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共享发展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明确提出:“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建议》在论述共享发展时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内容: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2016年3月17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对共享发展的论述主要包含在第十三篇“全力实施脱贫攻坚”、第十四篇“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和第十五篇“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中。在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共享发展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具体应包括以下八个方面: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就业创业提升、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一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入手,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以提高全体居民生活质量、社会福利水平为出发点,强化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共享水平。在中国现阶段,要集中精力解决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和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三方面的问题,努力增加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并努力实现全覆盖。提高全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共享水平,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这也是共享发展的主要目标。
二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艰巨任务。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积极推进贫富脱贫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是中国“十三五”时期最基本、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底线要求。在中国现阶段,一是积极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扶贫效果,稳定实现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二是加大贫困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持续加大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扶贫投入力度,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增强造血能力,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健全完善脱贫攻坚政策支撑体系。完善扶贫脱贫扶持政策,健全扶贫工作机制,创新各类扶贫模式及其考评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支撑。
三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为实现共享发展提供根本动力。在我国现阶段,一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均衡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办好特殊教育;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四是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四 促进就业创业提升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十三五”时期我国每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仍有上千万人,就业压力依然很大,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突出。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在我国现阶段,一是要积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将其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分类施策,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灵活就业人员、退伍军人等特殊人群的就业问题,提高劳动参与率,稳定并扩大城镇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二是努力提高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能力,要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创建众创空间,建立面向人人创业的服务平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能力。
五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缩小全社会收入差距。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大,基尼系数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因此要在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采取多项措施,缩小贫富群体之间、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行业之间过大的收入差距,着力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在社会所占的比重。在我国现阶段,一是要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二是要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三是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六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我国现阶段,一是要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坚持精算平衡,完善筹资机制。完善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更好发挥失业、工伤保险作用。建立更加便捷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机制。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拓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二是要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制度整合,加强制度衔接,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三是要支持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健全以扶老、助残、爱幼、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制度,大力支持专业的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发展。
七 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我国现阶段,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三医”(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完善配套改革制度,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打造健康中国。二是要完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管理和支付方式,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办法,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经办管理制度,合并实施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医疗责任险制度。三是要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四是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五是要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及生育服务。
八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人口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期健康持续发展,人口战略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均衡发展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我国现阶段,一是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建立健全人口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的帮扶政策。二是要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行动。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统筹规划建设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结合制度建设,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三是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