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南昌职业学院教育教学与科研论文精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高职院校家校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徐小娟 吕中华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该《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因为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高职教育在近些年进入蓬勃发展时期。高职院校的迅速壮大,也为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困难与挑战。当前,在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进程中,要深入推进全方位育人,就是要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同向同行、共同施力、协同推进。这充分表明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缺一不可。由此可见,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和谐家校合作,是培育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 高职院校开展家校合作的内涵和意义

家校合作通常指“家长与教师合作关系”,我国教育学者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力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家庭、学校、社区合作”研究专家艾普斯坦将家校合作含义的外延扩展到“社区的合作”,强调学校、家庭、社区三者对于孩子教育有着共同的责任。由此来看,高职院校的家校合作,应紧紧围绕合作的主体——学校、家庭(包括家长和孩子),遵循教育原则,有选择性、针对性地采用适宜高职院校家校合作的内容与方式,广泛利用学校、家庭资源,在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平等的基础上,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承担应负的责任。

在高职院校开展家校合作的意义重大,它有利于学生家庭的稳定,学生本人的成长和成才,有利于学校创建和谐校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社会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更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专门队伍建设。然而,高职院校在家校合作工作开展中,还普遍存在某些问题,其现状亟待改善。

二 高职院校开展家校合作的必要性

1.家校合作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家校合作的目的是让学生健康成长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让学生充分享受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关怀,以及教育带来的欢乐。家庭教育需在学校教育的紧密配合下,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给予正确引导,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使之成为国家和社会有用之才。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努力。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模式的选择,对学生接受学校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合作关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2.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优化学校教育的环境

学校与家庭两方面教育配合得当,主要体现在信息交流的畅通。学校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具体表现,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家长要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成绩情况,及时鼓励自己的孩子追求上进。学校教育虽然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办学,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不断改进的一种动力。因此,家长可在沟通交流中不断提出改善学校教育的要求,传授社会上的先进经验,一方面可以调动家长和社会各界改善社会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去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更加全面。

3.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是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趋向全球化,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学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高职院校更应该培养出创新应用型人才。学校要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得到社会及家庭的支持和帮助。如是,构建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则成为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有利于学校资源的合理配置应用和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受教者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 高职院校开展家校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及家长对于家校合作的认识有偏差

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是开展家校合作的基础。提及高职院校的家校合作,多数人并不太了解,有的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在家校合作内容方面,家长比较关心学生的专业与技能知识的获取,对学生身体健康、人身安全的关注度较高;而教师在学生成绩、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关注度高。在家校合作的责任主次上,有些家长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事务应该由学校或班主任老师负责,如果学生出现问题,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寻找学校或老师工作的不足,对于共育工作配合度不高,给家校合作的开展带来较大困难。因此家校合作双方应加强沟通,才能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2.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高职院校开展家校合作工作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但实际上家长因各种客观或主观因素,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并不高。比如,因家庭与学校距离远,让家长到校参与学校教育的可操作性受到一定限制;有些家长忙于事业,无暇顾及孩子在校学习生活,一味地用经济弥补对孩子关心甚少的缺憾;有些家长没有经济支撑频繁来往学校的费用,还有些家长是由于自身原因,不愿参与孩子的教育……这些问题单靠学校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

3.家校合作制度不完善,缺乏长效运行机制

当前,虽然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家校合作的模式,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整体效果并不佳。比如一些高职院校虽有规章制度和考核机制,但执行力度明显不大,家校合作工作开展的次数仅取决于辅导员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次数,频率也取决于学生在校的违纪次数。这是高职院校学生家长和学校对家校合作的认知程度与合作水平的集中反映。这种缺乏长效运行的合作方式,必然会大大削弱家校合作的预期效果。

4.家校合作形式简单,教育效果不显著

随着时代的进步,家校合作的形式与内容都有了较大进步,但目前的高职院校开展家校合作的形式仍较为简单,主要表现为家长会、家访、校园开放日、互通电话等,中小学普遍使用的校讯通,在高职院校中并没得到很好使用。家访次数也因家校间的距离遥远而变得越来越少,通过信件等进行沟通的方法也没能反映出良好的效果。合作内容较单一,仅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校纪律、身体健康等问题,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引导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5.家校合作方法欠佳,相互关系不和谐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辅导员(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合作方法、技巧都有待提高。有些辅导员不懂得与家长的沟通技巧,将沟通演变成了告状会、批斗会,忽略了对学生的激励,使一些家长对学校产生抵触心理,要是遇到不淡定的家长则更易激化矛盾,导致家校合作的不和谐。另外,也会遇到一些愿意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家长,对于合作教育虽给予正面的表态,但因缺乏家校合作教育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影响其合作效果。

四 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家校合作的主要对策

1.正确认识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共育优点

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家校合作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两者缺一不可,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家庭教育是学校和家长提高合作教育水平与能力的前提条件。学校转变思想,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优势,在建立健全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合作形式的同时,更要敞开校门,欢迎家长充分挖掘各方面有利因素,以达到家校双赢的目的和效果。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树立正确的家校合作观,让家长在合作中增强责任感和认同感,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创新家校合作形式,实现家校互补双赢

家校合作的形式要大众化、多元化、个性化相结合,保证各类家庭的广泛参与。学校利用新生入学期间,宣传学校制定的家校合作政策,收集家长手机、QQ、微信、邮箱等信息,便于建立家校通信平台;通过举办家长主题班会,让家长的社会生活与学生校园生活充分融合,进一步拉近学校、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考虑到大多数家长的实际情况,可分区域选举家长代表和成立家长委员会,利用节假日来校集中反映各区域内的家长建议和需求;大力创新和实践家访模式,利用暑期招生时机集中走访慰问各区域内的贫困学生家庭,关注学生的生活,拉近家校之间的距离,也为学校节约有限的经费。除了学校与家长之外,家校合作还应积极吸引地方经济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方教育途径,学校可以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提供服务,共创和谐校地环境。

3.健全组织机构和制度,促进合作有序进行

有效的家校合作组织机构和制度,对于家校合作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校合作组织机构不但可以联系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学校教育管理,还可以积极协调家庭与学校的矛盾,减少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摩擦,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有序进行。与美国、日本等具有家校合作成功经验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家校合作组织机构相对较少,就算有大多也是临时设立的,家长与学校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合作多表现在如家长会、家长接待日等活动中。活动结束后,相互的交流合作便会日渐减少甚至终止。相比之下,美国的家校合作有其严密的组织保障,家校合作中相关组织的建立,以及项目计划的实施都可使家长、学校和社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现阶段中,家校合作教育主要凭借辅导员(班主任)邀请问题学生家长来校,电话沟通交流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寄发学习成绩单等简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要求,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家长委员会章程、家长学校管理规程、家校公约和家校合作工作手册等合作制度,有力保障家校合作的次数与质量。对家访、家长来访日,学生及家长、教师代表座谈会等一系列长效机制的规定,全面促进家校合作水平的提高,努力实现家校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4.丰富家校合作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家校合作的实践效果,学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引导家长、教师重视和鞭策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存在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学校可以开展自我管理指导、学习方法指导、基础知识补习、学习目标管理等方面的家校合作内容。针对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所存在的价值观念错位、法制观念薄弱、社会责任感不足、职业素养缺失等问题,开展价值观念纠偏、法律法规教育、责任感培养和职业素养培训等方面的活动,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5.加强双方相关培训,提高家校合作水平

就如何提高家校合作水平问题,学校要将家庭教育有关内容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开展家长工作研讨,分析家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探讨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的家校合作能力和水平,使其能够与时俱进地开展家校合作教育。学校还可以大力创新家访形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普访、随访、定访、特访等工作。同时,在家校合作中,可充分发挥家长对辅导员(班主任)乃至学校工作的监督作用;学校也可开办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心理健康以及家校合作中所需沟通技巧等内容的讲座或论坛,为家长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辅导。只有双方有了共同提高,才能使家校合作提升到新的水平,学生也将成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6.倡导以学生为本,建立平等尊重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校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以学生为本,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在建立健全家校合作育人机制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以及家庭状况,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对学生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引导和疏导。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点及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挖掘学生各方面有利于其成人成才的潜能,这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

在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要虚心听取或采纳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及时了解家长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并明确学校是否能给予其关心与帮助。同时,在教师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并做到与时俱进。因此,在教师与家长的工作过程中,要坚持做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以发展的思维方式武装自己的头脑,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五 结语

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家校合作”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障。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程度相比,“家校合作”发展明显落后。和谐高效“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马忠虎:《家校合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年第6期。

李飞、张桂春:《中美两国家校合作机制差异之比较》,《教育探索》2006年第3期。

周嵘、王权芳:《家校齐合力学生大发展》,《新课程研究》2013年第3期。

陆宪峰:《构建良性家校合作推动教育和谐发展》,《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第12期。

潘立鹏:《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家校合作育人机制的构建》,《北极光》2015年第11期。

冯琛:《新形势下高校“家校双向合作”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人才资源开发》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