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河南省2015年信息化发展报告
2015年,河南省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6626.9万户,居全国第五位,网民规模新增1208万人,达到7355万人,普及率为77.9%,同比增长19.7%,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877万人,占比达93.5%。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317.28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其中,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含快递)163.78亿元,增长40.5%;电信业务总量1153.50亿元,增长29.0%。快递业务总量51449.70万件,增长74.5%。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044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009.6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975.06万户,电话普及率95.22部/百人。
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宽带速率大幅提升,2015年实施了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提升工程,郑州通信网络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实施“全光网河南”建设,全光网省如期建成;实施4G网络建设优化工程,新建4G基站4.7万个。截至2015年底,河南省光缆线路长度达到122.4万公里,居全国第6位;移动电话基站数达到24.9万个,居全国第5位;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达到2403.2万个,居全国第8位;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6514G,居全国第5位,同比增长48.2%。
宽带速率大幅提升,2015年下半年,河南省固定宽带平均接入速率达到13.68Mbit/s,较2014年下半年提高1.8倍;河南省宽带用户平均可用下载速率为11.81Mbit/s,较2014年下半年提高2倍;宽带用户平均视频下载速率为9.47Mbit/s,较2014年下半年提高1.7倍。
商务交易类应用和网络金融类应用发展迅猛,整体渗透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网络购物、团购和旅行预订的网民渗透率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9个、0.6个和0.1个百分点;手机网络购物和手机团购网民渗透率分别为64.6%和45.1%,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8个和19.6个百分点。网络理财、网上银行和网上支付的渗透率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2.4个和0.5个百分点;手机网上支付渗透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较2014年增长21.9个百分点。
7.1 河南省信息化竞争力评价分析
7.1.1 河南省信息化竞争力发展概述
2005~2015年,河南省信息化竞争力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表7-1-1所示。
表7-1-1 河南省2005~2015年信息化竞争力指标
从表7-1-1可见,2005~2015年,河南省信息化竞争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在2012~2015年,河南省信息化总体发展水平相较于前几年得到迅速提高。互联网普及率、移动电话用户、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始终保持上升趋势;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固定电话用户、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
7.1.2 河南省各地市信息化竞争力的排位变化
2014~2015年,河南省各地市信息化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的排位变化情况,如表7-1-2所示。
表7-1-2 河南省各地市2014~2015年信息化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的排位趋势
注:2015年、2016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中“互联网普及率”指标缺失,各地市没有统计互联网普及率指标,故本研究对该指标进行了调整,信息化竞争力权重发生了改变,并不影响横向比较。
2015年河南省信息化竞争力中,排位较2014年上升的城市许昌和驻马店,排位下降的是安阳和周口,其余14个地市排位没有发生变化。
7.2 河南省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2.1 河南省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2015年河南省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成就,信息化发展指数在全国的位次逐年上升,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5》, 2015年河南省信息社会指数为0.3575,仍然处于信息社会转型期。河南省信息社会发展水平居全国第26位,较上年上升了1个位次。从发展速度上看,河南省2015年信息社会指数同比增速为8.04%,较上年下降1.1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位。
河南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跃升,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引领全省经济社会迈向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近年来积极推进实施“宽带中原”战略,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顺利开通运行,“全光网河南”如期建成,河南省成为全国七大互联网信源集聚地,郑州跻身全国十大通信枢纽。河南省光缆线路总长度、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移动电话基站数分别达到122.4万公里、2403.2万个、24.9万个,各省辖市、县(市)城区实现光纤网络全覆盖,行政村光纤通达比例达到96.4%,率先在全国实现行政村、高速公路、高铁和3A级以上景区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全覆盖。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成效显著。大力实施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工程,“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2015年河南省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为71.8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个点。骨干企业两化融合成效显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深入推进,建成一批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企业和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开展了“创新中国行”和“智慧企业”建设等助推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活动,构建了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两化”融合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区域和重点行业的工业云平台体系初步建立。完成郑州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任务,安阳国家级工业电子商务区域试点取得有效进展,在推动企业竞争力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成效显著。
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656亿元,智能手机产量和维修量突破2亿部,占全球供货量的1/7,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感知设备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位居全国领先地位。软件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8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3%。电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53亿元,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以上。
电子商务规模不断壮大,集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河南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7720亿元,较2014年增长36.4%。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准,郑州被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洛阳被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河南省涌现了中华粮网、世界工厂网、中钢网、鲜易网、企汇网、回家网等一批知名本土电子商务平台,在相关专业领域居于全国领先地位。郑东新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河南省电子商务产业园、中部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河南网商园等园区初具规模。培育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7家、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3个。
社会领域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河南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逐步完善,承载各类纵向政务系统68个。电子政务应用深入普及,有效提升了各级政务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以各级政府综合门户网站为核心的政务门户网站群成为信息公开的重要窗口,省级政务云平台和数据中心建设初具规模并投入使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信息化应用逐步深化,社会保障卡、居民健康卡发卡量分别超过6000万张和600万张,均位居全国第一,在全国率先实现新农合全省跨区即时结报。教育系统“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教学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省域内78%的中小学校接入了宽带网络,43%的中小学校构建了校园网络环境,72%的学校建设有多媒体教室,使用网络学习空间的师生人数达到300万人。农业数据中心、“三农”信息服务平台以及12316“三农”热线省级综合服务平台初步建成,涉农综合信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国家和省级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管理和服务智慧化应用逐步普及。
7.2.2 河南省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近年来河南省的国家战略逐渐增多,继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之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相继获批,河南省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重大战略叠加效应持续增强,赋予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战略平台,有利于发挥信息化后发优势。
同时,河南省信息化建设还面临严峻挑战。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全国各地纷纷加大信息化推进力度,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布局,河南省信息化发展相比发达省份仍处落后地位,在区域竞争中将面临更大压力。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演进,信息化发展能力日益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虽有突破,但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工作生活的深层次需要。信息化集约建设推进滞后,信息资源集聚和共享程度较低,电子政务共建共享意识不足以及河南省引领和支撑信息化和信息经济发展的领军企业和人才不足,核心信息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河南省信息化快速发展。同时,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为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1.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河南省信息化发展水平现阶段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差距较大,区域和行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平衡,融合创新能力较低。应当持续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河南省政府已经逐渐在实施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倍增计划,进一步提升了网络覆盖接入能力。加快4G网络向乡镇和行政村延伸,实现4G网络行政村全面深度覆盖,推进主要公共场所无线网全覆盖,提升网络访问速率和质量。逐渐推进“三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融合,加快电信传输网和广播电视传输网建设、升级改造,积极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宽带接入网,推进网络资源共建共享,加快广电、电信业务应用与融合基础平台建设,提升支持“三网”融合业务的能力。《河南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全省建成3~5个全国大型云计算中心,机架总规模达到7万架,达到140万台服务器的装机能力,全面形成支撑全省网络经济发展的云服务基础设施。
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必然是大力发展智能终端产业。做大做强智能终端全产业链集群,聚焦光通信核心芯片及其延伸产业,重点发展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输核心芯片及相关领域。政府引导软件企业向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和信息技术服务商转变,鼓励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发展集高端咨询、软硬件解决方案、信息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新型业务模式。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并逐渐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推动智能硬件、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加快北斗卫星导航技术产品研发和示范应用,形成集聚发展的北斗产业体系;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和自主创新,发展移动网络信息安全产业,推进安全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打造以郑州市为核心的国家级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生产基地。
2.电子政务共建共享水平较差,信息资源集聚和共享程度较低
政府的电子政务公开及惠及民生领域方面的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意识有待加强。信息化资源的透明和公开一方面可以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赖程度,另一方面促进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目前河南省各级政府和部门之间的信息化平台还存在自成体系、重复建设、信息共享不均等现状,行政机关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运行模式和行政习惯,缺少全省同一层面、互通共享的城市信息化服务平台。此外,信息公开对许多机关和许多人来讲还不太习惯,城市管理与信息化融合度较低,仍存在不同利益主体不断博弈、不断磨合的过程。随着2015年签订的“互联网+”项目的实施,河南省政府旨在将各级政务统一整合入微信,微信平台同时提供医疗、便民生活、出行等各类信息,为民众提供生活便利,也为政府探索社会治理提供新模式和示范作用。
3.职能部门分散,加大引进信息化人才资源
信息化统筹推进力度不够、职能分散,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难以落地。河南省设有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市县级绝大部分设有工信局。但目前存在县级工信系统中,其信息化管理能力比较薄弱,基层本身工作人员缺乏,甚至出现基层信息工作人员身兼数职或调动部分信息化人员充实到其他工作中去的现象。信息化在实际工作和落实中显得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信息机构薄弱,与其他“三化”相比较,分管工作太多,人才、部门不够,权利职责不对等,工作重点没有落到信息化上。政府部门、管理机构职能模糊,例如,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的焦点之一是智慧城市的建设,作为关注热点,与其相关的部门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厅、工信厅等都在设试点,部门之间职能如何界定至今没有明确界限。对此,这些“智慧城市”试点之间有什么关系,到底谁负责“智慧城市”的管理,令人无所适从。因此应尽快理顺和厘清信息化管理机构,切实为信息化建设选定当家人,打破各部门保护。避免出现各部门间按照各自的理解制定思路开展工作,没有形成信息化工作的合力。随着河南省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这一局面将会缓解,但仍需从体制机制创新角度出发,解决本质上的问题。
信息化人才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尚不完善。产业支撑能力不足,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不发达,龙头企业偏少,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链协同配套不完善。持续加大引进信息化人才资源,完善引进和培养人才的机制,持续引进高端创新型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同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壮大产业支撑能力,政策支持龙头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7.3 河南省信息化发展的未来展望
加快“两化”深度融合,助力网络经济大省。深入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高效的新型产业模式。
一是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国家两化融合贯标和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培育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逐渐启动一批智能化改造项目,推进机器人、智能成套装备在重点领域应用。推动国家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建设,组织“互联网+”工业创新示范,促进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企业融合发展,培育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
二是培育网络经济新业态。按照“汇聚商家、对接需求、沉淀数据”的思路,加快建设国家和省级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构建综合平台以及若干细分行业平台的工业云体系,发展大数据产业链和交易市场。启动智能传感器、信息安全、智能交通、精准农业等特色物联网产业园建设,培育国内有影响力的工业物联网企业,同时培育壮大以B2B为特征的本土电商平台。制定具体措施,支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促进电子政务应用和服务。加快信息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加大三大运营商投资,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能力建设,提升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三是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研究制定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意见,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等新模式,建设制造业服务化支撑平台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平台,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积极申请国家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试验网建设,适度超前布局5G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