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必修课(套装4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6 锻炼批判性思考的 7 个习惯

刚才的内容讲的是对于眼前的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的 3 个基本方法及其必要性。

但是批判性思考,不只适合具体的问题,还可以像下文一样,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这种思维习惯,更加自然地将其深化。

持续发问(所以呢?为什么?)

图 4 持续发问

习惯 1:对身边的人讲话更加“具体些”

跟家人、恋人、朋友、同事讲话的时候,更容易放下心来,认为他们都可以“理解自己”。

比如熟悉的人对你说“我去趟便利店”,你就会回应“那顺便帮我带点饮料吧”。

对方如果是你熟悉的人,就会自然明白“随便带点饮料=你喜欢喝的饮料”。但在这种时候,可以试试说得更具体一些,不说“随便带点饮料”,而说“我想振作一下,所以帮我买点能量饮料吧”。

日常生活中,可以避免像“随便带点喝的”这种“模糊”的说话方式,而是要意识到“然后要怎样”,用这种跟“批判性思考”联系在一起的方法,可以锻炼“思考的力量”。

习惯 2:不要随波逐流

两位年轻人进行了如下的对话。

“你看过学长的 fackeook 没?”

“我看了,但是看不太懂。”

“对啊,不太明白他要说什么。但是我还是点了个赞,你点了吗?”

“咦,看不懂还要点赞啊?”

“好多人都点了,我就也跟着点了,这样学长看了也高兴。”

能凑合的话就这样吧。总之当时一切进展顺利,跟着在场的氛围“随大流”行动就好了。你是否也有这样做的时候?

大家一起出去吃饭点菜的时候,只要有一个人说“我今天吃当日套餐”,其他也马上就会纷纷附和说:“我也是!”

其实真正想点的是其他东西,但不知不觉就跟着要了同样的。

Facebook 的点赞也好,点菜的菜单也好,都不用想得过深……一定会有人这么想。但是这样养成随大流的习惯后,自己选择和行动的“根据”会渐渐变得越来越单薄。

哪怕是小事,也不要简单地随大流。对自己做出的选择,想想理由,说出确实的“根据”(特别是没有人问你的情况下),这样才能慢慢踏上批判性思考之路。

习惯 3:看新闻的时候联想到“其他事情”

2013 年,《国家对男女相亲进行支援?研究设立“少子化 危机缓解基金”》这条新闻一度成为热门话题。国家的资金不只要为结婚、妊娠、生产、育儿等方面提供更优越的环境,而且还会为以结婚为目的的信息和机会提供支援。

这条新闻在各界都引起了争论,包括“国家终于开始应对少子化了”“用税金来支援结婚活动太奇怪了”等。

“国家支援男女相亲”这种事情,听起来像是电视节目里播放的一样,但在这里,重要的不只是成为话题的这个新闻,而是针对这个新闻所进行的批判性思考。

思考“然后又如何?so what?为什么是这样?Why so?”的话,会发现一些“国家支援男女相亲”的表象背后隐藏的问题。

原本男女相识、结婚、生产等就是比较个人化的思维、意识和价值观等问题,不应当以国家为主题进行推动。但是国家居然设立了“少子化危机缓解基金”,给国民提供面向结婚的信息和机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2013 年国家公布的《厚生劳动省 白皮书——探究年轻人群心理》中,重新强调了少子化的问题,即“不结婚也不恋爱的年轻人在增多”这一现象。

关于结婚意识方面,在“你有恋人或异性朋友吗”这一问题中,有 62.2% 的男性和 51.6% 的女性回答“既没有恋人,也没有异性朋友”。

同时公布的“终生未婚率”(到了 50 岁还从未结过婚的人)中显示,有 20.1% 的男性和 10.6% 的女性属于此范围。也就是说,如果“既没有恋人,也没有异性朋友”的年轻人持续增多,终生未婚率会继续上升。

这里需要进一步考虑“so what?(然后如何呢?)”。终生未婚率增加,会给国家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呢?

日本在战后复兴的 20 世纪 50 年代,男女的终生未婚率都是 1% 左右。结婚的男女很多,出生率也很高,人口构成比例中,少年人口所占的比例(0~14 岁)为 35.4%。

当时的这些年轻人,即“婴儿潮”的一代,成为了之后日本经济高度发展的原动力。

2012 年的人口比例中,少年人口所占的比例(0~14 岁)仅为 13.0%。这样下去的话,今后日本的生育年龄人口(15~64 岁)的比例会显著减少。

少子高龄化如果继续发展下去,退休金、医疗、看护等社会保障系统和经济系统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正因如此(虽然有时效性的问题),国家才会对男女相亲、结婚、生育等方面建立预算,进行支援,还上了新闻。

像这样,对日常听到的新闻进行批判性思考,就可以发现新闻的背景、深意或其他的角度。

习惯 4:冲动购物之前要思考

“这个太便宜了,要不要买呢?”

在偶然经过的店面,看到在其他店没有打折的商品写着“6 折优惠,只此一天!”,可能会不由自主地觉得“现在得马上买下”吧。

这其中,商品是否真的物有所值,或者出于各种理由才会打折,但对自己来说,这个是否真的要“买下”呢?在冲动购买之前,应当先停下脚步,进行一下批判性思考。

原本就“真正需要”的东西,无论多少价格,都会马上买下来吧。偶尔经过打折的店面才会想到要买的东西,今后恐怕也不会去买。

这样想来,冲动购买的本质不是想要得到商品“本身”,而是想得到“买到便宜货”(虽然也是花了钱的)的满足感。

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锚定效应 ”,说的是特定的信息和条件给人留下的印象,会影响之后的判断和行动。

例如,同一种价值 3500 日元的饼干礼盒,分别放在 A 店和 B 店。

A 店把礼盒放在 1000 日元左右的饼干中间,看到的顾客就会感到“很贵”。但是 B 店把礼盒放在 5000 日元左右的饼干中间,客人看了就会觉得“很便宜”。

仔细想来,放在 A 店和 B 店的 3500 日元的饼干,无论价格还是价值都没有变化。但是因为“锚定效应”,在 B 店买到的人就会觉得“买得值”。

在日常的购物行为中,也不要被打折价格迷惑,而要考虑自己真正的目的,思考“这真的是需要买的吗?”,从而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

习惯 5:区分事实和意见

接下来的这句话中,有多少“事实”呢?

“最近感冒十分流行,为了预防感冒,有很多人都戴上了口罩。”

正确答案是“零”。

感冒流行这件事情代表什么呢?医学上“感冒”这种疾病是不存在的,而只是把咳嗽、发烧、鼻塞、全身无力等症状简单统称为“感冒”,其实这是很多症状的总称。

因此“感冒在流行”的前提是,要明确究竟什么样的症状才能算作“感冒”,如果这个不确定,那就很难得出预防措施。

“预防感冒”的对象实在太过广泛,所以要把全部症状都预防是很困难的。

“戴口罩的人增多”也是一样,也许只是某一次在某个场所碰巧有很多人都戴口罩而已。凭借主观的信息,很难断定“戴口罩的人很多”。原本“很多人”的定义就很模糊,不好说什么时候算人多,什么时候不算。

如果在跟人讲话的时候运用批判性思维,你就会发现那些听上去是“事实”的话,很多时候也不过是说话人的主观意见而已。

当然,在跟熟悉的人随便聊天的时候,哪怕把事实跟意见搞混,只要聊得很开心其实也无妨。但是主动把事实跟意见分开来听的话,就可以养成批判性思考的习惯。

习惯 6:尝试当一下苏格拉底

无论面对自己还是别人,无论是觉得正确还是觉得奇怪的事,提问都是最卓越的方法。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对各种事物的“疑问”,在确认其本质的同时,还可以提升自己的智慧。

这就是“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根据问题,在自己或他人身上,找到更好的答案。

例如针对“顾客满意度很重要”这件事,反问“那么顾客的满意度究竟是什么呢”,对于“背叛别人是不好的”,反问“你觉得什么样的行为算是背叛”。

对于所有发言,不要放任不管,而是要找出某个“问题”。这种苏格拉底的方式,算是锻炼批判性思考的捷径。

习惯 7:不能放任对话的模糊

这是某个上司跟部下的对话。

上司:“之前那件事,做得怎么样了?”

部下:“啊,那件事啊。目前还可以吧。”

上司:“那就尽快吧。”

部下:“好的。我会再跟您汇报。”

这种对话十分常见。但仔细看来,不觉得有什么异样吗?

当事者对于“之前的事”,认为对方都明白到底是什么事,但他们所说的未必就是同样的事情。

而且部下对工作的进程表示“还可以”,这是说顺利呢,还是说之前顺利但现在遇到了问题所以暂时停滞了呢,也完全不清楚,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上司说“尽快”这种时间限制,也没说具体到什么时候。之后部下回答说“会再跟您汇报”,也没提到什么时候,汇报什么内容。

像这样对每句话都进行批判性思考,就会明白“这完全是没意义的”,但平时的对话,很多都像这样,虽然逻辑不通,但居然都能沟通下去。

如果对这种模糊的话语放任不管,到了关键的时候,自然就会出现“进展不顺畅”的结果。


 核心家庭指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的成员是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编者

 少子化是指生育率下降,造成幼年人口逐渐减少的现象。——编者

 日本负责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主要部门。——编者

 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