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语文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方法
古人讲,创作是“情动辞发”。狭义的理解:“辞”即词语,它是文章的细胞;阅读是“披文入情”,阅读者通过词语展开与作者、与自己的对话。词语成为表达(出)和阅读(入)的枢纽和桥梁。小学语文教材许多课文篇幅短小,用词精当,独具匠心,所以,大部分教师都十分重视词语教学,那么我们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应该抓住哪些词语?采用哪些方法?达到哪些目标才算是唤醒了词语,丰盈了语文教学的细胞?
研读文本,唤醒词语的前提
(1)文体 新课标要求小学生阅读的文体有童话、寓言,说明性作品,叙事性作品,诗歌等。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在低段,阅读浅显的童话、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诵读儿歌、童谣和浅显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在中段,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词语,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高段,阅读说明性的文章,能抓住重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追求美好的理想。
简言之,童话、故事以及中高段提到的叙事性作品,都属于记叙文,教学要聚焦到情感上,即上文提到的“情感体验”、“阅读感受”,“说出自己喜欢、憎恶、崇敬、同情等感受”等。这类文章在表达上重于叙述和描写,以达到具体、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特别是描写部分应该十分关注。
写人记事的课文,要聚焦到人物品质和事情的意义过程中,萌生相应情感。说明文在表达上重于解释和说明,追求简洁、准确的表达,因而抓住重点学习说明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王荣生认为,辨清文体对于阅读和写作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性。讲阅读和写作如果离开了具体的文体,就像是离开了“现象”的“本质”,离开了“用”的“体”,如果这样,教学难免变得“宏观、笼统、一般化”,以致缺少操作性,弄清文体大致能解决读什么、在哪里读的问题。进一步而言,辨清文体,有利于确定文章中的相关文段。
(2)主题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乌合”,主题对结构、语言都有统领作用。“神”、“法”、“形”大致与“意义焦点”、“意义节点”、“意义触点”对应。教学要对准文本主题,这样才能抓住重点,突出主题。
(3)词语 在文体和主题既定的情况下,应该抓住哪些词语呢?
一是与主题关联词语。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变化”是主题词,与变化前“摇篮”关联的重点词是“土地肥沃”,与变化后“祸河”关联的重点词是“叫苦不迭”。
二是值得推敲玩味词语。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语而不用那个词语。如《牧童》“笛弄晚风三四声”为何用“弄”不用“吹”?此外,称呼语、重复语等也应注意,如《狼牙山五壮士》的称呼语由战士变为壮士;《祖父的园子》“愿意”的重复,这些地方不应轻易放过。
三是互相矛盾词语。文章当中或者有前后内容自相矛盾不可解释之处,或者跟生活、人之常情的“矛盾”。如《将相和》,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为什么见到廉颇的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这两个“赶”字与生活、人情“矛盾”,这“矛盾”中的“不矛盾”就是教学的细胞。
四是特色表达词语。每位作家都有不同的遣词造句的风格,这往往反映了作家的匠心。如《画风》“斜斜”“弯弯”“呼呼”这样的叠词特色;《画杨桃》写师生之间的两次对话,语言没变,标点符号的变化表达了截然相反的意义。
还原情境,唤醒词语的策略
案例1:《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第二自然段。
师:为什么作者说变化前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生:因为这里土地肥沃,森林茂盛,所以人们在这里生息繁衍。
师:谢谢你提到了两个重要的词语,(师板书:土地肥沃,森林茂盛)你觉得这两个词语哪一个是最根本的?
生:土地肥沃。
(师指导学生查“肥沃”意思。)
师: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除了生长着茂盛的森林,还生长着什么呢?
生:树上有鸟儿,树下有老虎、狼……
师:那森林外的农田里呢?
生:有玉米、稻谷、棉花……
生:农家小院里还有鸡、鸭、鹅……
生:男人在田里劳动,女人在家里织布、煮饭。
师:是的,好一派田园风光,这地方真是物产丰富,这里的人们真是快乐自在、衣食无忧;看到这样的一幅幅画面,你会说什么呢?请写一到两句话。
生:这一片肥沃的土地真美呀!
生:我想起了陆游的《游山西村》,这真是世外桃源呀!
生: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师:是的,这肥沃的土地上,天上百鸟纷飞,地上走兽众多,水里鱼族畅游……一句话,这里是不可多得的人间宝地,既让同学们惊叹、赞美,更让先民们富足、快乐。来,捧起书来,把我们的情感化为琅琅的读书声表现出来。
在案例1中,“肥沃”回到了语境中,“肥沃”地生长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激荡出学生多样的感受,这样的词语教学细胞是灵动而丰盈的。
案例2:《晏子使楚》教学片断。
课文中,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们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师:晏子是用什么方法反驳楚王的?
生:夸张、反问。
师:(出示该段文言文)。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你能结合课文说出这三个成语的意思吗?(生答)
师:你能说说原作与改写本的不同吗?
师:这么好的文字,让我们像晏子这样说给楚王听听。也希望同学们能将它背下来。
三维一体,唤醒词语的标尺
形象与意义、思想与情感、效果与运用是唤醒词语的标尺。形象与意义是衡量词语是什么的标尺,思想与情感是衡量词语为什么的标尺,效果与运用是衡量词语用得怎么样和怎样运用的标尺。这三个维度是词语教学,丰盈教学细胞的统一体。
案例3:《草原》第一自然段。
师:读了这一自然段,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草原的特点吗?
生:一碧千里,但并不茫茫。
师:好一个“一碧千里”,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一碧”全部是绿色的意思,“千里”是说草原很辽阔,合起来就是说草原辽阔,到处都是绿色。
师:你可将词语先分开理解,再合起来解释,这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一碧”,哪些词句又写了“千里”?
(生读相关词句,教师指导品析“绣”与“贴”,“流”与“融”的替换及各自的妙处。)
师:如果草原仅仅是一碧,那多少有些单调,结合课文和你的经验,草原除了白色还点缀着什么颜色?
生:白色的羊群,黄色的骏马……
生:五彩缤纷的野花,还有各色的蝴蝶……
师:(引导诵读后)在这一碧千里的草原上,你最想干什么?而作者呢?
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将第一自然段改成一首《草原小诗》:“空气清新蓝天远,一碧千里小丘柔。羊群绣花牛马闲,低吟小诗颂草原。”
当词语被唤醒,我们在课堂上就会生长出一个个丰盈的教学细胞,它们是一幅幅画、一片片情、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润泽、滋润、丰富我们的语言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