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理论依据
1.4.1 词语学理论
索绪尔倡导的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其中组合关系是指语言单位在时间线条上按照规则形成的关系,Firth的搭配理论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经过Halliday、Sinclair、McIntosh、Strevens、Greenbaum、Mitchell、Carter为代表的新弗斯学派对搭配研究的拓展,逐渐形成了独立于语法研究的词语学研究领域,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也逐渐完善。
根据卫乃兴(2011)的归纳,词语学是意义导向的、以词语组合行为为研究对象的、融词汇和语法于一体的研究领域,词语学使用的基本方法是基于语料库概率统计的词项-环境观察法。语言的交际功能集中体现在意义的交际上,在词语学领域里,意义即用法,对意义的研究就是对词语用法模式,即人们使用语言过程中意义实现方式的研究。新弗斯学派坚持语言研究的一元论(Monism)观点,他们认为对语言的研究应该把形式与意义、词汇与结构融合在一起、综合起来,而非非此即彼的割裂。他们进一步提出,语言交际中的形式与意义是互选的,换言之,一定的形式与意义是紧密相关的,要表达一定的意义,其形式是一定了的,即一旦决定了使用的具体的词语,那么相应的语法形式也就已经随之确定了。Halliday(1991)认为概率属性是语言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说语言材料的相关统计信息对于语言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语料库语言学的基本观点。词语学非常重视语境的重要性,因此只承认真实的语言材料的研究价值,词项-环境法(Item-Environment Method)(Francis, 1993)就是基于这种观念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强调结合统计数据,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观察、归纳词语的行为特点。词语学的研究理念集中体现在对词语搭配的研究上。
1.4.2 语义学理论
词语学研究词语的意义,但是这种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使用,与语义学研究的意义有本质的区别,因此Katz、Lyons、Cruse等学者对Firth语言学搭配意义的研究提出了批评。可以看出Firth语言学对意义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言语层面的,搭配研究如果仅仅局限于词语学理念对意义的研究,那么很难跳到话语之外,进而做出抽象的语言层面的语义解释,因此我们支持Katz等学者的观点,认为应该把语义学的相关理论纳入搭配的研究之中。本书使用的语义学理论主要是结构主义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的相关理论,下面简要分述。
1.4.2.1 结构主义语义学理论
结构主义语义学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主要有语义成分分析理论和语义场理论,这两个理论已经被基于语义学视角对搭配进行观照的语言学家所广泛使用。
语义成分分析理论最早是由美国人类学家Goodenough和Lounsbury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开始被Nida、Katz等语言学家用于语言研究。该理论认为,所有实词的意义都可以分解成一些比词义小的语义成分,如我们上文提到的“男子”可以用[人]、[男性]、[成年]这样的一些语义成分来描述。语义成分分析理论有一套严格的分析程序,可以分为四个基本步骤,依次是对比词群的确立、利用二元对立的原则区分共有成分和区别成分、区别语义成分的类型和层次、用一定的公式描写语义成分。Katz和Forder(1963)等学者就用这些分析得到的语义成分来解释词语搭配的语义问题,并提出了“选择限制规则”,不符合选择限制规则的搭配就是不合习惯的、不为本族人接受的搭配。
语义场理论的完善是由Trier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完成的,该理论认为语义场是由具有某一共同语义成分的一组词构成的,它是语义成分在聚合方面的体现。词语搭配是语言的一种组合行为,但是语言中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有着不可分割的自然联系,它们是相互对待而存在的,因此不少学者认为研究词语搭配不能抛开聚合的视角,如Lyons(1966)建议根据语义场研究搭配,Lehrer(1974)等已经从近义语义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近义词语义成分的对比来发现搭配的选择限制。
1.4.2.2 认知语义学理论
如果说结构主义语义学理论着眼于语言系统内部来描写、解释相关语义问题的话,那么认知语义学就是着眼于语言系统外部对语义进行观照的理论,因此我们认为要想对复杂的词语搭配现象做出透彻的解释,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即语言内部因素和语言外部因素都需要纳入我们对搭配的研究。认知语义学秉承功能主义的语言观和经验主义的认知观,前者把语言看作基于人类一般认知能力的负载交际功能的符号系统;后者非常重视身体在认知中的作用,认为身体既是认知的出发点,又是认知的对象,还是认知的工具,因此认知语义学非常重视人的“认知”在语义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张敏,1998)。Cowie(1983、1998)和Poulsen(2005)等学者已经开始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对词语搭配现象进行初步的探讨,他们的研究成果显示认知语义学的理论在词语搭配研究领域将会大有作为。下面我们简要介绍认知语义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和转喻理论。
(一)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是在维特根斯坦(Wittenstein)从哲学角度提出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alance)理论的基础上,由语言学家Labove和Rosch提出和完善的。原型范畴理论是在与“经典范畴”理论相对的背景下提出的,与“经典范畴”理论不同,它认为语言意义的形成以及人们对其认识是人们自身对所处外部世界进行范畴化的结果。具体说来,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这与“经典范畴”理论的观点针锋相对:个体范畴化的依据是其属性,而非其基本特征;相邻范畴一般来说没有严格的界限,边缘成员往往具有跨范畴性;范畴内的成员地位并不相等,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分,典型成员有更多与同类成员共有的属性,典型成员具有原型效应(prototype),各成员以原型为中心呈现家族相似性的特点(Lakoff, 1987; Taylor, 2003)。Ungerer和Schmid(1996)、Fillmore(1985)用该理论精彩地分析了“鸟”和“单身汉”这两个范畴的原型性特征。
Lakoff(1987)和Taylor(2003)讨论了多义范畴,他们认为一个范畴的下位范畴(subcategory)中虽然存在一个核心子范畴,即原型,但是下位范畴通常不是以上下位的关系和它关联,而是通过家族相似性的方式与其形成一个连续统。王子春(2006)、王强(2008)研究认为原型更容易被学习者掌握。吴丽君、陈昌勇(2012)的实证研究也表明,二语学习者对范畴中的原型成员的习得和对其他成员的掌握情况差异显著,这就在搭配习得、教学和搭配词典编纂上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例如,在搭配词典中,一个词语最典型、最常见的义项、搭配、词性、句型等通常被排在最前面,因其具有心理认知上的凸显性,故而这种排列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有助于提高理解、记忆和使用能力。在认知过程中,基本层次范畴(basic-level categories)是典型的原型范畴(Taylor, 1995),是人们认知世界最直接、最基本的层面,也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层面,所以,教材和搭配词典应该把表示基本层次范畴的语言信息呈现给学习者,而不是科学分类中的上位或下位范畴。
(二)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是Lakoff和Johnson等语言学家在前人隐喻研究的基础上在认知的框架内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隐喻(metaphor)是我们日常思维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在思维中使不可直接感受的抽象事物或概念通过隐喻投射到具体可感的事物上,使其变得可感可视,引起人们日常经验的共鸣,从而理解事物(Lakoff, 1993)。
词语的多义现象是语言的普遍现象之一,按照我国传统语言学的研究,多义词的不同义项可以用不同的名称来称谓,如本义、基本义、引申义等。一个词的本义指的是通过文献可以考察的最初的意义;基本义是指在共时的平面上一个词用得最多的那个义项;引申义则是由本义或一个较早的某个义项引申出来的其他义项(叶蜚声、徐通锵,1997)。概念隐喻便是这种多义词不同义项之间引申的机制之一。基于词语学视角的词语搭配研究认为搭配是词语之间的习惯性共现,持结构主义语义学视角的学者们认为搭配是词语语义成分的匹配,因此在解释词语搭配理据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成员被称为习惯性搭配,即在语言系统内部对这种搭配讲不出什么理据,这个时候概念隐喻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Cowie(1983)、Poulsen(2005)等学者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对词语搭配现象做出了合理的解释,这启发我们把概念隐喻理论纳入汉语搭配研究的框架之内。
转喻(metonymy)就是基于人们的基本经验,在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中,用显著的东西来转喻不显著的东西,这是一般的规律。假如A可以用来指代B,那么A和B之间必须满足下列条件:第一,它们必须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第二,A和B的关系密切,同时A在认知上的“显著度”要高于B,如果A被激活,那么B也会被附带激活;第三,一定有相关的语用要求实现上述映射(Lakoff & Johnson, 2003、1980;沈家煊,1999)。就“穿耐克”这个搭配来说,之所以“耐克”可以用来指代“耐克牌子的衣物”,有两个重要原因。首先,有一定的语用环境要求我们强调凸显衣物的牌子、品质,即为了说明某人所穿的衣服是名牌、是“耐克”,而不是“地摊货”;其次,“耐克”是“衣物”的一种牌子,它与相关的“衣物”处于同一个认知框架内,并且在上述语用条件下“耐克”比某衣物显著度高。
1.4.3 语言习得理论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就已经关注到了搭配的学习问题,语块理论和中介语理论为搭配习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语块理论(Chunk Theory)是从学习者习得语言的认知心理过程的角度提出的;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搭配研究主要是在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 Theory)的框架内进行的。
1.4.3.1 语块理论
Lewis(1993)认为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由语法化的词汇构成的,而非词汇化的语法。Altenberg和Granger(2001)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发现大约70%的日常口语都是由预制语块构成的,杨玉晨(1999)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可见语块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那么它对于语言习得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在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学者们倾向使用语块(chunks)这一术语指那些惯例化词语序列,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搭配,但是不同学者使用的术语不尽相同,如预制语言(prefabricated language)(Becker, 1975)、语言预制件(prefabricated chunks)(Bolinger, 1976)、词汇化句干(Pwaley & Syder, 1983)、词汇短语(lexical or patterned phrases)(Nattinger & DeCarrieo, 1992)、词块(lexical chunks)(Lewis, 1993)等,虽然这些术语的名称各异,所指也有或多或少的差别,但是它们有本质上的共同特点。语块具有心理现实性,是作为整体进行存储和提取的,这可以从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成果(Becker, 1975; Baddeley, 2003)和大规模语料库的统计研究中得到佐证;在结构形式上是多词组合体;在语义上具有组成成分凝固化的倾向,它们互相期待。语块理论认为,人的心理词典中存储着大量的语块,这是通过对语言材料的高频率接触而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语块的数量也随着对某种语言熟悉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多,从而使得大脑能够存储、回忆更多的信息,语言交际主要就是依靠长时记忆中存储的语块进行的。这就是本族人能够流利高效使用连贯话语进行交际的主要原因,而外语学习者达不到本族人语言水平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大量的语块信息,因此二语习得领域非常重视语块的习得和教学。
1.4.3.2 中介语理论
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只关注到了学习者语言系统中的错误部分,那么这就难以对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做出全面描写,中介语理论是学者们在认识到偏误分析这种局限的情况下提出的。中介语理论并非出自一人之手,多位学者为中介语理论的完善做出了贡献,其中最为著名的是Corder(1971)、Nemser(1971)和Selinker(1972)。“中介语”(interlanguage)是Selinker(1972)使用的术语,Corder(1971)对学习者语言系统的称谓是“过渡能力”(transitional competence)系统,也称为“过渡方言”(transitional dialect), Nemser(1971)使用的是“近似系统”(approximative system)这一术语。虽然称谓不同,但是这三位学者对该现象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他们的观点可以归纳如下:(1)中介语具有独立性;(2)中介语是可以观察到的语言系统;(3)中介语具有系统性;(4)中介语具有动态发展的特点(王建勤,2009)。加上中介语的变异性特点,我们认为独立性、系统性、动态性、可观察性和变异性是中介语的五个基本特点。独立性指的是它既不同于母语又区别于目的语;系统性指的是中介语内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动态性说的是,中介语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中介语是一个逐渐接近目的语的动态自然语言系统;可观察性是指中介语是现实存在的,而非单纯的心理现象;变异性是指随着学习者自身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变化,中介语可能产生变异,这些因素主要指的是母语背景、学习环境、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年龄、任务类型等。中介语的这些特点为我们考察学习者中介语词语搭配的特点奠定了理论基础。中介语研究,在观察、描写、解释学习者语言的系统的同时把偏误分析也纳入研究框架之内,对中介语全面进行观照,以期发现中介语的系统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