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越来越多的工作正在消失
计算机科学家和软件工程师的发明成果正在逐步将人类从劳动力市场永远地驱逐。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10年之后,假如你从事的工作不复存在,你该怎么办?
就在10年之前,还没有人拿这个问题当回事,但是今天,几乎所有从事固定工作的人们都开始担忧。即便是那些看上去如日中天的热门工作,或者仍被人们羡慕不已的“体制内”工作,都不再是保障一生无忧的“铁饭碗”。根据世邦魏理仕咨询公司(CBRE)在2014年的一份题为《2030年工作和工作场所》的报告,未来10~15年内,工作场所运营模式将发生革命性改变,当前50%的工作职位和就业岗位将在2025年消失。这份报告访问了200名来自亚太地区、欧洲及北美的专家、商界领袖及年轻人。
《经济学人》的有关人士和牛津大学的研究者也认为,在未来20年里,西方社会47%的工作都可以被机器完成。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比例只会更高。
一方面,机器的能力以指数级速度发生着变化;另一方面,人类本身的能力不可能得到快速提升或增强。机器人已经逐步进入自动化工厂,从而改变了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更聪明的算法、更灵活的机器人、更强大的智能设备也已经威胁到了法律、新闻、金融、通信、航空等越来越多的领域。服务行业的重复性、程序化的白领工作都受到了威胁,甚至连医疗、教育、文化等部门的从业者们都开始忧虑自己的工作会不会在不远的将来消失。我们不禁要问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还有哪一种工作没有后顾之忧?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果大量的工作消失了,世界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在当前正在发生的这场机器与人争夺工作的战争中,无人能够置身事外。
人们都比较容易乐观,总是愿意相信,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必然会为你留下一扇窗。中国公司Genesis常务总经理专家马丁·陈(Martin Chen)认为,客服工作、流程工作和大量的中层管理环节将会在可预见的未来逐步消失,人们将从事更有创造力的职业。新工作将趋向于要求应征者更具创意、社交技巧及运用人工智能的能力。未来会有更多的自由工作者,也会衍生出一些20~40人的小型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提升速度及固有技术,挑战大企业。众多专家一再指出,旧的工作消失并不意味着就业岗位的减少,只是改变了人类负责的范畴,在未来,机器人和电脑创造的就业机会,将比他们占据的还要多得多。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总是稍显骨感。来自美国的数据显示,自2000年起,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超过了就业率的增长,从而可以看出,技术毁掉的职位已经超过了其创造的职位。《与机器人共舞》的作者约翰·马尔科夫(John Markoff)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如果未来的产业不再需要劳动力,将会发生什么?大多数人宁愿相信人类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如果我们的当前工作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取代,那么我们将找出娱乐、教育、创意和服务社会的更好方式和更多工作。但是,很少有人愿意思考,人工智能带来的生产重构对人类劳动力的取代如果是永久性的,我们将付出怎样的惨痛代价?
2011年,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的教授埃里克·布林约尔松(Erik Brynjolfsson)和该学院数字商务中心的首席研究科学家安德鲁·麦卡菲(Andrew McAfee)汇集了一系列数据、案例,自费出版了《与机器赛跑》一书。这是一本很薄的书,却像打在人脸上的一记巴掌,令人清醒。在看得见的未来,就业市场中的劳动力如何与机器赛跑或与机器共舞?如图1所示。我们正经历的这场奇怪而漫长的衰退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美国的中值收入停止了增长?为何工人们分配到的利益越来越少?这本书揭露了其中更为深层的事实:“在大萧条结束后,美国的公司并没有恢复招聘,却纳入了更多的新机器,而非人力……设备和软件的实际支出暴涨了26%,而薪资总额却保持不变。”
图1 与机器赛跑还是与机器共舞?
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进化,但是劳动力的技能却无法保持相同的发展速度。结果就是,数以百万计(更可怕的可能是数以亿计)的人们在整个社会变道转型的时刻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他们的收入和工作正在被摧毁,这使他们变得比智能革命之前还要更加落魄。
无论是乐观的预期,还是悲观的忧虑,我们已经身处这样一个越来越多工作被人工智能接管的时代。相比起单纯乐观或悲观的态度,更为温和一些的观点则认为,“工作的终结”并不是说人类已迫近集体失业,也不是说中国乃至全球在十年之内的整体失业率将会快速增至30%或50%的窘境,而是说,技术革命及由此带来的人工智能将对工人们施加一种持续而缓慢的压力,从而一再提升从事一项工作的门槛。不仅薪酬会降低,全职适龄人员的占比也会减少,最终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全新的社会形态中,占据主流的“工作至上”的价值观念将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其实,人工智能不仅接管了我们在工作中的大量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也正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这也使得日常生活中的劳动量也大为减少。大到汽车、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小到手机、手表、眼镜、钱包等,几乎所有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都在变得越来越智能化。随着计算能力的增强和计算成本的降低,我们赋予所有普通事物以计算能力的动机将会变得越发诱人,之前需要人工操作的大部分劳动都可以由智能机器来替代了。买回一台冰箱之后,可以根据个人的生活喜好和购物习惯进行程序设置,然后通过微信、微博、脸书、推特或者其他应用程序关注它,如果冰箱里已经没有了鲜奶,它会在征得你的同意后,自动帮你下单并收货付款。你的智能钱包和你的智能冰箱,以及其他所有的智能设备是关联在一起的,它知道你的经济状况、现金流向和信用等级,并且会打理你的理财账户。如果要购买的商品价格超出了当前的预算额度,这个智能钱包还会通过在互联网上自动搜索以帮你找到符合该预算的商品。按照摩尔定律(见图2)的逻辑发展下去,人工智能的进步将使我们摆脱购物、开车、做家务等各种枯燥乏味的劳动,或许有一天,连穿衣服、提鞋子、剪头发这样的事情都不需要我们亲自操心了。
图2 摩尔定律的提出者戈登·摩尔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整个社会的工作形态并提高劳动效率。1769年,瓦特发明了改良型蒸汽机(见图3),人类真正进入到“机器时代”。一百多年后,电力代替了蒸汽,机械设备生产效率和精密程度提高了若干个数量级,但“机器时代”的本质没变——用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劳动。而事实上,相比当前正在到来的智能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自动化程度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自从现代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信息技术经过了70多年发展到今天,正在推动着人类社会驶过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强大而廉价的计算能力催生的人工智能开始对200多年以来的工业社会的方方面面形成全面的冲击。这一次人工智能技术的遍地开花和加速发展将不同于瓦特之后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因为它带来的智能化应用将全面取代人类劳动—不仅仅包括相对低端的大量体力劳动,还包括大规模的相对中高端层次的脑力劳动。
图3 瓦特与他制造的一款蒸汽机示意图(1784年)
人类劳动的价值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甚至其劳动价值正在发生普遍的贬值,加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将会怎样颠覆我们工作的模式和劳动的意义?或许答案并不是那么清晰可见。但毋庸置疑的是,历史上每次具有颠覆性质的科技革命或文明变迁,都不是新的技术集群单纯地去强化或提高现有的社会生产力与生活过程,而是在此基础上开拓出了全新的疆域。对于人工智能引领的这场巨变,身处其中的我们,顽固地抵制或者漠然地忽视都无济于事。这让我想起仓央嘉措的那首《见或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无论是否看见或者感受到,人工智能的进程就在那里。我们应该主动投进它的怀里吗?还是要让它融入到我们的思维中、理念里、行动上?谁将变成谁的宠物或者仆人?人类劳动与人工智能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又将怎样在前行中不断摸索并重新界定这种关系?在硅谷流行着这样的观点,即技术的演进有着自己的生命,技术的进步很多时候超出了人类的控制范围,并逐渐成长为一种独立的力量。今天,这股力量正在变得更加强大,人类塑造了它,它正在反过来塑造人类——“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