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成本内部化下的经济增长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面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环境成本高的现实背景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首先,从我国经济增长的现实背景来看,经济增长速度虽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严重,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过高与资源约束趋紧的状况没有改变。根据《中国环境统计公报》的数据,全国工业煤炭消耗量从2000年的127806.65万吨递增到2012年的335714.65万吨,增长了1.63倍,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环境污染在加剧,二氧化硫排放量从2000年1995.1万吨增加到2012年2217.6万吨,增长了11.15%;废水排放量由2001年的433亿吨增加到2012年的684.8亿吨,年均增长率为4.7%;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2000年81608万吨增加到2012年332509万吨,年均增长率18.1%。2011年全国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级的只占3.1%,二级占85.9%,三级和劣三级分别占9.8%和1.2%;在酸雨监测的468个市(县)中,酸雨出现的达到227个,占48.5%,近一半市(县)出现酸雨,酸雨频率25%以上的达到140个,占29.9%,酸雨频率75%以上的44个,占9.4%;全国地表水总体污染程度为轻度,但是,湖泊(水库)仍然存在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2004 ~2008年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仅为20.36%。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2012年现有的水土流失面积为356.92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37.2%。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由2001年的1166.7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8253.5亿元,其占当年GDP的比重也由2001年的1.06%上升到2012年的1.59%。根据石敏俊等(2009)的估算,我国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消耗的总成本为24654亿元,占当年GDP的13.47%,高于2005年GDP的增长率10.4%,也远高于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

以上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对环境资源消耗的依赖程度过大,资源环境成本大于GDP的增量,经济增长仍然是一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增长路线,依旧是以“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为代价,是一种“数量型”单向式经济增长方式。因此,亟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改变现有的高生态环境成本与高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走“质量型”环境友好式经济发展范式。因而,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增长的立脚点转变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完整系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包括环境污染的源头保护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和排放权交易等制度体系,用制度来保护环境。

基于以上分析,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两难问题、如何采用经济手段实现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引起我们的重新思考,环境与经济增长方式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本书选择环境成本内部化与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研究主题,试图从理论上探讨环境成本内部化与经济可持续增长之间的内在机制,同时运用经济运行数据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经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我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和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政策,为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与制度机制,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首先,从理论上来看,在传统经济学中,一直以来把环境看成是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并没有将环境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来研究,更没有把环境作为资本来看待。认为环境只是作为“自然要素”而存在,它与经济系统并无多大关系,所有的环境问题,只是作为经济增长的外部性来研究,基于此,本书试图在对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及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内涵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将环境成本内生于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上分析环境内生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内在机制,同时运用我国省际实际经济数据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进行测算,以此为依据来分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以及科技进步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价值。

其次,从现实意义来看,党的十八大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完整系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本书的研究为推进我国经济低污染发展、绿色发展,形成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探讨环境保护的市场化从而从源头上阻止环境恶化趋势,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制度安排;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经济社会的创新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