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流域城市社区自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社区概述

一 社区的起源与发展

社区是人类社会在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必然的、不可缺少的和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社区根植于人类个体生命的社会性需要。马克思说:“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3页。显然,人类必须要以共同体的样式生活。一方面,人在本性上是需要归属感的生物。伯林指出:“最起码自亚里士多德以降,归属于一个愉快地认同的群体的欲望已经被看作是人类的一种自然的需求:家庭、氏族、部落、社会等级、社会秩序、阶级、宗教组织、政党、最后是民族和国家,所有这些都是人类这种基本需求实现的历史形态……拥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语言、习俗、传统、记忆,长期持续地生活在同一块土地,这些就被认为构成了一个社会。”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个体生命对虚无、疏离及失去认同的深刻恐惧,使个体产生对共同体的渴求,企图通过与他人建立关系,克服孤立、分隔及其他生存困境。另一方面,人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存在物。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动物的本质是由先天的本能和遗传决定的,不会因群居而发生改变。而人的本质则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来界定和体现。人类生命个体降临人间时,总是归属于特定群体,无可选择地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经由社会化过程,成为社会人,形成人的社会属性,获得对自我的认识与定位,并为自我的发展奠定社会基础。

个体与社会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之一。人类的个体生命不能独立生存,它必须与自己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群建立联系,并在与自己周围的环境和人群的互动中获取自己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资源与精神资源,这是人类生命的共同体本能。人类个体生命与其所依赖的环境和人群构成了个体生命的生态系统。在社会学意义上,人类个体生命的生态系统称为社区。

作为人类的共同体,社区在人类历史上早已存在。作为社会性的群居动物,人类社会的群体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地理区域,具有一定地域的社区就是社会群体聚居活动的场所。从起源上看,社区产生于农业时代的农村村落。在游牧时代,人们逐水草而居,并无固定的住所。游牧部落只是具有生活共同体性质的一种社会群落,不是真正的社区。随着农业的产生与发展,从事农业的人口定居于某个地区,形成农村村落。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乡村社区之间又出现了城镇社区。城市化、工业化之前的乡村社区与城镇社区是一种初级社区,居民同质性高,价值观相同,关系密切,交往频繁,疾困相扶,守望相助,乡亲、邻里心理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强,社区是人们生存的基地和福利的依托。

在工业革命时代,社区的发展出现了全新的面貌。社区进入了都市化的过程,城市社区的数量与规模日益扩展,出现了现代城市社区。大量农村人口离开原来居住的以家庭、家族、教区为基础的传统社区,进入城市,聚居而成为城市社区。城市化、工业化与市场化改变了传统社区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模式,冷漠、弱化的市场关系,取代了家庭、朋友和团结互助的坚实关系,产生了一系列社区问题和治理难题。现代社会的流动性与专业化破坏了传统社区的同质性与统一性,城市社区失去了血缘关系的纽带,社区不再是熟人而是陌生人的聚居区。在城市社区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是原子化的个体,传统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相互熟悉、同情、信任、互助的关系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互相疏离、陌生、反感、冷漠和孤立。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社区居民失去了传统社区提供的基本保障和精神慰藉,产生了诸如家庭破裂、吸毒、暴力、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现代城市社区的建设与发展逐渐进入各国政府的视野之中。


二 社区的含义、要素与特征

1.社区的含义

中文的“社区”一词来源于德语,也可译作“共同体”,原意是基于协作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英国学者H. S.梅因在1871年出版的《东西方村落社区》一书中首先使用了“社区”一词。最早对“社区”概念做出明确界定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学家罗伯特·E.帕克。帕克认为,社区是聚居在限定地域上的人群,是理解现代文明转变的基本单位。帕克阐述了社区的基本特征:(1)它有一群以地域为纽带组织起来的人群;(2)社区居民深深扎根于特定的地域;(3)社区居民有紧密的社会联系。

最早把“社区”概念引入社会学学科领域的是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滕尼斯。1887年滕尼斯出版《社区与社会》一书,从社会学理论研究角度使用了“社区”这个概念,标志着社区社会学研究的开始。

滕尼斯把“社区”与“社会”两个概念相对比,用它们来指称近代社会变迁的总体趋势。他认为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后,人际关系和社会运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滕尼斯用“社区”与“社会”分别表征两种不同的人类关系类型。“社区”主要存在于传统的乡村社会中,它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价值观相同、互相关爱、守望相助、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以一致的自然意愿和文化意识为基础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连接社区居民的是共同的血缘、地缘、情感与共同的传统价值观念,人与人之间具有亲密无间、相互信任的社会联系。社区的基本形式是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宗教共同体等,社区不仅仅是各个组成部分简单的加总,而是彼此之间有紧密联系和互动的整体。而“社会”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一种人际关系模式,则是以个人意志、理性契约与法律为基础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会”由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异质人口所组成,以个人主义和情感的脱离为特征,缺乏对共同体的认同,是重理性而不讲人情的社会团体。在滕尼斯看来,“社区”与“社会”是研究者出于比较研究的目的而人为构想出来的两种理想类型。纯粹的“社区”与纯粹的“社会”从来没有单独存在过,相反,所有的社会组织形式总是处在两个极端之间。基于浪漫主义的怀旧情绪,滕尼斯更加认同社区有机团结、交互联系的人际关系模式,对工业时代机械团结、情感疏离的社会交往模式持悲观的看法。

滕尼斯在定义“社区”这一概念时,没有强调社区的地域性特征,他更加重视的是人类关系的质量。滕尼斯的这种研究取向对社会学影响很大,成为以后社区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理论。

20世纪30年代初,以费孝通为首的一些燕京大学学生在翻译帕克的“Community”时,将“Community”译为中文的“社区”,首先将社区概念引进我国。费孝通指出:社会是人际关系的综合,每一个社区都是一个社会,而社会却不是社区。社区实际是指在一个地方共同生活的人,是一群聚集在一个地方分工合作的人,它是具体的人际关系。后来,费孝通在《社会学概论》一书中将社区定义为: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民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一地域里,形成一个在生活上互相关联的大集体。自此之后,“社区”这个译名一直被中国社会学界沿用,逐步成为社会学的一个通用术语。

中国早期的社会学者极力推动社区概念和社区研究的中国化,将中国的各种社会问题聚焦于社区层面进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政府大力推动社区建设,社区研究也成为社会学研究的热点。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中办发〔2000〕23号文件首次对社区概念做出明确的官方权威阐释:“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多吉才让主编:《城市社区建设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第205—212页。

2.社区的要素

从社区的定义来看,社区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1)地域。社区是一个地域性生活共同体,社区居民的生存与发展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地理空间,一定的地域是构成社区的必然要素。社区的地域要素是社区各种地理条件的综合,是社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地域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其生存与发展的地理空间和基本场所,而且为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是影响社区变迁的重要因素。

(2)人口。社区的人口是具有稳定的社会交往关系的一定数量的人群。社区是由人构成的共同体,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不可能形成社区。人口是社区的主体和核心,是构成社区的第一要素。不论何种类型的社区,正是因人口的聚集与互动,方能满足居民彼此的需求。社区的人口,由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组成。社区的人口不是孤立的个人存在,而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组织起来进行共同生活的利益互惠与生活维持的团体,他们以社会群体的形式发挥着社区主体的作用。社区的人口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社区政治参与、经济活动、文化生活的创造者和承载者,也是社区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的创造者与享受者。他们不仅创造了社区生活本身,也创造了这种生活的物质条件,形成了人们在交互活动中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既是社区居民社会活动的结果,也是他们赖以进行社会活动的条件,更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口数量的多少、密度的大小、素质的高低等状况极大地影响着社区的发展。

(3)组织机构。作为具有多重功能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社区是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社会实体。每个社区都要有相对独立的组织机构,管理社区的公共事务,调解人际关系矛盾和民事纠纷,维护社区的共同利益,保证社区生活的正常进行。因此,社区的组织管理机构是社区不可缺少的要素。

(4)社区文化。文化是整合、凝聚社区居民的精神力量。社区以一种富有人情味和情感性的文化特质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超越性的生活环境和精神家园。由于各个社区的地理条件、历史传统、形成过程、发展水平有差异,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区文化业各有特色。社区的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社区的地域特点、人口特性、生活习惯、历史传统、公共象征、管理方式以及社区居民的宗教信仰、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地方语言等方面。社区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传统和地区文化传统,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体现城市和区域的文化特征,是社区文明的象征。同时,社区文化是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影响力的源泉。因此,社区文化是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与社区居民的生活实践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区居民在长期的社会活动和文化生活中积极参与创造的成果。

社区概念暗含的是政府权力的淡出,社会自治组织能力的提升,体现的是社会的自助、自主、自治,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发展责任的共担和社区发展成果的分享。

3.社区的特征

作为一个地域性社会共同体,社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社区是一个相对完整和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社区是社会的构成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有限制的地域性社会共同体。社区就是区域性的社会,是人们凭感官能感觉到的具体化的社会,涵括了诸如人口、社会组织、社会关系、地域及资源等社会有机体的最基本要素,是宏观社会的缩影。社区内部有相对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有相对配套的制度、规范和管理体系。人们共同经营社会生活、自身生存、发展的各种基本需要都能在社区得到满足。

(2)社区具有多重功能。与功能单一化的社会组织不同,社区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一个成熟的社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服务、社会管理与社会整合等多方面的功能,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社区功能的多重性是由社区内容的多样性和社区居民的多方面需求所决定的,也是社区作为社会实体的一种反映。

(3)社区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社会单位。社区为人们参与重要社会生活、经营共同的社会生活提供最起码的场所和条件,社区活动是社区居民生活活动最基本的内容。由于社区是最基本的社会共同体,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活基地,人们的基本生活活动诸如职业活动、日常生活消费、人际交往、政治参与等大都是在社区范围内进行的。社区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决定了它必须具备相应的活动设施、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

(4)社区是以聚落作为自己的依托或物质载体的。所谓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居住直接有关系的其他生活设施。社区是人类活动高度聚集的地域空间。人类寻求比较理想的居住场所和活动基地,是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从历史上看,人类的居住地,逐渐由临时的、移动的居住地、向着固定的、永久的居住地方向转化。由于人类生活的群体性、社会性,逐步形成了以聚落为主体的群居生活方式。我国城乡的聚落形式有村落、集镇、县城和城市等,它们都是社区的依托和物质载体。首先,聚落是人口集中的地方。我国城乡95%以上的人口都是定居于、集中于各种类型的聚落之中。其次,聚落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基地。作为经济活动中心的城市,不仅是工业生产的集中地,而且也是巨大的消费中心;有些城市还是全国或某一行政区域的政治、文化中心。最后,一个社区的构成要素大都聚集在聚落之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也主要是在各自居住的聚落这一地域空间内进行的。

(5)社区是发展变化的。社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乡村社区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社区形式,后来,在乡村社区的基础上出现了城市社区。数千年来,不管是乡村社区还是城市社区,其内部结构、管理方式、文化发展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社区的发展变化是社会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 社区的类型与功能

由于社区的历史传统、构成要素及区域特征存在差别,从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社区。社区类型的多样性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社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空间特征进行划分,社区可以分为法定社区、自然社区、专能社区和虚拟社区四种类型。按照社区规模进行划分,社区可以分为微型社区、中型社区和大型社区三种类型。但是,社区研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分类方法,是以经济结构、人口密度和社会组织形态等多元标准,把社区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两种类型。

城市社区是指聚居在城市一定生活空间内的城市居民在非农产业基础上所组成的、以区域为纽带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的主要特点是:人口集中、密度大,经济活动多样,市场经济发达,社会结构复杂,社会流动快,生活设施完备,生活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的变迁速度快。城市社区是城市生活的基本单位和细胞,是城市社会的一个“全息缩影”。城市社区是城市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的发展状况标志着城市的发展水平、文明程度和社会生活质量。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的,是指聚居在农村地域范围内以村或镇为中心的农村居民在农业基础上组成的社会共同体。与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社区具有以下特点:地域广阔,人口密度小,居民聚居程度不高,人口素质低,社会组织部发达,自治力弱,居民血缘地缘关系密切,居民认同度不高,权利意识薄弱,生活设施落后,文化生活贫乏。

社区的功能是指社区的各个组成部分对社区建设与发展发挥的积极效用。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社区有很多功能。

1.社区参与功能。社区是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社区公共活动,影响社区权力运作,共享社区发展成果的基础平台。从社区功能的角度看,社区参与是推动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发展、实现社区自治的基本途径。社区为居民提供参与社区政务、社区管理、社区经济、文化娱乐、法制宣传与教育、社区福利等各种公共活动的机会,有利于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交往与互助,培养居民认同感、归属感与志愿精神,充分挖掘居民的潜能,实现社区的价值整合与资源整合。

2.社区服务功能。社区服务是指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服务,社区服务的目的是通过充分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和开发社区资源来发现和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作为社区居民生活的共同体,社区必须为居民提供包括福利、公益、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娱乐、法律事务、家政、物业管理等各种社会化服务,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一般来说,社区服务具有地域性、互助性和福利性的特点,并不包括私人商业服务。从外延上看,社区服务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针对特殊群体需要而提供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这类服务市场不能提供或市场提供而个人缺少购买能力。另一类是针对一般居民需要而提供的便民利民服务、社会化服务、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

3.社会化功能。社会化是指自然人习得社会文化知识、价值观念与生活技能,把社会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区是人的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和载体之一,社区内的家庭、幼儿园、学校和亲朋群体对人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社区的文化环境、亲朋群体的社会经验、社区幼儿园和学校的教育、社区各种公共活动等都是社区社会化的重要渠道,对社区居民发挥着社会化的功能。通过社区社会化过程,可以培养居民共住共生、相互依存、守望相助的社区生活理念,认识自我价值,树立责任意识,促进居民自我完善,提升居民社会功能,从而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4.社会管理功能。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和重要载体。工业化、城市化使社区成为社会公共事务的汇集地、社会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和社会矛盾的聚焦点,社区社会管理的基础地位日益凸显。为化解现代城市基层社会风险,必须依托社区,实现对所有人群的全方位管理。社区社会管理是对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主要包括整合利益诉求,即汇集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意见,予以回应或输入公共政策体系;维护公共安全,即调查社情民意,管理流动人口、边缘群体和管制群体,利用信息技术预防和处理社区公共风险,进行公共卫生与公共安全宣传教育;推进社区自治,即促使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化解社会风险,即动员社会力量与社会资源援助社会弱势群体,解决居民在上学、就业、婚姻、养老等方面的生活难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