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的普庵教与地方宗教仪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宁化县的普庵教

据笔者的调查,普庵教徒都是师徒传承,其法坛仅有坛位,未供奉神像。普庵教道士自称为佛教道士,念的经文与佛教寺庙的一样。会做的法事科仪主要有超度、画平安符、念佛以及包括拜梁皇宝忏、水忏、地藏忏、金刚忏、观音忏等在内的拜佛活动。

一 普庵教道士的法坛及道法传承

淮土乡田背村张文继是祖传七代道士,他家的道坛设在家中厅堂正中偏上的位置。这个道坛是房子建好后,要搬进来住时从老房子迁过来安设的。坛的正中央是普庵及历代宗师的香位,两边还有道教正一派赵大元帅及当年太岁的香位。从道坛所供的神位可看出当地的普庵教与道教正一派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道坛的文字内容如下:

 

金炉永点千年火

正一龙虎玄坛赵大元帅香位

南岩万法教主普庵先祖历代宗师座香位

当年恩主太岁至德尊神香位

玉蓝兴隆万盏灯

 

道坛的字迹与纸张都是旧的,红纸的颜色已泛白。但神坛的下方贴有八张红纸条却颜色鲜艳,应该是当年贴上去的。分别写着:新正发笔、万事大吉、财源广进、万事顺意、相人下请、方方吉利、兴显四方、贵人互动。

禾坑村的廖丰华及其子英河也会一起参与打醮等法事,家中道法传承至少五代以上。笔者访谈资料。2010年10月7日于禾坑村访谈廖丰华先生。其家道坛上写的是:

 

当年老主太岁至德尊神

南无南泉山上万法教主普庵祖师菩萨香位

正一龙虎赵大元帅座前

 

而石壁张和振家与田背张敏昌家的道坛上写的文字与廖丰华家的一样。

二 普庵教的服装、神图、法器与音乐

(一)服饰

普庵教徒的服饰在不同的法事场合穿的服装不同,在同场法事中,又依不同的身份角色而不同。据笔者的观察与访谈,其法事场合穿的衣服分成如下几种。

袈衣:是普庵教道士穿的。在举行超度、丧事、打醮等仪式时穿。其袈衣的款式只有一只袖子,胸前用一带子将袈衣固定住,固定的方法与佛门皈依弟子所穿袍子的系结方式很相像。袈衣所用的布为普通的花布或格子布,袈衣的下襟四周包边。布的花纹看上去很像当地农家20世纪80年代的窗帘布或被套布,与先天教的道衣所用布的质地与花色极为类似。但其款式与道衣不同,与皈依弟子所穿的袍子比较接近。

袍子:又称为“佛衣”,在念佛与拜佛时穿。穿上代表穿衣者是佛门弟子、三宝弟子。佛衣分为多种,如袍子是道士穿的,戒衣、士衣是出家人穿的。普庵教徒穿的袍子与寺庙中出家人穿的很接近甚至可能一样,外人很难分辨。

主衣:穿上主衣象征毗卢佛。在举行发表、上供、坐台等重要仪式时穿,平时不能随便穿。据说,主衣有不同的颜色、格子的区别。如从颜色来看,黄色的主衣是出家人、大和尚穿的,这种人通常都有法号。而红色的是在家的或其他人所穿。从格数来说,既有108格的,也有98格的,前者是真正的主衣,后者不是正统的主衣。从格子的样式来看,既有三长两短的,也有四长三短的。

据2010年10月4日禾口乡溪背村乌沙下对王凯彦道士的访谈,他讲到当地先天教的道衣时说道,道衣前短后长,衣袖只有五分袖,一半衣袖给普庵教的扯去了,前边的两小块则被巫教的扯去,因此,普庵教只有两片布缝起来的像围裙一样的衣服。张燕清在宁化安乐乡调研时听一道士讲述过这个传说,比王凯彦讲得更为详细:

 

据说有三个人一起去拜师学艺,第一个先到达的人看见了师父的法衣,欲先穿上;紧随其后到达的第二个人和第三个人马上向前抢夺。在争抢中,第一个到达的徒弟紧抓不放,结果法衣的袖子被扯去了,这个徒弟后来成为普庵教的创始人,故传至现在该教道士的法衣是没有袖子的;第二个徒弟在争夺中抢得了一块前襟,他即是巫教的创始人,因而现在师公们穿的是用一块前襟做成的围裙状法衣;第三个徒弟即是仙教的创始人,其道士衣服的特点是前短后长——前面少了前襟,显得很短,而后面却很长。

 

这个传说或许并不可信,但它反映了普庵教与其他教派之间存在着浓厚的渊源关系。张燕清:《安乐乡的吴文真仙崇拜》,载杨彦杰《宁化县地宗族、经济与民俗》(下),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资料研究中心、法国远东学院,2005,第834页。

(二)神图

普庵教道士在不同的法事科仪,甚至在同一场仪式的不同阶段中,其佛坛供奉的神图有很大的不同。这些神图几乎都是改革开放后购买与重画的,少见民国以前的神图。

在超度亡者时,据对石壁杨边村的丧事仪式的调查,亡者未出殡前孝堂前供桌供奉阎罗王与地藏王,靠近孝堂大门的后供桌供奉的是阿弥陀佛。亡者送出殡后,后供桌上换成七宝如来的七张神图。孝堂门口的一张小供桌上供着韦驮的神像。

在接珠、回佛与点佛时。佛坛上供奉阿弥陀佛神像,也有的供奉满堂诸佛菩萨一张神像,门口供奉韦驮神像。如果在回佛与点佛时还有拜千佛、万佛与梁皇,则需另挂拜佛时供奉的神图。另外,在点佛时一般还有西方三接引的神像。

拜千佛、万佛与梁皇时,据笔者对宁化寺庙与乡民家中的拜千佛、万佛与梁皇科仪的比较,两者佛坛所挂的神图几乎一样。佛坛由前后两桌供桌组成,前供桌大多供奉三张神图:满堂诸佛图、西方三圣图与佛法僧三宝的西方图。后供桌一般供奉有七张,大多是阿弥陀佛、志公、地藏、文殊、普贤、大势至、弥勒、梁武帝、观音与毗卢佛等的图像,也有的会供奉七宝如来图像,包括多宝如来、宝胜如来、妙色声如来、广博身如来、离怖畏如来、阿弥陀如来、甘露王如来。门口则供奉韦驮天神。

满堂诸佛图共有4层图。最上层为上品莲台,较大的三尊像分别是佛、法、僧三宝。其中佛在中间,指释迦牟尼佛,佛像两边较小的神像分别是是阿难与迦叶。第二层为中品莲台,三尊大的神像是观世音、文殊、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在中间。观音左右两边的小神像分别是龙女与善财童子。第三层的中间是地藏王菩萨,左右两边分别是梁武与志公,此外,三尊神像的两侧分别立着四大天王。第四层为下品莲台,也有三尊佛像,中间的为弥勒佛,两边分别为关公与韦驮。这张满堂诸佛图上的菩萨名在《功课本》中也有详细记载,载曰:“南无浩浩三乘达摩耶,南无巍巍万德佛陀耶。南无堂堂五蕴僧伽耶,南无十方常住佛陀耶。南无消灾延寿达摩耶,南无志心顶礼僧伽耶。上品莲台释迦尊,梁武志公两边排;上品莲台释迦尊,阿难迦叶两边排;上品莲台释迦尊,十八罗汉两边排。中品莲台观世音,文殊普贤两边排;中品莲台观世音,善财龙女两边排;中品莲台观世音,十二圆觉两边排。下品莲台弥勒佛,四大天王两边排;下品莲台弥勒佛,鱼虾二将两边排;下品莲台弥勒佛,青衣童子两边排。”朱享如:《功课本》。

打醮时,醮坛主坛上的神图一般供奉三宝,醮坛四周的墙上贴四张用纸剪裁的小衣服,分别代表玉皇大帝、扶桑大帝、丰都大帝与仁圣大帝,醮坛的布置与当地道教先天教的醮坛布局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先天教醮坛主坛上的神图为天尊。

普庵教道士打醮、拜千佛与万佛等时,醮坛与佛坛除了挂神图,还会把村庙中的菩萨抬到坛中供奉。

(三)法器

普庵教科仪中用到的法器多种多样,大部分是佛教的法器,但也有部分是道教法器。

1.鼓

有大小鼓之分。大鼓一般用于做响坛,或在大道场做大的法事,如打大醮及坐台时用;小鼓用于做静坛,或在小道场做小法事时使用。一般在做法事的开始之时,都要先敲法鼓三通。据当地道士介绍,在每场法事中,鼓在全场起着统摄全部科仪的作用。

2.磬

有圆磬与引磬两种。圆磬用铜或铁制成,形状为圆形。在诵经与拜忏时敲鸣以通报神明。引磬大小形状如饭碗,铜制,在其器底中央安有木柄,木柄系着绳子,绳子与铁杆或铜杆相连。普庵教道士在醮坛或佛坛鸣之以引导众人。

3.铛子

圆形,铜制,悬挂在一带有长柄的木框上,用小木槌击打发出声音。

4.钹

有大钹、小钹之分。均为铜制,圆形,中间凸起成半球形,正中有一小孔,系上布条。手捉布条,将两片相合拍打即可发出声音。

5.木鱼

有大、小两种,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木制,中空,外部有鱼鳞图案,形状如圆形的鱼。

6.锣

有大锣、小锣、手挽锣之分。均为铜制,圆形。边缘有两个小孔,用于系绳子。大锣比普通脸盆略小,小锣大小如大钹。而手挽锣大小如饭碗。大小锣一般挂在凳子上敲,而手挽锣因面积小,重量轻,挂在手腕上敲即可。

7.摇铃

铜制,其底部形如钟;上部为锡杖头形状,中间部位四面方向均有小佛面;中部为把手。按当地道士所说,上部为锡杖头形的为佛教的摇铃,有的上面刻有阿弥陀佛像。道教的摇铃上部为一个山字形的三叉状,两者中部与底部的形状相同。在普庵教科仪中,摇铃主要在请神诵经时使用。

8.如意

在宁化所见的如意均为木制。形状略微弯曲,上端大致如“心”形,或如灵芝形。尾部如云形。

9.法印

即图章、印信。法印既是镇坛法器,也是行坛法器,凡是重要的疏榜状牒文诰等类,均需盖印。就连念佛嬷嬷的寿衣上也必须盖法印。其印文为“佛法僧宝”。

10.令尺

又称镇坛板,木制,呈长方形。在普庵教徒行坛中使用比较多,每逢开坛、每种仪式结束时猛击桌面,以展雄威,或示仪式结束。在镇魔时连击数下以肃静坛场并镇鬼压煞。

11.净水盂

现在所见净水盂大多不太规范,多为锡制、木制与塑料制的小水杯。净水盂的使用与科仪中的“洒净”相连,使用净水盂“敕水”,使坛场诸物洁净。

12.洲盘

木制,圆形,上面有图案,又称九洲盘。在当地先天教的法器中,有先天八卦洲盘,由于笔者看到的洲盘图案都比较模糊,目前无法比较普庵教与先天教两者洲盘的区别。

13.五雷号令

又称雷令。木制,长方体木块状,上面所刻的奇形怪状文字称为五雷文,也称五雷书或五雷符。五雷,即东、西、南、北、中五方雷王。道士行科演法时,用它役使雷神,护卫道坛并能驱逐邪祟。

14.剑

有桃木制与锡制的剑。普庵教道士在打醮科仪中用于镇鬼降妖避邪。

15.筶

筶是占卜用具,用类似于蚌壳的两半器物制成,合拢拿在手里,掷于地,观其俯仰,以占吉凶。在宁化普庵教的科仪中,既有用树根或竹根制成的比较粗糙的筶,也有道士祖传的制作比较精细的铜筶。两筶朝下被称为“阴筶”,预示凶兆,两筶朝上为阳筶,预示吉兆。

16.天蓬尺

亦名“法尺”。为长形方木。六面雕满了日、月、二十八宿的名称,及三星、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等图案,还有天蓬元师的圣号。以此行使天蓬元帅的神力,具有辟邪除魔的作用。

(四)歌曲与音乐

宁化的宗教音乐在各个教派中呈现出何种面貌,区别何在?由于笔者对宗教音乐所知有限,不敢妄加揣测。但前人对宁化的佛教道教音乐做过一些分析,兹引录如下:

 

宁化的佛教音乐主要有“福州调”、“四平腔”、“药师腔”、“利腔”、“大悲腔”等一类由佛教做佛事时所吟唱的佛曲。这些佛曲因唱奏的速度和情绪的不同,其具体用途亦不尽相同。如佛曲“福州调”主要用于“拜梁房”、“水忏”等佛事,“四平腔”用于“拜千佛”“拜万佛”,“药师腔”用于“上供”,“三宝腔”用于还愿。

…………

道教音乐,就宁化的情况来看,其实亦可说主要是“做醮”的音乐。与佛教的佛曲相比,道教“做醮”之音乐,在曲调上更流畅、婉转,节奏更富于变化。是别于一般山歌、小调,独具风格的一种民间音乐之材料。当然,由于宁化的道教基本被佛教的“丛林”和巫教等所代替,因此,就其音乐而言,就难免与佛教、巫教音乐互有影响并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

宁化道教音乐(指“做醮”音乐)使用的乐器有小堂鼓、大钹、小钹、大锣、碗锣、小叫锣、摇铃、唢呐等。王建和、张标发:《宁化客家民间音乐》,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第21~23页。

 

从中可见宁化的民间宗教音乐中,佛曲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道教的音乐主要体现于做醮的音乐,并且与佛教、巫教音乐互相影响。这跟科仪法事也相互影响是一致的。

在普庵教的醮事科仪中,宗教乐器要用到唢呐,科仪中用到不少唢呐曲牌。根据前人的收集与整理,“宁化民间流传的唢呐曲牌非常丰富,多种多样的曲目千姿百态。按其形式分,可归纳出近200余个用途不同、大小不一的唢呐曲牌。常用的有《香花春》《万年青》《百家楼》《水龙门》《六莫令》《风入松》《急三松》《画眉松》《红绣鞋》《醉太平》《普天乐》等依附于民间戏曲音乐、为戏剧表演中某些特定情节服务的《文点降》《武点降》《文尾松》《武尾松》《朝天子》《将军令》等80余个唢呐曲牌。这些唢呐曲牌的旋律都有其不同的表现力,加上民间唢呐艺人精湛的吹奏技艺,听起来有的热烈欢快,有的庄严肃穆,有的雄壮有力,有的则委婉动听,如泣如诉。无论何种唢呐曲牌,根据宁化客家人的风俗和唢呐曲牌自身的特点,每种唢呐曲牌都有其自身的用途,红白喜事,各取所需,唢呐曲牌的演奏,成了宁化客家人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精神食粮”王建和、张标发:《宁化客家民间音乐》,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第30~33页。。由于曲目丰富的唢呐乐曲的融入,普庵法师主持的醮事音乐非常切合经忏内容,富含情感。

三 普庵教的科仪介绍

目前宁化普庵教的法事科仪主要有画符、打醮、念佛(包括接珠、回佛、点佛)、拜佛(包括拜千佛、万佛、梁皇)以及为亡者超度亡灵,俗称“做香火”。其中打醮主要按《醮科》来做。据淮土的普庵教仪式专家介绍,普庵教最初的科仪主要是超度与念佛、拜佛,后来才做醮。打醮本来是道教道士做的,道教的打醮更正统。笔者曾参与观察几场普庵教与道教道士主持的打醮,比较后发现两者无论是醮坛设置还是打醮的科仪与程序都十分接近。

(一)普庵教的符箓

宁化普庵教的符箓很丰富,其中淮土祖传七代道士张文继家中珍藏的《符本》有详细的记载。此《符本》已被虫蛀得千疮百孔,破烂不堪,但大多内容还很完整。符本中未注明何时传抄,按书中的内容推测可能是清中期的版本。《符本》的内容介绍如下。

1.断蝼符。

2.各种罡。

包括破秽罡,阳斗、阴斗、北斗、南斗罡,八卦罡,六诀,祖师罡,九宫罡诀。

3.起符法、解凶神符,紫微、三宝讳字,雷霆光符,地天泰卦。

4.北斗解一切厄符。

5.治腰痛符,十二年王符秘。

6.普、庵、印、肃四字符的画法与含义,佛、唵、煞字的画法,紫微散形,天蓬、天犹、翊圣、佑圣四圣与万历讳。

7.普庵收煞聚形,普庵收煞散形,印肃散形。

8.开山符。

9.起土所用,在房内、门上贴,房主吃与修造人带的符。

10.退潮(寒病)符,治邪聚形、散形。

11.治肚气痛法,治头痛、痢疾、心痛、泻等符、食符、分界、修造符、安龙、救病安龙。

12.利市贴、安龙、治酒酸。

13.藏身符、百事解符法、洗赤眼、祛邪食符、收邪字号,祛邪贴,符对。

14.断鬼路,收断后,发迫将符,奏玉帝、申丰都、社令、东岳府、城隍守土符,札司命、佛家弟子用符。

15.开天关地符,四值符、会将、牒上、行香烧、存想烧、发表关用、洒净烧、二召符、三召符、六甲将符、召将符。

16.中央、左右、五方土鬼(安龙祀亡灵用)、遣符、城隍烧用、燃灯符烧、札(谢)土地用。

17.治牛瘟、猪瘴,猪食青菜,治猪、牛瘴盖字,起土字号、起土退病用、治诸虫、保苗、退重病字、百讳号。

18.金木水火土、五瘟、四季、二十四节气、五皇、各种病讳字。

19.各种讳字。

20.初代天师、五十代张国祥-显祖-显庸-洪任-洪位(五十四代)。

21.关符一道,敕符念请咒,在家起师化宅想身口诀、想墨砚。

22.磨墨化笔一宗,想笔。大悲咒、七祖决。

23.治小儿断乳硬法一宗。

24.请神一宗。

25.《佛说普庵祖师宝诰》《黎元帅诰》《张元帅诰》《雷公邓天诰》《马元帅诰》《赐符咒》《关元帅诰》《赵元帅诰》《毕元帅诰》《康元帅诰》《高元帅诰》《殷元帅诰》《朱元帅诰》《元帅总诰》《普庵总召元帅诰》《龙树医王诰(雪山龙树王)》《镇武祖师咒》《雪山咒》《催生咒》。

26.敕水、敕符;敕符通用、六甲用、修造用、修造起寺观用;起土结尾、结界用,《退潮变想》《雪山变想》《雪山咒》《退潮食符咒》。

27.收邪宗二。

28.押嫁一宗、存想及符。

29.出殡符法。

30.肚痛、治诸骨坑喉决神效,行丧变法一宗。

31.藏重丧秘法,抬丧、抬丧法变、扛丧不动用,焚化亡人抬丧皈身变法一宗。

32.化人变想、却被邪师札丧一宗。

33.送丧防被邪师法,谢屋扫荡回坛断后一宗,敕中宫一字内秘。

34.保安祈禳与治病送神断后秘诀,治牛猪瘟总路钉符之处,竖造与谢屋用。

35.治邪妖精、重丧日论、论四重丧。

(二)醮科

在当地各个民间教派的教徒中,大多相传打醮数道教的最为正宗。普庵教道士打醮时醮堂张挂的神图比道教的要少,过程与道教的比较一致。包括发表、早朝、朝幡、请圣、午朝与晚朝等程序。值得注意的是,其请圣的内容要请道、佛、儒教的神。张敏昌:《醮科》。

(三)放焰口

放焰口又称坐台,在举行醮会、庙会,拜千佛、万佛,接珠点佛等仪式时均有放焰口。放焰口均按《瑜伽焰口》《瑜伽焰口》,宣统二年(1910)僧祖辉置,板藏福州鼓山涌泉寺。笔者收集于淮土禾坑。来做,但可能由于传授的法师的熟练程度、教习水平及其自身接受能力的差异,有的普庵教道士放焰口能坐两三张桌叠加的高台,有的仅坐一张桌上;有的结的各种手印非常丰富且很到位,有的仅能结几个不标准的手印蒙混过去。《瑜伽焰口》的主要内容有:

1.《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难陁缘由》。

2.《瑜伽焰口济生佥要》,包括释标题、明师傅、辩所属、正述作法四个部分。

3.《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分为卷上与卷下两部分。

卷上包括:《举赞》《举香文》《祝水文》《诵大悲神咒》《准提咒》《净法界真言》《点净真言》《加持花米真言》《加持铃杵真言》《十二因缘咒》《上师三宝真言》《自性偈》《净地偈》《音乐咒》《缘起文》《撒花米真言》《遣魔真言》《真空印咒》《结印念咒》《曼拏啰真言》《三皈依赞》。

卷下包括:结大轮明王印;奉请三宝等;印现坛仪;诵《真言》与《心经》;申五供养;结运心供养印、遣魔印、变空印;结奉食印、念《奉食偈》;《三宝赞》;入观音禅定,诵《观自在菩萨真言》;结破地狱印,诵《关/破地狱真言》;奉请地藏王菩萨、面燃大士、焰口鬼王、焦面鬼王、十殿阎王、本府本县城隍、得道真仙、引魂王;请金刚上师设放瑜伽焰口法食;召请六道十类孤魂,叹孤;结召请饿鬼印;结召罪印、诵《召罪真言》;结摧罪印、念《摧罪真言》;结破定业印、诵《定业真言》;结忏悔灭罪印;结妙色身如来施甘露印、念《施甘露真言》;结开咽喉印、诵《密咒》;结三宝印、诵《三宝真言》;结发菩提心印、三昧耶印;结无量威德自在光明如来印、诵《密神咒》《乳海真言》《障施鬼真言》;结普供养印;念《尊胜咒》、发愿回向偈、吉祥偈;结圆满奉送印;念《药义偈》《金刚萨埵百字咒》。

(四)从普庵教道士的《杂用本》看其法事活动

禾坑廖丰华的《杂用本》。此《杂用本》的年代大约为清中期。其内容如下。

1.发章科。

2.演净科,包括以下内容:(1)祝监斋,监斋使者菩萨;(2)祝面燃,念《大悲咒》;(3)祝井泉,念《功德山王咒》;(4)祝隍社(即城隍与社公);(5)祝案神,念《七佛咒》;(6)祝伽蓝,念《如意轮王咒》,护教伽蓝有一十八位;(7)祝西归,念《心经》;(8)祝观音,念《观音灵感真言》;(9)祝尊王;(10)演净科,各处延香大期场庵庙洒净以便回坛;(11)祝幡神;(12)祝圣仪,每逢初一、十五日大期场祝圣;(13)小祝延。

3.传经科:包括起经、收经偈。

4.秉烛科:(1)点烛文;(2)念大悲咒或洒净念表文随意;(3)化财赞。

5.献大供科:包括禅门用献大供科;俗家用献大供科,即献十供科;献小供。

6.化天钱科。

7.地钱曹官科。

8.化经楼科。

9.预修化财科。

10.铺洲引。

11.焰口启师三宝前随人用赞。

12.启师完唱偈随用。

13.完水忏赞。

14.鉴字科:包括念佛画号用、荐亡受生用。

15.水灯科。

16.河灯科。

17.放生科。

18.荐灵科。

19.荐僧忌辰奉赞。

20.答祖科。

21.荐僧召亡科。

22.除灵科:包括登云路、俗用除灵结尾。

23.俗用召亡科。

24.行丧散粮。

25.三宝赞。

26.香赞。

27.金刚经赞。

28.四景赞。

29.斋佛仪。

30.二时临斋仪。

31.结斋偈。

32.早晚课警策。

33.利生科。

34.弥陀经赞。

35.诸天经赞。

36.盂兰经赞。

37.血盆经赞。

38.送佛赞。

39.西方赞。

40.引香魂。

41.五更歌(僧用)。

42.五更歌(俗用)。

张敏昌家的新《杂用本》,按老本抄录下来。抄录的内容有:饯灵赞;择除灵位文;召亡科文;上祖堂科;完忏通用科;盖棺、大门、棺材下用所符;出柩用语;各类拜忏、演净、打醮、坐台批表;祝寿赞;求龙发表文。

张敏昌家的老《杂用本》。抄录的内容有:小三宝赞;人在世积经楼封条;面燃赞;香山朝元歌;土地文;拜佛经诰;谢罪;社公坛保状;念罗祖经的开头与结尾;求茶;超度的表头与表尾;荐灵上天堂用的对联;退病咒;灶君赞;化表文;谢神。

张和振的《杂用本》,乃近一二十年不间断地抄录而成,主要有如下内容。

1.召亡科宗:做白事时,上午经忏做完后,下午做的科仪。

2.沐浴科。

3.修灯科宗:修灯有三种,一是在正月“过样”“过样”,宁化乡民对庙会或醮会的俗称。时在家中请菩萨下来压邪;二是亡者死在家外时用社灯到社公前引魂;三是到庙中菩萨前点的是庙灯,写上菩萨的名字。

4.化库财:做白事烧灵屋时用。

5.择席:即折灵位,请亡灵上祖堂。

6.引魂:在外往生的要至社公坛前引魂。

7.请灵:在家往生的唱词。

8.择席时唱的《赞》、《往生咒》。

9.上祖堂:把灵位送到香火堂。

10.饯灵赞:请亡灵吃饭,早晚两餐,由亡者子孙代亡者吃掉。超度亡魂做得仔细时,唱词会唱完整,但若赶时间时,只唱其中一小段。

11.置(治)重丧:若有人的丧日是二丧、三丧日,就要请道士做破,以免家中再死人。折一个纸棺木,当作真棺木,跟送葬队伍送到三叉路口一起烧掉。

12.符章:画符治破,有贴符、烧掉的符。

13.香山朝元歌:朝大华、朝三山时,道士做了香旗,带头唱的歌。

14.出殡杀鸡打铁碗用。

15.出丧奠文:抬起棺材时念的。

16.土犯符:地理先生算后说犯了龙神土地时,要治破,在家中厅堂时做。

17.通天符:犯上时用。

18.三煞符:犯三煞时用。

19.七煞符:犯七煞时用。

20.算棺木:可不可以治的丧;看日子,如要去看病人遇到一些特殊的日子不能去。

21.欺师日:即对师傅不好的日子。

22.患病送神:用普庵符镇邪。

23.算犯七等的日子。

24.大上供:在拜佛超度等大道场时用,上十碗十碟,要另加红包。

25.《变食咒》:供忏时师父念的咒语。

26.完佛:念佛者亡后超度时,因其不能再念佛了,得为其完佛。未念佛者不用。

27.《正教血盆经》:男男女女有要求时才会念。如女的流产死时,男的不正常死亡时,出血很多就会念血盆经。“亡者家有要求时才念,要加钱”。

28.还钱的封条。

29.烧百岁箱:至张、许二老佛前烧。张,许二老佛指的是张巡、许远,禾口双忠庙供有张公元帅、许远元帅。淮土禾坑也有供奉。乡民有的烧三年,有的烧五年,据说能保佑长命百岁。不必请师傅到庙中烧,只请师傅写章贴在箱子上即可。

30.做疏章:其中拜梁皇10本,有10张疏章,拜完一本烧一张。

31.朝仙山:即朝神拜佛的疏章。

32.还寿山疏章:在安乐、曹坊一带,人死的时候按岁数算其还的数目,在禾口石壁没人还。

33.还寿山的文榜:也是超度的内容之一。

34.修灯。

35.榜文榜头的不同写法。

从以上几本普庵教道士的《杂用本》可看出他们的法事科仪主要有:超度、念佛、拜佛朝仙山、还寿生钱、画符等。最有意思的是,以前普庵教道士不会去做罗祖教的念《五部六册》,但从张敏昌的老《杂用本》中有抄录“念罗祖经的开头与结尾”,并且还抄有“求茶”来看,普庵教道士参与念罗祖经的历史可能不止一二十年。

普庵教道士念佛、拜佛所用的佛本十分丰富。笔者见过较老的科仪本是禾坑廖丰华道士手上《瑜伽焰口要集》,为清代宣统二年鼓山涌泉寺印行。大多老的科仪本都在社教中被烧毁,留存下来的都是乡民冒险珍藏的,因此幸存者寥若晨星。现在看到的科仪本大都是改革开放后道士购置或抄录的。据介绍,这些科仪本与佛本大多都是寺庙印行,直接从佛教用品商店买回来的,在此不一一叙述。2011年3月11日在宁化翠江镇金鸡山一方姓家中,笔者看到为其举行仪式的一张姓普庵教道士家中的拜佛本,装了两箱,包括《大方广佛华严忏》3本,简称《华严忏》;《观音忏》3本,《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1本,简称《地藏忏》;《血盆忏》3本;《弥陀忏》3本;《诸天忏》3本;《八十八佛洪名忏》3本;《药师忏》3本;《佛说三千佛洪名宝忏》3本;《万佛》12本;《千手千眼大悲忏法》1本;《目连忏》1本;《大乘金刚般若宝忏》3本;《金山御制梁皇宝忏》10本;《慈悲三昧水忏》3本。

普庵教道士拜忏时,分响坛与静坛。在传统社会中,做这两种法事仪式的道士是分开的,即做响坛的不会去做静坛,反之亦然。前人的文献中也曾提到静坛与响坛:

 

宁化佛教有两种:一是“香花”,二是“丛林”。“香花”亦称响台,“丛林”亦称“静台”。响台者可以吃荤、结婚,以做佛事为主;静台则相反,一般为出家者,应遵守佛教之清规戒律,静身修炼同时亦常为人做佛事。王建和、张标发:《宁化客家民间音乐》,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第21页。

 

引文中响坛写成“响台”,静坛写成“静台”。从引文中可见响坛是居家吃荤的香花和尚做的佛事,而静坛则是出家的僧人所做的佛事。

但现在无论响坛与静坛,大家都会做,熟悉的道士们不用写在本子上,全记在心里,运用时随机应变。响坛与静坛用的佛本与忏本一样,但两者的法器、音乐与唱腔、个别程序与文字不一样。响坛要用唢呐、京胡与大鼓,更热闹,很远都能听见乐声,而静坛由于不用大锣、小锣等法器以及乐器胡琴、唢呐,所以比较安静。王建和曾对两者乐器的区别有过论述:

 

佛教音乐使用的乐器根据“镜台”与“响台”各自的需要,亦有一定的差异:

“镜台”多用打击乐。一般有木鱼、摇铃、引磬、小钹、大钹、大堂鼓、小堂鼓、吊钟等。本县安远、水茜乡一带则有加二胡等弦乐器。

“响台”使用的乐器除打击乐器相同外,另外需加入数量不等的二胡、京胡、唢呐等民族管弦乐器。据此,“响台”音乐在其气势上、音乐色彩上与“镜台”相比是截然不同的。王建和、张标发:《宁化客家民间音乐》,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第21~22页。

 

引文中的静台指的就是静坛。以往一般俗人家中用响坛,寺庙里面用静坛,但现在也有个别俗人家会要求做静坛的。据笔者的访谈,宁化的民间宗教仪式现在很混乱,以前普庵道士只向普庵教师傅学,现在也有向佛教学的,不同教派都在融合,使外人难以区别各教派间的关系。

据笔者在金鸡山拜佛堂向道士的访谈,响坛又叫香花,是当地做佛事用的;静坛是禅门所用,全国通用。早期,普庵教道士做的大多是响坛。响坛与静坛除了在乐器方面有区别,在上供时有差异,在做瑜伽焰口时奉请神灵与召请孤魂来听法施食的文字方面也有差异,尤其是奉请神灵的文字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笔者在访谈先天教道士时,有道士攻击普庵教,说:“普庵教是个白身,经忏与法器本都是用佛教的。自称道士,但吃荤。本来只能穿围裙,不能穿佛衣,但现在乱来。”言辞虽然有些严历,却道出了普庵教与佛教的密切关系,其经忏、法器与衣服都用佛教的。而普庵教打醮的科仪本《醮科》则来自道教,其醮坛的布置与打醮的程序都与当地道教打醮的程序大同小异。从其符箓来看,无论是符箓的内容还是画符的过程都与当地道教有相似之处,因此,宁化普庵教与当地先天教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概而言之,用“亦佛亦道”来形容宁化的普庵教是十分贴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