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研究方法
从本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过程看,本研究属于以村庄为个案的质性研究,也是一种社区研究的方法。该方法所面临的主要质疑是它的普遍性和代表性。而实际上,个案研究,或者说是质性研究方法,又或者说是个案研究方法,本身并不以追求个案数量的多少为目的,而是深入挖掘潜藏在看似典型和特定个案背后的学术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本身,是要通过对个案中稳固性、普遍性和一般性机制与内容的挖掘和揭示,来展现普通个案所能展现的具有相对广泛普遍性的东西,而这种东西是超越单一和小区域个案而存在的。
一 个案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定性的研究方法,也就是质性的研究方法。不过,正如我们都知道的那样,“法无常法”,在具体的研究中,我们还需要具体地开展我们的工作。从方法论的层面上讲,我们是无法超越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传统的,但是在人文主义的阐释与解释中加入类似实证主义的数据结构和图表等,则是当前较为常见的。在陈向明(2000)看来,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以研究者自身作为研究工具,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深入互动,通过多种手段收集研究资料的过程,其是对社会现象的整体性探究。质的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以建构研究对象的行为及其意义,而这恐怕也是多数实证研究者比较担忧的。自韦伯提倡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中立命题以来,针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就没有中断过,而讨论的结果也是各有特色。价值无涉或说价值中立,至少强调了我们要秉持一个尊重研究对象的原则,同时也要求我们在研究中放弃自己的主观偏好与价值立场,能够移情和设身处地地从访谈对象的角度认识问题,能够从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认识人物的语言与行动。正因为我们的访谈对象是人,所以开展互动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不然所获资料的真实性与目标性都无法保证。具体来讲,本书试图通过个案研究方法来展现和安排研究过程,在个案研究中使用访谈方法、文献方法、参与观察法和比较法等来收集研究资料,通过实地研究来建构自己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概念。本研究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个案研究,这里的个案既是村庄的个案,也是乡镇的个案,同时也是扶贫项目实施和落地的个案。
本书将精英俘获的出现和扶贫工作本身与村庄整体社会结构相关联,以此来解剖现象并发现事象的本质。到目前为止,应用社区研究方法即个案研究方法对中国社会展开的研究中,有很大一部分为村庄研究,村庄既是研究对象,也是研究场域。在社区的村庄研究中,村庄成了社会的缩影,而社会则是村庄的无限扩展。个案研究注重发现个案事件与人类行为当中的一般逻辑和机制,研究者需要通过自己的研究来告诉读者更加丰富的信息和精彩的故事,而事实上这也是可行的。正如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所强调的那样,特殊性与普遍性是辩证统一的,其共存于同一个体当中。类似地,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本身也是典型性与一般性的交织和统一。对于研究者来讲,其最关键的工作是要将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内容进行剥离,要让读者看到藏匿于特殊性背后的一般性,看到特殊性与一般性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结构特征。成功的个案研究是要能够呈现个别研究对象整体性和普遍性的内涵与特征的。
在追求个案本身价值和意义的村庄研究中,研究者追求形成对社会的整体性认识,强调的是村庄研究对于知识生产、积累和问题分析的意义。对于本研究而言,扶贫工作在很多村庄都是普遍存在的,而精英俘获也是扶贫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所以对个案村庄扶贫场域内精英俘获的研究是具有一般意义和普遍价值的。尽管在扶贫资源的具体分配方式或数量上,不同的村庄确实存在差异,但是制度、权力和社会结构对扶贫资源分配的重要影响则是普遍存在的。
以现象或问题事件为切入点,而不是就事件论事件,其重心在于通过事件发现背后的事件发生机制以及政策过程与村庄精英治理环境的变迁,以此发现研究问题当中的普遍性问题和知识。嵌入乡土社会的各种公共政策的实施是与村庄层面的观念、制度、人和物等因素深深牵连的,而个案的讨论正是想呈现这种深深的牵连。这也正是本研究选择从村庄层面进行扶贫研究的原因。关于个案研究的方法,笔者试图将过程—事件的研究方法纳入本研究当中。过程—事件的研究方法是与结构—制度的研究方法相对应的一种研究方法,两者其实是不相互排斥的。从本研究的内容来看,对扶贫项目实施过程的研究主要应用的是过程—事件的研究方法,在扶贫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捕捉到丰富的研究信息并发现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关键细节内容,不过要是无法获取事件的完整过程,那么该方法就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而对扶贫项目实施结果即精英俘获出现机制的分析则需要在结构—制度的分析方法下展开。因为本书试图从精英与大众的社会结构、村民社会分化的结构、村庄权力结构、扶贫项目信息传递结构和扶贫项目的制度设置等出发来阐释扶贫场域中精英俘获出现的基础与原因。笔者的研究属于经验研究的范畴,而经验研究并没有研究方法的独特偏好和限制,因为若是努力综合结构—制度的分析方法以及过程—事件的分析方法,势必能够让本研究获得更加丰富和较有质量的成果。个案研究的方法不仅仅是一种访谈的方法,还包括有限度地“介入”村庄生活进行观察、调查等。在本田野点的调研过程中,笔者不仅进行了充分访谈,同时也有意识地倾听和观察了村民之间、村民与村干部之间和村干部之间的谈话,以移情地理解笔者所关注的一些内容。
本书的田野调查点在我国中部省份湖北省的东部边缘,这是一个山区村庄——湾村,也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内的村庄。从整个乡镇所有村庄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困发生率的情况看,湾村属于中等偏下的一个村子。湾村所在的湾镇共有42个行政村,湾村是全镇人口最少的村子之一,全村共有416人,而笔者的田野调查就主要在这个村子。当然,为了便于进行比较分析,与湾村紧邻的河村也成为笔者的调查对象。同时,为了发现湾村在整个乡镇扶贫工作中的位置和结构,笔者也对湾村周边同属一镇的其他几个村庄进行了简单的了解。湾村属于山区村,扶贫的主要类型在这里都有体现,而这也是比较适合研究的。本研究主要以访谈法收集资料,主要是访谈村干部和村民。通过村干部,我们可以得知其所在村庄各类扶贫资源各年度的获得情况,同时也能够挖掘一些重要的信息,如其在争取扶贫资源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源,其争取扶贫资源的过程与经历等;而通过对村民的访谈,我们则可以获得其对村庄内扶贫资金的知晓情况,其对扶贫资源使用情况的评价和主观感受等。同时,我们还从整个乡镇层面上,对不同村庄获得的扶贫资源数量与类型进行了分析和统计,并找负责扶贫工作的干部了解了扶贫资源差异分配的各类原因等。本研究的访谈对象有100余位,其中有乡村干部20余人,共获得访谈记录资料20余万字。除了使用湾村的访谈资料外,笔者还使用了以往田野调查中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调查也都是围绕扶贫主题展开的。
二 研究与写作思路
这里的所谓研究思路,其实更多是对整个研究过程的一个概括,也是不同研究阶段的展示。本书的研究思路在于,首先梳理出关于贫困资源分配研究的脉络和既有不足,同时在结合自身实地调查发现的基础之上,引入相关研究主题。与本书最为直接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关于扶贫资金渗漏、偏离和难以瞄准的问题上,而这些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着手,并没有对微观机制深入分析和把握。本研究试图在冲破既有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对扶贫资源配置中的更多微观细节和机制进行呈现。本书要强调的是,国家政策从中央到地方,直至乡村社会,要经历多次“转变”,尤其是在政策与地方社会相对接的时候,挖掘和分析出这里的“转变”及其实践就显得较有意义和价值。不少研究者关注政策“最后一公里”的事情,本研究也对扶贫资源在村庄与村民层面分配的“最后一公里”进行了阐释与探讨,将政策实践的部分“黑箱”呈现给大家。
全书的研究写作思路在于:首先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扶贫工作的回顾,这是本研究的前提和历史基础,同时对以村庄为基础的扶贫工作进行重新审视。不能厘清这些内容,就无法展开本主题的研究。这些内容主要体现在第二章中。其次,本研究介绍了田野调查点所在县和乡镇的扶贫状况,尤其是介绍了所调查村庄湾村的各方面情况,这就是本书第三章的内容。再次,本书从村庄和村民两个方面呈现了扶贫资源分配中的精英俘获现象,即本书第四章的内容,没有该现象作为客观事实,本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因此该部分也非常关键。从第五章开始,就是本书的核心论述部分了。第五章主要从制度、权力和社会结构三个方面对精英俘获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在第六章我们分析了精英俘获现象所产生的后果,这是完成对精英俘获认知和研究的必要内容。在第七章,我们将精英俘获放置在国家—社会的分析框架中进行一些理论层面的认识,从而获得对精英俘获现象的更加普遍性和稳定性的认识。最后,在第八章,我们对研究主题进行了总结,同时也对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新的或延展性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