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经济区未来发展驱动因素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北部湾经济区面临的内部难题

不仅仅是北部湾经济区的外部环境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挑战,就其内部来讲,也面临着诸如资本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不高、科技发展水平落后、腹地支撑薄弱、城乡统筹水平偏低等经济发展难题。

一 资本供给不足

首先,从整个北部湾经济区来看,依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北部湾经济区及广西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等影响和反映资本供给的指标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见表2-2)。其次,从北部湾经济区内部来看,在北部湾四个城市中,除了防城港人均GDP及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比全国平均水平稍高外,其余各市各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再次,从区域外部的资本供给来看,2007年,北部湾经济区和广西人均利用外资水平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广西人均利用外资额仅为13.67美元,不足全国人均56.59美元的1/4,北部湾经济区人均为36.26美元,与全国的平均水平也有一定差距。最后,从北部湾经济区各市来看,防城港利用外资水平较高,为71.34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各市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2-2 2007年北部湾经济区资本供给情况表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广西及北部湾经济区各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

因此,基于区域内部资本和外部资本的供给指标,基本可以判断: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面临资本供给不足的问题。

二 产业化程度不高

评价产业专门化程度有区位商指标和专门化率等方法,特别是区位商能反映区域分工的基本格局与区域比较优势。本书所计算的北部湾经济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区位商,是指北部湾经济区各产业GDP占北部湾经济区GDP总量的份额与广西各产业GDP占全区GDP总量的份额之比。如果北部湾经济区某产业区位商大于1,说明该产业部门的专门化程度大于广西平均水平。

从对北部湾经济区2006年、2008年三个产业的区位商(见表2-3)测算来看,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区位商均小于1,说明北部湾经济区这两个产业的区域专门化程度低于广西,第三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具有一定的区域优势。从发展的趋势来看,北部湾经济区第一、第二产业的区位商均呈小幅下降,第三产业的区位商则呈小幅上升,说明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第三产业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但是,我们看到各产业的区位商都接近1,说明在广西内部北部湾经济区的三次产业分工不明显、分工水平不高。

表2-3 2006年、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各产业的区位商

资料来源:《广西统计年鉴2007》、《广西统计年鉴2009》,北部湾数据根据南宁市、北海市、防城港市和钦州市的数据加总而来。

三 科技发展水平不高

表2-4是2006年和2008年广西科技水平发展情况统计计算表。

表2-4 2006年、2008年广西科技水平发展情况表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7》和《中国统计年鉴200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但目前,从反映科技水平的两个关键指标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和R&D占GDP的比值来看,广西和北部湾经济区的科技水平还很落后。2008年,广西有科技人员6.75万人,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为14个,虽然相对2006年的11.82个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与全国38.03个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8年广西投入R&D费用32.83亿元,较2006年的18.24亿元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相对于GDP的增长,增幅不大,2008年广西的R&D费用与GDP之比为0.46%,与2006年的0.38%相比,有所提高,但与全国1.5%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另外,北部湾经济区的科技水平也很落后,2005年,北部湾经济区研发费用占GDP的比重也仅为0.5%。广西和北部湾经济区明显落后的科技投入和科技发展水平,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中所需的科技保障与科技支撑面临严峻挑战。广西和北部湾经济区的科技条件和科技支撑能力还亟须提高和改善。

四 经济腹地支撑薄弱

经济腹地对沿海港口的地区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腹地的空间面积大小及人口数量的多寡,二是腹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而这两个方面又呈现正相关关系。空间越大、人口越多,则各种需求也越多,经济发展的动力越足,发展的时间越持久,经济发展的质量也就越高,经济产业更新换代的频率也就越快。反之,递减。资源、利益、财富等都是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生成的。经济越发达,越需要广阔的空间去支撑与消化这些经济成果,因而经济腹地直接决定了一个城市、一个港口的繁荣兴衰程度及时间的长短。这从我国各大港口城市几百年的发展史中可以得到证明,经济腹地与港口地区经济联系越密切,其经济互动的速度越快,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也就越大。

当然,经济腹地也有着直接的经济腹地和间接的经济腹地之分。所谓直接的经济腹地,指的是一个城市或者港口所直接覆盖并投射的经济区域,其他城市或者港口不得染指也无法染指。有的即便染指,也被消化或者被涵化了,直接经济腹地具有排他性。这主要是指内陆城市或内河港口所能形成的腹地,比如武汉三镇港口,长江中游地段的所有平原,包括湖北江汉平原、湖南的岳阳及洞庭湖平原等都自然被武汉所覆盖,成了武汉的直接经济腹地。又比如南宁市、南宁市周边的县市,直接就被纳入了南宁市的经济腹地,构成对南宁市的支撑。这就是直接经济腹地的相关含义及其表现。所谓间接腹地,指的是两个及以上城市及两个以上的港口所共同拥有的能够覆盖并投射力量的经济腹地。这当然是双方经济力量都能到达的交叉或重叠区域。间接经济腹地具有兼容性。

(一)腹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根据谢童伟、宾长初的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之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各个港口的经济腹地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参见谢童伟、宾长初《广西北部湾港口经济腹地探析》,《东南亚纵横》2007年第12期。其划分原理:按照经济地理学——经济力量投射的大小、吸引资源作用力的大小以及政策影响力的大小乃至覆盖空间范围面积的多寡。

据此,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腹地可以划分为三个明显的层次。参见谢童伟、宾长初《广西北部湾港口经济腹地探析》,《东南亚纵横》2007年第12期。

第一个层次的经济腹地,包括广西的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以及防城港市,即人人熟知、耳熟能详的“南、北、钦、防”,也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同上。

第二个层次的腹地,是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外,全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区内的其余部分。同上。

第三个层次的腹地,则是周边省份诸如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甚至还包括湖南省等地在内。同上。

这三个经济腹地层层放大,梯次辐射,持续支撑着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据发改委、海关总署、统计局等国家相关部门的贸易数据统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群的经贸物流,57%的流量来自广西同上。;剩下的43%的流量则来自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甚至还包括湖南省等地。同上。而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的变化当中,经济贸易的绝对数值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同上。

我们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腹地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列一个详细的表格(见表2-5),表2-5可以发现即便在2010年,尽管腹地(包括桂、云、贵、川、渝)人口规模达到26206万人,但人均GDP也只有10321元,只相当于我国2007年人均GDP18665元的55%,北部湾港口腹地经济发展程度依然很低,即短期内对北部湾经济区的支持力量依然显得不足。此段文稿中的数据依据各省市区“十一五规划”计算。

表2-5 201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腹地经济主要指标表

资料来源:据各省市区“十一五规划”计算。

(二)经济腹地与北部湾经济区联系不够密切

由于腹地经济发展水平低,加上北部湾三港口与广东湛江港都以大西南作为经济腹地,湛江港分流了一部分经济联系,使得腹地与北部湾经济区港口联系不够紧密。为了分析腹地与北部湾经济区港口联系的紧密程度,本书用港口外贸依存度来分析港口与腹地的关系。港口外贸依存度计算公式为:港口外贸依存度=(港口外贸进出口总值/港口直接腹地的生产总值)× 100%。

总体上看,北钦防总体港口外贸依存程度较低(见表2-6)。除了防城港历年基本在50%以上外,钦州、北海均较低,三港口总体及北部湾经济区总体也较低。2003年广州的港口外贸依存度达80%,而北钦防总体港口外贸依存度只有18.2%, 2006年为24.5%,整个北部湾经济区2006年也只有9.8%。这说明北部湾经济区对外经济联系不够紧密,也说明了腹地与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联系不够密切。

表2-6 北部湾经济区外贸依存度表

资料来源:参见谢童伟、宾长初《广西北部湾港口经济腹地探析》,《东南亚纵横》2007年第12期。

五 城乡统筹水平偏低

无论是从国家战略层面,还是从自治区发展层面,要实现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需要处理诸多的诸如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中国与东盟、内部与外部等统筹关系问题。这其中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便是:北部湾经济区的城乡统筹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北部湾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成败与否,影响着北部湾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败,更影响着党中央新一届政府所倡导的北部湾经济区城乡统筹新格局能否借此形成。

那么,决定城乡统筹工作水平高低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从学术界的政府层面的讨论来看,不外乎这么几个角度:第一,从政府来看,城市乡村没有太大的治理差距,从城市到乡村,或者从乡村到城市都有畅通的通道,既不是单向的一窝蜂地往城市里挤,也不是单一地往乡下挤,无论是往城市投送资源,还是往农村投送资源,都能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响应和认同,这可以视为政治的视角。第二,经济学界所考虑的是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农业所创造的国内GDP与城市相比差距不是太大,大致能够平衡,这可以视为经济的视角。第三,社会学界所考虑的是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而延续至今的城乡二元格局社会。如果这种社会裂缝弥合了,那么城乡统筹的任务就完成了。这可以视为社会学界的视角。四是生态环境学界所考虑的,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是山清水秀,都是蓝天白云,碧空万里,城市和乡村没有显著的环境差异,这可以视为生态环境学的视角。总结以上观点,环境、社会、经济、政治四个层面的因素相互交织、相互缠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际上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纳入统筹的范畴才可以一并解决。

根据林冠《统筹发展视角下的区域发展与政府行为》一文中的观点,我们借鉴经济学界广为使用的衡量城乡二元结构的某些指标来进行测度,可以建立一个衡量统筹城乡发展需要的评价指标体系。林冠:《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的城乡关系问题与政府统筹初探》,《学术论坛》2011年第12期。 林冠:《统筹发展视角下的区域发展与政府行为》,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经济学界当初为了研究城乡二元结构,选择了一系列由数学数字作为基础的经济指标来表征。一共有12个指标,详细如下翟孝强:《长三角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证分析》,《特区经济》2009年第10期。 沈滨、叶超:《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证分析——以甘肃为例》,《经济问题》2003年第2期。

一是反映二元格局下城乡民众生活质量差异的指标:恩格尔系数差异度指标。

二是反映二元格局下城乡民众具体生活水平的指标:城乡就业人员收入差异指标。

三是测度具体空间的指标:城市化水平指标。

四是测度城乡二元格局下的产业分工指标:三次产业分工以及各自所占比重。

五是反映市场成熟程度的指标:信息流与物流的状况及其契合度指标。

六是反映城乡产业结构及其质量的指标:平均利润率指标。

七是反映城乡不同行业分工不同部门劳动效率的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

八是反映城乡劳动力素质程度的指标:劳动力的状况及其差异指标。

九是反映城乡医疗保健差异的指标:医疗卫生差异指标。

十是反映城乡基本差异指标:城乡二元劳动生产率对比系数指标。

十一是考量城乡社会保障指标:城乡社保水准差异指标。

十二是考量城乡教育发展程度指标:教育发展程度指标。

本书采纳林冠的观点,将挑选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和第十个指标来进行城乡统筹水平的测度,即挑选恩格尔系数差异度指标、城乡就业人员收入差异度指标、城市化水平指标、劳动生产率对比差异度指标来测度北部湾经济区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参见林冠《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的城乡关系问题与政府统筹初探》,《学术论坛》2011年第12期。

第一个指标是恩格尔系数差异度指标。同上。

需要说明的是,恩格尔系数指标是经济学界用来表征并说明贫富差距的,用来说明财富的集中度与扩散度,换句话说是用来表明因为财富占有的不同而彰显社会的差异度。此处借鉴过来表征和说明城乡社会一体化的发育程度或者说发展程度,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合理性。同上。

设:城乡二元格局下其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为E。

那么用公式表示:E=乡村恩格尔系数-城市恩格尔系数。

据此,就可以计算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以及玉林、崇左,在城乡二元格局下其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并进而算出北部湾经济区的平均值。

经济学界界定:当E值小于0.05时,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大体一致,属于城乡一体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当E值处于大于0.05但又小于0.10的区间时,表明所考核的区域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与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尽管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但该区域正朝着城乡一体化的方向过渡。当E值大于0.10时,则表明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非常明显。同上。

第二个指标是城乡就业人员收入差异度指标。同上。

我们知道,个人及家庭收入的差距,直接关涉其生活水平的差距,亦可衡量其生活质量的差异。此处将“城乡就业人员收入差异度指标”借鉴过来表征和说明城乡社会一体化的发育程度或者说发展程度,同样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合理性。同上。

设:城乡二元格局下城乡就业人员收入差异度为S。

那么用公式表示:S=1-乡村人均年纯收入÷城市人均年纯收入。

据此,就可以计算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以及玉林、崇左,在城乡二元格局下城乡就业人员收入差异度,并进而算出北部湾经济区的平均值。

经济学界界定:当S值处于大于或等于0.2但小于0.5的区间时,表明所考核的区域之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与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尽管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但该区域正处于朝着城乡一体化方向演化和过渡的阶段。当S值处于大于或等于0.5但小于0.6的区间时,表明所考核的区域正好处于城乡二元分离阶段,但这种分离的趋势还不是很严重。当S值处于大于或等于0.6但小于0.7的区间时,则表明所考核区域之城乡二元分裂非常严重。参见林冠《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的城乡关系问题与政府统筹初探》,《学术论坛》2011年第12期。

第三个指标是城市化水平指标。同上。

该指标又被经济学界称为“城市化水平率”。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可以用空间的人口集聚量来表征。我们知道,城市承载的人口多,那是因为城市首先吸纳了大量的产业,这是与生产相关的;其次,城市还得吸纳与此相对应的公共设施以及生活配套设施,而这同样要吸纳大量人员。因此,经济学界多年来便一直使用城市人口总数占该区域总人口比重的方法来计算一个地方的城市化水平。不可否认,用此方法计算出来的比重,即城市化水平率,实际上就是空间人口的集聚度。用这种方法来衡量一个地方城乡二元的融合或分立的演进程度,具有很强的合理性与说服力。同上。

设:城乡二元格局下城市化水平指标为C。

那么用公式表示:C=(考核区域之城市人口总额÷该区域全部人口总量)× 100%。

据此,就可以计算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以及玉林、崇左,在城乡二元格局下城乡一体化的融合度,或者说计算出南北钦防等地的城市化水平,并进而计算出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化水平的平均值。同上。

经济学界界定:当考核区域的C值小于或者等于50%的时候,该区域还处于传统的农耕社会发展阶段,城市乡村壁垒森严,界限明显或者存在鸿沟。这个数字越小,则说明城市乡村的界限越明显,或者说存在鸿沟。只有当C值大于50%的时候,所考核区域已处于现代工商社会,正朝着城市乡村一体化的方向演化。这个数字越大,则城市乡村的界限正逐渐消失,鸿沟正在弥合,说明所考核区域城市乡村一体化的融合度越高。参见林冠《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的城乡关系问题与政府统筹初探》,《学术论坛》2011年第12期。

第四个指标是劳动生产率对比差异度指标。同上。

我们知道,城乡二元格局的形成是历史造成的,不仅我国如此,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如此,即便是当今如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也在历史上经历了较长的时间段的城乡二元分裂的格局。城乡两大空间范围的劳动生产率的数值差异,不仅说明了一个地方城市乡村的二元结构之总体水准,更说明一个地方之城乡统筹水平的高低,经济学家据此来考核一个地方的城乡一体化发育的程度。

设:城乡二元格局下劳动生产率对比差异度指标为L。

那么用公式表示:L=(所考核区域农业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该区域非农业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100%。

据此,就可以计算出南宁、北海、钦州、防线港以及玉林、崇左,在城乡二元格局下其劳动生产率对比差异度,并进而计算出北部湾经济区该指标的平均值,并在此基础上,从劳动生产率对比差异度指标的角度,计算出南北钦防等地的城市化水平指标。同上。

经济学界界定:考核区域的L值越小,说明城乡分立程度越明显,城乡融合度越差;反之,则说明城乡融合度越好,城乡一体化程度越高。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该指标在52%—68%。而在发展中国家,该指标则经常处于31%—45%。同上。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2010年《广西统计年鉴》的相关资料,并依据上述四个指标的计算要求和计算规则,逐一将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6个城市(北部湾经济区覆盖区域)各个指标计算出来,如表2-7所示。

表2-7 北部湾经济区城乡统筹水平相关指标数据表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广西统计年鉴》计算得出。另参见林冠《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的城乡关系问题与政府统筹初探》,《学术论坛》2011年第12期。

综上所述,通过本节对北部湾经济区的资本、产业、科技发展、腹地支撑、城乡统筹水平的分析和各种指标的演算,以及各种指标值的得出,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北部湾经济区基本处于工业化中期的起始阶段,重化工业正逐步成为经济区工业主导部门,在投资的驱动下,重化工业部门和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将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新高地和发展新的一极。但是,由于北部湾经济区产业专门化程度不高,各产业在广西内部的分工并不明显,区域分工水平不高,同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供给不足、科技投入和科技发展水平落后、经济腹地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支持有限,使得北部湾经济区在经济建设推进过程中面临严峻挑战等内外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