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目瞪口呆的重口味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一个肉体,千面灵魂:多重人格分析

一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究竟能分裂成几个人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平均有13~15个不同的人格,最多可达近百个!

一个人的肉体中能装下100个不同的灵魂,这完全有可能!

当一个肉体被安置多个灵魂时,会产生多个自我,结果就是不但自己不认识自己,而且也让别人感到迷惑不已。

人格的构成:本我、自我、超我

2008年,北京籍男子杨佳带着一把20多厘米长的单刃剔骨刀,闯入上海市闸北区政法办公大楼,用刀连续袭击9名警察和1名保安,导致6名警察死亡,3名警察和1名保安受伤,而后被制伏。

一位权威人士透露,在一度拒绝配合警方录口供之后,杨佳首度解释犯案动机的第一句话赫然是:有些委屈如果要一辈子背在身上,那我宁愿犯法。任何事情,你要给我一个说法,你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给你一个说法。

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人们在感到震惊之余,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根据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的评定,杨佳并不存在精神问题,也不是精神分裂,意识也很清醒。从目前情况看,很有可能是人格上有问题。据此,心理专家分析,杨佳可能是偏执性人格和攻击性人格的结合体。

专家所说的“杨佳可能是偏执性人格和攻击性人格的结合体”,意思是说,他的人格出了问题,有了障碍。人格有障碍的人是一个不完整的人。所以,我们常常听到一些骂人的话也与“人格”搭上边,如“你的人格不健全!”、“人格有缺陷!”、“你有人格障碍!”

如果我们听到别人对自己这样的评论,我们会不假思索,本能地反击过去——“你的人格才不健全呢!”、“你的人格才有问题呢!”很显然,他人说我们人格有缺陷,并不是什么好事,也是我们极力否认的;而当我们听到他人赞扬我们有“人格魅力”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欣然接受,并高兴不已。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格呢?

人格通俗地说被称为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古希腊,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来说明:在人生的舞台上,人们也会根据在戏中扮演角色的不同而戴上不同的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摘掉面具后才是真实的真我,即真实的人格,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在心理学上,由于心理学家各自的研究取向不同,对人格的看法也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人格是一个人的独特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每个人都是由独特的才智、价值观、期望、感情、仇恨以及习惯构成的,这就使得我们形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人格不仅具有独特性,同时也具有稳定性,这也决定了你以前是什么样,现在和将来都是什么样。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

“本我”是人出生时就有的固着于体内的一切心理积淀,是被压抑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心理本能,如生命力、内驱力、本能、冲动、欲望等。它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不考虑其他因素,只想满足自己。

“超我”与“本我”相反,是人格系统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它凌驾于“自我”之上,仿佛是社会道德训条、高尚道德的代表,来监督控制“自我”。它遵守的是一种道德原则。它就像一个执法机关,随时监督你的道德准则和行为。

“自我”则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是一个人后天学习形成的,是对自身与社会的理智的认识。它正视现实、符合社会需要、按照常识和逻辑行事。它遵照现实原则,压抑“本我”的种种冲动和欲望以进行“自我”保存,另外也尽量使“本我”得以升华,将其盲目冲动、欲望引入社会认可的渠道。例如,抑制自己的欲望。虽然饿,但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这都是“自我”的控制和压制。

然而,“自我”、“本我”和“超我”三者之间是不稳定的,有时候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产生人格问题。

刘薇今年25岁了,至今还没有男朋友。主要是因为她家教比较严,父母亲不让她在外面胡乱认识男人,他们说,碰到合适的会给她介绍。在他们看来,主动去找男朋友的女孩都比较轻浮。刘薇也认为父母说得有道理。于是刘薇将那些追求者全部打入“冷宫”,不再来往。

但在生活中,刘薇很想引起男性的注意。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一个网友,每天他都准时上网。她感觉和这个朋友聊天很放松,生活中遇到的事都给他说,有的时候甚至想打电话。刘薇自己有时候也纳闷:我一面排斥男人一面又想引起他们的注意,是不是我有什么毛病?

当然了,刘薇没有什么毛病。这只是她在人格上的一种矛盾冲突。一方面,她觉得应该听父母的话,自己要做个守规矩的女孩,不能在外面瞎谈朋友,不能影响了自己的名誉;另一方面,她希望被异性欣赏与接纳,所以在与男性电话聊天时满足了心理需要,所以她就会出现一方面拒绝男性的追求,一方面又想打电话给他。这就是她的“本我”与“超我”在不断地斗争。

刘薇需要做的是逐步改正自己的观念,毕竟现在不是封建社会,女孩子也可以有正常的男女交往;另外,交往中也要自重,避免轻浮。总之,要协调好“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掌握好其中的平衡,尤其要避免走向两个极端。

一个真正健康的人格中,“自我”、“本我”、“超我”这三个组成部分必须是均衡、协调的。我们要使自己有一个完善、健康的人格,就应该学会平衡和协调“自我”、“本我”和“超我”这三者的关系。

常见的十二大人格特征

人格是我们的思想、感觉和行为的一贯模式。我们都会在思想、爱、感觉、决策和采取行动的方式中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可以说,人格是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或者悲喜交加的主要原因。

由于各种家庭因素或外在压力等原因的长期影响,人格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变异,造成人格障碍。主要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这种偏离或者是认知,或者是情感,或者是控制冲动及满足个人需要,或者是人际关系方面的异常偏离。人格障碍患者会难以适应社会环境,同时自身也感到极其痛苦。

常见的十二大人格特征有:

1.表演型人格

“我天生就是一个很焦点的女孩,长了一张妖媚十足的脸和一副性感万分的身材,穿着大胆性感,个性叛逆嚣张,在各种场合都出尽风头,自然被我勾引来的男人数不胜数……”这是我们都熟知的网络红人——芙蓉姐姐的经典语录。

“我9岁开始博览群书,20岁的时候达到顶峰,没有任何人能够超过我。我现在看的都是一种社会人文类的书,例如《知音》杂志或者《故事会》,以我的智商和以我的能力,往前面推三百年,往后面推三百年,六百年之内,不会有第二个人超过我。”

这是我们都熟知的另一位网络红人——凤姐的经典语录。

她们都是具有表演型人格的典型人物。她们的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话语和行为,不过是为了吸引大众的注意,她们眼里看到的,只有别人的关注。别人的任何评价对她们来说是用来证明自己成为焦点的证据。对于表演型人格的人来说,别人的赞赏或贬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自己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人物。

2.强迫型人格

有一个笑话:牧师、医生、工程师三个人去俱乐部打高尔夫,不知什么原因,他们前面的四人组,打球的速度太慢而严重地影响了他们打球的速度。他们找到高尔夫球场的工作人员询问原因,工作人员说那四个人是消防员,因救俱乐部的火灾而失明,所以让他们在场地里免费打球。听完解释后,牧师说他要为这些可怜的人祷告;医生说他认识著名的眼科专家,看看能不能帮上忙;而工程师说,看在上帝的份儿上,为什么不让他们晚上玩呢?虽然工程师的说法有点缺乏人情味,但正是体现了强迫型人格的特点。牧师和医生的反应完全是建立在情感因素上的,而只有工程师的反应是纯理性的。对于强迫型人格的人来说,那些掺杂着哭哭啼啼的情感反应,远远没有理性思考来得重要。所以,在生活中,力求完美的人就显得刻板和没有温情,甚至有些冷酷无情,其实这只是他们的人格特点和对待生活的方式而已。

3.自恋型人格

古希腊神话中,河神之子那喀索斯是个相貌俊美的少年,是很多女子的爱慕对象。但是那喀索斯生性孤傲,对这些爱慕者无动于衷,只对自己的水中倒影爱慕不已,成天顾影自怜,最后抑郁而死。他化作水仙花,仍留在水边守望着自己的影子。后来,他的名字Narcissus就成了“自恋”的代名词。

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自恋型人格的人,在他们的眼里,唯我独尊,从来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比较优秀,或者有某方面的非凡能力,因此很多人都会成为领导者。

4.偏执型人格

张妍最近要辞职,而且一刻也不愿意再留在公司了。对于她的想法,她的朋友都一致反对,因为她所在的是外企,无论是工作还是待遇都是很不错的。可是张妍说不辞职简直能让她发疯。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张妍的主管上司是个非常干练的中年女性,履历表上令人羡慕的成就一大堆。但是她这个上司对下属的工作要求十分苛刻,哪怕是工作5年的老员工,也会因为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被训斥半小时。大家都常常绷着一根神经在工作,因为不知道上司什么时候会突然发作。

很明显,张研遇到了一个有着偏执型人格的上司。对于拥有偏执型人格的人来说,他们会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

5.依赖型人格

对别人过多的需要,过分的依赖,对自己没有自信认同,不能自己去决定自己该干什么,过分地要求他人去承担自己的生活,或者将自己想要的东西强加在他人身上去实现,不然就无法适应现在的环境。会强求别人对他服从,经常怀疑别人不关心他,害怕被社会遗忘,总是要求身边的人不可以离开,当别人不理他时他会感觉极度害怕,会有自我毁灭的感觉。这些都构成了依赖型人格特征。

依赖性人格的人会觉得自己无助、虚弱、空虚、低人一等。他们一直生活在恐慌之中,害怕失去。独自一人对他们来说简直是无法忍受的。他们在绝大多数场合中需要处处被关照。

依赖性人格的主要成因是童年早期的依赖需求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从而导致成年期的心理固着在“口欲期”,以致使一个人的“心理哺乳期”不断延长。依赖性的人常常被别人称为“长不大”、“幼稚”等。

6.回避型人格

一位男子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左手。尽管后来接了假肢,但是那次意外对他心理的摧残却是无法恢复的,他总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看到朋友们看他的眼神时,虽然明白他们对他很同情,但是,他却觉得同情中有种让他自卑的怜悯。因此,他感到做什么都没劲,不愿见人,不愿工作,老想躲进深山,了却残生。

回避型人格以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及自卑为特征,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因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而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他们总是郁郁寡欢,扮演隔窗观望的局外人的角色;他们渴望融入一个团体,但同时又回避着别人——一想到不被认可、不受喜爱或者毫不出众,他们就觉得无法忍受。于是他们退出以求生存,排斥社交。

7.边缘型人格

边缘型人格特征是在人际关系、情绪表现与自我形象方面都显得不稳定,他们的自我形象不断变化,情绪变动极大,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常常表现出沮丧、愤怒、自我仇恨、自大、焦虑、迟疑、空虚等不良心理;他们不能运用自己的才能和天赋,但是他们没有这些又活不了。边缘型人格的人等于生活在永恒的痛苦中。

8.反社会型人格

某26岁男子,其祖母和三个姑姑都有精神病史,一生气就发作,表现为大哭大笑,但睡几天就好了。他从小娇生惯养,小学时常搞恶作剧,例如往米饭中吐口水、朝水瓶中撒尿、往同学脸上撒土等,而且学习成绩很差,经常和人打架,扰乱课堂秩序。初中一年级被学校开除。参加工作后,不遵守纪律,工作很差。喜欢吃霸王餐,晚上还常外出偷盗,被别人阻止时就拿刀捅人,非常野蛮。后来被劳教两年,其间两次逃脱和伤人,延长劳教一年。后来因抢劫被判死刑。经心理医生诊断,该男子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

反社会型人格特征是人格偏离社会化,内心体验与外在行为违背社会常情和社会规范,不能正常地进行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这种人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或者社会规则,冷漠无情、无视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冲动和缺乏罪责感;喜欢危险带给他们的兴奋感,通常会参加高危活动;相互独立;有雄辩的口才,懂得交朋友和影响别人的艺术;他们勇敢、胆大包天并且很难对付;他们会跟任何想占他们便宜的人抗争到底。

9.分裂型人格

著名的数学家和经济学家、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尽管在科研事业上出类拔萃,然而他却是一个人格障碍患者。他性格孤僻内向,成天关在小房间里研究东西,几乎谈不上有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他为人沉默寡言、兴趣索然、生活随便,给人一种“古怪”的印象。他40岁左右才在家人催促下结了婚。后来逐渐发展到产生幻觉的地步,竟差点亲手断送了自己孩子的性命。他所表现出的这些人格特征,心理学上称之为分裂型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是一种具有精神分裂症表现的人格障碍,但与精神分裂症之间并不具有因果关系。分裂型人格的行为表现主要是个性孤僻、情感冷漠和富于幻想;服饰奇特,行为不合时宜甚至古怪,缺乏目的性;不能恰当地与人相处,社交能力差,孤独、被动、退缩,喜欢从事单独的智力性活动,生活上独来独往,远离人群,无亲密朋友或知己,只有在必须与人接触时才与人交往;与周围人难以建立信赖的关系,常常孑然一身;面部表情呆板,对人冷漠,与人交往表露不出任何情感,缺乏情感上的温暖,也不愿与人进行情感交流;过分沉溺于个人想象之中,有相信心灵感应、特异功能等奇异信念,给人一种不能顺应世俗的古怪感觉。

10.情感型人格

情感型人格特征是不受环境因素影响,某种突出的不良情绪状态在一生中占有优势。他们认为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人生都没有希望;他们无法使自己快乐,不会放松,挑剔而愤怒,把大多数错误归咎于自身;悲观和压抑是他们普遍的感受,情绪变化极不稳定,常在情绪高涨和低落之间变动。情绪高涨时,显得异常愉快、活跃、积极;情绪低落时,则显得寡欢、愁闷、失去信心,视承诺为负担,有时会做出一些不明智的决定和举动。

11.冲动型人格

冲动型人格特征是因微小精神刺激而突然爆发非常强烈而又难以控制的愤怒情绪,并伴有冲动行为。也称攻击型人格障碍。其表现主要是难以控制的暴怒与暴行。轻者仅局限于口角、吵骂,重者则捣毁物品、斗殴伤人,甚至自伤、自杀。有时可有相当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不稳定,时好时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

12.被动—攻击型人格

被动—攻击型人格特征的具体表现是顽固执拗、固执己见;对别人的任何要求采取耽搁、闲荡、伪装、遗忘、拖沓等手段故意拖延,使之效率低下,以此来表达不满和愤懑情绪,使人感到有一种被动的阻力和攻击性的敌对心态。他们敷衍、抱怨、反对、磨蹭、“忘事”,对主动来帮忙的人冷嘲热讽。他们在内心生活和现实生活中都经历着怨恨和不快,对让其尽职尽责的合理要求不以为然、消极抗拒。

“多重人格”分身有术

多重人格在心理学上的术语称为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D)。简单来说,就是把多重人格障碍看作一个肉体中装了多个灵魂,这些灵魂会轮流驱使你的肉体。

关于肉体和灵魂之间的区别,我们会觉得很好判断:“肉体”就是身体,包括躯壳、四肢、相貌等。“灵魂”就是独有的行为模式、语调和身体的习惯性姿势,还包括你的气息、性格以及为人做事的方式等。

例如,你下班或外出回来,还没有进家门,只在楼梯间或门外响起脚步声,家人就能够判断出你回来了。他们不用走出家门去用眼睛亲自看一看是否是你,而仅靠听脚步的轻重和节奏便能分辨出来。你独有的脚步声就可以看作“灵魂”的一部分。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从骨子里如何如何,这里的“骨子里”就是指灵魂的部分。而用如今最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脱了马甲照样认识你。”

肉体和灵魂有时候并不能老实地相互结合在一起,当一个肉体被安置多个灵魂时,会产生多个自我,结果就是不但自己不认识自己,而且也让别人感到迷惑不已。

一个多重人格障碍的患者究竟能分裂成几个人格?心理学研究表明,平均有13~15个不同的人格,最多可达近百个!一个人的肉体中能装下100个不同的灵魂,这完全有可能。

多重人格中的分身除了人格数量上不固定,在性别上也是自由拆分的。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一个较小活泼的女性和一个强有力的男性人格两个分身,也可以同时具有主人和动物两个分身,你时而是人,时而是动物。

在一些心理电影中,我们会容易地分辨出不同人格间的转换,并且惊叹于其中的神奇和玄妙。但在现实生活中,一旦有人出现了人格上的转变,成为多重人格障碍患者,我们会觉得不可思议,并且会糊里糊涂地说“这个人怎么变化这么大”。

多重人格障碍患者如不治疗,将会持续终生,而且当他们到了新的环境中生活时,在体内可能还会增生出新的人格。

1.多重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不同

多重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有很多共同点,但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心理障碍。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肉体多个灵魂,而后者是一个肉体一个灵魂。

多重人格障碍患者听到的声音是来自内在的,自己头脑里的,自己跟自己的对话;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则会认为别人在向自己发出声音。多重人格障碍患者能认识到所有这些只是一种幻觉,往往会自己压制住这种声音;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则认为那些声音都是真实的,但实际上它们并不存在。

2.多重人格与应激心理障碍的不同

为什么有的人被刺激后会变成多重人格,而有的人则只是暂时性地出现应激心理障碍呢?原因是,心理暗示对人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人很容易受到心理暗示,有些人则不容易受到心理暗示。容易受暗示的人从严重的创伤中容易分离成多重人格。反之,就不一定要变成多重人格。

研究表明,在生理和心理上对焦虑情感比较脆弱的人,患上多重人格障碍的风险性更高;而有些人即使是承受了最严重的精神创伤,也不会形成多重人格障碍。

多重人格的患者大多数是女性,男女比例为1:9。

人格面具

人格所具有的“外壳”,如同舞台上的角色需要戴的面具,反映出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也指一个人面具后的真实自我,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人格的内在特征。

人格所包含的内容小到一个人的个性习惯、能力,大到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十分丰富。

一个老酒鬼刚要走进酒吧,一个修女走上前劝阻说:“酒是罪恶和毁灭的根源,饮酒会污染你的肉体和灵魂,远离酒精走向正途吧!”

酒鬼看了看修女,问道:“你怎么知道喝酒不好?”修女耸了耸肩没有回答。

酒鬼见状,问修女:“你从未喝过酒吗?”

“没有。”

“那我们一块儿进去。我请你喝一杯,你会知道酒精并不是坏东西。”

修女想了想,说道:“好吧,我试试,不过我要是进去,别人会误会的。这样,你进去给我要一杯,记住要用纸杯。”

酒鬼走进酒吧,对侍者说:“两杯威士忌,一杯用纸杯。”

侍者嘟囔道:“准是那个修女又在外面!”

可以看得出,那个修女是喜欢喝酒的,但受限于她自身的社会角色(修女),为了饮酒的行为不受到其他人的批判,她采取了迂回的方法,以免自己的“人格面具”受到破坏。

“人格面具”是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师荣格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论之一,指的是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它是个体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分界点。

“人格面具”是靠我们的身体语言、衣着、装饰等来体现的,以此告诉外部世界我是谁,用人格面具去表现理想化的我。人们之所以要佩戴“人格面具”,是为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得到社会认同,保证自己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例如,一个朋友让你评价他的新发型,你真实的想法很可能是“太糟糕了”,但是你往往不会这么表达,而是告诉对方“这个新发型很适合你的脸型”。

“人格面具”具有多重性——在家中,我们是父亲(母亲)、丈夫(妻子)的角色,在职场上,我们是领导、下属的角色。当所佩戴的面具不同时,我们的行为方式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例如一个出言不逊、看似冷漠、凶悍的部门领导在面对女儿时,却是一副性情温顺的姿态。

“人格面具”既有有利的一面,也会有消极影响。它使我们的行为更符合社会规范,有助于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一个人过分地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致受到“人格面具”的支配,那么就会违背自己的天性,做不到真实的自己,或者借助“人格面具”来掩藏和伪装自己。

多重人格障碍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曾认为神秘莫测的多重人格,正在逐渐地由模糊到清晰地显露出它的面目特征。

塞比尔的母亲有精神分裂症,一旦发作,谁都无从抵挡。所以,塞比尔的童年时期是在母亲的严重虐待下度过的。

塞比尔的父亲面对如此无数个噩梦般的日子,既感到恐惧,又束手无策。于是,他在亲眼看见自己的孩子长久地处于精神和身体上的折磨状态下,性格也渐渐地被改变——从最初害怕看到一个母亲虐待自己孩子的场景到喜欢观摩施虐场面,从内心疼痛变得充满快感。每当母亲施虐塞比尔时,她的父亲都会在撕心裂肺的号哭声中显得无比兴奋。

塞比尔的母亲施虐手段异常残忍,有好几次都让孩子差点没命。在塞比尔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时,就被母亲用绳子捆起来,然后吊到天花板的吊扇上旋转。当塞比尔成长为一个少女时,有一次在夜晚熟睡中,她的母亲悄无声息地来到她身边,然后把各种各样的东西强塞进她的阴道里!

不幸的童年经历让弱小的塞比尔无处求援,只得独自承受难以忍受的苦痛。渐渐地,她躲进一个虚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她觉得自己不再是塞比尔,而是变成了另一个人。

与塞比尔相比,男孩彼得的命运境遇似乎要更好一点:

彼得在6岁的时候曾经历了一场可怕的事情:他目睹了他的母亲将他的父亲刺伤!

在幼小的彼得心里,母亲是疼爱他的,她经常把他打扮成一个小女孩。所以,童年里的彼得常常在花园里玩耍,在花丛中穿着小裙子去追蜜蜂,追彩蝶。

彼得10岁那年,有一次不知为什么,一群白人青年将他抓住并对他实施了一顿野蛮的围打。也就在那一次,一颗仇恨的种子在彼得的心灵滋生发芽。他渐渐地变得狂暴而危险,像个冷面杀手一样,而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护自己。

从彼得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将“多重人格”做一个简单的形象分析,看一看彼得是怎样从“1个彼得”变成“多个不同的彼得”的。

我们可以将6岁前的彼得称为彼得A。彼得A在那时可以算得上是一个非常理性而冷静的孩子,当他亲眼看见父亲被母亲所刺伤的那一幕时,并没有大哭大喊,也没有拼命地去阻止母亲的行为,或者解救父亲,因为他的力气和能力实在还太小。他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默默地躲在一处角落,浑身颤抖地观望着这一切。

心理分析:彼得在目睹了母亲的冲动暴行后,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他多么渴望母亲是个温柔的人啊,因为这样他就不会感到痛苦和恐惧了。可是母亲并没有变温柔,于是彼得就将这种强烈的愿望转向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变成了一个理智又冷静的彼得A。

接着,我们将穿花裙子的彼得称为彼得B。彼得B在母亲的培养下变成了一个“小女孩”,在母亲的要求下,他跟那些真正的小女孩一样喜欢花朵、蝴蝶和小动物,喜欢穿漂亮的衣服,尽管他不喜欢,却不敢违抗。

心理分析:母亲非常喜欢把彼得当成女孩来养,但彼得知道自己是个男孩子,他的内心充满了抵抗和不满,渴望自己是个勇敢的男子汉,而不是到处追蝴蝶的小女孩。但是,仍是无奈的结果。彼得不得不让自己分出第二个自我“彼得B”。

最后,我们将10岁后的彼得称为彼得C。彼得C是个危险又狂暴的狠手,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原本善良纯真的孩子变成了冷血的暴徒?这只是来自一次他被群殴的经历。

心理分析:当彼得被一群白人青年野蛮地围打时,他因自己的弱小而备感羞辱,从那时起,他开始幻想自己成为超人、蜘蛛侠一样的人,无所畏惧,刀枪不入。可是,那只是科幻片中的主角,在现实中,他唯有让自己变得强大、冷酷和暴力,才能避免自己受伤害。于是,彼得的第三个自我“彼得C”就产生了。

所以,彼得A、彼得B、彼得C是彼得在不同人格下的三种形象,也就是说,多重人格让彼得分出了3个“自我”。

通过以上故事,我们容易看出造成多重人格障碍的形成因素。

研究报告证明,在100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中,大约有90个都在儿童时期受到过严重的精神创伤,而且往往是躯体创伤和性虐待。战争或者自然灾害也能够造成人的精神创伤。还有一些人,是潜意识里为了逃避目前生活的困境,而增生出多重人格。此外,先天的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也会对多重人格障碍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当多重人格障碍患者承受不了痛苦时,会幻想“这件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从自己身上分裂出另一些“自己”来承担。这些分裂的人格像一个个单独的“人”,营造出不同的假想世界,以象征性的逃跑来保护脆弱的自我,防止自己濒于崩溃。

生活中经常会有人怀疑自己人格分裂,但其实真正的人格分裂非常罕见,迄今为止,见诸报道的尚不足50例。所以,我们不必因为自己有一点的不正常就认为自己是多重人格。

纯粹的多重人格是少见的,更多见的是一种多重人格倾向。这种心理障碍接近于多重人格。多重人格倾向,本质上是一种通过频繁变换人格来适应环境的心理现象。

多重人格并不影响一个人的成功

多重人格并不会妨碍一个人成为杰出的成功者。历史上的大部分艺术家、名人都具有多重人格气质和倾向,多重人格在某种情况下会带来危害,在另一种情况下又会成为一个人的优势,缔造人生的传奇。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多重人格具有的几大显著特征:

不同人格有各自的年龄层,各自的性别,各自的价值观。每一种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记忆、行为、偏好,可以独立地与他人相处。

多重人格中的某些人格可以相互融合存在,也可以成为独立人格单独表现出来。在特定时间段内,至少会表现出一两个人格特征,多种人格不会存在矛盾和相互排斥的情况。

在进行人格转换时,受环境影响很大,充满戏剧色彩,常伴有失忆现象。

了解了多重人格的明显特征之后,我们就会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多重人格中的优势一面,而减少劣势人格带来的危害。例如,用自信的人格应付竞争,用脆弱的人格赢得同情,用艺术性的人格应对上层社会等。

48岁的英国单身母亲吉姆·诺贝尔从小就患上了“多重人格分裂症”,她身上最多时候曾经拥有20个不同的“人格”,后来渐渐减少并稳定在了12个左右。

后来,吉姆·诺贝尔听取一位艺术治疗师建议,开始学习绘画。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吉姆·诺贝尔体内的12个人格的分身竟然个个都是天才画家,而且每个“人格”分身的绘画风格都毫不相同,有的画风忧郁,有的画风明朗,有的擅长抽象画,甚至还有一个喜欢雕刻。

吉姆·诺贝尔的每个人格都有各自的名字,平时她经常在12个不同的“人格”之间转换角色,这12个“人格”分身都按自己的风格创作出自己的艺术品,互不影响和干扰。

在画展上,吉姆·诺贝尔展出了她体内12个“画家”创作出来的不同画作。每个“人格”画家的作品都让专业人士深感惊讶和认可。

更令人赞叹的是,英国的一场艺术竞赛破例允许吉姆·诺贝尔身上的5个“人格”代表5名参赛者一起报名参赛。如今,她身上的12名“画家”已经创作出了200多幅画风各异的作品。

有关研究表明,多重人格的每一种人格都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它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家庭特征,有不同的智商和视力。有些人格还可相互交换意见,并合作进行各项活动。

所以,我们可以将多重人格变化出来的多个自我看成一种“影子人格”,这些影子人格围聚在主人格周围,以满足不同环境的要求。虽然这些影子人格可以自由转换,但仍离不开主人格这个主体。如果我们利用好影子人格来为主人格服务,发挥它们有益的一面和优势,接受自己的不同侧面,就可以帮助我们发挥才干、表现能力和实现成功。

我们内心深处在某种程度上都有多重人格的潜质,关键是如何让这些人格的不同面和谐地相处,并且能够各行其是地发挥出各自的特色,来满足我们的愿望和需要。

多重人格障碍的催眠疗法

催眠可用于治疗多重人格障碍,但同时也可引发多重人格。因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很容易会受到其他暗示,为了逃避一定痛苦而自己衍生出多个“我”。

运用催眠治疗多重人格障碍,要在专业的医师和催眠师治疗下进行。治疗师通过催眠患者来引出每一个人格分身,进行录像和录音,然后分析这些分身的前世今生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然后再分别约出每一个分身进行谈判,制定治疗的过程,最终说服每一个分身,通过整合成为最初完整的人。

催眠疗法要求安静、光线暗淡的治疗环境。患者受暗示性越强,被催眠的效果越好。催眠的方法很多,一般有催眠术催眠和药物催眠。

催眠与睡眠区别很大,睡眠中的人一般不会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而被催眠的人对实施催眠者的一切言行都非常敏感,只能按其指令做各种反应,进而在大脑皮层中建立新的兴奋点,借助负诱导作用抑制原先的病态行为。

催眠术实施的三个阶段:

治疗前,向病人说明催眠的性质和要求、治疗目的和步骤,以取得病人的同意和充分合作;测试病人的受暗示性程度——催眠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方法大致包括嗅觉灵敏度测试、平衡功能测试、记忆力测试和视觉分辨力测试等几种,然后统计测试分数,分数越高,被催眠的可能性就越大。

治疗时,要求治疗环境光线暗淡、安静、温度适中;患者选择舒适体位、调整呼吸、放松肌肉;患者进入催眠后,暗示诱导病人暴露压抑在内心的情感冲突记忆,然后进行疏导。一般催眠治疗多采用间接法:令病人凝视或倾听催眠物,同时对治疗者给予言语暗示,用单调、低沉、肯定、柔和的言语反复暗示,使患者进入催眠状态。催眠状态的深度一般分为三等:轻度、中度和深度。

治疗结束时,实施催眠者要向患者明确指出,这次治疗已取得疗效,并嘱咐患者照此锻炼。治疗初期,每周进行2~3次,以后每周1次,一般不超过10次,每次治疗结束时,用言语暗示病人继续睡下去,后转入自然睡眠。解除催眠状态不宜过于急促,最好慢慢地让病人醒来。

据有经验的催眠治疗家统计,人群中能进入催眠状态的占70%~90%,仅有25%的人能达到深度催眠。催眠疗法的实施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选择病人要严格,一般须由受过训练的精神科医师或心理学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