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经济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产业发展是其子系统。虽然各子系统的内容和运行规律存在差异,但这一系统本身是完整的。每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运行具有协调性和同步性。如果这一协调性和同步性能够得以体现,整个系统的运行是最有效率的;如果各部分之间的关联出现障碍,则经济运行效率会受到影响。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系统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质,尤其是在经济社会领域,就农业发展而言,它不但是工业化的基础,而且受工业化的进程和性质的制约,早在1948年,发展经济学的先驱张培刚先生在其获得威尔士奖的博士学位论文《农业与工业化》中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认为落后国家的工业化必然是在农业基础上的发展和转型。从产业升级角度来看,经济社会是从农业社会开始的,农业作为基本产业提供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并提供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积累,但工业社会并不意味着对农业的排斥,工业越是发达的国家其农业发展水平也越高。美国是当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创新能力和工业发展走在世界的前沿,其农业生产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就农业劳动生产率而言,美国是中国的88倍之多。同时,美国作为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其农产品贸易额占全球农产品贸易额的9.2%,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他发达国家如日本,人多地少,不能像北美及澳洲那样发展现代农场,但其农业劳动生产率在世界上居于前列。这些现实表明,发达的工业必然有发达的农业,工业与农业的关系不是替代关系,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基础。
在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的发展历史悠久,在沟洫农业长达三千年的耕作史中,人们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耕种知识,这些对于农业在现代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农业生产对精耕细作的强调以及一家一户耕种的传统,把农业囿于一个封闭的系统,割裂了它与现代产业的联系。观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从一开始的家庭小农经济体系,到集体大生产形式,再到改革开放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直无法打破家庭经营的体制约束。这也导致农业发展与工业和城市的运行存在性质上的不同,在市场中的行为特征存在差异,这也是导致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工业与城镇化之间不协调的主要原因。
在有关经济发展与经济转型的文献中,人们更关注结构优化及其效果,并将结构改革和要素重置对增长和生产率的正向影响称为结构红利,并在研究中广泛应用。由于农村地区的工业化效率低下,缺乏城市工业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也降低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整体效率。国家很早就注意到了片面工业化或城镇化的弊端,一直在关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协调问题。到2011年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突破50%,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四化”同步发展目标,并对其内涵做了深刻的描述,即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四化”同步本质上是一个整体系统,在互动中同步,在协调中发展,实现整个社会的发展转型。
河南是一个传统农业大省,目前处于向现代工业大省的转型过程中。由于其发展历史的特殊性、发展基础的典型性和发展道路的代表性,河南对转型发展中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2010年河南八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中原经济区纲要(试行)》指出,必须把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战略举措,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在党的十八大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后,又强调了信息化在推进“三化”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对河南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四化”同步一系列主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书是对这一过程中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参与本书初稿撰写的有刘苗(第一章)、李博(第二章)、赵明奇(第三章)、赵耀中(第四章)、李映臻(第五章)、刘琳(第六章)、王变霞(第七章),而研究和写作提纲的拟定、全书的统稿均由李恒完成。博士研究生石琳琳认真通读了书稿,订正了文献、文字、图表和体例,对她的认真工作表示感谢。同时,感谢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出版基金的支持,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田康编辑,他高效的工作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令我们深受感动。我们希望本书能够为河南省转型发展中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相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能够为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由于资料、数据的限制及自身研究能力所限,本书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希望同行指教和批评。
李恒
2017年5月于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