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中可以看出,加快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全面“四化”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城镇化更是突飞猛进。依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进行统计,2000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数为126743万人,城镇人口数为4590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6.22%; 2012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数为135404万人,城镇人口数为7118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2.57%。短短十几年,我国的城镇化率正从中速向高速迈进。同时城市数量(市辖区个数)从1978年的408个增加到2000年的787个,再增加到2012年的860个;建制镇数量从1978年的2176个增加到2000年的49668个,再增加到2012年的40446个,城镇化有了飞速的发展。在城镇化迅速发展过程中,不仅转移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化了城乡生产要素的配置,而且促进了城市经济建设的大力发展,带动了城市和乡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的粗放模式,城镇内部出现了新的二元矛盾,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农民工及其家属不能够享受城市现有市民拥有的医疗、教育、养老保险等基本的公共服务,城镇常住人口与外来务工人口在享受改革带来的福利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同时各地为了加快发展,大拆大建,甚至强拆乱建,加剧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各种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大量地区出现“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各级政府为了本级财政收入,一味地依靠卖地建城维持地区的快速发展,导致二者的不协调越来越明显。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对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和现代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多数年份的国家一号文件都与“三农”发展有关。2014年1月19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粮食总产量从2005年的48402.19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58957.97万吨,已经创下连续8年增收的纪录。同时,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0年的2253.4元,2012年更是增加到7916.6元,这些都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同时,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也存在种种不合理的地方,如农业劳动力总体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不利于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主要依靠人工投入,缺乏大型农用机械;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培训,以传统的自我生产经验为主;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村河流断流,污水遍地,这些都制约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尤其严重的是,大量农村务工人员的外出导致农业生产青壮年劳动力不足,而且形成了大量的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农业生产疏于管理,老人、儿童生活安全隐患加重,诸多社会问题产生。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城镇化发展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又能有效地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相关问题。两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农业的物质剩余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和资金支持,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又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另外,城镇化发展的需求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积极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科技能力,提供科学技术装备和农业发展资金,从而形成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强力支撑。然而在现实中,城镇化即便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发展条件,农业现代化也并非自动跟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好坏制约着城镇化的进程。因此,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两者自身必须发展健全,然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弥补,这样才能有效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消除,反而越来越严重,并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阻碍。目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都在加速推进,部分沿海发达地区在资金、技术、政策扶持等的优势下,已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高级阶段。但是,过度城镇化对速度和规模比较重视,忽视了发展的效益,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产业结构呆滞,部分产业落后,造成了城市失业率上升,工人生计无着,社会犯罪率提高,社会稳定受到破坏,城市生活环境趋于恶化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却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没有享受到城市最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也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反过来,农村人口外流导致农村劳动力缺失,大量无一技之长的失业人员宁愿在城市流浪都不愿返回农村,又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本章在阐述全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不利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河南省2000~2012年连续13年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讨论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失调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从河南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情况来看,前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49年河南省仅有城镇128个,城镇人口有265万人,城镇化率仅为6.35%,但是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城镇人口增长到963万人,城镇化率上升到13.63%,进入21世纪后城镇化进程加快,2012年河南省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2.43%,传统落后的农业区正逐步发展为中原城市群,伴随着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区相继成为国家战略区域,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支撑为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奠定了更好的基础。目前来看,河南省的城镇化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一 城镇化速度加快,发展水平提高
2000年河南省的城镇人口有220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3.20%,而2012年河南省的城镇人口有4473万人,城镇化率已达到42.43%, 13年间河南省的城镇人口增加了103.23%,城镇化率增加了82.89%。从2000年到2012年,河南省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48个百分点,2000年中国城镇化率为36.22%, 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2.57%,中国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26个百分点,从中可以看出河南省的城镇化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 全省各地区间的城镇化差距逐步缩小
河南全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是18个省辖市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综合体现。但由于各省辖市在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历史现实、自然资源、环境区域等多方面的差异,整个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相对不高、不均衡。2000年郑州市城镇化率为35.36%,居全省首位,周口市最低为9.91%;2012年郑州市城镇化率为66.28%,周口市为33.44%,虽然总体上城镇化率相差还较大,但从总的发展趋势上看,这种差距在逐步减小。
三 城镇化的质量不断提升
河南省已形成了以省会郑州为首的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的中原城市群,伴随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区成为国家战略区域,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得到了更有力的支撑,城市群之间辐射范围扩大,城镇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可以扩大河南省农业、食品业等传统产业的交流区域,提高其知名度,同时引进高新科技产业,带动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镇化发展。
虽然河南省城镇化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整个城镇化过程中过分重视规模扩张,忽视了质量的提高和效益的最大化。而且一直以来,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2012年河南省城镇化率为全国倒数第四,也远低于全国52.57%的水平。
而从农业发展来看,河南省是一个传统农业大省,被誉为“中国的粮仓”,一直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多年位于全国第一。在解决河南人自己的吃饭问题之外,每年还向国家其他省份输送大量的粮食,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即使如此,河南农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偏低,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不到20%,影响了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和安全使用,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对农民素质的需要。
二是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以家庭为主导的生产方式依然是河南省农业目前主要的生产模式,农民集体组织化程度低,缺乏规模经营,种植品种单一,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大部分的农业生产仍旧依靠手工劳作。
三是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随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投入严重不足。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现代化也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农民培训体系,无法实现农村劳动力知识技能的同步提高,既不利于城镇化的内涵发展,也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