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天都低碳
2013年6月10日,珠海市党政机关干部群众选择步行上班,并通过关闭办公场所空调、公共照明等方式,以低碳的出行方式和办公模式体验能源紧缺,倡导低碳生活。低碳是造福全人类的事,这当然是件好事,有这种行为是值得点赞的,大家在以实际行动落实低碳理念,起码在这个一年只有一天的日子唤醒人们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意识。但是仅在这一日是很不够的,我们应当创新方式方法,建立起一个切实可行的机制,让我们生活工作的每一天都是低碳日。
低碳日倡导的是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尽力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低碳日是一个新事物,我国在去年(2012年)才设立该纪念日,目的在于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和政策,鼓励公众参与,推动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务。今年(2013年)全国低碳日的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可是很多老百姓乃至白领们甚至是公务员都不知道有这么个低碳日,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是低碳。
事实上,低碳并不是一个停留在技术领域的词汇,不低碳的结果已经让全国人民都体会到了——雾霾、污染、全球气候变恶劣、极端气候增多,碧水清流日渐成为回忆,蓝天白云成为奢侈的风景……在环境告急的情况下,低碳已经迫在眉睫。
那么,具体到:每一天每个人,上班步行,停开私车,拧紧水龙头,随手关灯,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吃不完“兜”着,选择公共交通,双面打印,旅行自带牙刷、梳子,自带环保袋,用淘米水洗手、浇花,空调、电脑及时关闭电源,少买一件衣服、鞋子……每一个生活细节,都有低碳和不低碳的选择,如何让人们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仅靠低碳日远远不够,更多要靠低碳理念的植入,让所有人都深刻认识到,低碳是造福自己,进而选择低碳造福人类。
上述低碳行为也只是生活层面的,除了这些,我们的生产模式、社会制度也都可以有低碳的选择,在这些领域,我们做得还很不够,我们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我们应当建立起一种行之有效的机制,要有执行,有监管,更要赏罚分明。对低碳行为大张旗鼓地奖励和表彰,对不低碳行为进行批判甚至重罚。比如对有关部门和企业进行低碳考评,对官员实施低碳问责,老百姓的生活要有低碳奖励、低碳积分换生活物品,等等。我们要通过创立、创新形式和制度,让低碳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并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