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综合知识(2017-2018)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部分 政治理论知识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复习要点提示

● 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

●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明确认识的任务是坚持真理,修正谬误,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 理解和学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客观规律,把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

● 把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问题。这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多样化的世界是有统一的本原的,这就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从意识的起源上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类特殊存在;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因此,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意识统一于物质。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之外不存在上帝或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与唯心论、宗教神学根本对立的,是与二元论对立的,是与科学的实践观相统一的,它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再次,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最后,联系具有条件性。对条件要唯物辩证地去看待。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有利条件支持和促进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不利条件制约和阻碍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在条件面前并不是消极无为的,经过努力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不顾客观实际硬要去改变条件,做揠苗助长,帮蝶破茧的事情。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发展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的,它既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也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范畴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

物质和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物质决定意识。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和社会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就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第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选择建构,在思维中创造一个现实中没有的理想世界。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意识、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规律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

事物矛盾运动原理,就是以“矛盾”的观点看待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它的主要内容是:以事物矛盾运动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和论证了事物矛盾运动的根据、过程、趋势,把自然、社会、思维的存在和发展归结为事物的矛盾运动,并以矛盾分析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全部问题。事物的矛盾运动原理要求我们以对立统一的矛盾观去观察、分析、解决一切问题。事物就是矛盾,思想就是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就是我们的全部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不是从客观性去对待矛盾,而是从主观性去看待矛盾,常常把矛盾视作人为的“麻烦”,想方设法“回避”矛盾,或者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矛盾。这表明,能否以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去看待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能否以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辩证思维去看待事物运动的过程和趋势,能否以矛盾分析的方法去研究和解决问题,是能否把事物的矛盾运动原理贯彻到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以矛盾的观点分析问题,最重要的是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在客观的矛盾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矛盾。抓住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时,矛盾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在众多矛盾中全力找出主要矛盾,在矛盾的双方中着力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是“两点论”的“重点论”。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才能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统领全局。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均衡与非均衡的矛盾,发展与再发展的矛盾,进步与代价的矛盾,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是贯穿始终的。世界上没有绝对平衡发展的东西。任何事物在任何阶段上都存在着均衡与非均衡的矛盾。处理均衡与非均衡的矛盾,关键在于做到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要坚持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立足整体,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努力寻求整体功能和效益的最佳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我们强调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出化解产能过剩,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等,都是针对一些牵动面广、耦合性强的深层次矛盾的。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我们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内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外因是事物外部的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无处不在,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无时不有,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又具有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理论,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2.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的状态。唯物辩证法认为,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程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就不可能发生质变。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地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的无限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唯物辩证法关于量变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3.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揭示了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如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要批判地继承,反对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和肯定一切的复古主义;对待外国文化,要有批判地借鉴,反对否定一切的狭隘民族主义和肯定一切的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事物发展是不断地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呈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又要具有忧患意识。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主张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是反映论。但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也称为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这种认识论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因而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它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多方面的辩证关系,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因而能够全面地揭示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就是能动的反映论。它不仅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局限性,也彻底驳倒了不知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特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客观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能动性。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但是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实践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权威。

承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但是,逻辑证明不能代替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实践标准,只能是实践标准的必要补充。逻辑证明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证明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任何认识是否正确,归根到底只能靠实践检验。肯定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是由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所决定的。不确定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任何实践都会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因此,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要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防止和反对否认真理标准问题的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又要看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和独断论错误。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具体表现在: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关系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这一规律的基本要求是: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这一规律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它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政治上层建筑)等两部分组成。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再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最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同自己的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人们便要求改变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上层建筑和全部社会生活便会相应地或早或迟发生变革。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中,生产力又是主要的方面,它决定生产关系,并通过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所以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制约着社会中其他各种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是决定与被决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再次,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但其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参加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们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他们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也有着直接的影响。精神文化条件也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的重要因素。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差别。有的人作用大些,可以称为“历史人物”;有的人作用小些,可以称为“普通个人”。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指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杰出人物是历史人物中对推动历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或起重要作用的人。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所提出的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为群众指明革命斗争的方向,在革命斗争中起着领导核心作用。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教育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对于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判断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要看历史人物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代表人物的局限性。

商品

1.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而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体力与脑力的消耗。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且作为商品时,它才有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和量的规定两个方面。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任何人都不可能既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价值。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其统一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种或两次劳动。其对立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反映了劳动的不同性质,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货币

1.货币的本质及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职能包括五方面: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最基本的职能,其他三项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货币产生后使整个商品世界分为商品和货币两极,它将商品二因素的内在矛盾发展为外在商品与货币的对立,如何把商品换成货币是商品的惊险跳跃。

2.货币流通规律

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究竟应有多少货币才能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呢?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前两个因素构成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商品价格总额除以货币流通速度。用公式表示就是: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资本

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资本是一种对剩余劳动的占有权和支配权。所以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资本是个历史范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体现的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资本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反映着国家、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为了进一步认识资本的本质,马克思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一般认为,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把它的价值一次地或多次地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而不会改变原有的价值量,因此叫不变资本(用c表示)。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工人的劳动创造了包含剩余价值在内的新价值,发生了价值量的变化,是一个可变量,因此叫可变资本(用v表示)。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而不是由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才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为了确定资本的增殖率,进而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要计算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用m′表示)是剩余价值(用m表示)与可变资本(用v表示)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m′=m/v

由于工人的必要劳动是用来生产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价值的,而剩余劳动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所以,剩余价值率的公式还可以表示为:

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这两个公式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示同一个关系。前一个公式是以物化劳动的形式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后一个公式则是以活劳动的形式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其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价值规律贯穿于商品经济的全部过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的价格低于价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不过,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

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消极后果:第一,价值规律自发调节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第二,导致收入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第三,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拥有先进技术和先进经营管理方法的生产者,为了在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总要对自己所采用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保守秘密,这就阻碍了新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的推广,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劳动是创造价值包括剩余价值的最终源泉。劳动过程的这种一般性质是任何社会经济形态下所共有的。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要素都被资本家所占有,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的过程。这个“一定点”,其实就是劳动者劳动力的价值。如果新创造的价值正好等于劳动力价值,那就只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新创造的价值多于劳动力的价值,那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

2.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有两种基本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由于劳动者的工作日分为两大部分,即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用以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剩余劳动时间用以生产剩余价值。所以,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延长的情况下,剩余劳动时间就被绝对地延长了,因而也就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就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就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就叫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个别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等到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之后,原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企业就不能再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了。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再生产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就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规模基础上进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追加生产,使再生产在扩大基础上进行。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如果资本家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那就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即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为了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就不能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而剩余价值又是资本积累的源泉和动力。因此,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高低、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无产阶级只占有少部分社会财富,这必然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资本积累不但是导致社会财富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根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的能力。这样,已经社会化的、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本应该由劳动者共同所有,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已经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严密分工、协作而社会化了的生产过程,本应由社会按照社会需要进行管理、调节和控制,却分别由各自追求最大限度利润和私人利益的少数资本家进行管理;共同劳动生产的社会化产品,本应由劳动者共同占有,用于满足社会需要,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私人支配,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这样就形成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的表现和实质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发生了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2.经济危机的根源

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买卖在时间上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行为,如果有一些商品生产者在出卖了自己的商品后不接着购买,就会有另一些商品生产者的商品卖不出去。同时,在商品买卖有更多的部分采取赊购赊销的方式的情况下,如果有某些债务人在债务到期时不能支付,就会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但是,这仅仅是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当这些矛盾尖锐激化时,必然造成普遍的买卖脱节,即生产的供给和需求之间脱节,致使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经济危机的爆发。

3.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但是,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样,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必然导致再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或决定阶段。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不一定都经过四个阶段,但是危机阶段则是必经阶段,没有危机阶段,就不存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第一个发现是唯物史观

在1845—1846年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在研究黑格尔哲学时,马克思发现了“合理的内核”,即辩证法,又看到了其“唯心主义的荒谬”,于是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中的合理成分,并加以革命的改造,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用他的哲学世界观去研究历史,发现了唯物史观。这个发现,解开了人类历史之谜,是唯物主义的最终完成。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综合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当上层建筑及其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阶级社会里,人类社会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

唯物史观对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在于:(1)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学说,证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2)运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学说,提出要从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中去寻求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冲突的途径,说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3)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学说,说明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解放自己,无产阶级必须从“自在阶级”上升到“自为阶级”。“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

2.第二个发现是剩余价值学说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马克思把研究的重点从哲学转向经济学领域,用20年时间,写出了被称为“工人阶级圣经”的《资本论》,第一卷于1867年发表。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学说对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在于:(1)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彻底弄清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灭亡的历史规律。(2)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和对立的经济根源,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真正地位,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不了解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缺陷。(3)剩余价值学说展示了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根本道路,指出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革命建立自己的国家政权,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获得彻底解放,从而否定了空想社会主义所鼓吹的宣传、示范和劝导富人改邪归正的和平途径,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指明了现实的道路。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唯物史观从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剩余价值学说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指明社会主义一定要取代资本主义,从而将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在这两大基石之上耸立的一座宏伟大厦。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一次真正的革命,它推动了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变革进程。

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平等,整个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

旧式分工的消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虽然共产主义社会仍然会有分工,但这是自觉的新式的分工,不再是生产者全面发展的限制。

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方面是在多样化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实现的,另一方面又是在生产劳动之外的大量自由时间中实现的。

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是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和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现实的运动,而且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他指出: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决不会”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和艰巨的历史过程。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包含着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