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7年第3辑/总第24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价值、特性和实践要求

孙经国经国,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不是与其他旧哲学思维方式并列的一种形态,而是实现了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是更高质态的思维方式。它以如实说明现实世界为主旨,主张回到世界与人相互生成的实践根据去提出和解决问题,在迈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认识与实践相互激活、转化,通过一系列辩证统一的过程,实现思维的自我发展。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就要学会马克思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进行哲学思考,指导实践活动,推动实际工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当前,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汲取其智慧营养,不仅要看它讲了些什么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看它怎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特有的哲学思维方式作为我们的看家本领。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重要价值

马克思积极扬弃人类思想成果,打破旧哲学思维方式的牢笼,实现了思维的革命性变革,为我们认识、改造和评价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综观社会主义近500年的历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是否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是决定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人类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不仅反思和批判现实,作为时代的真理和良心,剖析和回答时代难题,而且超越现实,引导现实生活发生变革,引领时代前进。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窒息着人们的思想,阻滞着社会的进步。它认为现实中的一切早就被“永恒的本体”预先规定好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只是按照预定好的样子不断地展开和实现。因此,在展望未来社会图景的时候,不是考虑现实社会的发展情况,而是用诸如永恒正义、抽象人性或普遍道德等先验原则在理论中推演。这种脱离现实基础的哲学思维逻辑,最终只能陷入纯粹的主观空想。

马克思对之前的哲学思维方式做出了深刻的反思批判,特别是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进行了积极的扬弃,提出了一种把对象和现实“理解为实践活动”的新唯物主义思维方式。这一成果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以明确表述。该提纲以要点的形式记录了马克思的新哲学思想,恩格斯给予它很高的评价,认为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在这个提纲里,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499页。

哲学思维方式是时代精神精华的结晶,是全部哲学理论内容得以形成的内在条件,又是哲学理论内容自身所体现出的方法和原则。一般说来,思维方式的变化,就是世界观的转变,也是哲学理论的根本变革。马克思以独立的批判精神面对历史和现实社会,在理论与现实的碰撞中冷静观察,深刻反思,充分吸取了时代哲学成果——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营养,创立了一种全新的哲学思维方式,为他一生的理论创造奠定了坚实基础,使他能对人类社会的研究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划时代的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哲学的永恒主题,认识、改造和评价世界是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三种基本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为解决人在世界中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根本方式。哲学作为智慧之学,它的基本功能不像科学知识那样,解释某种现象、提供某种工具,而是通过批判和超越的方法,解决一些本原性、前提性、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具体来说,哲学不等于科学,而是对科学前提的追问,剔除科学观念中可能存在的种种局限性,展示新的科学范式。所以,哲学不仅要向已知挑战,拷问其真实性和意义,而且要跨越边界,形成一种综合的、前所未知的视角,拓宽人们的视野,拓展现有的论域。可以这样说,一种哲学思维方式,会给人们认识外部世界提供一种新的观察方式、认识视野和精神意境。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旧哲学的根本区别,也就集中体现在以实践为基础,通过批判和超越现实世界,根本改变了对待现实的观察视角、看待问题的理念模式,表达了新时代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使人类的视野和思路走向“更广、更深、更活”。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列宁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为人类提供了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的墓志铭写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以前的哲学更多关注的是认识世界的问题,但马克思认为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哲学的宗旨和使命更在于通过反思、批判、变革去“改变世界”。马克思一反旧哲学的传统,把哲学“从天上降到人间”,从思辨王国拉回到现实世界,以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为己任,把哲学建立在时代的生活实践基础之上。“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第121页。他要求哲学始终立足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立足对现存社会关系和客观历史规律的辩证把握,强调物质的世界只能用物质的力量加以改造,强调对社会客观情况的科学分析和对现实斗争实践的有力参与,要求在揭示世界真实性的同时,使思想成为行动的指南,成为改变世界的有力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评价世界的合理标准。马克思关注现实世界,不只在于把握它是什么和如何是,更对其做出好坏、对错的明确判断,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实践活动的持续展开,提供有效的思想指引和价值选择。所以我们说,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伟大革命,同时也是对世界评价尺度和标准的重大变革。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上。立场体现了价值观念和评价尺度,它决定着人们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马克思主张,人民群众的需要直接代表和体现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任何个体或群体的需要只有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相一致,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才是合理的。循此而观,毛泽东把“为人民服务”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这一宗旨的确立,明确地回答了社会主义事业以什么为评价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问题。

(三)能否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社会主义的命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然而,在它提出后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这一伟大思想虽然开出了许多绚丽的花朵,但只是无果之花。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确立,揭示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才开始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到多国、由初步探索到深化发展。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不是既定的教条,而是需要在生动的实践中创造性运用。能否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这一内在要求,始终是决定社会主义命运的关键所在。在国际共运史上,我们对这一点有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列宁把握住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精神,从俄国社会的现实出发,创造性地解决了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问题,成为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光辉典范。20世纪30年代末,随着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被定为一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哲学模式便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正统的形式。在其后几十年的时间里,这一哲学正统所蕴含的思维方式对苏联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以至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愈益教条化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虽然深化并普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观点,但从总体上看,它扭曲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突出表现为,僵化的思维方式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倒退到旧唯物主义的窠臼,僵化的思维方式使哲学沦为专制统治的工具,使辩证法变成了抽象的教条。这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偏离和扭曲,窒息着理论和实践的生命活力,直至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作为革命家兼哲学家,毛泽东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在扬弃中国传统哲学的同时,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能被中国人接受和认同的话语系统,形成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实践哲学,成功把处在苦难深渊的中国引向社会主义的征途。当然,新中国成立后,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主要是苏联派出专家指导帮助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教学研究与队伍建设,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体系和其哲学思维方式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直到50年代末中苏友好关系破裂以后,在两党两国相互指责对方是修正主义,并因此展开长期理论论战过程中,我国哲学工作者开始意识到独立自主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真谛。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出发,正确理解、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取得了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

通过以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重要价值的认识,我们可以得出三点启示。首先,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不是与其他旧哲学思维方式并列的一种形态,而是实现了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是更高质态的思维方式。那种用“前现代思维方式”审视、评判“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做法,显然是言不及义,难见庐山真面目。其次,从理论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不是与具体科学发挥同一功能的思维方式,而是要去思考和解决更具本原性、前提性、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那种把哲学工具化的做法,毋宁是大材小用,必会无功而返。最后,从实践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不是先入为主的干瘪教条,而是对现实世界进行深入思考的理路、程序,那种把个别观点奉若神明、复制粘贴、拼接理论、指导实践的做法,最终只会被实践碰得头破血流。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主要特性

哲学思维方式可以看作哲学观念的“如何是”,即思想、原理自我展开、运作和发展的内在规矩、路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以如实说明现实世界为主旨,主张回到世界与人相互生成的实践根据去提出和解决问题,在迈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认识与实践相互激活、转化,通过一系列辩证统一的过程,实现思维的自我发展。

(一)自在世界与自为世界相统一

我们经常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但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关注点是放在“系统化”“理论化”这些特性上,而对于作为对象的“世界”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缺少必要的追问和澄明。实际上,在不同哲学家那里,对“世界”这个思维对象的理解和认识有着很大的分歧,有的把它看作人之外纯客观的“自在世界”,有的则把它看作展现主体目的的纯主观的“自为世界”。对象理解上的不同,必然带来世界观上的差异。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认为,思维的对象是自为与自在相统一的现实世界。

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类活动之外或尚未成为人类活动对象的自然界,自在世界中的运动和变化完全是自发的,所以说,自在世界的突出特性是其客观性。现实表明,在人类生活的世界中,还有许多自然现象尚未被我们所认识,在那些已被认识或部分认识的自然现象中,也有许多对象尚不能或根本不能施加人力的影响。比如,地球上的火山喷发、海啸、地震,都是不期而遇、不召自来的。人们对它们只能加以防范,最大限度地减少其造成的损失,尚不能通过发挥人的能动性,避免其发生。也就是说,它们还属于自在世界的领域。可以预言,不管人类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自在世界始终是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前提,坚持自在世界的先在性是唯物主义的基本主张。自为世界是被人类活动改造过的世界,它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力量,其突出特性就在于鲜明的主观性。与动物被动地适应不同,人类把自身的目的作用于自在世界,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地球上的资源,创造了一个自为世界。

世界是自为世界与自在世界的有机统一,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片面地以任何一方面作为哲学思考的对象,都会带来思维的跑偏,实践的歧路。如果单纯强调世界的客观性,抹杀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只是在“自在世界”之外被动地适应,那么人类社会的创新发展就会受到阻遏,世界将会变得失去活力、死气沉沉。相反,如果单纯强调世界的自为性,遮蔽客观性前提,主观性的潘多拉盒子最终释放出的可能是一个主体膨胀癫狂、难以驾驭掌控的悲惨世界。当今人类所共同面对的生态难题已经为自为世界的幻影敲响了警钟。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以实践基础上的现实世界为对象,实现了自在世界与自为世界的辩证统一。一方面,现实世界以自在世界的存在为前提,有着不以人的经验、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另一方面,现实世界又是通过实践活动打上了人的主观烙印,蕴含着人类的目的性。用这种实现了自在与自为统一的现实世界为思维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既避免了不食人间烟火的高蹈玄妙,又避免了理性迷狂而导致的作茧自缚,它直面和思入主客统一的现实世界,对解决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面对的现实难题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基本上可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类,思维方式在这两类活动中发挥着规范、组织、调节等作用。思维方式是某种稳定的、可重复的方式方法、程序规范。某种思维方式一经在主体的思维中固定下来,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自觉或不自觉地控制着人的意识机制,支配着人的行为,表现为某种惰性。它使人们长期反复地运用某种观念框架去看待世界、改造世界,从而使观念框架成为一种模式化的方法,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定式。正如列宁所说:“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千百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第233页。这种具有巩固性和公理性的概念、范畴及其关系框架就是人们作为认识工具而运用的思维方式。从积极作用来看,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的过程,实际上是主体通过社会实践,凭借自己原有的思维方式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处理的过程。所以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成为人们认知和理解客观世界的思维工具,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提供观念性的指导。从消极作用来看,思维方式经常舍弃掉具体去追求一般,然后用一般代替具体和个别,用一般去宰治新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由此,必然会窒息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传统形而上学始终没有超出理论的态度,没有超越认识、理论的领域。它简单地将现实抽象化、客体化,将历史、世界抽象为普遍概念及其思辨运动,只知道借助意识的抽象力,片面地建立纯之又纯、精之又精的概念体系、逻辑系统,而恰恰忘记了一切观念、思维活动的真正主体是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本身。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这种纯粹理论化的思维路径,坚持认识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原则,形成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辩证统一、循环往复的双向互动路径。这一思维路径的突出特点是,把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统一起来,扬弃了近代西方哲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单向思维路径。

现实生活既不是过去生活向现在生活的简单演绎或复制,也不是现在生活向未来生活的线性推演或传递,从根本上说,它是基于新的现实条件的实践性创造。如何让思维方式既积极地引导、服务于理论和实践,又不至于扼杀它们的创造性。确实需要开辟一条科学的路径,即实践与认识的双向互动。通过这种互动、互化,才能给我们提供一种革命的思维方式,才能提供给我们一种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由此我们可以明确一个道理:任何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从来都不能提供什么一成不变的思维框框,它只是给人提供一种革命的思维方式,一种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这也启示我们,必须以一种历史的眼光对待哲学思维方式,自觉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束缚,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发现、分析和解决时代问题,使哲学始终成为“思想中的时代”。“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人民日报》2015年1月25日。

(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两个关键维度。“合规律性”是指现实的人认识到了历史的客观性,使自己的行动自觉地遵循和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自觉地按规律办事。“合目的性”则是人的主体性、自觉能动性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展现。

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妄想与其背道而驰,拉历史的倒车,只能被碾得粉身碎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在历史过程中只是被动地行进。主体的选择性、能动性将会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因为社会的发展不是纯粹的自然演变的过程,而是在人的影响和干预下生成的过程。平时常说的所谓抓住机遇,实际上就是抓住瞬间的偶然性,这种历史机遇也许一去不复返。在多种可能性中,社会最终朝哪一个合力的方向运动,哪一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取决于主体的选择。主体选择作为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成为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环节。在选择的过程中,人的内在需要、人的价值观念是选择的坐标,通过选择,再经过社会实践,使选择的目标内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在思考人类历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要看到,主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虽然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选择性,但是他的选择必须以一定的客观历史条件为基础,他的创造性、能动性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整体进程。如果片面放大合目的性,便会跌入唯心史观的泥潭。唯心主义哲学从绝对自我、绝对观念、神、上帝这些主观性的化身出发,关注的是在纯粹思辨或主观想象中实现它的美梦,最终必然无法给出实现这个美好前景的现实方法和手段。结果是,论证起来环环相扣,阐释起来头头是道,描述起来让人向往,但由于挣脱了客观规律的规约,看似完美的理论、诱人的愿景,最终只能成为抽象和虚幻的臆想。

思考人类历史的过程必须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一方面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470~471页。这是讲人的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人的活动是合规律性的活动。另一方面,马克思同时强调:“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 ‘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第118~119页。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思维特性,在现实活动中,就要努力克服忽视规律、主观冒进的思维倾向,也要注意避免忽视人的创造性、观念僵化的思维弊病。

(四)个人与群体相统一

个人与群体是唯物史观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永恒的问题。个人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在社会地位、能力、作用上相互殊异的有生命的现实的个人。群体是指一定数量的个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特定的关系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不同的原始氏族、部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级、阶层、党派、政治团体,不同的机构、部门、单位,不同的身份、职业以至不同的年龄、性别等,都可以构成不同的群体。

个人和群体之间存在着彼此矛盾、相互对立的关系。一方面,个人为了自我的“自由”发展,排斥甚至抗拒着群体的外在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群体也有自身的利益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目标和取向是超个人的、宏观的,这就必然与群体内某些个人的微观利益目标和价值取向相冲突。因此,为了群体的利益目标和价值取向,群体会排斥,甚至压制、否定个人,这样就会在个人与群体之间呈现某种对立关系。正因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这种矛盾对立关系,在哲学史上呈现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社会整体主义和个人原子主义。

社会整体主义以“群体”为思维的原点,认为只有群体具有确定的真实性、绝对的优先性,个人必须服从于群体。虽然它突出了群体制约个人的一面,但无法说明个人对社会能动作用的一面。所以这种思维方式必然有它的片面性。正如在中国传统社会,本应具备主体资格而拥有主体性的个人,基本上被家庭、宗族及国家等群体性的组织所束缚甚至压制。即便有极少数的思想家在理论上强调个体的独立、自由等具有主体性的思想,但多在精神意义的层面上起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无法真正兑现,而且其理论的归宿也难以摆脱群体价值主导和优先的窠臼。所以,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的最大积弊是缺失个体的人,在西方社会,到处都活跃着权利和自由的观念,而在中国,则活跃着义务的观念,个人没有任何地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说,中国人没有成为主体,自由无从谈起。

个人原子主义以“个人”为思维的逻辑原点,思考和建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它认为个人的自足性、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而群体、社会等只不过是抽象的、虚构的集合物。它虽然指出了群体受个人制约的一面,但说明不了群体又制约人、人又依赖于社会的一面。所以其思维逻辑的片面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社会整体主义和个人原子主义都采用单向度的思维方式,以个人和群体中的一方为基点,去说明和建构另一方,由于缺乏一种具体的辩证关联,结果都陷入了两难选择的理论困境,在现实中必然会暴露出各种弊病。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立足现实,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在群体与个人的现实对立中思考具体的统一性;同时,马克思又诉诸历史,认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强调个人和群体在不断克服对立的过程中迈向最终的统一。这样一来,就克服了个人原子主义和社会整体主义的理论偏执,使个人和群体之间通过现实矛盾的不断克服,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动态统一。

(五)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历史的方法是通过把握事件发展的基本联系和基本线索,从而把握历史现象本身的矛盾运动、因果链条,进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方法。逻辑的方法,是以抽象的逻辑形式在思维中重建对象的历史过程,以揭示对象发展规律的思维方法。逻辑方法的主要特点在于,它虽然也必须以历史发展的过程为根据,但并不刻板地处处追随历史,而是撇开历史过程中的一系列偶然因素和曲折过程,抓住事物发展过程的基本线索和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把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主流和规律用一系列概念、范畴揭示和表现出来,即在揭示对象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再现对象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认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3页。。在此意义上,逻辑是凝缩了的历史,而历史是感性的展开了的逻辑。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论,一方面强调要充分尊重、发掘历史,接触历史事件,参照历史佐证,在此基础上,运用逻辑的方法,这样就不致陷入纯粹抽象的逻辑推演,不致割裂传统、流于空泛。在这方面我们有着沉痛的教训。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左”倾路线的提出者,其所以会陷入“左”倾路线的错误,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根本不对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状做具体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而仅仅满足于搬用一些马列主义的词句和概念,进行纯粹抽象的逻辑推演,结果,他们的思维活动及其结论脱离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实,导致实践的挫败,带来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运用历史的方法也必须借助于逻辑的方法,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必须能够发掘蕴藏在历史背后的必然逻辑,才能具有通观整个历史过程及整个历史材料的总线索、总观点,并据此去区分历史材料中所体现的主流的东西与非主流的东西,本质的东西与非本质的东西,并使那些偶然的东西,甚至曲折和倒退都能得到科学的说明,以免悲剧重演。否则,如果在运用历史的方法时完全撇开逻辑的方法,它就会把对历史的研究变成历史现象和具体事例的偶然堆积,从而无法把握对象历史发展的脉络。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在于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正如习近平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只有充分展现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才能继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实践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就是要学会马克思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进行哲学思考,指导实践活动,推动实际工作。习近平指出:“今天,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正确判断形势,在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坚定理想信念,科学地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看待前进道路上的主流和支流、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离不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思想方法搞正确,增强工作中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才能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习近平:《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民日报》2011年5月14日。

(一)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接受哲学智慧的滋养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则离不开学习哲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1,第467页。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哲学及其思维方式总是体现着一个时代中最精细和最美好的东西,理解了时代哲学及其思维方式,就能够帮助我们把握时代的根本特点及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基本特征,在时代精神的指引下破浪前行。具体来说,哲学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所在,是一个民族、国家自立于世界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在历史与现实中,有些民族、国家由于缺少深刻的哲学智慧,缺乏崇高的信仰和追求,缺少坚强的精神支柱,民族群体中滋生着极大的离散性力量;由于缺少哲学智慧,许多人急功近利,鼠目寸光,决策和管理过程往往比较随意,社会到处充斥着短期行为;由于缺少哲学智慧,人们普遍缺少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盲目的从众心理和偏激的情绪广为流行,迷信、伪科学甚至邪教泛滥;由于缺少哲学智慧,民族面临严重的“文化营养不良”和“文化沙漠”的威胁。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需要哲学,需要哲学的智慧重新思考自身的生存境遇,需要哲学的智慧反思自身所奉行的理念和价值观,需要哲学变革的力量引导自身走出各种困境,改变和塑造自己的命运。

作为当今中国指导思想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特有思维方式的理论载体。我们必须承认,在现实中,它面临着不少怀疑和挑战,影响了人们对其思维方式的发掘和运用。同时,也必须承认,时至今日,像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如此广泛、深入而持久的研究确是罕见的。每当出现重大历史事件,每当历史处于转折关头,人们都不由自主地把目光转向马克思,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新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历久弥新,它的“幽灵”之所以依然在“游荡”,与它特有的哲学思维方式,与它用这一思维方式把脉时代精神有着密切联系。习近平在主持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今天,我们更要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把握历史必然性和社会发展趋向的科学理论,更是蕴含着“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的“精神哲学”。作为有意识的生命存在,人的生命不仅表现为自在的自然生命,而且表现为自为的精神生命。人不仅通过实践活动为自己创造一个赖以栖身的物质世界,也需要建造一个形上超越的精神世界。精神家园可以看作我们精神层面的栖居之所,它能够使我们从中得到“家”的感觉。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认同和尊崇的心灵寄托、灵魂安顿和精神归宿的安身立命之所,是民族生命力的精神之母、创造力的精神之源、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哲学对“精神家园”垦殖与构筑,目的就在于能使现实中的人们随时找到“回家”的感觉。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精神空虚、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等精神家园荒芜的社会现象就已经引起了学界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广泛关注。面对缺乏归宿的精神世界,人们被拜金主义、利己主义、非道德主义甚至是反道德主义搅得眼花缭乱。这一切使人不由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言:假如上帝不存在,一切都是可能的!精神世界种种弊端的症结,就在于缺乏一种明确和普遍的,超乎物质追求之上的行为目标。用哲学的术语说,就是人心未找到归宿,未解决终极信念的问题。

中国人的终极精神追求完全不同于西方人。西方人存在浓厚而又虔诚的宗教态度,而中国人则没有。即使敬神,也并不诚,常常是“临时抱佛脚”,实在急了不但抱佛脚,而且道脚、巫脚、基督教脚,什么都抱。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不笃信宗教的中国人用儒家文化代表的宗法精神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人们崇拜祖先、血缘、家族,进而扩大成社会和国家。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摧毁了这一传统的精神支柱。在一段时期里,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填补了儒家文化崩溃出现的精神真空,但当人们为之奋斗,流血流汗之后,突然发现理想中充斥着空想,英雄中多有盲动。于是,精神家园何在,又成了变革时代普遍的精神焦虑。

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是任何哲学的理论内核与思想特质。黑格尔曾经说过,哲学是人的精神的故乡。哲学能够给我们一个心灵的港湾,对智慧的爱、对真理的探索、对意义的追问能够铸就精神的充实,并赋予我们更为立体丰富的生存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为改变中国现代性命运的思想探索与伟大实践,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又一次深刻奠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融入中国特色的哲学问题、思维方式、价值理念,构筑当代中国人亲切的精神家园。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能仅仅停留在政治思想理论或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实践的层面上,还应当促进其从政治思想理论、意识形态和国家实践的层面向精神层面以及社会民众日常生活实践的层面转化,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变为一种全面的、整体的民族精神形塑。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从主体的角度来说,不仅属于国家、政党和少数精英人物,而且应当涵括更为广大的中国大众。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根本归宿就在于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理想信仰,成为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赖以理解、创造和寄托生命意义的精神家园,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在逻辑,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应肩负的当代使命。

(三)强化问题意识,科学解决中国改革发展中的基本问题

思维方式从总体上限定了思维活动的方向和程序,限定了思维能力的发挥水平,制约着思维把握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讲过,他们并不精通经济,他们建国、治国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念。在他们那里,哲学理念绝不是纯然注经,不是迎合时局,而是映现时代、批判现实、解读迷局的利器。远离生活、空谈哲理绝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方式,直面时代难题、发掘时代精神、推动时代进步,才是它的应有之义。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历史任务,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时代课题。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在顺应时代潮流、应对时代挑战、回答时代课题中实现新的突破、完成新的使命。当前时代,我们面临着新的发展难题。比如,从国际上看,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我们仍然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和国际敌对势力的压力,面临着“西化”和“分化”、“和平演变”与“颜色革命”的威胁。从国内而言,在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使我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必须解决的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握和破解时代难题,绝非那种动辄“可以说不”“不高兴”之类的浮躁冒进心态,而是一种时代使命感;绝非仅凭一点激情呼喊便可轻易成功,而是像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所要求的那样: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始终秉持现实观照,始终推动历史前进。只有同时代主题联系起来,克服纯学术性、纯实用性的误区,在中国社会现实的条件下,走出书斋,结合现实实践,理解时代精神,以此参透中国社会的结构机制和发展机理。唯其如此,才能对当代中国社会存在及其内在发展趋势认识得更清晰,才能对社会结构中不同群体、不同个体的生存境况进行具体化、社会化的观照,才能对生活世界的内在基本结构与长远发展态势予以探究。进一步解答现实生活世界的结构、内在关联以及如何合理化等问题。只有这样,才是时代大潮中的真正哲学思考。

(四)提高思维能力,增强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思维方式问题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它体现着人们进行思维活动,观察和分析、认识和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运用的基本方法。是否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具备高超的思维能力,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形势的认识、分析和判断,决定着人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结果。对一个人如此,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同样如此。

当前,在通往中国梦的征程上,我们面临着极为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胜利与挫折同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排除各种艰难险阻,夺取最后的胜利。比如,我们同资本主义世界既共存又竞争,如何在对立统一中谋取我们的发展;再如,从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一方面,我们的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量还远逊于经济发达国家。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积累了许多问题和矛盾,有的问题还十分严重。如何认识和处理其中的现象与本质、长远与当前、主流与支流、整体与局部、生产与分配、发展与资源环境,以及在对外开放和参与全球化的条件下保持独立自主和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等关系问题。正确认识和解决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需要有很高的哲学智慧,具备高超的思维能力。习近平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