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的主要创新
对粮食需求问题研究的深入 国内外对中国中长期粮食需求的研究往往是从供求平衡的角度出发,对粮食需求总量进行研究。本研究不仅有对粮食需求总量的研究,还对主要粮食品种消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对具体粮食品种消费结构和消费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握影响粮食消费的关键因素,建立结构化需求模型,应用弹性理论对各粮食品种的需求弹性进行测算;并根据三种模拟方案,对中国居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时(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时(2030年)、人口达到峰值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2050年)各粮食品种的各类用途需求数量和比重进行了定量模拟。目前,在资料搜集和文献检索过程中类似的研究还未发现。
对粮食消费影响因素的重新评估 宏观经济假定在对粮食需求趋势的判断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影响粮食消费的因素非常复杂,具有不确定性,并且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加速转型的重要时期,宏微观经济因素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一些新的影响因素也在不断形成。本研究重新评估了中长期影响粮食消费的相关因素及其变化趋势,对于中长期内中国人口总量、人口结构等因素变化趋势的判断较前人的研究更加客观。
二 研究不足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统计数据获取、人力和时间的限制,本研究仅以中国粮食需求总量以及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主要粮食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消费现状和中长期需求模拟分析,对其他非主要粮食品种的需求情况没有进行专门研究,得出的结论只能大体反映中国未来的粮食需求问题,对非主要粮食品种全面加以考察是后续研究的重点。
(2)通过对各主要粮食品种消费状况的深入分析,研究中选取影响具体粮食品种各类需求的关键因素构建了结构化的需求模型,但影响粮食需求的因素纷繁复杂,对于中长期粮食需求趋势的研究,要想得到更加科学和理想的研究结论,对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还应进一步挖掘。
(3)鉴于本研究现有数据和模型结构的复杂性,考虑到国家宏观粮食政策的调控目标,本研究模型中均假定各粮食品种的价格长期内以一稳定速度增长,尚未充分考虑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