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新语:第三只眼睛看珠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化作绿荫遮后人

2014年清明前夕,为宣扬生态殡葬,珠海市拓宽仙峰山墓园周边面积,逐步推进“树葬”工程。

的确,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在人们活着为房紧张、去世了更需要高价安身的背景下,殡葬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而珠海市推出的生态殡葬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生态殡葬有树葬和海葬,绿树和大海,看上去、听起来都那么美。

记得第一次听说海葬,是很小的时候,周恩来总理去世,他的骨灰撒进了大海。那时候笔者对殡葬没什么概念,但收音机里一首感人的诗朗诵,让笔者小小的心灵听得颤动,眼睛蒙上了泪花。于是笔者知道了骨灰撒到大海的意思,诗歌里有这样的句子——“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海浪声声: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因为回归了大海,周总理得以永存!

树葬,将逝者骨灰装入可降解的环保骨灰盒或布袋中,埋于地下,在骨灰旁栽一棵树,在树旁竖一方形石碑,记载逝者名字。正如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所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变成一棵树,生命延伸了,迎风飞舞,像在空中轻轻地舒展手臂。飒飒树叶,就是在唱歌。春天,这树给大地带来新绿,让鸟儿们做窝;夏天,这树为人们遮挡炎阳,让孩子们在树荫嬉闹;秋天,这树洒下金黄的落叶,飘出甜美的果香;冬天,这树迎接凛冽的北风,笑看人世沧桑。在生命和季节的轮回里,这树、这生命在成长。

但是有一点需要问问民政部门的是:是否考虑到了树的归宿问题,俗话说十年树木,那么十几二十年以后,这树成了材,砍乎?卖乎?移乎?若是,那多伤感情!若否,这些树怎么办?有多少地方能种多少永恒的树?也许人们并不真的就要多么厚葬,但后人寄托哀思的地方没有了,那该是怎样的心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