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意识的起源与作用
(一)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劳动与意识的起源
《圣经》上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人也是上帝造的。其实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完全否定了这种观点。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关于生命的起源,科学家最近发现可能与小星体撞击地球有关,也就是说小星体的撞击改变了地球环境。这进一步说明生命不是“上帝”创造的。
人为万物之灵。人的心理、意识是属于宇宙间最复杂的现象之列的,恩格斯誉之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意识的产生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从自身发展中产生能思维的生物,经历了漫长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环节: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由刺激感应的反应形式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纯粹的动物心理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语言和人脑的必然产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演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由此可见,人类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导致生物进化的关键因素。达尔文形象地描述说:“自然选择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瞪大眼睛搜检着世界每个角落的生物,不放过任何一点变异,哪怕是最微小的变异。在这一过程中它不断淘汰差的,保留好的;只要一有机会,它就会悄然无声、不露痕迹地发挥作用。”科学研究证明,文化与基因之间曾经且现在仍在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从而加快了人类最突出的特点——心智的进化。这种进化始于拥有相对发达大脑的人类祖先靠智慧而不是体力兴旺发达起来。并且,这种最重要的选择压力至今仍在作用于大脑功能。随着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文化进化与自然进化共同促进人的进化,特别是大脑功能的进化。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我们人类现在的进化过程是文化的,我们有与自然遗产、基因遗产一样的文化遗产。
意识的本质是什么?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离不开物质,但又不同于物质而具有精神现象的特征。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作为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即条件反射。人不但有第一信号系统,还有第二信号系统,也就是信号的信号——语言和文字。
历史上有“望梅止渴”的故事:有一年夏天,曹操率军出征,天气热得出奇,士兵们口渴难耐,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曹操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于是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这就是用了语言的刺激作用。
有了语言和文字,人类的意识和思想得以交流、记录和流传。有人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每人只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一下,每人都有了两种思想。正是借助第二信号系统,人类的意识不断丰富、传播和发展。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脑只是思维的器官,并不是思维的源泉。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人的大脑皮层内有140亿个神经元,而其中有效工作的通常只有7亿个左右,仅占总数的5%。如果能激活10%的神经元,人就会变得非常聪明;如果能用20%的神经元,就可以称为“天才”了。能否将大脑尚未利用的潜能开发出来,让普通人变成“天才”呢?
“天才按钮”藏在何处?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科学家就开始研究已故“天才”人物的大脑。他们认为,只要揭开了这些“天才”的秘密,就可以“创造”出才能出众的人。1929年莫斯科大脑研究所建立了一间“伟人大脑陈列室”。至今,这里的特制烧瓶里还收藏着高尔基、巴甫罗夫等数十个大脑标本。“遗憾的是,研究伟人的大脑并不能揭示‘天才’的秘密。”大脑研究所的伊琳娜·多戈列波娃教授说,“因为从生理上说,已故‘伟人’的脑回竟然与普通人的脑回一模一样。”
现在世界上有多家研究机构都在研究伟人的大脑到底有什么不同,尚未得出统一的结论。目前只知道,一个人的才能如何并不取决于脑的大小,也不取决于脑里的生物化学成分。
圣彼得堡大脑研究所的神经生理学家率先在活人的脑里寻找意义重大的“天才按钮”。现任大脑研究院科学顾问的纳塔得娅·别赫捷列娃院士说:“有一次,在刺激大脑皮质下的一个细胞核时,我的工作人员弗拉基米尔·斯米尔诺夫曾亲眼目睹一名试验对象比原来‘聪明’了1倍,他的记忆力大大增强。在刺激大脑的这个点之前,他在几秒钟内只能记住5—9个任意挑选的单词,经过刺激后,他能记住15个或者更多的单词。”也许,人类发现“天才按钮”的时间已为期不远了。
(二)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意识与潜意识
意识与潜意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贯通。
人不但有自觉的意识活动,还有无意识或潜意识。意识与潜意识好比是一个负阴而抱阳的太极图,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贯通。
意识的太极图结构
当一个人处于正常的状态下,比较难以窥见潜意识的运作,这时,梦是最好的观察潜意识活动的管道。其实,无意识思想的萌芽早在古代就出现了。古人因做梦而产生的“灵魂”观念,是人类对无意识最古老而普遍的体认,并由此形成了世界各民族源远流长的梦文化。但古人对无意识(梦)的体认往往是扭曲的。正如恩格斯分析过的,“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将无意识问题纳入科学的研究领域,还是近代的事情。
常言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人的精神活动既有自觉的意识活动,也有不自觉的潜意识活动。意识与潜意识交融互动,是人类进化与实践活动的产物,又给予人的发展以能动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善于发挥两种因素(理性和非理性)的作用,发掘两种意识(意识和潜意识)的潜能或创造性。意识与潜意识既相互区别和制约,又相互依赖和影响,保持二者的协调和合,是保持心理和谐与人格健康发展的条件和体现。人的潜意识活动有着特定的特点和规律,善于把握和运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发挥其作用,才能发掘人的潜能和价值,促进心理和谐,加强人际沟通,推动创造革新。当然,对潜意识的作用和价值要有一个恰当的估计和定位。在日常生活和创造活动中,理性因素、自觉的意识活动是主导的方面,非理性因素、自发的无意识活动是非主导的方面。潜意识的自发性与意识的能动性相互补充、相互为用,共同影响人的精神生活。
(三)“心之官则思”再审思——心脏与潜意识
心脏不只是血液的动力泵,它还是情绪的信息源和调节器。
《孟子·告子上》有言:“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意思是说,“心”这一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叫作心。现在人认为大脑才是思维的器官。
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假如大脑能移植”,这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是啊,假如大脑真的能移植,那么会产生多么奇妙的事情。一个人可能会拥有另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平庸之辈会变成天才,一位男子可能表现出女人的性情……因为长期以来,科学证明“大脑是意识的器官”。可是近年来,因为心脏移植而引起性格变化的事例,让我们不得不对中国传统的“心之官则思”之说又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
有西方媒体称,美国女公民西尔万娜·佩斯卡把给她做心脏移植手术的医生告上了法庭。原因是,过去一直性格开朗和精力充沛的她,自从实施心脏移植手术后,一下子变得郁郁寡欢。就连在她担任招待员的那家咖啡馆的顾客看到她那一脸丧气的样子,也都纷纷改坐到由别的招待员服务的桌子。咖啡店老板也要炒她的鱿鱼。原来,从护士那里得知,移植给她心脏的那个人是个殉情男子。另一个美国公民西尔维娅·克雷尔,原来是一个滴酒不沾的素食者,可自从接受心脏移植之后,突然想吃汉堡和喝啤酒。原来提供心脏的人是爱吃这些东西、因骑摩托车出车祸而亡故的18岁摇滚歌手吉姆。
美国有位40岁的货车司机杰姆·克拉克接受心脏移植后也是性情大变。杰姆从来都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他从不曾给妻子玛吉写过一封情书,因为他15岁就离开了学校,文法差得要命。所以当2006年的一天,杰姆突然坐到桌子前,开始给妻子写下一行行的情诗、表达细腻的情绪时,连他自己也感到震惊。原来,杰姆在半年前刚刚接受过心脏移植手术,他确信自己写诗的“怪癖”来自那颗移植的心脏,因为捐赠者一家人都爱写诗。
还有一个例子,中国有一位小女孩,12岁就患了严重的心脏病,需要进行换心手术。而他的爸爸在美国正好联系到一位18岁姑娘的心脏可以移植,她是学习舞蹈的,因车祸身亡。手术很成功,小女孩换心后身体康复,继续她的学业。后来,学校里举行文艺活动,她主动提出要跳舞,舞跳得很好。而在这之前,人们从未发现她有这方面的天赋。
美国底特律“西奈”医院的生理学家波尔·皮尔索尔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心脏里储藏有我们大脑受其支配的信息。所以说,心脏一植入别人的身体,便开始指挥新的主子,改变他的性格和习惯。皮尔索尔在其《心脏代码》一书中谈到了这个问题。
他在书中写道:“在我给一个41岁的男子移植了被火车轧死的19岁姑娘的心脏之后,他好像换了个人似的。他本来从小就是个慢性子,是个性格忧郁的人。可换了心脏之后,就像是注入了激情,萌生了对生活的强烈兴趣。有个36岁的女患者也很幸运,给她换了一颗20岁姑娘的心脏。姑娘是跑过马路去给未婚夫看结婚礼服时,不幸被汽车轧死的。这一来可好了,患者几乎每天都梦见跟一个心爱的小伙子幸福约会。据她说,她从早到晚都有一种幸福感,而且这辈子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开怀笑过。”
皮尔索尔认为,早就有人提出过人体细胞同基因代码一样含有一个人全部信息的想法(中国学者也曾提出“全息胚”的说法),达尔文就提出了情感生化特征的假说。我们的“性情”,或者说性格,不是像过去认为的那样储存在大脑中,而是藏身心脏里。正是在这里设计一个人的个性,所以说是它在思考、感觉,并同整个集体协同动作。这种“记忆细胞”,或者说是性情,便在心脏移植过程中转移到另外一个人的身上。
大脑和心脏联系非常密切,二者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传统观点说大脑是意识的唯一器官,而实际上,大脑和心脏联系非常密切,二者保持着紧密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在人的成长过程和心理活动中,不仅大脑承担了意识和无意识活动的功能,同时心脏也保存了一些潜在的信息,这些信息既对心脏有着一定的依赖性,同时又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即使心脏的主人发生了变化,但既有的信息或者说潜意识却还能保存下来并发生能动作用,进而影响新主人的情绪和情感世界。人的心脏似乎就处在生理能与心理能的交汇点上,不仅良好的营养和有益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而且心脏还兼有记忆和信息存储功能,保存了人的情绪体验和心理能量。
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的心脏也许具有某种“思考和记忆功能”!这正是许多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突然性格大变、继承了心脏捐赠者性格的原因。美国加州心脏数学协会的专家也深信,人类的心脏并非仅是一个“血泵”那么简单,心脏是个很复杂的器官,有许多谜团还没有解开。他们最近还发现,一种具有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的神经细胞的确在心脏中工作,并且组成了一个微小但却复杂的神经系统。
心脏与潜意识的特殊关系,对于潜能的开发是否又提供了一条路径呢?可以肯定地说,保持和锻炼一颗健康而富有活力的心脏,保持一个年轻而健康的心态,是一个人保持心理健康和富有创造力的重要条件。一方面,心理健康有助于心脏的健康,保持一种健康、和谐而积极向上的心态,可以增强心脏的免疫功能。相反,心理不健康甚至存在某种疾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诱发心脏疾病。另一方面,注意保护心脏,锻炼和促进心脏的健康,也会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激发人的心理潜能和创造活力。
由此,进行潜能开发,不仅要重视人的大脑的意识和无意识活动,还要同时关注人的心脏功能对人的情绪、情感、智能和体能的作用。生命在于运动,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于保持心脏和身体的健康都是必要的和有益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学习和工作要注意劳逸结合,减轻心脏的负担,防止心理疲劳,才能维持生命活力和可持续的创造欲望。
(四)机器人不是人——意识与人工智能
前面说过,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无论是正确的反映还是歪曲的反映。
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根据控制论的基本原理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制造电脑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人工智能在功能表现上代替甚至超过人脑的部分思维能力。它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人类思维同“机器思维”有相似之处更有本质区别,人工智能只能受人类的支配和操纵,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思维,更不可能反过来支配和统治人类。机器人不是人。认为“机器思维”将会完全取代人脑思维甚至统治人类的悲观论是没有根据的。不管人工智能多么先进,但它毕竟是时代的产物,永远脱离不了生产它的那个时代。
机器人又是“超人”。因为人工智能在记忆和运算能力等方面都大大超过人类。现代智能机器人已经开始进入办公、生产和生活领域,大大减轻甚至取代了人的部分脑力和体力活动。
国际TOP500组织在2013年6月17日公布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由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这也是中国超级计算机时隔两年半之后重返世界之巅。2015年7月13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的“2015国际超级计算大会”上,我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再次位居第45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榜首,这是“天河二号”问世以来,连续第5次夺冠。TOP500榜单每半年发布一次。
意识与人工智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正确解决意识和信息以及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问题,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而且有重大的哲学意义。
(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想象与灵感
想象与灵感是意识与潜意识的能动表现。
人有意识和潜意识,一般人学习的时候,都是运用意识的力量。其实,潜意识的力量也是十分巨大的。运用潜意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不断地想象。正如列宁所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列宁曾高度评价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认为“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他指出: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是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科学发展史表明列宁的话是十分正确的。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注意到灵感的存在及其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德谟克利特就曾说过:“一位诗人以热情并在神圣的灵感之下所做成的一切诗句,当然是美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57)杨振宁指出:“科学绝不只有逻辑,只有逻辑的科学只是科学中的一部分,而且在讨论科学的创造性时,这部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通过想象,发现灵感,一下子同时了解每一个方面的规律。这种更上一层的了解就不只是逻辑思考所能达到的了。”“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并不是用逻辑推理出来的。”“要有很丰富的别人没有的想象力。”杨振宁不仅肯定科学创造活动中灵感的存在及其重要性,而且认为灵感来自丰富的想象力。钱学森也认为:“凡是有创造经验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创造思维中的‘灵感’是一种不同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思维形式。”灵感是一种顿悟式的潜意识活动,一般是指突如其来的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或是在外界信息的刺激下瞬间爆发出来的对问题的创造性突破。正所谓:
有心栽柳柳不成,
无心栽柳柳成荫。
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功夫。
美国一位科学家对6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调查发现,30%的人经常出现灵感;50%的人偶尔出现;17%的人从未出现。阿基米德浮力定律的发现就是一个灵感思维的典型例子。对于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来说,灵感是他们进行创造性劳动不可或缺的非逻辑性思维之一。钱学森说:“我认为现在不能以为思维方式仅有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这两类,还有一类可称为灵感。也就是人在科学和文艺创造的高潮中,突然出现的,瞬息即逝的短暂思维过程。”灵感具有突发性、瞬间性和情感性等特征。爱因斯坦在回忆获得灵感后写《论供体的电动力学》的过程时说:“这几个星期,我在自己身上观察到各种精神失常现象。我好像处在狂态里一样。”
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曾体验过这种灵感。他描述道:“当这种灵感来临时,人们简直会忘记一切,变成一个狂人,每一个器官都在战栗着,几乎连写出个大概来的时间也没有,就一个思想接着一个思想地发展着……”郭沫若在创作长诗《凤凰涅槃》时也遇上了这种灵感。他晚上行将就寝时伏在枕头上火速地写,全身感到有点发狂,表现着一种神经性的发作。其实,这种灵感无非是长期在潜意识中孕育着,积累到一定量就要爆发,并激活整个大脑,使左脑与右脑都高度活跃,神经元充满生物电,高度兴奋,于是产生灵感,并使人显现狂人状态。
从科学史上许多科学发明来看,灵感和直觉往往属于那些以顽强毅力投入科学实验的实践,并运用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和思维进行艰苦探索的科学家。产生灵感要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在灵感产生前苦苦思索状态。这时人脑必然处于高度集中和兴奋状态,随时等待着外界触发信号的到来,可称为受激态;二是来自外界的有效触发信号。为此,人们在从事创新活动时就要积极地为创造这两个条件做好充分准备:一方面,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自己所研究的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使大脑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有意识地使思维处于高度受激态,等待灵感触发信号的到来;另一方面,如果你所研究的问题十分棘手,以至于你头昏脑涨,最好暂时停下手中的工作,使自己完全放松下来,散步、聊天,抑或看看报纸、看看电视等,这些活动很可能给你创造一个启发灵感思维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