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美丽风光
置身于美丽的自然风光之中,让人轻松愉快、心旷神怡。
您想象中的好望角和眼前的好望角有什么不同?当您在此观波浪汹涌、听涛声澎湃、赏天然美景时,别忘了这里是“非洲大陆的最西南端”,而不是“非洲大陆的最南端”。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厄加勒斯角距离好望角尚有140余公里。另外,别以为北京到这里有12933公里,就以为中国与这个“天涯海角”没有多大关系,有人说最早绕过好望角的可能是中国的郑和船队,那可是600年前的事了。
当您从南非北上来到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大瀑布时,震耳欲聋的瀑布涛声和那飞架瀑布上空的七彩虹不由让您赞叹大自然的美丽与奇特。维多利亚大瀑布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瀑布,跨越津巴布韦与赞比亚两国,要观赏瀑布的全貌必须办两个国家的签证,从两国分别入境,一个瀑布让您旅游了两个国家。
津巴布韦的西邻国是纳米比亚,就在该国的西部沙漠地区,您能观看到奇特的“月球风光”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珍奇植物——千岁兰,这两个风光一定会让您沉迷其间,流连忘返。
赤道穿越非洲大陆,在乌干达的赤道圈旁,您能见识赤道风情,西红柿有水果与蔬菜之分,而毛里求斯的七色土与土风舞又让您感受独特的岛国风光。
中国古人说:“独于山水不能廉。”置身于美丽景色之中,您一定要忘情投入,尽情观赏,纵情享受!
第一节 白浪滔滔好望角
每当提起天涯海角,人们自然认为那是一片遥远的荒野之地,脑海里顿时浮现出草木难生、人迹罕至、空旷寥廓的凄凉景象。“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就是中国古代诗人笔下的边关天涯。那么,位于非洲大陆最西南端的好望角——这个举世闻名的天涯海角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色呢?
从开普敦沿海岸线驱车南行,一边是碧波万顷的大海,一边是陡峻直立的峭壁,随着蜿蜒的滨海公路向开普半岛南端延伸,一幅幅美丽如画的迷人景色将我们带入好望角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39年的这个自然保护区,据说是为了保护欧洲白人初来此地时的那种原始状态。保护区面积50多平方千米,形似一把尖刀插入大海,一条公路纵卧其间,从入口处到好望角尚有13千米。
好望角自然保护区堪称一个天然的动植物园,成百上千种动植物,其中不乏该地特产,和谐统一地生活在这个边缘地带。数百种动物——从海中游弋的鲸鱼到天空飞翔的海鸟、从地上爬行的蜥蜴到岛上漫步的狒狒,构成一个立体多样的动物世界。这里有1036种针叶灌木,是世界上相同单位面积上灌木种类最多的地方;帝王花是南非的国花,这里有26种美丽的帝王花,花色从浅粉色到深红色,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构成一幅绚丽缤纷的美丽彩图;除9种好望角特有的鲜花外,这里还有26种从国外成功移植而来的“异域佳丽”,它们是19世纪中叶从澳洲、欧洲和美洲的植物园里精心挑选的。汽车在其间穿行,美景在窗外掠过。
南非国花——帝王花。
纵卧保护区的公路在约10千米处出现分岔,右弯朝西南方向前行,便来到一片平坦开阔的海滩,潮湿的海风阵阵劲吹,白色的海浪滚滚涌来,拍打着岸边排排嶙峋的乱石,卷来层层嫩绿的海带,群群海鸟追逐浪尖俯仰嬉戏,一处险峻的石质岬角静静屹立海边,雄伟壮观,赫然障目。这就是驰名全球的好望角,一块黄色木牌上标明:东经18°28′26″;南纬34°21′26″;非洲大陆的最西南端。第一位环球航行的英国航海家德雷克曾于1579年经过这里,认为好望角是“世界海岸线上最雄伟美丽的岬角”。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清楚、全面、客观、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和认识好望角需要站在“远近高低”的不同点。开普角与好望角相连,比好望角地势高,是观看好望角得天独厚的佳地。如果从纵卧保护区公路的分岔左弯向东南方向前进,就可看见一条高高升起的山岳,其顶峰海拔约240米,上面矗立着一座灯塔。这就是与好望角毗连的开普角,两角恰如孪生子。
这里是旅游胜地。停车场上整齐地排满了各种车辆,不同国籍、肤色、年龄的人们来到这个天涯海角,一睹非洲大陆最西南端的独特风光。游人可以步行到开普角的顶端,也可先乘一种名叫“飞行荷兰人”的缆车,这一缆车的命名是为了纪念1860年在这里沉没的同名帆船。缆车的终点站离开普角顶点尚有一段陡坡,拾级而上就到达灯塔。这座灯塔建于1860年,海拔249米,置身此地,视野顿时为之开阔,四周景色一览无余。
近距离观看好望角。
在这片天涯海角之地,常年多是风和日丽的天气。站在灯塔前朝南方极目远眺,茫茫大海碧波万顷、一望无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当海鸟掠空而过,尽管不是落霞时分,唐代天才诗人王勃这一千古传诵的名句自然会浮现在你的脑海。而当你环视周围,仰视蓝天,俯视大海,唐代另一位诗人施肩吾在《晓光词》中的名句“风神为我扫烟雾,四海荡荡无尘埃”也会在脑海闪现。凭借着无穷的想象力由远及近遐思,本格拉寒流自西向东缓进、厄加勒斯暖流由东而西急冲,两大洋流就在离这里不远处的海域相汇。就在前方湛蓝的海水表面上,有一处不时翻滚着白浪,那是三百多年来数十艘大型船舰触礁沉没海底所形成的海上奇观。从这里俯瞰,岬角处竖立着一座新灯塔,它于1919年建筑在真正的开普点上以代替旧灯塔,海拔87米。旧灯塔的光力相当于2000支蜡烛,在晴朗的夜空,航行在茫茫大海中的船只远离67公里就能看见。尽管如此,当遇上多云浓雾天气,船只难免失事。新灯塔海拔低,可以避免旧灯塔地势高而雾多的不利因素,且其光力相当于50万支蜡烛;1936年由煤气灯改为电灯,光力又增加了38倍。
站在旧灯塔处眺望,东南方向是厄加勒斯角,那才是非洲大陆真正的最南端,比好望角还向南伸出50多米;东北方向是多半圆形的法尔斯湾,“法尔斯”是英语“错误”的音译,由于它伸入内陆使当年的航海者沿海岸旅行多绕了一段路程,因之得名;西南方向就是伸向大西洋的好望角——非洲大陆的最西南端,只见其角下排排波浪滚滚涌来,有节奏地拍打岩岸,击起滚滚的白色浪花,发出滔滔不绝的响声。此时此地此景此声,不禁令人思潮涌动!
15世纪后半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欧洲国家加速了海上探险步伐。葡萄牙加紧寻找绕过非洲大陆南端通往富庶东方的新航道,1487年8月,国王任命迪亚士继续未竟事业。迪亚士率三艘双桅帆船驶离里斯本,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到今天纳米比亚的吕德里茨湾时,放下供给船带领两艘帆船继续前进,未料遇到暴风袭击,不得不驶离海岸。谁知强大的风力将帆船直朝南方吹去,帆船像断线的风筝,随风漂流了12个昼夜,迷失在苍茫大海之中。他们只知道朝东航行可以接近海岸,可是航行一段后仍是汪洋一片,只好调转航向北行,于1488年2月3日抵达莫塞尔湾。
惊恐、疲倦、茫然,求生欲战胜了使命感,船员们坚决要求返航,迪亚士却执意前行。当到达阿尔戈阿湾时,船员们彻底失去了忍耐和信心,在“六军不发无奈何”的窘境中,迪亚士被迫决定调转船头回航。归程是在看得见海岸的情况下航行的,当驶过“错误湾”后,迪亚士犯了一个错误,认为来到了“非洲大陆最南端”。此时此地,急流险滩、狂风巨浪、风力高达100公里/小时,周围还布满了暗礁岩石,他们险些葬身鱼腹。于是给这个岬角起名——风暴角。
迪亚士凯旋祖国,受到英雄般礼遇。葡萄牙国王认为,迪亚士里程碑式的“新发现”是个好征兆,将会给他们带来新希望,因为绕过那个风暴海角就可以通往东方,遂以积极态度将“风暴角”易名“好望角”,一直沿用至今。葡萄牙一位历史学家曾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视着这个珍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海角。他们不但发现了一个突兀的岬角,而且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由于迪亚士对付抗命船员的态度过于软弱,失去了西方发现东方新航道的一次良机。1497年7月8日,达·伽马奉命率四艘帆船再次从首都里斯本出发,继续探索通往印度的航道,是年11月22日驶过好望角,于次年初抵达印度,完成了航海史上的一个壮举。1500年,迪亚士——这位好望角的发现者、在随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尔远航印度途经“风暴角”时,遭遇风暴沉船海底。为了纪念迪亚士和达·伽马,后人在好望角分别为其立碑。
1988年,一些欧洲人和南非白人在南非曾举办庆典,纪念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发现”好望角500周年。对此,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反唇相讥道:“早在欧洲人到达好望角之前,我们非洲人就已经在这里了。”
毋庸置疑,好望角的“发现权”非非洲人莫属。但相对于外人而言,首次远航好望角的人是否就是迪亚士?看来还有待商榷。从不断发现的古代文物和遗迹,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的考证和研究成果来看,所谓欧洲人首航好望角的说法,已开始受到动摇和质疑。
在好望角以东147公里的非洲大陆最南端——厄加勒斯角,有一个沉船博物馆,里面展示着从好望角及其附近海域打捞出来的各种物品。我在那发现,从破烂不堪的船舷,到锈迹斑斑的铁锚,从船上所载的水手生活用品,到逃生所用的橡皮救生圈……几乎是应有尽有。我还注意到,在那里展示的被打捞出来的瓷器,大多产自中国。一些物品上带有明显的汉字。
在一本名为《南非的船难与打捞》的书中,列举了近1000艘沉船的位置与时间,“这当然不可能囊括历史上所有在南非沿海沉没的船只”。该书的前言指出,“南非史料记载的第一次船难发生在1505年,一艘从印度满载香料的葡萄牙船在回程途中在莫索湾沉没”。“这显然不是第一艘在南非的沉船。早在此前,南非境内就发现了中国瓷器,而中国船队极有可能在1420年前后绕过好望角”。
为破解中国船队首航好望角而在南非海域尚未发现中国沉船这道难题,该书第29页专门介绍了中国先进的造船术,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的帆船制造业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欧洲直到19世纪才能够达到。”郑和船队庞大,船体坚固。跟随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巩珍在《西洋番国志》中说:“宝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明史》记载:“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按明代尺寸换算,郑和宝船的长宽分别约为138米和56米。由此推算,最大宝船的载重量可达2500吨,排水量3100吨。
换个角度远看好望角。
为完成下西洋的重任,郑和组建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庞大远洋船队。船队由宝船、水船、座船、马船、粮船、战船等各种船型合理构成。每次远航,由62艘大中型宝船组成主体,加上其他类型的船只,“乘巨舶百余艘”。其中第一次下西洋乘船208艘之多,是七下西洋使用船只数量之最。
相形之下,1492年西班牙航海家哥伦布远航美洲时的船队仅有三条小帆船,旗舰“圣玛利亚”号的排水量不足100吨。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远航时的船队只不过四艘船,船身长不到25米,载重量仅120吨左右,还堪称是当时欧洲装备最精良的船只。待达·伽马返回葡萄牙里斯本时,海员剩下不到一半人。麦哲伦的船队返回西班牙时,船队水手已所剩无几。而郑和的船队,不但绝大多数水手安全回国,而且还带回了众多的外国使者。所有这些表明,当时在造船工艺、航海科技和驾驭海洋的能力方面,欧洲人都望尘莫及。
究竟谁人首航好望角?有的外国学者经过深入研究和实地考证后认为,首次远航好望角者是中国的郑和船队,而不是欧洲人。欧洲人是在得到郑和的航海图之后,才得以远航好望角、“发现世界”的。英国学者孟席斯对此更是确信无疑,他在书中谈到了有关经过。
1421年当郑和的宝船到达印度古里时,一名年轻的威尼斯人达·康提恰好在那里。此人曾在埃及学习过阿拉伯语,还娶了一名穆斯林妻子,改信了伊斯兰教,并以穆斯林商人的身份游历各国。他结识了中国船员,并搭乘中国船从古里来到东非沿海的索法拉,继而随船南下西行,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西部海岸……
达·康提离开船队时,带走了从中国人那里得到的航海知识和几幅航海图的副本,回欧洲后将其中的一幅航海图呈给为葡萄牙王室工作的制图师毛罗修士,再由毛罗将那张珍贵的航海图敬献给着迷于航海的葡萄牙亲王亨利。毛罗曾出版过达·康提的见闻录,还在1459年按中国航海图的样本绘制了一张世界地图。在这幅地图上,毛罗准确地画出了好望角的三角形状,他把好望角称为“德迪亚卜角”,并画了一幅中国帆船图,还就此作了题记说明。题记描述了中国水手在好望角——“德迪亚卜角”休整补给的情景,还特别提到这些水手所发现的大鸟和鸟蛋,其实就是指鸵鸟和鸵鸟蛋。数百年过去了,如今好望角的鸵鸟仍会伸长脖颈欢迎游人。
由于达·康提的缘故,最早由中国人绘制的航海图,经过欧洲人复制或加工绘制,便开始在威尼斯和欧洲其他地方出现和流传。它们或称航海图或称世界地图,由于翻译等方面的原因,即使是同一个地方,其称呼却不相同。
1428年,葡萄牙王储敦·佩德罗,也即亨利亲王的兄弟,将一幅世界地图从威尼斯带回葡萄牙。佩德罗是一个旅行家,在游历威尼斯时,“购买了一张世界地图,该图绘出全世界的各个部分。图中,麦哲伦海峡的称谓是‘龙尾巴’; ‘博阿·埃斯佩兰克角’——好望角的另一个别称——被称为非洲的最前方”。也就是说,在1428年——这个早于欧洲人首航好望角60年的年份,好望角——“博阿·埃斯佩兰克角”和麦哲伦海峡——“龙尾巴”等世界著名海上要冲就已经被绘制在世界地图上了。
孟席斯为佐证其观点,曾沿着他推断的当年郑和船队的航线进行环球游历,还根据郑和船队在离开“索法拉”后以每小时6.25海里的航行速度,判断出中国船队绕过好望角的时间应该是1421年8月。
孟席斯认为,郑和船队远航之域不只是非洲的好望角,甚至还到过美洲大陆,并最终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他和别的西方专家为此还列举了大量证据和实例。
待到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等欧洲著名的航海家远航时,他们每人都怀揣一份郑和的航海图。好望角也好,美洲大陆也罢,都是图中标明之地,这些欧洲经典航海家所能做的,只是“按图索骥”而已,何谈首航好望角、发现“新大陆”和环球航行,甚至“发现世界”?他们不过是步前人的后尘,在隐没了前人的功绩后,才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为此,孟席斯等中外学者同声疾呼,现在该是“拨乱反正”的时候了!“他们应将功劳归于第一批探险家,在永乐十九年~二十一年,即公元1421年~1423年进行了史诗般航海事业的中国人。”“葡萄牙人领导整个欧洲掀起了探险和殖民的浪潮。在这么多国家里,它是中国人辛苦追寻新天地与新海洋的最大受益者。”
众所周知,由中国人开创的远航先河,在郑和之后未能继续下去。其后欧洲人通过运用中国人积累掌握的航海知识,其中包括《郑和航海图》,开启了另一个远洋航行时代。就其积极意义而言,它继续推动了地理大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和促进了近代工业革命,进而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就其消极意义来说,它给亚非拉地区和人民带来了野蛮征服、奴隶贩卖和殖民掠夺等灾难和祸患,在人类历史上刻下了一道痛苦、悲惨的印记。
好望角的“发现”改写了世界历史,殖民主义者从此轮番粉墨登场,在非洲大陆南端上演了一幕幕掠夺资源、抢占财产、贩卖奴隶、压迫剥削的丑剧,从而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与反抗,在非洲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对殖民统治的热潮。非洲人民最终摆脱了强加在他们身上的殖民主义枷锁,走上了民族独立与国家发展的道路。
啊,好望角!你是一位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端坐在非洲大陆的最西南端,沐浴着强劲的海风,经受着巨浪的冲击,静观惊涛骇浪、风云变幻!你因独特的地理位置而驰名,你因东西方航道在你脚下经过而著称,你因一段特殊的南非历史从你脚下开始而享誉,你是南非历史真正的见证人!而今,新南非已经诞生,人民获得了解放,国家开始了重建,你依然静坐在这里,你脚下那滔滔不绝谴责殖民统治与压迫的慷慨激词,已着意化作琅琅悦耳的欢声笑语,迎接着五湖四海远道而来的游人,向他们讲述着好望角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第二节 瀑布涛声飞彩虹
发源于安哥拉中东部与赞比亚西北部高地的赞比西河,先南流、后东北折、再转向东南,经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注入莫桑比克海峡,形成一个横卧在非洲大陆南部的大“S”形状。就在南流与东北折之际,当河流平缓前行之时,造化一怒之下抽刀断水,将河床拦腰斩断,在地面砍出一道长约2000米、宽深各约100米的峡谷,于是河水像骏马脱缰,狂奔跳涧,又恰似银河落地,飞流直下,在悬崖断壁间形成滔滔白浪,直泻谷底发出隆隆巨响,雾气冲天降下沙沙雨点,阳光折射飞架道道彩虹……这就是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绚丽多姿、妩媚多彩的维多利亚大瀑布。
大瀑布横跨津巴布韦与赞比亚两国国界,以1708米的宽度成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瀑布。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息的当地居民,早就给瀑布起了个生动形象、有声有色的名字——雷鸣般的雨雾。大瀑布平均落差92米,当河水丰盈之时,以每分钟5.5亿升的流量狂泻而下,在谷底掀起的水雾能升腾至500米的高空,产生的巨响能远达70公里。
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瀑布——维多利亚大瀑布。
从景观上看,大瀑布分为五段,这缘于赞比西河上的岩石小岛将河床分为五个出口,由于赞比西河在此形成北南走向,大瀑布自西而东依次是魔鬼瀑布、主瀑布、马蹄瀑布、彩虹瀑布和东段瀑布,前四个瀑布位于津巴布韦,后一段则属于赞比亚。当我从津巴布韦走近大瀑布西岸,行进在风景美丽的小道上,伴随着愈来愈大的隆隆涛声,天空中不时飘来绵绵雨丝,抬头张望,艳阳当空,一道飞架南北两岸的彩虹映入眼帘。这是魔鬼瀑布,其名称源于一个当地传说:人们夜间做了噩梦,或是其他征兆预示厄运与霉气将要降临,就捉来一只鸡或是一只羊,从这里扔到河中,让瀑布的巨浪将其冲走,厄运自然随之远去,妖魔鬼怪一冲而光,人们因此消灾弭祸,求得平安,这反映了当地居民追求平静幸福生活的良好愿望。他们哪曾料到,1855年11月16日,英国探险家、传教士利文斯通沿赞比西河划舟来到这里,“发现”了大瀑布。为效忠女王,明知这座瀑布有名,却以女王的名字——“维多利亚”重新为其命名。为纪念利文斯通的这一“发现”,接踵而来的英国殖民当局为其铸造了一尊全身铜像,现在他就面对瀑布站立在我身后。
彩虹飞架大瀑布。
怀着对这段历史的慨叹,我从西岸绕道南岸东行,羊肠小道两旁是各种茂密的热带植物,阻拦着烈日直射的重重雨雾纷纷落下,主瀑布以其特有的形式正在为远方客人接风洗尘,欢迎光临。在雨中观赏对面的主瀑布,从谷底不停升腾的阵阵雨雾不时飘过,时隐时现的主瀑布让人难识“庐山真面目”,活像一位即将上轿出嫁的新娘,婚纱掩面,给人一种朦胧美。真可谓:近观瀑布挂前川,雾里看花忽隐现。飞流直下三百尺,耳际涛声时不断。
阳光雨露,大瀑布附近草青叶绿,常年一派秀丽风光,这种原生态的大自然让人感受到一种原始美。诚然,仅有原始美是单调的。当你观赏马蹄瀑布时,瀑布的形状活似万马在绝崖峭壁上奔腾,耳畔隆隆的涛声仿佛变成了马蹄得得,战鼓咚咚,这种动感美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正当你感叹马蹄瀑布名不虚传、活灵活现时,眼前出现了另外一种景观:道道彩虹与你等距离前行,如同“月亮走我也走”。彩虹瀑布因游人在此总能观赏到彩虹而得其名。有时,你会不经意发现一道道彩虹从峡谷里、从瀑布间、从树林中升空,四面八方的彩虹让你目不暇接……这是大瀑布的色彩美,让人感到置身彩虹之中。
从魔鬼瀑布到彩虹瀑布,大瀑布的落差为70~93米,再经95~108米,至此达到最深,从河流落入瀑布谷底的河水逐渐流到这里,与东段瀑布流来的河水在此汇合后南流。由于峡谷窄深,加之雨雾笼罩,在津巴布韦一边难以观赏到大瀑布从头流到脚的全景,给人一种缺憾美。当你来到赞比亚一侧,观赏东段瀑布时,大瀑布的整体美活现眼前,不但能看到东段瀑布的全貌,而且能观赏彩虹瀑布的底端,两国河水合二为一的景观,在此俯视便可一览无余:河床骤然从两千米宽浓缩到几十米,两边对流的白浪在此渐成静流,咫尺之遥就从跳涧飞奔转化为静水流深,恰似一个在母亲怀抱中大声啼哭的婴儿瞬间进入梦乡。
沿着水流的方向前观数百米,一座150米宽的铁桥飞架大河两岸,那是维多利亚大瀑布桥,它记载着这样一段历史:利文斯通的大“发现”打破了当地居民的平静生活,1890年,英国人统治了大瀑布南面的津巴布韦,四五年后又控制了大瀑布北岸的赞比亚。殖民者始于“发现”,继而占领,至此原形毕露无遗。1903~1905年,殖民者又建造了这座公路铁路桥,打通赞比西河在此形成的天堑,企图为英国实现从开罗到开普的殖民统治铺平道路。
大瀑布有一种悲壮美,这种美能使人受到震撼。就在这座桥建成六七十年后,大瀑布南北两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迁:魔鬼瀑布冲走了殖民者强加在非洲人民头上的厄运,马蹄瀑布鼓舞着非洲人民的斗争士气,主瀑布的怒吼声震碎了殖民主义的黄粱美梦,大瀑布两岸的人民先后赢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实现了当家做主人。
听瀑布涛声,观彩虹飞渡,这涛声是迎接客人的锣鼓,这彩虹是连接游人的彩带。啊,大瀑布!而今的你,在传颂着世界人民的友情。
第三节 月球风光“千岁兰”
在地球上能够看到月球风光?除非具有神话传说里的“千里眼”,或是借助于现代化的超级望远镜,否则无异于天方夜谭;如果说“月球风光”就在地面上,那则几乎等同于无稽之谈。所以,当在纳米比亚的旅游地图上看到“月球风光”的标记时,我是无动于衷、颇不以为然的。可是,当看到“月球风光”旁边的千岁兰时,我是下定决心要去探险而一睹为快的。如果说这一下意识的决定无不令人感到意外的话,为看千岁兰而首先目睹了“月球风光”更是意外的收获。
黎明时分,我和向导梁致豪就从纳米比西海岸城市斯瓦科普蒙德市出发,为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一睹深藏于戈壁丘陵之中的千岁兰。因为我当天下午5时必须赶到200多千米外的温得和克机场,乘坐飞往南非的航班。为了节约时间,我们按照头天晚上打听到的消息,先到一家加油站购买参观千岁兰的“门票”,同时索取一张通向沙漠戈壁滩深处的路线图,以免误入歧途浪费时间。得知我们远道而来又时间紧迫,加油站的黑人小伙子热情而详细地向我们介绍通往目的地的三条路线的优劣状况,力主我们走大路而尽量少走小道。由于旅游地图上提醒游人参观千岁兰必须乘坐四轮驱动的越野车前往,当我们提出小轿车能否通行时,黑人小伙子用无可置疑的肯定语气做出回答,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我们于是从纳米布沙漠向戈壁滩和丘陵行进,按图索骥般地期待着目睹千岁兰。谁料,就在岔路辨道犹豫之时,车轮陷入路边的沙漠之中,轮子打滑越陷越深。正在我们焦急之时,后面驶来的一辆越野车如同天降,未等我们开口求救,三四个白人小伙子就从车上跳下来,一个坐在司机座上驾驶,一个在旁边指挥,两人从车后面用劲儿推。我们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还未反应过来,只听见“呼”的一声,小车从沙漠中挣扎出来,坐在越野车上的几位漂亮小姐拍手叫好,这一角色变换如此之快,激动得小梁竟微笑着用汉语对他们说“谢谢”。那几个神速的“天兵”似乎身负急务,又跳上越野车,微笑着招手“拜拜”,坐在车后面的小姐留下一连串银铃般的笑声。
我们微笑着望着他们远离的身影,激动得一时不知所措。反应过来时,方快步上车,想追赶上他们再道声感谢,可为时已晚,我们是赶不上他们了。这一小插曲除告诉我们天下处处有好人外,更提醒我们要注意行车安全,否则在这渺无人烟的荒原野外,万一出事叫天天也不应了。汽车在沙漠路上行驶,很快进入戈壁滩路,时速开到60千米车就震动得厉害,车轮卷起的小石子不时敲打着车身,车后扬起一道浓浓的尘土,辽寂的戈壁滩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唯恐误入歧途,不时查看着手中的“密电码”,何处左转何时右拐丝毫不敢马虎。
大约行驶了30千米,戈壁滩的左边出现了奇观:一望无垠的道道谷梁连绵起伏,似大海中的波澜又好似山坳里的沟梁,黑蓝之中透出淡黄平添了几分凝重感,阳光之下云烟缭绕弥漫着几分神秘气息。这就是遐迩闻名的“月球风光”,几名来自欧洲的游人正站在“观景点”、手持望远镜览胜,嘴里还不时津津乐道,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天功。据说美国的“月球风光片”就是在此地拍摄的,所谓的“月球风光片”实为纳米比亚戈壁滩旁边的独特风光。
从大西洋海岸向内陆算起,先是纳米布沙漠,连着的是戈壁滩,两者的界线不十分明显,再接着就是“月球风光”了,千岁兰就深藏于“月球风光”之中,观看千岁兰颇费一番周折,可谓“无限风光在险峰”。纳米比亚近年来重视发展旅游业,而对参观“月球风光”和千岁兰的60多千米的道路却不予修建,路途崎岖不平,罕有路标指示,这不是有关方面的疏忽大意,据说是为了保持“原汁原味,古香古色”而有意为之,让游人在参观途中充满探险和惊奇,远道而来的西方游客对此乐此不疲,情有独钟,玩的就是这种充满探险的“野味野趣原生态旅游”。当我们向前行时,观看风光的游人不时出现,有的车停一边站在那里观望“月球风光”,有的驾驶着越野车从我们旁边超车,有的从对面驶来,他们是参观千岁兰后返回的。租来的越野车上,一般以家庭为单位,两人至五人不等,车顶还载着旅游用的大背包和帐篷。
地球上的“月球风光”。
路面更加高低不平,20千米的时速车竟颠簸得人前摇后摆,前面不远处,两座丘陵像两尊巨大的石狮子盘踞在道路两旁,通往千岁兰的必经之道从中穿过,从地图上看,“石狮”的尾巴处横卧着一条从内陆深处流向大海的长河——斯瓦科普河,过了河一拐,最多再走十千米就是千岁兰生长区,我们不禁喜出望外。
随着小车左摇右晃从两尊“石狮”中间通过,我们眼前是另一番奇特的风光:在两尊“石狮”包围的狭长而平坦的盆地中,各种各样的大型奇异花草举目皆是,在这人迹罕至、干燥少雨的戈壁滩上争奇斗艳,迎风弄姿,展示着大自然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当我们在烈日下驶入“沙漠”时,看见前面的两名白人游客向我们不停地摆手,示意我们不要再向前开进。经过数载岁月的流逝,纳米比亚的自然地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远古的斯瓦科普河如今处于沙漠、戈壁滩和荒原之中,早已变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沙河”,粒粒沙漠占据着河床似一条弯曲的长蛇静静地躺卧在那里,毫无流水可言。这一对意大利夫妇借用的小轿车在过“河”时便陷入沙漠之中,进退两难,两人正用从周围找来的干枯树枝为车刨沙开道,连急带晒满头大汗。我们急忙下车过去,一边感谢他们提醒我们未遭此运,一边帮助他们奋力推车,无奈力气不及,车轮只是原地打转而不前行,屡试而无果。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好与他们告别返程,放弃参观千岁兰,期待后面驾驶越野车的游人能够帮助他们。
我们带着遗憾与庆幸的复杂心情驶离“沙河”。庆幸的是如果没有那一对意大利夫妇在前面遇“陷”,困在沙河之中的就是我们了,我们行前一心想着参观千岁兰,加之时间紧迫,只图快去速回,对这种深入戈壁滩的探险之旅从思想上到行动上缺乏准备,既没有带一点饮料食品,也没有携带必要的防身工具,万一陷入其中,别说参观千岁兰、赶当天的飞机,恐怕连回去都希望渺茫了,后果不堪设想。遗憾的是距离千岁兰仅一河之遥而不能如愿观看,近在咫尺却被一河隔之千里,千岁兰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植物,面积有多大,露在上面的根有多高,叶子有多长,图片上的千岁兰与实际上的究竟区别在何处……这一连串的谜团无法解开。
正当我们不无遗憾地议论之时,我意外地向车窗外一望,看见路边不远处的戈壁滩上生长着一枝千岁兰,惊奇地叫出声来,小梁半信半疑地停住了车。我们急忙奔跑过去,千岁兰就在眼前,一株、两株、三株,每隔七八米一株,此处共三株,散居在茫茫戈壁滩上,默默无闻,被人冷落。
原来,回程时行至前一个岔路口,我们一不小心走错了路,不是来时的原路,而是另一条通往千岁兰的小道。谁知这一错却成全了我们,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千岁兰“不负有心人”哪!
啊,千岁兰!和照片上的形状一模一样,远瞧像一个巨大的白萝卜,近看半似松树球果半似花卉。仔细观察,约半米高的根干挺立在地面之上,顶部内外两侧生长着序轮状的孢子叶球,形状大小如枣核,本色鲜红似枸杞子,因风吹日晒雨浸而呈深褐色;根干外侧孢子叶球之下生有一对扁宽的带状厚叶,橄榄绿色,厚度约两厘米如仙人掌,长三米有余,顶端因接触干燥沙漠戈壁,加之日晒风吹而残损枯萎,形似碎布条。我蹲下用手抚摸,根部干硬粗糙,表皮如百年老树;叶子坚韧光滑,从顶端折断,白汁从中涌出;孢子叶球坚硬无比,其硬度不亚于枣核。
千岁兰与众不同,根部向上生长。
千岁兰古老而神奇,是世界上唯一卓越的奇异物种,具有奇迹般的生命力和长达1500年之久的寿命。生长在与世隔绝的孤寂世界之中,经受着世纪风雨的侵袭和烈日的曝晒,任凭狂沙日夜不停地肆虐,千岁兰蹲坐在沙漠戈壁之地,傲然迎风斗沙,毅然坚韧不动。周围其他花草植物年年枯荣变化、生老病死,千岁兰仅靠露在地面之上的根干和伸向四周的厚叶吸纳雾气和露水、传输水分和养料,四季常青,年年如此。科学研究表明,除靠两三米深的地下根吸收养料外,千岁兰主要依赖露在地面上的根和伸向四周的厚叶吸纳雾气和露水、传输水分和营养。这也是千岁兰的根为什么要向上长出地面,“反其道而行之”;巨大的双叶平面伸向远方,以尽可能多地吸收雾气和露水、聚集雨水,顶端干枯防止水分流失的秘密。
千岁兰是纳米布沙漠戈壁之中的特产。斑马、羚羊等动物不时来吃它的肥厚的叶子,沙漠戈壁之中的其他食草动物不停地偷食它的红果,烈日狂风不断地轮番肆虐,千岁兰不但没有死亡绝迹,反而凭借着从海洋吹来的西南风,一方面日夜兼程吸纳水分和养料;另一方面适时朝东北方面传播繁衍,生生不息,不断壮大。千岁兰是纳米比亚人民性格的真实写照和民族精神的永恒象征。
1859年9月3日,奥地利出生的葡萄牙植物学家韦尔威特希考察纳米布沙漠之时,意外地发现了被自己叹为奇观的千岁兰。他双膝跪倒在炎热的戈壁荒野上,用迷惑不解的目光注视着眼前这一古老而神奇的植物,感叹道:“我坚信这是南部非洲热带能够生长的最美丽、最壮观、最崇高的植物,是非洲最不可理解的产物之一。”从此,千岁兰以韦尔威特希的名字,后加拉丁语的“神奇”一词而得名。
新千年之初,纳米比亚人民用千岁兰命名他们国家购买的第一架波音747飞机。
第四节 奇异的赤道风情
赤道从非洲中部笔直穿过,形成别具一格的气候特征和风土人情。在非洲,乌干达首都坎帕拉要算是距离赤道最近的首都了,从首都出发沿着柏油马路朝西南进发,大约在120公里处就会穿越赤道。为引起过往车辆行人的注意,有关部门特意在马路两侧修建了“赤道圈”,在路面上画了一道粗黄色的赤道线,把赤道打扮成一个小小的旅游热点,过往车辆每行到此,大都知情会意地停下车来,在赤道圈照相留影,在赤道的路边商店买工艺品纪念。这还真的让人大长见识。
赤道附近的物产特征与风土人情直接与赤道气候有关。赤道附近地区终年气温高,湿度大,阳光充足,闷热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5℃~30℃,且气温变化很小。当中国北方进入严冬之时,赤道仍旧是艳阳高照,强烈的阳光直刺得眼睛都难以睁开,当戴上墨镜观看时,眼前竟是绿草如茵,百花争艳。再朝附近一看,由于得天独厚的阳光雨露,周围的草木也比别处的明显繁盛,香蕉林也格外繁密,以至于香蕉个大体肥,能顶普通香蕉两个那样大,一朵香蕉——一棵香蕉树的果实可重达三四十公斤,我就看见当地农民用自行车一次最多只能带上三朵。
据随行的当地黑人朋友介绍,这种香蕉已经不是水果,而是“粮食”了,当地人称这种香蕉为饭蕉,以区别于作为水果的香蕉,饭蕉的味道也远不如作为水果的香蕉那样香甜可口。既然是粮食,那就不能直接食用,必须经过加工,否则不但味道艰涩而且很难消化。
大概是由于太阳直射的原因,赤道附近的居民——赤道人的皮肤更加黝黑,黑里透红,很是健康,体壮如牛。这倒不是胡乱的运用形容词,我曾仔细观察过几头在赤道线上吃青草的黄牛,那牛不但体形美观,而且那犄角也生得长而弯曲,弧线优美,造型精致。在市场经济的巨浪冲击下,赤道人也学得聪明起来,念起了“赤道经”,随着赤道圈的建立,圈周围的地摊和简易商店也悄然而至。这些赤道地摊和商店主要出售赤道的土特产品,分为工艺品和水果蔬菜两大类。
据摊主们介绍,他们出售的全是地地道道的赤道货,以水果蔬菜摊为例,什么菠萝芒果,还有西瓜南瓜,品种多样,应有尽有。在一家西红柿摊位前,一种身上长刺的椭圆形水果很是惹眼,我也觉得很是新鲜,问起名称,对方答曰西红柿,我不解地指着摊位下层红颜色的西红柿说道,我问的不是西红柿,对方笑言他指的也不是那个西红柿,接着向我介绍说:西红柿有两种,红色圆形的是蔬菜西红柿,是我们大家都熟知的,绿黄色相间椭圆形的,是水果西红柿,一般人比较陌生。他还进一步强调,黄色是西红柿完全成熟的标志,绿黄相间乃是即将成熟的象征,一般情况下不必等到表皮全部变黄了再收获,由于赤道地区气温高,那样就难以储存,必须立即出售或是消灭掉。我拿起一个看时,才感觉到这种西红柿身上的刺看似凶猛实则很软,温柔到毫无扎痛感。就外观而言,个头比蔬菜西红柿稍大,而价格相差无几。既然是水果,果汁自然丰富,吃起来味道厚重甜美,没有蔬菜西红柿固有的那种酸味。与大多数水果一样,这种水果西红柿皮肉相连,均可入口。
“赤道商店”充满赤道风情。
香蕉能当饭吃,西红柿是水果,这是因为香蕉有果蕉与饭蕉之分,西红柿有蔬菜与水果之别。从西红柿与香蕉提供的知识,人们可窥视赤道物产丰富之一斑。
第五节 七色土与土风舞
岛国有奇景。当我再次来到毛里求斯采访时,老华侨朋友一见面就寒暄道,记者总是来去匆匆,上次没有时间看七色土,这次一定要弥补这个遗憾了。还有,毛里求斯的土风舞。“作为岛国,毛里求斯的美丽海滩与其他国家无甚区别,而这两个‘土’却是毛里求斯的特色。”
汽车在山道上前行,窗外是满眼春色。打开车窗,湿润空气扑鼻而入,阵阵花香沁人心脾,好一派迷人的岛国风景啊!毛里求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距离非洲大陆东南岸约2000千米,面积1865平方千米,长宽分别是65千米和45千米,海岸线长330千米,最长的河流拉格兰特仅4公里,最高的山脉琵峒山海拔828米。当汽车翻越一道山坡后,前面出现了一片绿色大盆地,这就是位于岛西部的查马雷尔地区,以神奇的七色土闻名遐迩。
进入盆地后,地势渐趋平缓,汽车行驶在泥土路上,所幸尚未掀起尘土,抢眼的奇花异树依旧鲜艳。当汽车爬上一个小坡,在一小片空地上停稳后,四周仍是绿树环绕。推开一个小小的木栅栏门,进入曲径通幽的“森林”地带,刚走了二三十米远,前面就出现了一片开阔地,这便是处于绿树重围中的七色土。在阳光照耀下,静卧在山间的彩色泥土显得更加美丽多姿。
七色土的形状像座小山,中间隆起,两边与东西两岸的山坡相接,南北两侧缓慢的坡度伸向平地,似一道道彩色的山水流向两边的丛林。七色土面积不大,东西长约50米,南北也不过百余米,然而由于其置身于山间的丛林中,多彩多姿又形状变化多端,堪称大自然的奇观。七色土的道道颜色并不单一,却又相当分明,红色中夹带着蓝色,蓝色中包含着黄色,黄色中又泛起绿色,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又不被其他色泽喧宾夺主而淹没,呈现出七彩缤纷的世界。更让人惊奇的是,若把山坡上各种不同颜色的泥土翻开后再混合在一起,只要经过一场大雨,又都恢复原状了。七色土是由于火山灰的侵蚀而逐渐形成的,漫长的岁月赋予了七色土极强的同一性,这是一时的人力难以改变的。
汽车在黑夜中前行,窗外是看不透的甘蔗林,刚进入海滨旅馆,耳边就传来一阵节奏明快的音乐。毛里求斯没有民俗村,仅大型活动和大型宾馆才演出土风舞,我是专程前来五星级宾馆观看表演的。每逢周末,高级宾馆一般都在晚餐时间表演土风舞,让客人边吃饭边欣赏,感受异国风情,增添旅游乐趣。您瞧,姑娘们穿上长尾花裙,赤脚露脐,翩翩起舞,时而磨脚,时而摇臀,粗看颇有些肚皮舞的味道,细观则体味出不同特色来。土风舞的摇摆幅度不大,主要是臀部摆动,同时舞者用双手拉开裙摆加大动作造型,给人一种极强的夸张感。姑娘们的腰部非常柔软,表演时跪在地上头向后背能接触到地面,不时赢得阵阵掌声。除单独表演外,她们还为男女歌手伴舞,并邀请客人们上台共舞,使观众成为参与者,台上台下形成互动。
土风舞演员的裙子不一般。
观看着舞蹈,我的思维也随着欢快的音乐跳动起来,相关知识不时浮现在脑际:毛里求斯的土风舞名曰塞卡舞,由非洲流传而来的舞蹈改编而成,音乐源于非洲奴隶,如今用现代乐器演奏,克雷奥尔语歌唱,大多欢快奔放。昔日奴隶们跳舞是为了忘却自己的不幸遭遇,随着时代的前进,塞卡舞在发展过程中又从东西方音乐和舞蹈中汲取营养,而今已形成不同流派,成为欢乐的同义词,吸引着不同年龄的人们,受到各国游人的欢迎。塞卡舞的代表人物是佛雷尔,他活到92岁高龄,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啊,塞卡舞的形成过程不就是一部浓缩的毛里求斯历史吗?公元10世纪,阿拉伯人曾“到此一游”。1505年,葡萄牙人发现了这座孤岛,称之为“塞尔尼”。1598年,荷兰人发现这颗“明珠”,改名为“毛利斯”,并在1638年建立了小型殖民地,开始种植甘蔗,引进稻米和家畜。然而,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他们于1712年弃岛而归。未曾想到,仅仅3年后法国人就接踵而来,将其变为自己的殖民地,并命名为“法兰西岛”。为进一步开发这座荒岛,法国人波拉东内鼓励移民和贩卖非洲奴隶,开始其血腥的殖民统治。黑白两大人种的结合形成了混血的克里奥尔人及其文化。
在法国人来到毛里求斯约100年后,英国人替代法国人成为新的统治者,将岛名改回“毛里求斯”。其实,英国人是换汤不换药,只作了形式上的主人,岛上仍沿袭法国的法律、语言、宗教,乃至生活方式。1835年,正当制糖业发展到高峰之时,奴隶制被废除。此年,岛上人口已从100年前的838人跃升至96779人,其中10%是白人,20%为克里奥尔人,其余70%是奴隶。为解决糖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英国决定从殖民地印度引进合同工,45万印度人相继登陆。在殖民统治下,印度苦力和克里奥尔人过着牛马般的生活,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毛里求斯的繁荣,并于1968年赢得了独立,真正成为岛国主人。
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世界上的不同民族,从早期的白人到后来的奴隶,从印度苦力到中国移民,由于不同的原因,相继来到这个印度洋上的明珠,带来了各自的文化、语言、宗教、风俗、音乐和舞蹈等“七色土”,携手跳起了“塞卡舞”,使今日的毛里求斯成为多元文化的大熔炉,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典范。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上帝先创造了毛里求斯,再创造了伊甸园。”想必上帝在建造伊甸园时,一定忽略了毛里求斯那段不幸的历史。
毛里求斯的土风舞尽显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