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案例简介
西部阳光是一个专门服务西部农村教育的非营利组织。该组织于2003年9月创建,2004年5月得以“挂靠”在苏州非营利组织教育研究机构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下,2006年5月在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注册成为基金会,2008年6月发起人退出后,新管理者把组织带上了正式化发展的轨道上。10年来,西部阳光为中国西部农村教育做出了很多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对西部农村教育部分政策的改变,如代课教师、农村学校电费等政策改变的背后都有西部阳光的身影。同时,它也像许多其他中国本土非营利组织一样,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走过了很多曲曲折折的路,但是它并没有像很多个人发起的非营利组织一样倒下,而是屡次跨过难关,顺利“跳级”,完成了从“挂靠”“独立注册”到“组织正式化变革”的“三级跳”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一些环节是特定时期许多中国本土非营利组织都非常熟悉的活动,但是能够完整地完成“三级跳”的非营利组织数量非常有限。西部阳光产生和“三级跳”的过程可以很好地诠释个人发起型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西部阳光从一个个人发起的草根非营利组织发展成为非公募基金会历时不到3年,而后又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壮大,而今已经树立自己的机构品牌和建成几个有影响力的项目品牌,从最初借到的1万元原始资金到2011年年度预算额超过千万元。其产生和发展不仅诠释了一个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变化历程,而且见证了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历史。从发起人到任职西部阳光理事兼任秘书长,再到离开,从参与者到旁观者,笔者对西部阳光的发展模式有得天独厚的研究视角。
西部阳光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它周围的环境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机构自身在发展壮大,组织使命和目标、机构治理模式、服务项目也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过程,以及各因素互动的过程将在后面章节详细论述。这里简要介绍一下西部阳光当前的组织使命和目标、治理模式、主要活动领域以及资源和技术支持,以便构建一个较为清晰的西部阳光的形象。
(一)组织的使命和目标
西部阳光服务于西部农村教育及社区发展,以多元形式支持和帮助教师、学生及农村弱势人群自我提升,为他们提供自我改变的机会。机构使命为“依托专业资源,带动本地参与,通过多元志愿服务及行业支持,使西部儿童享受优质教育”。组织目标是“①改善西部农村的教育和文化现状;②弘扬志愿精神,带动更多的志愿者投身公益事业;③为各类非营利组织参与西部农村教育搭建平台”。
(二)治理模式
西部阳光的治理模式是理事会领导下的秘书长负责制,其理事每届任期5年。理事会每季度召开2次,商讨机构发展中的重要事宜,并听取、审议秘书长的工作报告,检查秘书长的工作。现有理事成员13名:企业3名、教育专家5名、政府官员2名、媒体人士1名、其他领域人士2名。
(三)主要活动领域
目前西部阳光活动主要在中国西部地区开展农村儿童学前教育支持、县域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及多元教师培训、农村寄宿制学校驻校社工、初创期教育公益组织支持平台、大学生支教及青年人公益行动力培养、贫困代课教师及学生资助、备灾仓库建设等项目。
(四)资金来源和技术支持
西部阳光的发展离不开国内外各类企业和基金会以及个人的资金支持,并得到了民政、教育等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关注农村教育的专家学者、基层一线校长和教师的支持,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整合资源、提供服务的工作机制。
西部阳光开拓了广泛的资金渠道:企业,例如最早资助西部阳光并捐赠200万元基金会注册资金和办公室的上海XLK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该公司还捐赠了W基金会(西部阳光的前身)的机构发展资金以及个别项目资金,还有苏州XHJ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四川WA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韩国SX等;国内外非营利组织,例如美国FT基金会、中国香港OF组织、英国V组织、中国香港CYX基金会、中国FP基金会等40多家;此外还有个人的捐赠,以及和政府合作的项目。
在实际工作领域和技术支持方面,西部阳光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培养、行业影响力的加强,为此组建了强大的顾问团队,成员包括离退休高级政府官员、著名教育家、经济学家、企业家及其他知名社会精英14人。
二 研究问题的提出
从笔者个人创办西部阳光的经历以及在西部阳光的发展运行中对与其他类似非营利组织的合作的了解,笔者发现创办一个非营利组织“难”,坚守一个非营利组织“难上加难”。笔者个人在这方面经受了很多挫折,因而也就此思考了很多别人未能体验到、未能想过的问题。作为一个草根组织的发起人,笔者亲历并参与了西部阳光成长的每个环节:从目标使命的确立到组织框架的建构,从资金的筹集到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提升,从内部管理到外部关系的维护,等等,这些经历都可以为本研究提供具体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从而能够系统、深入地研究西部阳光的发展模式。
新制度理论学者斯廷奇康比(Stinchcombe)提出了“新组织不适宜生存”的观点。卡罗尔和德拉克洛瓦(Carroll and Delacroix)的研究结果以及后来卡罗尔的另一研究发现也证实这一观点。那么作为新的组织,西部阳光是怎么屡次跨过难关,顺利“跳级”,完成了从“挂靠”“独立注册”到“组织正式化变革”的“三级跳”?从个人发起的草根组织到发展成为一个正式化的基金会,它是如何做到的?其背后有何抽象逻辑?本研究将考察“环境”“组织”和“人”三个变量,分析其中有何相互作用的机制,探讨西部阳光如何获取合法性,剖析其发展过程中如何整合组织管理资源,如何实现正式化发展,其中“人”的因素究竟是如何影响组织的。
三 研究方法
就研究类型而言,本研究是一项质性研究。质性研究的目的是阐释性理解,寻求复杂性,提出新问题,而非证实普遍情况,进行预测,并寻求共识。质性研究是对研究对象的“质”的分析,它不是通过实验或数学统计的方法来考察或测量被研究对象。质性研究最明显的特点是研究者本人就是研究工具,强调的是自然主义的传统,注重探究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它强调阐释主义的传统,要求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阐释性理解”,关注两者之间的“主体间性”和“视域融合”。质性研究需要研究者在资料的选取和收集过程中,把原始资料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然后逐步“集中”和“浓缩”,从而将资料反映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研究者辨别资料的适用性,而不做预先假定。研究资料的收集经常要根据研究目的、研究条件和研究设计做出灵活性的调整。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作为研究策略。目前,案例研究(Case Study)已经发展成为社会研究的基本研究策略之一,而传统上人们将之看作社会研究的一种方法,指研究者以一个人、一个团体或一个事件为研究对象,广泛搜集各种资料,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包括质性方法和量化方法)和分析技术,对复杂情境中的现象进行深入探究,了解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达到“以少量典型反映总体”或“从特殊性中概括一般性”的研究目的。案例研究的突出特点是注重经验理解。依照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重点,案例研究可分为描述型、解释型和探索型三种。本研究在研究案例选择上主要遵循两条原则:案例的典型性和研究的可行性。本研究选取的案例西部阳光是一个在影响力、公信力及运行能力方面都比较成熟的组织,而且其发展周期较长,基本经历了一个非营利组织从创建、发展、转型到稳定发展的完整过程,其发展过程和发展模式均具有典型代表意义。从研究的可行性来讲,案例研究特别强调通过各种方法或渠道收集已确定的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再依据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资料整合和分析,并在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做出合乎逻辑的判断,从这个意义来讲,笔者选择西部阳光作为研究案例具有得天独厚的主位和客位兼具的研究优势。首先,鉴于笔者曾以发起人和管理者的角色广泛、深入地参与了研究对象的诸多活动,能够收集到真实、深刻、全面的原始资料,保证了研究的高信度和效度。其次,本研究时间跨度很大,从研究对象诞生的2003年至2012年年底,前后近10年的跨度时间,可以研究西部阳光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最后,采取案例研究的策略来完成探索这一过程中所有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有助于研究取得从“片段”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的提升。
本研究在具体操作上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深度访谈法
深度访谈法是质性研究较为常见的一种研究方法,是指通过与被研究者面对面的交谈,获得深度事实和细节。“深度”是指要了解表面简单直接的事情在实际上是如何复杂的,以及“表面事实”(Surface appearances)是如何误导人们对“深度事实”的认识的。由于本研究主要围绕西部阳光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模式探究,深度访谈是较好的研究方法,并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形成案例研究,本研究的访谈对象包括下列范畴和被采访对象。
(1)西部阳光在不同阶段的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西部阳光的发展历时10年之久,分别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间参与组织创建与运行的工作人员几经更替,笔者以不同阶段为节点,访谈了7个工作人员(包括已经离开西部阳光的原工作人员)。
(2)西部阳光的主要志愿参与者。主要是指在不同阶段参与西部阳光各项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
(3)西部阳光的社会支持者。包括在不同发展阶段与西部阳光发生过互动关系的相关媒体、企业人士、社会知名人士等。
(4)西部阳光的理事会主要成员。包括西部阳光最初的委员会核心成员及现任的基金会理事会成员。
此外,在本研究的信效度与伦理问题方面,研究者作为研究工具构成了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一般意义上的质性研究而言,研究者只需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定位问题,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各种资源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进行建构,从中获得对研究对象的理论解释。但是就本研究而言,笔者在本研究中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局内人”,又是“局外人”。称为“局内人”是因为在西部阳光发起和两次“跳级”的过程中,笔者始终置身其中,所以对西部阳光发起人这个过程的研究,实际上是笔者的自我研究,即主位研究。称为“局外人”是因为一方面笔者要站在西部阳光之外进行回顾、反思、观察、分析其成长的发展模式,在这个意义上,笔者又是一个“局外人”;另一方面,笔者并未参与西部阳光第三次“跳级”的过程,是“置身事外”的。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必须意识到自己的双重身份,一方面利用自己是“局内人”(当事人)的优势;另一方面要进行多方求证和验证,并对所涉及的相关单位、人的称谓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保护其隐私权。
文献研究法
针对本研究的案例,笔者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文献文本,大致分为下列类别。
(1)章程文件类。主要包括西部阳光的章程,北京市民政局对西部阳光合法注册过程的批示材料,西部阳光各项规章制度,机构发展和项目设计开发等过程中的相关材料,以及有关西部阳光的第三方评估报告等。
(2)媒体报道类。主要搜集各大媒体对发起人相关活动和西部阳光相关活动的报道,西部阳光已经开展的活动报道,其他个人或组织对西部阳光进行的研究,等等。
(3)日记书信类。发起人早期有关西部阳光创办过程中的日记、书信及相关著作,包括《苦乐之旅:我的三次社会实践》《行走西部》《隐痛与希望:解读中国西部农村教育》等。
(4)政策文件类。政府相关政策法规,其中包括:《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1998)、《基金会管理办法》(1988)、《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2000)、《基金会管理条例》(2004)、《关于促进慈善类民间组织发展的通知》(2005)。
(5)档案类。包括西部阳光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会议记录、文件档案、图片、录音、财务档案等。
四 研究过程
文献提供了历史的洞察力,加深了笔者对“组织”、“环境”和“人”的了解。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本研究主要是基于整理和分析资料而进行的研究,因而更加注重对资料的分析,因为在此研究过程中不乏研究资料,但是要在分析上花费大量时间,一是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特殊关系使然;二是因为资料的分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对同样一份资料,今天的理解和昨天的理解也许有很大出入,这也正是质性研究的特点所在:不断地“归纳”和“寻找”。根据研究需要,笔者采用“循环往返、分析部分相互互动”的资料分析思路。如何对文献查阅、档案查找、自我剖析、媒体报道、访谈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是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笔者采取开放的态度选取资料,即牢记自己研究的问题,又尊重资料本身,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具体步骤完成的。
第一步是整理有关西部阳光的档案资料和“我”有关西部阳光的个人记忆,使“档案”和“记忆”联系起来。在对这些资料和素材进行分析时,笔者通过梳理资料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本书的初步研究设想,并设计了相应的研究框架(见图1-1)。
图1-1 研究框架
说明:W机构为西部阳光的前身
第二步是根据研究框架的需要,进行整理和分析。这一步主要需要将主题分析和叙事分析进行有机结合,并根据研究框架,对每步研究做出详细的记录。研究记录是为分析研究成果而准备的,它不仅能保证研究步骤的顺利完成,同时还能够帮助思考、启发灵感。研究记录的功能还包括:及时记录研究过程中的理解和思考,突出记录重要的现象、概念和主题及发现它们的过程,聚焦重点内容,提出问题。笔者运用“5W”(Who, When, What, Where, How)的格式做研究记录,以保简明、清晰、全面。
第三步是在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时,本研究注重结合研究目的的需要以及资料本身的特点,采取“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类属分析是在资料中反复寻找出现的现象以及可以解释这些现象的重要概念的过程;情境分析是将资料放置于研究现象所处的自然情境之中,按照时间顺序描述性分析有关事件和人物;把此二者结合起来,相互补充,达到“共时性”和“历史性”的统一,即叙述完整的历史性故事和共时性的概念类别分析的有机统一。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寻找文本中不同因素之间的联系,把一个情境内的陈述与事件连接到统一的整体中。
五 研究逻辑
本研究将尝试从组织关系的重要构成要素——“环境-组织-人”三者的结构特征及互动关系出发,挖掘组织发生变化的深层原因,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具体而言,本研究将对研究案例如何从一个个人发起型的志愿服务组织向合法化的基金会转型的过程进行梳理,分析其在转型前后发展策略及发展模式的差别,以及由此带来的组织参与者与组织其他要素互动的变化,发现并总结组织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引发组织发生变化的因素,并分析其中的原理和规律。
本研究以“环境”、“组织”和“人”为变量,沿着“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发展”两条主干线索展开探索。这里的外部环境包括西部阳光自身的外部环境和其目标群体的生存环境。在框架设计上,以西部阳光发展主干线索上的四个显著特征为切入点,纵向上分析它的发起及从“挂靠”到“独立注册”,再到“组织正式化变革”三次成功“跳级”的发展脉络(见图1-2)。横向上通过考察组织运作模式、技术的使用以及和环境的互动来研究每次“跳级”的根本原因(见图1-3)。从而实现研究目的——剖析西部阳光不同成长阶段的人、组织、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现并总结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引发组织发生变化的因素,并分析其中相互作用的机制。
图1-2 W机构发展纵向
说明:从2003年到2012年,W机构发起及从“挂靠”“独立注册”到“组织正式化变革”三次成功“跳级”的时间点及其发展脉络。实线部分是W机构实际的发展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壮大。虚线部分表示的是W机构如果不能实现每次成功“跳级”可能产生的后果——衰退甚至灭亡。
图1-3 W机构发展横向
说明:W机构发起及从“挂靠”到“独立注册”,再到“组织正式化变革”三次成功“跳级”后组织在结构上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不仅表现在组织规模上的变化,还包括“人”与组织关系的变化。
(1)刚刚发起时,W机构组织形式是松散的(见图2-2),发起人对组织具有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
(2)“挂靠”后,组织显现出了一些正式化的特征,但发起人仍对组织起绝对作用。
(3)“独立注册”为基金会后,非发起人掌控下“治理权”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权”,因此发起人对组织的影响力有所减弱。
(4)“组织正式化变革”后,发起人退出,组织管理者——“人”的变量对组织的影响力相对之前的任何阶段都更加弱,成了可以替换的“部件”。
值得注意的是环境变量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