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平衡设置极简入门
一般来说,调整白平衡(WB)的目的就是追求有意的偏色,如果是为了不偏色则使用自动白平衡模式(AWB或AUTO)即可。对于摄影艺术创作来说,色彩是至关重要的创作要素,偏色的照片往往比不偏色的照片更有艺术感染力。
▲佳能的WB白平衡设置菜单
▲AWB即为自动白平衡模式
▲日光白平衡模式(色温5200K)
▲阴影白平衡模式(色温7000K)
▲钨丝灯白平衡模式(色温3200K)
▲荧光灯白平衡模式(色温4000K)
因为光源的色温不同,所以要调整白平衡
在调整白平衡模式的时候,我们会看到白平衡模式其实就是一些光源的名字,例如,日光、钨丝灯、荧光灯、闪光灯,等等。因此,调整白平衡模式,其实质上就是与光源本身相匹配或者故意不相匹配。
众所周知,太阳的色彩并非一成不变,日出时太阳是红红的,随后由红变橙红,最后就变成刺眼的白色。日落时再次变成红色,如果采取自动白平衡模式,则红橙色的日落风景在照片上就几乎没有橙红色调,自动白平衡模式的主要作用就是消除偏色。
很多光源都是偏色的,几乎每一种光源都有其对应的色温,光源色温越高则越偏蓝色,光源色温越低则越偏橙红色,调整白平衡的本质其实就是在调整色温。
▲光源的色温越低则越偏橙红色,反之则偏蓝色
▲色温K值白平衡模式
色温:2000K
▲钨丝灯白平衡模式
色温:3200K
▲荧光灯白平衡模式
色温:4000K
▲日光白平衡模式
色温:5200K
▲阴影白平衡模式
色温:7000K
▲色温K值白平衡模式
色温:10000K
不要死记硬背何时何地究竟该用哪一种白平衡模式
对于数码相机来说,如果你发现拍摄的画面色彩不如意,立即换一种白平衡模式再试一试就好了。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需要做大量对比性的测试练习。而对于资深摄影师来说,他们更习惯于采用RAW格式进行拍摄,然后在电脑上调整白平衡或色温。
▲最低色温的设置会导致严重的偏蓝色
色温:2000K
▲较低色温的设置会导致明显的偏蓝色
色温:2800K
▲这个色温设置与自动白平衡的效果差不多
色温:4000K
▲这个色温设置比左图要稍微偏橙红色一些
色温:5200K
▲较高色温的设置会导致明显的偏橙红色
色温:7000K
▲很高色温的设置会导致严重的偏橙红色
色温:10000K
色温K值白平衡的调整
除了少数最低档的数码单反相机、微单相机之外,几乎所有的数码单反相机、微单相机都提供了色温K值白平衡模式:在选择了色温K值白平衡模式之后,降低K值即可使照片偏向蓝色,提高K值即可使照片偏向红橙色。例如,在以上这些例图中,2000K的色温设置使照片严重偏蓝色,10000K的色温设置使照片严重偏橙红色。
▲在佳能的白平衡模式中选择色温“K”模式,然后旋转数据输入拨轮,即可设置色温K值
提示:对于RAW格式的照片而言,可以在后期调整色温K值,而且丝毫不影响画质。
▲天还未全黑时,摄影师耿春晖来到了凤凰古镇的河边,他采用荧光灯白平衡模式捕捉到了冷暖对比的色彩
色温:4000K
▲如果采取AWB自动白平衡模式,则难以捕捉到这美丽的蓝色,而且红色、橙色也不会有这么鲜明
色温:4000K
荧光灯白平衡模式(色温值4000K)有助于加强风景摄影的冷暖色彩对比
在拍摄风景照片时,如果景物中有橙红色的太阳、灯笼、霓虹灯等暖色光源,要想使橙红色更加鲜艳夺目,就必须使天空及其他景物呈现出浓郁的蓝色,有了鲜艳而且干净的蓝色,橙红色才会更加鲜明。此时,笔者建议采用荧光灯白平衡模式,或者将色温值设置为4000K,这样就可以强化冷暖色彩对比了。
▲RAW格式的照片在后期调整白平衡的效果(一)
色温:4000K
▲RAW格式的照片在后期调整白平衡的效果(二)
色温:5200K
▲RAW格式的照片在后期调整白平衡的效果(三)
色温:7000K
▲RAW格式的照片在后期调整白平衡的效果(四)
色温:10000K
RAW格式最适合记录和捕捉日出日落的色彩
在拍摄日出日落时,由于拍摄时间短暂,很多初学者会手忙脚乱,此时,笔者建议只需要重点设置好光圈及感光度即可,至于白平衡模式就不要过于操心了:采用RAW格式拍摄(而不是JPEG格式),然后在后期调整时可以随意设置白平衡模式或色温K值,这远比在数码相机上直接设置白平衡模式要方便得多。
▲这是Adobe Camera Raw软件的窗口界面,其操作是非常简单的,人人都可以轻松学会
后期调整其实很简单
有不少人总以为后期调整特别麻烦,其实,对于基本的色彩及曝光调整来说,其操作是非常简单的,人人都可以学会,而且人人都可以精通。如果嫌导入电脑之后再开启专业软件比较麻烦,也可以直接在数码相机上对RAW格式进行后期调整。有时候,先抓紧时间拍下来才是最重要的,切不可为了设置一大堆的参数而错过了最佳拍摄时机。
▲佳能的机内RAW调整菜单(一)
▲佳能的机内RAW调整菜单(二)
▲佳能的机内RAW调整菜单(三)
▲佳能的机内RAW调整菜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