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宁化县的历史与宗教概况
第一节 宁化县的历史、地理与社会环境
宁化位于福建省的西部,武夷山的东麓,为三明市管辖的一个县。它东临明溪、清流县,南接长汀、连城县,北连建宁县,西与江西省石城、广昌等县为邻,边界长达百余公里。全县总面积2368平方公里,人口34万多。全县分为2镇14乡,共207个行政村和12个居民委员会。其地势由西向东递降,并形成由北到南五条地带性地貌,低山、丘陵、盆地占全境总面积的96%。地理环境可用“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村庄”来概括。境内溪河纵横分注四方,分别流入本省的闽江、江西的赣江与广东的韩江3个水系,素有“三江之源”之称。
据县志记载,宁化县,初称黄连峒,隋陈以前,名不见史传,为闽越属会稽郡管辖。唐乾封二年(667)改黄连峒为黄连镇,开元十三年(725)升黄连镇为县,天宝元年(742)更今名。建县迄今,已历1292年。历属福建省汀州、临汀郡、汀州府、永安、龙岩、三明专区。
宋元符元年(1098)以前,宁化县的疆界并未更改,直至该年,析县之东偏置清流县。明成化七年(1471),又析县之东北置归化县,使宁化之县域面积比以前小1/3。据民国县志的记载,历代县域变化如表1-1所示。
表1-1 历代县域变化
资料来源:(民国)黎景曾、黄宗宪:《宁化县志》卷一《疆界沿革表》,第14页,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宁化又称翠城,古称黄连峒。唐天宝元年(742),取“宁靖归化”之意更名为宁化县。北宋初属江南道汀州,后改属福建路汀州。元、明、清代均隶属汀州府。据研究,包含宁化在内的“汀州地区,位于闽、赣、粤三省交界处的山区,历来是政府控制比较薄弱的地区,有较强的非汉族族群与文化成分,目前是客家人和畲族的聚居地。尽管中央政府在唐代已设置汀州,但地方行政统治框架至北宋时期才初具模型”。
尽管中央政府在唐代已设置汀州,但由于当地生态及政府行政控制能力有限等,包括汀州在内的赣闽粤边一直号称难治,起义不断。“宋代汀、赣人民反抗封建官府的斗争风起云涌、此起彼伏,进入南宋后其斗争更加频繁而激烈,大大小小的乱事未曾断绝,几乎与南宋政权相始终”。据刘永华教授的研究,“明代的情况也没有多少改善,自明正统至崇祯208年中,包括汀州在内的赣东南、闽西北以及一部分粤东的毗邻地区,几乎每隔二年零八个月即有一次叛乱”。光绪《长汀县志》列举的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盗寇中,就有江寇、虔寇、广寇、峒寇、畲寇和盐寇等,曾在福建当过地方官的朱熹就抱怨汀州“路远多寇”。历史上频繁的起义、“寇乱”对赣闽粤边的族群融合与变化,对当地社会的经济方式与民俗文化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正如谢重光教授在对宋代赣闽粤边的研究中指出:
这种长期的、大规模的、波及赣闽粤边特别是汀、赣二州城乡每一个角落的反抗斗争的冲击和锻炼,赣闽粤边特别是汀、赣二州的经济和文化面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习俗、方言和社会文化心理方面形成了更多共同点。而官府将这些乱事压平之后,一般的做法是将本有户籍、因造反而脱籍的百姓重新纳入户籍,又将本无户籍的化外之民纳为版籍民,同时加强教化工作。其措施推动了“贼”向“民”的转化,民众习俗从“野”向“文”的转化,推动了汀、赣社会各阶层在社会心理和人文性格方面的整合,因而促进了客家民系的形成。
随着汀州的设立,学校等文教设施的建立与改善,汉人的不断迁入,汉文化对当地的影响逐渐加深。汉人与当地少数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两者的生产方式、饮食、语言、民俗、信仰等渐趋融合,最终形成一个新的民系——客家。如今,闽西与赣南、粤东一起被称为“客家大本营”。
宁化原系“七闽”地,其先民属古越族和后来由广东迁入的雷、蓝二姓畲族。东晋以后,中原汉人不断南迁,定居宁化,逐渐成为本县人口的主体。1949年以后,又迁入苗、瑶、壮、满、回、蒙、京、高山、黎、白10个民族。因此,全县共有1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99.4%;其次是畲族,畲族分布在治平乡的治平、赖屋、田畲、泥坑等村及湖村、泉上、横锁等乡镇;其他民族的人口很少,从数人至数十人不等。
宁化石壁被称为“客家祖地”,许多客家宗族的族谱都记载他们的上祖迁自石壁或在迁移中经过宁化。据载,经过宁化中转的汉人有200姓以上。1985年宁化县办公室的调查显示,当时全县姓氏有164姓。据对其中100姓的统计,有32姓的祖籍在河南,18姓在山西,11姓在河北,11姓在甘肃,10姓在山东,9姓在陕西,6姓在安徽,5姓在浙江,2姓在江苏,3姓在江西,2姓在湖北,1姓在湖南,1姓在四川。这些迁入宁化的姓氏,大部分历史都比较古老,以唐宋时期迁入的宗族最多。在此,把汉至清代迁入宁化的100多个姓列如表1-2所示。
宁化的经济方式自古至今均以农业为主,据1949年统计,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4.55%,农业总产值(含农林牧副渔)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8.57%;至1987年,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89.56%,农业总产值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2.63%。农产品以稻谷、烤烟、黄豆、油菜籽、辣椒、薏米及一些畜牧产品为主。当地农业历来以产水稻为主,所产大米质地优良,尤其是河龙米品质极佳,历史上享有“贡米”之称。20世纪80年代末期,政府推广烤烟生产,使烤烟成为当地继水稻之后的主要经济作物。如今的宁化乡村,大多数青壮年人群外出到城市去找工,留在村中的大部分是老人、小孩与妇女。
表1-2 汉至清代迁入宁化宗族姓氏
资料来源:刘善群:《宁化县概述》,载《宁化县的宗族、经济与民俗》,香港国际客家学会等,2005,第76页。
宁化的所在的区域分别属赣江、闽江、汀江三个水系,其水陆交通也可通达福州、长汀乃至广东、赣江乃至长江,对此,刘善群有过详细的叙述:
(宁化)境内溪河分别流入闽、赣、韩三江,宁化西溪是闽江源头之一,东溪是闽江源头(其源头在宁化水茜乡边境的数公里处的建宁境内,其水源流入水茜,至宁化县城,称东溪),石壁的淮土溪是贡水源头之一,贡江于赣州与章江汇合成赣江,直达九江,入长江。汀江发源于宁化南部治平乡的赖家山,流经长汀全境,经上杭、永定进入粤东,至广东大埔县山(三)河坝与梅江梅坛(潭)河相汇成韩江,经汕头出海。“三江之源”,赋予宁化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尚无现代交通工具之时,它们是极为重要的交通航道。过去县城便有船只驶入闽江,到达福州。淮土溪虽然不能通船,但在隋朝末年便被利用运送木材到长江中下游,自宁化出境,不上百华里,便可到达白水寨乘船北上。宁化古代陆上交通也是二省要津。以宁化县城为中心,往西,经石壁、站岭到达江西石城,是闽人北上重要通道之一,也是北人南下进入闽西的重要通道。县城往南有三条要道:一是经竹蒿岭、南坑、曹坊滑石可达汀州府(长汀)、上杭,入粤东;二是经鱼龙铺、丁坑口、谢坊、安乐、夏坊可抵连城县,通向龙岩、泉州、厦门和粤东大埔等地;三是经鱼龙铺、丁坑口、谢坊、洋坊、黄地桥到达清流县,通向福州。
三江之源的宁化与福州、长汀、赣江水陆相通,这种地缘关系对宁化的经济流通、人口迁移、文化传播乃至神明活动均有影响,三地的关系特别紧密。
传统社会中外销的主要商品有粮食、木材、家禽、家畜、土纸、辣椒、陶瓷、香菇、夏布(手工织的苎麻布),而输入的主要商品有生活用品、京果、食盐、食糖等。
据研究,宁化的商品流通方向随商品的不同,路线也不同。以木材的销售为例,主要可分为东、西两个方向。在明代以前主要是向西销售,即往江西以北,利用赣江航道,往西至安徽、江苏等地,这条线路从隋唐开始,延至清代。向西销售的木材伐区主要是宁化治平、方田、淮土的部分林区。明代之后,则利用闽江航道往东运输。往东输出木材的主要伐区是安乐、城南、城郊、中沙、水茜乡等沿河林区。利用发源于水茜的东溪及翠江下游,经清流,到达永安燕江,汇入沙溪河,流入闽江,从福州马尾出海,或南下,或北上。宁化农产品的外销路线主要是往南往东。以大米为主的粮食产品,主要销往长汀县、连城县,其次是永安、南平与福州。以猪、鸡、鸭为主的畜牧产品,主要往东外销,销往永安、沙县、顺昌、将乐、南平与长汀等地。土纸也是宁化主要输出产品之一,自南宋就开始生产土纸,主要外销江西、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广东等省并东南亚各地。
输入的商品中,布匹与日用品在清代以前主要从江西进货;清代以后的进货路线逐渐转向东线,从福州进货。水果与食糖主要从江西进货。宁化乡民所用的食盐在南宋前主要进江西岩盐与福州海盐;南宋后转向长汀进货,食用潮洲所产的盐;至清代后又从东线进货,进福州的海盐。
宁化商品输出与输入的路线对乡民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影响乡民的经济生产与日常生活,而且影响乡民的精神世界,根据笔者的调查,宁化乡民的朝仙山路线大部分与上述的商品流通路线有关,尤其是每年多个乡村参与的朝华活动。宁化西部的一些乡镇民众每隔一年会到江西宁都、石城等地的数座宫观寺庙朝仙山,称为“朝大华”;称每隔一年到长汀数座庙宇朝山进香为“朝小华”。此外,当地道士、斋公与信佛的老人到福州涌泉寺与西禅寺进香的也非常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