高远,或许他有远大的志向而没有机会实现,或许他发现了很多问题而得不到解决,如果给他机会,或许他能创造出非凡的成就。于是,他对这个经理说:“你把他交给我,我来给他找个合适的位置。”果然,在松下幸之助的任用下,这个本来很“没用”的人脱胎换骨了,他的短处转化为长处,表现出旺盛的创造力,成为松下公司出类拔萃的人才。这个人就是松下电器公司副总经理中尾哲二郎。
德有高下,性有贤愚。一个刻板内向的人可能在企划、创意方面不是很擅长,却能够胜任单调枯燥的仓库管理员工作;同样,一个总喜欢抱怨的人并不见得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因为他善于观察、敢于创新,所以能发现许多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并且在抱怨中不断创新和改进。只要领导者慧眼识珠,那么员工的缺点也会变成优点。而这样的员工则会用自己身上独一无二的特点,为企业创造出不可替代的价值。
用人如此,对待生活和事物也是如此,要善于从缺陷中发现美,从糟糕的状况中看到其蕴含的希望。在这方面,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列宾就深有心得。
一场大雪过后的某一天,列宾正同朋友一起散步。走着走着,这位朋友瞥见路边雪地上有一小片黄色的污渍,这显然是狗留下的尿迹。他就用靴尖挑起雪跟泥土把污渍覆盖住。没想到列宾很不高兴,他说,这几天,他总是到这里来欣赏这一片美丽的琥珀色。
初读之下,我们会觉得列宾老先生非常可爱,但仔细一品,不免有自惭形秽之感。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之事,有许多不入眼之物,我们在怨天尤人、自怨自怜、悲悲切切之时,是否想到,生活中并不缺少美,或许真正缺少的是我们发现美的能力?
面对生活中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人和事,只需要换一个角度看,或许就能发现其中美好的一面。哪怕是有瑕疵的白玉,只需要转换一个思维,就可以将它视为独特、稀缺的珍宝。评判一个事物的好坏,主动权在于人。一个人的心态和观察事物的方式决定了他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决定了他的生活态度是什么样的。美国古谚语“There are lees to every wine (所有酒都有沉淀的)”,要评价这酒是否是美酒,关键在于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白璧不等于无瑕,任何人和事物都有其缺点和不足。世上不存在十全十美,关键在于人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这些不完美,如果能以宽容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不完美,那么这些不完美也能呈现出另一种独特的美来;反之,整个世界在他们眼里都是灰暗的。一颗心能包容一个家庭,就能成为家长;能包容一个城市,就能成为市长;能包容一个国家,就能成为国家的领袖。世界上,凡是尊贵的人,被他人敬仰的人,都是从宽容中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