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文化概述

1 宗教文化

数百年来,随着中国内地居民不断迁入澳门,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被带入澳门,形成了澳门华人的主体文化,如妈祖文化在澳门得到广泛传播,澳门仅供奉妈祖的庙宇就有10多间,作为民间信仰的妈祖信仰融入佛教、道教,成为多元信仰。

澳门曾经是宗教文化中心,既有儒、释、道等古老的中国宗教,也有后传入的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宗教文化的多元化在澳门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妈祖信仰在这里都有保留。如“大三巴牌坊”融合了东西方建筑的精华,是东西方宗教互相包容的杰作。

澳门富有异国风情的标志性建筑物——天主之母教堂前壁遗址,也称“大三巴牌坊”

图片提供:达志影像

澳门是实行信仰自由的地区,居民的宗教亦呈多元化。宗教在澳门传播的历史比较长,宗教的门类也比较多。澳门的法律承认宗教信仰自由,各种宗教只要不违反法律,就可以在澳门自由传教。现在澳门居民信仰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兰教、巴哈伊教、琐罗亚斯德教、摩门教和基士拿教等。虽然宗教的名目繁多,但以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为最盛,全区人口中佛教信徒占50%,天主教信徒占15%,无宗教信仰者及其他宗教信徒占35%。

由于多数居民为华人,信仰以儒、释、道及民间神祇为主。澳门华人的文化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儒家的道德思想影响。每逢孔圣诞日,澳门孔教会会带领社会各界华人和学校举行纪念与祭典仪式。至于佛教,位于望厦村的普济禅院便是澳门早期兴建的寺庙建筑之一。而道教供奉的神祇,如谭公、洪圣爷、文昌帝君、关帝、北帝、城隍等崇拜都能在澳门见到。观音和妈祖崇拜在澳门特别流行,其建筑有明朝成化年间由闽商人兴建的妈祖阁庙。基督教方面,天主教澳门教区成立于1576年1月23日,首任主教为贾耐劳(仁慈堂创办人)。首位华人主教为林家骏主教。由于回归前大量土生葡人离开澳门,天主教信徒以华人为主。基督教新教也是以澳门为踏足中国的第一站,英国伦敦传道会的传教士马礼逊于1807年来到澳门,展开了基督教新教在中国的宣教历史。澳门有两间最古老的华人新教教会,分别是中华基督教会志道堂和澳门浸信会(又称白马巷浸信会),均约有100年的历史。圣公会维多利亚教区成立于1849年,管辖范围包括澳门,现该教区已成为香港圣公会澳门传道地区。

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妈祖庙

图片提供:达志影像

除主流信仰外,澳门亦存在不同种类的宗教。例如,伊斯兰教可能在明代以前由波斯商人传入澳门,其社团组织为澳门伊斯兰会。巴哈伊教在宣教运动中也选中澳门为传教地区之一,于1935年由来自美国的巴哈伊教徒法兰西斯·希拉太太(Mrs. Flances Heller)传入,现其社团组织为澳门巴哈伊总灵体会。另外,新兴宗教的国际基士拿知觉协会、日本的神慈秀明会、澳门创价学会等都有在澳门活动,只是规模与主流宗教比相对较小。

特别提示

★澳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导致其文化形成了以深厚传统内涵的中华文化和以葡萄牙文化为特质的西方文化共存的并行文化,是一种以中华文化为主、兼容葡萄牙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色彩的共融文化。

★澳门是一个介于东西方之间、兼容并蓄的多元化地区,宗教呈多元化特色,宗教派别繁多,大部分澳门人主要信仰佛教、道教和儒教,少数澳门人信仰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

2 风俗与禁忌

(1)饮食文化

澳门烹饪吸收了广东地区的烹饪法和食材。葡萄牙菜、广东菜作为日常饮食的首选,也会吃其他国家的餐饮。马介休来自葡萄牙语Bacalhau,是鳕鱼经盐腌制但并不风干保存而成,是不少澳葡式美食的主要材料。水蟹粥已经成为澳门当地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而葡式蛋挞几乎已经是澳门美食的代表名词之一。

(2)社交文化

澳门人在开张庆典时要舞狮耍龙,摆放供台,点香乞求保佑。而逢新船下海,要燃放鞭炮,求助平安。生儿育女要设汤饼宴,分送姜醋与邻里或亲友品尝,外地人则分送红鸡蛋。澳门人忌讳别人打听个人隐私,如住址、收入、年龄等。

特别提示

★当地人对吉祥话、吉祥物和吉祥数字较为偏爱,如“恭喜发财”“鱼”“8”“6”等。

★在澳门过马路时要特别注意,当地行人和车辆靠左行驶,正好和内地相反。

3 重要节日

澳门特别行政区每年的公众假日有:元旦、劳动节、国庆节(国庆日、国庆翌日)、追思节、圣母无原罪瞻礼、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圣诞节(圣诞节前日、圣诞节);春节(正月初一至初三)、清明节、复活节(耶稣受难日和耶稣复活节前日)、佛诞节、端午节、重阳节、冬至节和中秋节(即中秋节翌日)共15个节日,累计20日。

澳门特区政府机构一般为5天工作制,周六、周日休息。

扩展阅读:澳门年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阴历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按中国传统也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

澳门人过年是从阴历腊月二十八日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多在这岁末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这天便能真切地感受到。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如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展出桃花、水仙、盆竹、盆橘,鲜花瑞木预示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持续3天,这3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

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给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以示吉利。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3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博)。“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至元宵佳节,烟花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