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十八大以来民族团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思想理论总是具有继承和传播的特征,越是能深刻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越具有继承和传播力,如果思想理论转变为具体有效的社会政策,并能够切实调节现实的社会关系,那么思想理论便会转变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物质力量。民族团结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参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打造统一多民族当代中国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过程中日益完善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准确判断当代中国民族工作“五个并存”“五个并存”,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纠纷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跃多发并存。”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15,第58页。的阶段性特征和民族关系大势,继承90多年来探索人民中国建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发展的民族团结思想成果,推进民族工作,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思想,为营造民族团结新氛围、拓展维护民族团结的新方式新举措、面对民族团结新挑战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支持,使民族团结思想不仅具有了更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话语体系,内容也更加丰富,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有了新遵循和新的理论指导。

(一)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的特性

我们说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团结思想,主要是指作为政党组织,其如何依据自身政治道路选择以及社会基本历史和现实条件,通过党组织的高层领导人、各级党组织动员,将民族团结原则引入政府社会政策和各类社会规范、党内法规约束等,在认识、定位和协调各民族关系中对民族团结目标所持有的系统观念和认识。在政党组织长远目标引领下,理性思考并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类问题,这些系统观念和理性思考引导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统一多民族社会发展的方向,不断推动中国社会的运行维持在一个稳定和谐的状态,使国家和社会更有能力处理、应对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保障各民族在共同团结奋斗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符合党的组织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引自《中国共产党党章》,法律出版社,2015,第1页。,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来说,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和理论有如下特性。

第一,以追求民族平等和维护国家统一为基础条件。

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的提出以各民族获得解放和建构统一的大中华民族的人民国家为核心。早在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纲领就根据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状况,提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实行自治,成为民主自治邦”“用自由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1921~1925),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第62页。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进一步探讨民族政策并明确提出:“争取一切被压迫的少数民族环绕于苏维埃的周围,增加反帝国主义与反国民党的革命力量,是苏维埃民族政策的出发点。”毛泽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摘录)(1934年1月),《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第210页。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源于“共同的革命利益,使中国劳动民众与一切少数民族的劳动民众真诚地结合起来了”毛泽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摘录)(1934年1月),《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第211页。的团结目标,民族团结成为民族自由联合代替民族压迫的重要历史路径选择。随着中国共产党对国内民族问题的深入了解,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成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重要推动力,并逐步纳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和理论探索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参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积极参与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以“对外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对内求各民族之间平等”为目标,提出民族团结思想。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进一步提出“一切民族应当在平等自愿的原则上最亲密的团结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应当彼此帮助,以加强抵抗侵略者的力量。中国各民族间的仇视与离散,将被日本帝国主义利用来奴役这些民族”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第418页。。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构建过程、国家发展道路选择与各民族平等追求密切相关,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与王朝中国的民族团结内容和目标的根本差异之所在。“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奉行的基本原则”《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王维澄主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典》,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第546页。,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坚持这一原则,依此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深入开展。

第二,以无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为依托。

1847年马克思就指出:“一个国家中个别资产者之间虽然存在着竞争和冲突,但资产阶级却总是联合起来反对本国的无产阶级;同样,各国的资产阶级虽然在世界市场上互相冲突和竞争,但总是联合起来反对各国的无产阶级。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就必须有共同的利益。要使他们的利益能一致,就必须消灭现存的所有制关系,因为现存的所有制关系是造成一些民族剥削另一些民族的原因;对消灭现存的所有制关系关心的只有工人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287页。也就是说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民族间的关系只能表现为相互间的剥削与压迫,不可能有真正的民族平等、建基于民族平等基础上的联合与合作。从民族团结关联主体和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形成过程来看,没有无产阶级革命性,中国共产党便不可能被历史和人民所选择,也不可能打破数千年来延续未绝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制度,不可能在民族地区顺利开展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也不可能有机会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从民族团结提出之时,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就具有无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人民的属性。它团结了各民族人民,经过土地改革、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等,推翻了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制度基础,宣布了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非法性,使民族团结在全新的社会制度基础上得到重新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的制度依托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胜利的进程与民族团结的进程相伴随。

第三,以广泛的人民利益保障为追求目标,民族团结具有显著的大众特征。

毛泽东早就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第316页。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其民族团结思想的国家性和人民性特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章程》,法制出版社,2016,第1页。。中国人民以及中华民族凝聚的历史进程都要求党的组织系统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推动各民族群众之间的团结、合作,人民群众在日常交往中的团结互助将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范围和深度的正向演变成为民族团结最终得以维护的深厚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报告也曾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问题上“党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人民日报》1992年10月21日。。“新中国成立后,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反对任何民族压迫和歧视,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确保了国家大局稳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15,第94页。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团结思想是以鲜明的无产阶级性、以人民利益和中华民族国家建设为利益导向的社会凝聚思想,这一思想产生和形成于马克思民族理论与中国特定历史国情和现实国情演变的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社会关系调节原则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的构成要素

民族团结作为民族理论研究最为基础的专有名词,其内涵和外延却并非可以随意使用。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民族团结是指特定社会条件下民族间或民族内部成员的联合与合作。从社会性的角度来说,民族团结属于社会团结的范畴,包括民族内部团结和民族间团结两大部分。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所思考和所要促成的主要是指在革命和建设中不同民族之间的联合与合作,事实上民族内部的团结状况对推动国家统一目标下的民族团结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民族内部的团结也常常成为中国共产党推动民族团结需要面对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的提出,基于推动传统社会现代化实践进程所面临的王朝国家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文化群体关系转型的实际需求,以及资本主义时代的国家政治转型进程所要处置的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对民族关系的复杂影响,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的提出有其特定的民族观、阶级性和社会发展目标追求,这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的构成要素所具有的特征,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观念要素。

维护中国民族团结有特定的观念体系,其中国家观、民族观、政党观和历史观最为基础。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的核心观念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国家观,具体而言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的国家观就是坚决维护国家统一,这是各民族人民利益的根本保障,也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正确的民族观就是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必须保障各民族享有和履行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共同奋斗目标且以共同繁荣发展为目标的命运共同体,这也是当代中国能够继承历史上多样性文化构成的根本动力。与一般的政党政治不同,中国共产党是以人民利益维护为根本目标的政党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稳固则是各民族团结进步最有利的政治保障。中国有着漫长王朝国家的历史,正确的历史观也是保障和推进民族团结的重要观念基础,任何不以历史史实和特定历史条件为基础分析历史事件的思想和行动,或借历史事件破坏现实民族关系的思想和行动都应被社会摒弃。

第二,组织保障要素。

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各级政府机构、人民团体及各类社会组织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行动的系统组织保障。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承担着领导、引领和规范社会行动的历史任务。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程中,各社会主体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对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法律规范、规则的遵守和执行是对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理论的实践,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治理的领导核心对民族事务管理的最根本成果,正如2014年中央民族会议指出的:“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15,第104页。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过程就是民心凝聚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人们在变动的社会生活中理性认知自我,以及调整与社会关系的进程。

第三,基本制度要素。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等一系列社会目标,在继承丰富民族团结思想历史资源的前提下,超越“大一统”王朝政治制度“因俗而治”的传统,借助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在新中国建构中采用单一制国家体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和巩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实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益成为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制度平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实践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保证了国家集中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当家作主,从而使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具体的基本制度保障。

(三)十八大以来民族团结思想的创新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民族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强化了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和推动,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在继承和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方面获得更具特性的理论成果,表现出显著的创新特性。

第一,民族团结话语创新。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一套民族团结新话语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创新的突出特色,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修正错误谋求变革的一贯品格。新话语不仅继承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的核心成果,还融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民族团结实践的新经验、新实际,使马克思民族理论中国化在更大范围吸纳人类社会推进社会团结的理论方法。话语创新主要体现于民族团结话语在国家政治层面保持强大的影响力,不断触及各民族公众社会生活,更接近人们的期盼,更接地气,在话语创新方面主要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辩证统一论。王朝中国各民族演进的过程“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两者辩证统一”。“‘多’和‘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多元一体”,“如果过分强调‘一体’而忽视各民族客观存在的历史和现实,中华民族就失去源头、活力;过分强调‘多元’而忽视各民族的内在联系和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就会变成一盘散沙”。《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14,第25、27、29、31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和“多”是成对出现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两者的关系需要精心调节和维护。

(2)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14,第252、27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以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和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因此,中共中央强调“全党要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3)民族团结主流论。如何看待现实民族关系是判断民族团结状况的重要维度,民族团结从来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很难做到消灭矛盾和冲突,而是民族关系动态的调整过程。从中共中央关于“三个离不开”、“三和”到“三交”论述变化过程来看,这不仅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各民族间关系理论认知的深入,也标志着各民族关系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出现的新态势。中华民族团结进步是历史大势,中共中央始终对此大势有清醒而深入的认识。1990年中共中央根据民族关系的历史发展进程,以“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来概括民族关系的现实状况。2005年中共中央又根据新型民族关系发展的需求,以各民族“和谐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概括为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2010年中共中央进一步提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指出这是历史趋势,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正确处理差异性和共同性,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通过扩大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14,第107页。。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辩证论指导下,中共中央特别指出:“交融不是要取消民族之间的差异性,更不是要消灭哪个民族。”《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14,第111页。而是尊重民族发展规律,为各民族和谐共处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支持各民族成员的自然接近,反对以强迫手段消灭民族差别。

(4)“六个相互”论。民族团结是民族关系的特定状态,如何处理好日常的民族关系也成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发展的关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强调:“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青年》2014年第12期。随着国家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全国市场紧密化程度的加深,各民族成员有了更广泛的交往交流平台,在交往中实现相互了解和尊重、相互包容和欣赏、相互学习和帮助,那么各民族成员便会凝聚在一起,团结一致奔小康。

(5)生命线论与福祸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对民族团结的新定位和新认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与各民族人民的生存和福祉密切相关,“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习近平总书记“两会”重要论述》,《时事报告》2014年第4期。

(6)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核心论。“增强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筑就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国梦》,《解放日报》2014年9月28日第1版。没有各民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便没有各民族群众民生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没有民族平等权益保障的物质基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也缺少相应的社会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目标亦不可能真正实现,因此,推动各民族全面发展是民族团结必要的物质基础。“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中国民族报》2015年1月20日第1版。

(7)重申两种民族主义是民族团结大敌论。防范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对民族团结的破坏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保持的明确态度,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也是实现无产阶级跨民族团结必须抵御的资产阶级思想。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共中央再次重申党的主张,并强调指出:“加强民族团结,要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要不得,狭隘民族主义也要不得,它们都是民族团结的大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14,第127页。反对两种民族主义“要各去所偏,归于一是,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民族团结大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14,第129页。

(8)民族团结工作用心用情说。任何社会关系的调节都与人们的情感认知相关。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离不开对工作对象心理状态的把握,也离不开真情的付出,各地经验也不断证明,那些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用心深用情专的地区,民族团结工作成效就显著,否则就会问题频现。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曾指出:“新疆各族群众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宗教极端思想和恐怖主义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团结兄弟姐妹,我们要付出真情、献上真心;打击共同敌人,我们要针锋相对、毫不留情。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着力打好反恐怖人民战争,筑起铜墙铁壁,使暴力恐怖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通过打击极少数教育团结大多数。”《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新疆日报》2015年9月27日第2版。

第二,维护民族团结进步方式创新。

在各级政府推动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都逐步有序地开展民族团结表彰活动,在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域评选出了大量民族团结典型人物,使那些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为民族团结进步做出贡献的人物和事件得到表彰,为日常社会生活中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党中央强调坚持各民族大团结成为各民族人民负有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如何以更适宜且多样性的方式维护民族团结需要更为创新的方式来维护民族团结局面。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民族团结进步维护保障方式创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14,第123页。依法保障民族团结进步实践在民族地区不断获得成果,一些民族自治地方除了遵守宪法和法律相关规范外,还依据上位法出台专门规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条例,提升依法保障民族团结的能力。2014年以来,青海省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等民族地区先后出台了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探索规范本区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进步维护保障方式向制度化、法制化方向有序发展。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五十四条也明确规定:挑拨民族关系或参加民族分裂活动及违反党和国家民族政策行为的相关处分方式。“挑拨民族关系制造事端或者参加民族分裂活动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对其他参加人员,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对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免予处分或者不予处分。有其他违反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法制日报》2015年10月22日。在党规和地方性法规方面探索民族团结进步法规保障有利于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制度化水平。

(2)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创新。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是当代中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创新取得成果,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目标创新。“要在全社会不留死角地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其二,方式创新。注重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改变单一的‘大水漫灌式’的宣传教育,针对不同对象和受众特点,多做‘滴灌式’的宣传教育”《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14,第117页。“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

其三,载体创新。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全面融入民族节庆活动、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之中,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示范社区、乡村、单位、学校、连队等。利用好网络平台,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14,第119页。

总之,十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在继承、发展和不断实践探索中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在实事求是和理论创新目标引领下,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理论以话语创新、载体创新和方式创新为指引,充分利用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和正面引导,使法制约束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探索中取得一定成果。虽然杂音、噪声等未绝于耳,但是各民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中不断团结凝聚的步伐并未停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势也未改变。各民族团结进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提供坚强保障。内蒙古的民族团结进步正是主权中国和人民中国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