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疍民文化景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疍民“亲水”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主要因素包括地理区位、海洋及河网、气候条件等方面。

2.1.1 独特的地理区位

岭南濒临南海,面向太平洋,地处中国与南亚、西亚、非洲、欧洲海上航道的要冲,既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可供出海捕捞,又有利于对外交往和迁移,是岭南疍民“亲水”文化形成的区位条件。同时,岭南地处中国地理区位边缘,远离中原,开发的历史相对较晚,使疍民文化等一些地域文化得以保留。南岭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地,自西往东的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等五座山构成南岭的主体,其分布区域主要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等省区交界处,这些山岭既是长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岭南主要河流的发源地。长期以来,南岭山地阻碍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与中原地区明显不同,地理区位偏僻,被中原人称为“蛮夷之地”“化外之地”。自唐朝宰相张九龄在大庾岭梳凿梅关古道以后,岭南地区与中原的联系才逐步紧密。区位因素使岭南与中原的文化交流很少,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也有限。例如元代文学家赵善庆在《灌阳县治记》中说:

 

县固有宜阳之大,曲逆之壮,介通道大都为四方万里所属目者……民亦恃陋,阻其教化,然则几何而不胥为夷哉。(清)汪森:《粤西文载》卷二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第1466册第9~10页。

 

这说明当时的灌阳县(今桂林市灌阳县)一带教化程度低。而苏轼被贬海南期间,在《和陶拟古九首》中有“海康杂蛮蜑,礼俗久未完。我居近闾阎,愿先化衣冠”(宋)邵浩:《坡门酬唱》卷一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第1346册第573页。的诗句,说明即使在宋代,海康(今雷州市一带)等地包括疍民在内的少数民族不懂中原礼俗,属于文明程度较滞后的群体。在这种相对封闭的地理区位及历史背景下,作为古代百越后裔的一部分,疍民的文化特质和风格得到较好的延续和保存。

2.1.2 濒临辽阔水域空间

岭南西部的北部湾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隔南海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海洋面积大于区域陆地面积;港湾众多,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长,为疍民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和丰富的鱼类资源。岭南大陆海岸线东迄闽粤相交的饶平县界山,西与越南交界,大陆海岸线长达6581千米 [其中海南岛海岸线长1618千米,广东海岸线长3368千米(不含港澳地区),广西拥有大陆岸线1595千米],占全国1.84万千米海岸线的35.8%;岭南海域面积巨大,属于中国海洋国土的南海面积达350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沿海五大海区472.7平方千米的63.5%;海域中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近2000个,占全国6536个岛屿的30.6%,其中广东和海南有1134个,广西有624个。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广东省志·海洋与海岛志》,广东省志库,http://info.hui zhou.gov.cn/books/dtree/showbook.jsp?stype=v&paths =10655&siteid = guangdong&sitenam e=% E5% B9% BF% E4% B8%9C% E7%9C%81% E6%83%85% E7% BD%91, 2017-2-22。杜文科:《海上运动:海南经济新“增长极”》,《中国产经新闻报》2012年4月12日,第A04版,http://www.hainan.gov.cn/hn/yw/mtkhn/201204/t20120412_749074.html。《广西概况·地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http://www.gxzf.gov.cn/zjgx/gxrw/zrdl/201603/t20160331_486079.htm。司徒尚纪:《岭南海洋国土》,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第5页。

南海大陆架一直向陆坡、海盆延伸,沿岸有珠江、韩江、鉴江、漠阳江及红河等注入,河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形成了中国四大渔场中的两个,即北部湾渔场和南海沿海渔场,而上述渔场从东到西又可以分为粤东渔场、珠江口渔场、莺歌海渔场等。南海海区渔场地处热带、亚热带,以暖水种鱼类为主(已经鉴定的鱼种有860种之多,经济价值较高的有池鱼、沙丁鱼等),还盛产金枪鱼等大洋性鱼类。如广西北海的北部湾鱼类多达500个品种,近海捕鱼已成为北海一带疍民的主要经济活动。而南海北部大陆架海域鱼类资源已记述的有1064种,其中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鱼类达125种;虾类200种,其中经济虾类35种,包括对虾、龙虾等;常见的经济蟹类4种;中国枪乌贼等头足类25种;还有牡蛎、扇贝、贻贝、鲍、毛蚶等经济贝类,紫菜、麒麟菜、马尾藻、石花菜等藻类,以及海胆、海参等。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州市志(1991~2001)》(卷八),广州出版社,1996,第394页。海洋水域中的丰富水产,为岭南先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资源,也为疍民从事近海捕捞、海水养殖提供了天然条件。

历史时期,岭南沿海部分陆地尚为海中孤岛。秦汉之前,珠江的入海口深入今佛山一带,广州市区到黄埔港一带是东西向的溺谷湾,海湾深入三角洲内部,东宽西窄。到宋代,广州城下仍被称为“小海”,黄埔一带被称为“大海”。徐俊鸣:《岭南历史地理论集》,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印,1990,第10页。从新会的礼乐、古镇、海州、潮莲,广州黄埔,东莞石门,到番禺(今属于南沙区)的榄核、鱼窝头、东涌、黄阁一带均有蚝壳层分布,而蚝是沿海咸水环境生长的贝类,蚝壳层的分布成为海水边界的历史例证。《元和郡县志》载,广州东南至大海四十一里,又记“东莞县,西北至州三百里……南海在县西二里”(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五《岭南道》,中华书局,1983,第890页。,可见唐代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尚为海域曾昭璇等:《珠江三角洲历史时代河道的变迁》,华南师大地理系印,1982,第12、15、18、19、48页。,故南汉设置“媚川都”于东莞大步海(今香港新界东南海域)等海域采珠。

珠江三角洲的贝丘遗址主要分布在河边或者海边。根据高要茅岗等地的考古发现,当时沿海生活的古越人已经掌握了较高的捕捞技术,已经能够使用网捕捞鱼类。王荣武、梁松等:《广东海洋经济》,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第10页。这说明当时的岭南滨海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岸线比今天靠近内地。随着水利技术和农业技术从中原地区的引进和发展,早期的渔猎文化逐步被取代,随着整个珠江三角洲围海造田进程的加速,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滨海泽国的地貌形态被彻底改变。

另外,受季风的影响,进入南海海区的海流有暖流和寒流两种。叶显恩主编《广东航运史(古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第2页。夏季,由于西南季风的吹送,一股来自爪哇岛方向的季风暖流沿着东北方向经南海流向台湾海峡。冬季,由于东北季风的吹送,菲律宾以东暖流的一支由巴士海峡流入南海,沿逆时针方向,流向越南海岸;同时,另一股中国沿岸的寒流也顺东北风沿海南下,经台湾海峡进入南海,流向海南岛东岸。在以风帆和人力为渔船行驶主要动力的年代,这种东北及西南流向的季风海流,与岭南的海岸线走向基本相同,有利于疍民借助沿岸流航行,为疍民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自然动力。

2.1.3 发育稠密的内河河网

岭南河流众多,为疍民的水上生计提供了天然资源。这些河流绝大多数源自西北部、北部和东部的崇山峻岭,其中与疍民生活相关的河流主要分布在广东和广西。以广东为例,全省共有大小河流1343条,总长2.5万多千米。其中集水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345条,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38条。张金泉:《广东自然保护区》,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第17~18页。岭南的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部分自西向东流,形成水网纵横的格局。主要有珠江各支流、韩江、鉴江、漠阳江、榕江、北流江等。一方面,河流提供充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成为疍民从事运输和迁移的水上通道;另一方面,众多河流含有丰富的鱼类资源,为疍民的生存提供了天然的物质来源。

珠江是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按年流量计算为中国第二大河,包括西江、北江、东江等干流,主要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香港、澳门等省区,流域总面积为79.63万平方千米,其中西江干流长2129千米。开阔的河面和河网交错的三角洲环境,使珠江中下游成为岭南疍民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西江是珠江水系的主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流域面积35.5万平方千米,主要流经云南、贵州、广西诸省区及广东肇庆、佛山、中山、珠海等市。西江干流上游、中游各段分别称南盘江、红水河、黔江和浔江,在梧州以下称西江。主要支流有北盘江、柳江、郁江和桂江。其中的浔江、梧州以下河段和柳江、郁江、桂江支流均有疍民分布。

北江主源为浈江,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浈江在韶关城区与武水相汇称北江。各支流在韶关以上河段水流湍急,在韶关以下河道相对平缓,沿途有滃江、连江等支流汇入,在穿越育仔峡、飞来峡后进入平原,河宽水浅,至思贤滘流入珠江三角洲。北江干流长582千米,流经江西信丰县,广东南雄、始兴、曲江、韶关、清远、英德、三水等县(市区)。其中韶关以下河段是疍民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

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大竹岭,干流长523千米,河流经过的河源、惠州、东莞、增城等地是古代疍民的分布区。

珠江流经岭南各大城市,水陆运输一直比较发达。其中,西江在广州黄埔港以下河段可通万吨轮船,梧州以下河段可通千吨轮船,小吨位船只可达柳州、南宁,可通行轮船、驳船的航道近5000千米,珠江航运价值仅次于长江而居全国第二位。另外,通过桂江的上游漓江,珠江经灵渠可通长江流域的湘江。上述条件为疍民从事运输业提供了天然基础。珠江干流的西江在三水思贤滘与北江相汇后进入珠江三角洲河网。东、西、北三江各在入海处冲积成一个小型三角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上游流水带来的泥沙日益淤积,加上人为的改造,渐次形成面积达1.13万平方千米的现代珠江三角洲,目前各小三角洲的前缘仍以一定的速度向海中发展。珠江三角洲河网密布,大小河道百余条,互相沟通,最后分别经由虎门、蕉门、洪奇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等八个口门流入南海。大面积水网使珠江三角洲成为岭南疍民的最大分布区,也是疍民文化荟萃之地。

韩江位于岭南东部。韩江主源梅江发源于广东省紫金县白山岽,自南向北偏东流。在大埔县三河坝与汀江汇合后称韩江,南流到澄海市分成东、西、北三支,由五个口门流入南海,全长428千米,流域面积3万平方千米。主要经过紫金、陆丰、五华、兴宁、梅县、潮州、汕头等地区。周去非《岭外代答》“五岭”条指出:“自秦世有五岭之说,皆指山名之。考之乃入岭之途五耳,非必山也。自福建之汀(州)入广东之循梅,一也。”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中华书局,1999,第11页。详细描述韩江两大源头及其通往广州的水路,即从汀江南下往韩江,再往西行梅江,溯梅江上源可抵长乐(今广东五华),取一段陆路即越岐岭(又称蓝关),就可在龙川老隆进入东江。顺东江而下,可抵广州。在韩江及其支流上,梅州、潮州等城市分布其中,成为明清时期粤东疍民活动的主要地域。

漠阳江主要位于岭南西部的阳江市境内,发源于广东云浮市西南大云雾山南侧,其河流在上游为西南流向,经阳春马南山后转90°折向东南,在阳江市的北津流入南海。漠阳江干流长169千米,流域面积6042平方千米。漠阳江谷地年降水量达1800~2000毫米,是广东最大的一个暴雨中心,流量分配极不均匀,是广东省径流系数最大的河流。其中阳春以下河段是疍民分布区。

除此以外,鉴江、榕江等大小河流,也是疍民散布区域。

疍民的聚居情况与所处的水环境密切相关,广州就是突出例证。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部边缘,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珠江河面在此形成一个东西方向的溺谷湾,其形东宽西窄。在唐宋时期,广州海岸线位于今天的海珠区七星岗一带,使广州成为天然的河海交汇港湾。广州周边,西有西江,东有东江,南临南海,北有北江,四面环水、江面宽广的地理环境,是导致疍民众多的重要原因。

岭南河流,特别是西江航运价值突出,因此早在秦代已是民间重要运输通道,并成为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通道,而沿河疍民也在这种文化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角色。而岭南广东的粤西及海南岛一带,由于大江大河比较少,淡水疍民的数量也比较少,但咸水疍民数量比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江河环境直接影响疍民的分布。

岭南气候的特殊性和水文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岭南各水系鱼类的多样性,符合纬度越低、种类越多的动物地理分布基本规律。岭南各河流有丰富的鱼类资源,种类繁多,其中珠江水系广泛分布着鲤、鲫、鲢、鳙等常见鱼类。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1980年采集的标本统计,珠江水系鱼类共370种(亚种),隶属于17目49科174属,居全国各大江河之冠,占全国淡水鱼种类的一半左右。其中,鲤目和鲶目共9科104~259种,占珠江鱼类总数的70%。在所有科属中,以鲤科占优势,共73属167种,占珠江鱼类总数的45.1%。鲃亚科在鲤科鱼类中种类最多,共18属52种,占鲤科鱼类的31.1%,占珠江水系鱼类的14.1%。鲃亚科的一些种类如鲮鱼不仅是江河捕捞的主要对象,而且与草鱼、鲢鱼、鳙鱼一起在珠江流域池塘养鱼中被称为四大家鱼,其产量占珠江流域池塘养鱼产量的三分之一。洄游性、河口性以及海水偶然进入淡水的种类占珠江水系鱼类的比重也很大,共86种,占珠江鱼类的23.2%,如梅童鱼、鲥鱼、花鳔鱼、鳎类鱼等。冯启新:《珠江水系鱼类及其特点的初步研究》,《淡水渔业》1985年第5期。再如韩江,其内河淡水鱼的种类也很多,有鳞鱼主要有乌留、鱼、鲢鱼、雄鱼、鲤鱼、甜鱼、枪鱼、敢鱼、黄尾、赤眼、鲈鱼、边鱼、竹鱼、怕老、饭川、昂鲢、石坚、鲫鱼、沙钻、牛尾鱼、肚都角、竹壳辣、花鲫、扁鲫、另刀、龙头角;无鳞鱼类主要有白谦、白鳗、炉鳗、严哥、滑哥、湖鳅、黄崖角、猪麻锯、团鱼、沙龟等。麦淑远修编《梅县麦氏家族全谱》, 1987年印本,第6页。岭南河流中丰富的鱼类资源,不仅成为岭南疍民重要的食物来源,也为疍民与陆上居民的经济交换活动提供了资源保障,成为疍民文化延续的基础。

2.1.4 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

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条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人类文化的个性。岭南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具有热带、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特点,其中雷州半岛一带、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属热带气候。岭南盛行风向随季节交替变更,夏季以南风、东南风为主,风速较小;冬季大部分地区以北风、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大;春秋季为交替季节,风向不如冬季稳定。北回归线横穿岭南中部,高温多雨为主要气候特征。岭南大部分地区夏长冬短,终年不见霜雪。太阳辐射量较多,日照时间较长。以广东为例,全省各地的平均日照时数为1450~2300小时。降水丰沛,生物资源丰富,为岭南疍民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兼华夷之所产,备南北之所有”(明)邱浚:《邱文庄公集》卷八《南溟奇甸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第1248册第453页。。为适应上述气候条件,疍民在服饰文化上表现出适应热带海洋性的穿着。

高温多雨的亚热带气候及丰富的生物资源,为疍民生存提供了天然条件。江河里的各种鱼类和兽类也成了人类生存的天敌和食物,故古越人有“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和“不问鸟兽蛇虫,无不食之”的习俗。

疍民出入水中,以水产品及水滨植物如狄、蕉(麻类)等作为衣食之源,这一生活习俗源远流长,反映了疍民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南宋诗人杨万里《蜑户》诗中即有详细的描述(宋)杨万里:《诚斋集》卷一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第1160册第171页。

 

天公分付水生涯,从小教他踏浪花。

煮蟹当粮那识米,缉蕉为布不须纱。

夜来春涨吞沙嘴,急遣儿童荻芽。

自笑平生老行路,青山堆里正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