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重点
第一部
第一章
章节导读
1975年二三月间的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还没有过去,春风还没有光顾这片荒凉而贫瘠的土地。一个雨雪交加的日子,风很冷,整个县城笼罩在一派萧索中。而县立高中的院子里却十分热闹。原来是同学们正排着长队打饭呢!他们的饭菜等级分明:菜分甲、乙、丙,主食分白面馍、玉米面馍、高粱面馍,白、黄、黑分明,被同学们戏称为欧洲、亚洲、非洲!我们的主人公孙少平实在是太贫困了,连5分钱一份的丙菜——清水煮白萝卜,都买不起!强烈的自尊心使得他在同学们都打完饭后,才一个人悄悄地来取他那两个高粱面馍,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舀进自己碗里,然后掺点热水,掰碎黑面馍泡进去,这就是他的午饭。就在他狼吞虎咽的时候,一位穿着破衣裳的女生拿走了最后的两个黑面馍。不用说,她和孙少平一样贫困,她是谁呢?孙少平只知道她叫郝红梅。
考点提炼
请阅读本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从哪些方面来写孙少平的贫穷?请简要概括。
答案:(1)外貌方面。从他瘦弱的外貌来看,显然是营养不良,反映出家境贫穷。(2)穿戴方面。他的穿戴很可怜,家里一定很穷。(3)伙食方面。吃黑面馍,连丙菜也买不起。
2.请赏析“铁勺刮盆底的嘶啦声像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这句话。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一方面表现其他学生都走后院子的空旷;另一方面表现了孙少平极强的自尊心,这声音在他听来如此之响,他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偷窃,不愿让人发现。
解析
注意联系前文“慌得如同偷窃一般”。
3.“他独个儿来到馍筐前,先怔.了一下,然后便弯腰拾了两个高粱面馍”;“是的,她也来了。他望着她离去的、穿破衣裳的背影,怔.了好一会”。两个“怔”字各反映出孙少平怎样的心理活动?请简要分析。
答案:第一个“怔”字反映出孙少平看到筐里多两个黑面馍,感到疑惑。第二个“怔”字,是他发现了另外两个黑面馍的主人后感到惊讶,原来,她也如此贫穷,她最后来打饭,也有很强的自尊心吧。
解析
注意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4.“唉,我们姑且就认为这是他眼中溅进了辣子汤吧!”这句话有怎样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孙少平贫穷的生活状况的同情。一个“唉”字,在叹息中夹杂着怜悯,“姑且就认为”显然是对后面“溅进了辣子汤”的否定,这说明,少平的眼泪是痛苦的泪水,是自尊的泪水。
解析
理解句子的含义,注意抓住关键词,还要联系上下文,并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第二章
章节导读
和孙少平一起来上高中的,还有两个小伙子:金波和田润生。金波的父亲在地区运输公司当汽车司机,田润生的父亲是双水村大队书记田福堂。这两个人的家庭条件都比孙少平好。
孙少平上高中实在是太艰难了。学校半天学习报纸上的社论,半天劳动。两个高粱面馍哪能支撑得住?每当劳动时,孙少平只感到两眼冒花,天旋地转。但比这更痛苦的是因贫穷而给自尊心带来的伤害。他们家实在是太穷了!已经临近崩溃!年近八十的老祖母,半瘫在炕上;父母岁数大了,挣不了几个工分;妹妹上初中,花费增多;姐姐的丈夫不务正业,她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吃了上顿没下顿,还要他们家接济;哥哥孙少安连初中也没考,13岁就担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一家人苦没少受,可一年比一年穷。不只他家,大家都这样。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来上高中,简直是一种奢侈。他对家人充满了深深的感激!
上初中的最后一年,润生家的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点燃了孙少平读书的热情。现在,他每天都沉醉在读书中。以至于有一次班上政治学习时,他在桌子下面偷偷地看《红岩》,被班主任逮个正着。班主任并没有为难他,还告诉他这是本好书。这让孙少平对书更加珍爱了。而就在此时,郝红梅想借这本《红岩》看看,孙少平爽快地答应了。其实,他们两个已经用眼睛“交谈”了好些日子了。
第三章
章节导读
春天终于来了。荒凉的黄土高原现在是桃红柳绿,一派生机。孙少平和同学们熟悉了,渐渐消除了自卑感。少平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到县革委会副主任田福军家去吃饭。事情要从润生的姐姐润叶说起。润叶和少平的哥哥少安一起长大,后来她去县城上了中学又当了老师。润叶对少安很好,对少安家里人也很好,就像一家人一样。孙少平跟随润叶姐来到田福军家,面对陌生的一切,他紧张极了,拘束得很。润叶给他准备了丰盛的饭菜,他一下子吃了一大碗猪肉炖粉条和五个馒头,平时饿得发瘪的肚子算是过了一回瘾。就在他刚刚享受完这顿大餐后,一位漂亮的姑娘出现在面前——她就是田晓霞。晓霞热情、大方而开朗,孙少平顿时觉得自惭形秽,无比窘迫!还好,润叶姐让他脱离了“窘境”,她要送他回学校。不巧在路上遇到了田福军,田主任的问长问短又让他着实紧张了一阵子。润叶姐要少平星期六回家告诉哥哥,最近抽个空来城里找她一下。说完这些,润叶姐塞给他一包东西就转身走了。哦,原来是粮票!少平一下子被泪水模糊了双眼。
考点提炼
请阅读本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润叶是一位心地善良、善解人意的姑娘,文中有哪些体现?
答案:(1)对村里的不管什么人都特别好。每次回来,都提着点心看望户族里的傻瓜叔叔田二。(2)亲自来请少平到家里吃饭,害怕少平拘束,留下他一个人吃饭。(3)送给少平粮票。
2.文中是怎样描写少平的拘束和紧张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细节描写,如写他到了田福军家,手规规矩矩放在自己的腿膝盖上。(2)语言描写,当田晓霞请他喝水时,他紧张拘束地说自己不渴。回答田福军的话时也不准确。(3)心理描写,如他见到田晓霞后,感到脸像炭火一般发烫,觉得自己像个叫化子。(4)神态描写,听到晓霞说水白倒了的玩笑话,满脸通红,无言以对。(5)动作描写,如回答田福军的问题时,拘束地抠着手指头。
3.本章开头写天气转暖的部分,有什么作用?
答案:一方面交代了黄土高原的时令特点,一方面衬托了下文孙少平高兴、开朗的心情,从侧面表现出孙少平的精神状态有所好转。
4.本章结尾部分有一句“多么好呀,春夜!”有人说,这是润叶的感叹,有人说这是孙少平的感叹,你同意哪种说法?请阐述理由。
答案:(1)是润叶的感叹。在请少平吃了一顿饱饭后,善良的润叶心里感到满足,并且,少平答应给哥哥捎信,润叶对少安的到来充满了希望,因此,她感叹这春夜的美好,表现出愉快的心情。(2)是少平的感叹。少平对润叶请他吃饭充满感激,并且,终于离开了田福军家,不再紧张拘谨,他心里感到轻松。因此他感叹春夜的美好,表现了轻松愉快的心情。
第四章
章节导读
孙少平用润叶姐给的粮票和钱买了粮食,为祖母买了药,和金波一起回家。金波有自行车,少平没少沾金波的光。就在他们到了姐姐兰花出嫁的村子罐子村的时候,少平突然看到妹妹兰香站在公路边,脸上挂着泪珠。原来,姐夫王满银因贩卖老鼠药被公社拉去劳教。兄妹俩偷偷地走过公社会战工地回家去。此时的工地,红旗招展,喇叭吼叫,黄尘飞扬,一片热闹的景象。
第五章
章节导读
1975年,“文化大革命”使社会很多方面混乱而动荡。人称“二流子”的王满银此刻正在工地上接受劳教——用架子车送土,给他装土的人中就有他的老丈人孙玉厚,这真是丢人丢到家了!王满银属于那种破罐破摔型的人物,游游逛逛,不爱劳动,欠下一屁股账,年年过年出去躲债。忠厚善良、勤劳能干的兰花算是瞎了眼,嫁给这样一个“逛鬼”!然而,兰花还是死心塌地地跟他过日子,辛辛苦苦拉扯两个孩子。孙玉厚对这个不争气的女婿恨之入骨,后悔自己当初没能拦住女儿,同时又心疼女儿吃苦受罪。再想想家里的光景,像筛子一样到处是窟窿眼。少安都23岁了,还没娶上媳妇,莫说是财礼,就是结婚的窑洞都没有啊!玉厚老汉痛苦得都要麻木了!
第六章
章节导读
兰花心疼她男人,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带着两个孩子回娘家想办法。不巧的是弟弟少安到米家镇给队里的牲口看病去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兰花没了办法,只得扯着母亲的衣角哭个不停,两个孩子见大人哭,也跟着哭起来。老祖母被这情景吓坏了,隐隐约约听到“枪”字,以为是又打仗了,看看少安不在,以为少安被打死了,也放声哭开了!孙家现在乱成了一锅粥!正在这时,少平和兰香回来了。少平安慰好了奶奶,然后很冷静地安排姐姐赶紧做饭,叫母亲准备粮食和铺盖,一会儿自己给姐夫送去。安排好这些,少平又给奶奶点好眼药水。少平忽然感到自己长大了,也像哥哥那样为这个家承担起责任来。懂事的兰香一回来就去喂猪,又捡回来几筐柴火,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阴沉着脸从外面回来的孙玉厚,看到两个孩子这样懂事,又这样能干,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温暖。
第七章
章节导读
孙少平带着饭罐和铺盖给姐夫送去。他先走过田家圪崂,双水村田姓人家大多住在这里,院落大都破破烂烂。田家圪崂对面的庙坪上有一片密密麻麻的枣林。少平又蹚过东拉河,穿过枣林中的一条小路,来到与东拉河交汇的哭咽河。相传玉皇大帝的一位女儿因留恋人间的情人而化作神仙山,她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哭泣,眼泪变成了哭咽河。双水村便因这两条河而得名。过了哭咽河上的小桥,就是金姓人家聚居的金家湾,这里的窑洞明显比田家圪崂那边的好。离哭咽河桥不远有一块小土坪,双水村小学就在这里。被劳教的人们住在这里。见少平来了,王满银不顾别的,先拿了个黑馍狠狠咬了一口,然后才问起了老婆孩子,还好,没有忘记嘱咐少平告诉兰花藏好老鼠药,别让孩子误食了。少平对这个姐夫厌恶极了,没等他说完就走了出来。在哭咽河小桥附近,少平遇到了二妈贺凤英,她这是要去布置批判会会场呢。少平的二爸孙玉亭是大队支委,二妈是妇女主任,两口子黑天半夜开会,而家里的日子过得一塌糊涂。
第八章
章节导读
孙玉亭来找他哥孙玉厚去参加批判王满银等人的批判会。孙玉厚气恼得很,拒不参加。孙玉厚想到当年指望这个弟弟好好读书,出人头地。可是,不争气的孙玉亭硬是从钢厂跑回家,闹着给他找个媳妇,在家务农。孙玉厚没办法,给他成了家。孙玉亭两口子不会过日子,家里一团糟,却十分热衷各种革命运动。孙玉亭有点文化,在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可谓大显身手。离开了哥哥家,他去找村里的副书记金俊山,盘算着找出双水村的阶级敌人,也就是今晚的批判对象,想来想去,确定田二是合适人选。因为这个田二经常唠叨“世事要变了”,其实这个田二半傻半憨。这样一个人登上台去接受批判,一定会让人笑掉大牙吧!
第九章
章节导读
彻底批判资本主义倾向的大会在双水村小学的院子里召开。村里的男女老少被集合在这里,吵吵嚷嚷,热闹极了。主席台上坐着公社副主任徐治功、武装专干杨高虎和孙玉亭。杨高虎为了使大家安静下来,立刻站起来准备大发脾气,没想到板凳失去平衡,凳子那头的孙玉亭一个马趴栽倒在地上,还打翻了茶水,台下一阵哄堂大笑。这真是一个滑稽的开头!受批判的人都被带上来。王满银耷拉着脑袋,感到在老丈人的村里丢人现眼,实在不光彩。田二不知道这是在干什么,他看见这么多人在一起,只觉得热闹极了,于是两条胳膊胡乱舞着,嘴角挂着神秘的微笑,嘟囔说:“世事要变了!世事要变了……”他的话淹没在一片笑声中。徐治功讲话,事先安排好的人员上台发言……人们笑着看这出闹剧!听完了徐治功的批判总结,人们打着哈欠,挥舞着拳头,呼喊着口号,大会就这样结束了。这是开的什么会,真是可笑!
第十章
章节导读
对家里和村里发生的事,少安一无所知。他到米家镇给队里的牛看病去了。晚上,在兽医站的简易牲口棚里给牛费力地灌完了药,少安上街找住的地方。都关门了,只有一家铁匠铺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好心的河南师傅让少安在这里凑合了一晚。
第二天,当孙少安牵着牛回到双水村,遇到了二队队长金俊武。金俊武在双水村也是个能人,对孙少安很尊敬。他告诉少安王满银的事,少安马上跑回家去。
少安镇静地安抚好姐姐、母亲和兰香,还给奶奶递上买来的蛋糕,便开始思考如何解决姐夫的事儿。正在这时,少平回来了,告诉他润叶让他去城里一趟。提到润叶,少安望着眼前的杏花,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
第十一章
章节导读
润叶小少安一岁。他俩是一块儿玩大的,好得谁也离不开谁,真可谓青梅竹马。他们渐渐长大了,一起上了小学。润叶知道少安家穷,经常偷偷地给他东西吃。贫穷的家境,使少安再不能上中学了,尽管他成绩很棒。有什么办法呢?穷人家的孩子只能回家劳动。润叶上了中学,后来当了教师。两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友谊的暖流依然在他们心间流淌。
润叶叫自己去城里干什么呢?少安想不明白,但他很快想到,可以让润叶帮忙解决姐夫的事。他马上决定进城去。
第十二章
章节导读
田润叶在焦急地等待孙少安的到来。原来,田福军的同事、县革委会副主任李登云的儿子李向前在追求田润叶,而润叶对李向前十分反感。关于终身大事这个问题,润叶认为少安才是自己的爱人。润叶对少安朝思暮想,以至神情恍惚,不思饮食。她在心里不断呼喊着少安的名字。正在她想着少安的时候,有人敲门,她以为是少安来了,打开门,原来是田晓霞来请她回家吃饭——今天是田晓霞外公的六十五大寿。
第十三章
章节导读
田福军的岳父徐国强老汉是个识字不多的退休干部。李登云就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今天也特意来给老人家祝寿。李登云和田福军的关系有些微妙。在许多问题的看法上,田福军和一把手冯世宽有分歧,李登云明显地支持冯世宽,只是由于和他老岳父的关系,才不会和田福军面对面发生冲突。生日宴会进行得很愉快,一家人高高兴兴,举杯畅饮。饭后,润叶回学校,一路上想着少安怎么还没来。到了学校门口,她惊喜地发现少安已经在她宿舍门前了。
第十四章
章节导读
这是少安头一次来城里找润叶,不免有些拘束。润叶特别高兴,请少安去县城最大的国营食堂吃午饭。润叶买了一大桌子饭菜,亲切地看着少安吃。吃完饭,他们来到了城外的原西河边。在生机盎然的春光花色里,传来一阵女孩子的信天游歌声,飘飘荡荡,美妙极了!润叶羞红着脸向少安说出了自己现在的处境,县上领导的儿子追求她,她不愿意,可对方纠缠不休!少安内心复杂极了,先是意识到润叶要结婚了,内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继而觉得既然不愿意就算了,这有何难?而自己在这事上帮不了润叶,内心感到十分内疚。润叶发现,少安还是没有明白自己对他的心意,便不再为难他。润叶问起少安家里的情况,两人便为王满银的事来到了田福军的办公室。田福军对孙少安这个生产队长关于“上面不要过多地管农民种地”的见解十分赞赏,并为王满银的事给石圪节公社书记白明川写了信。第二天,润叶和少安一起坐公共汽车回石圪节。临别时,润叶把一封信塞给了少安。信上说:“我愿意一辈子和你好。”这突如其来的表白,让少安一下子惊呆了。
第十五章
章节导读
润叶来公社送信的时候,公社书记白明川和副书记徐治功正在争吵。白明川是一位既有能力又能为农民着想的公社领导。他对徐治功搞得有些过火的劳教活动十分反感。润叶的父亲、双水村的大队书记田福堂也在这里,他正在为两位争吵的领导打圆场。润叶把田福军要求释放王满银的信交给白明川。徐治功没了办法,只好让田福堂回去通知放人。润叶便坐公共汽车回学校了。田福堂骑着自行车回村的路上,心里乱糟糟的。他明显地意识到,这几年在村里遇到几个潜在的对手。由二队队长金俊武,想到一队队长孙少安,心里感到不太舒服。他本来还在为少安的姐夫被劳教而高兴,没想到半路杀出个他弟弟田福军。王满银获得了自由,轻松而愉快,兰花也喜得眉开眼笑!一家四口高高兴兴地在王满银欢快嘹亮的信天游中回家去了。
第十六章
章节导读
尽管依然被饥饿折磨,孙少平还是不愿退学,其中有一个不愿告人的原因:郝红梅。孙少平早已适应了学校生活,并且在乒乓球赛上得了冠军,还被提拔为“劳动干事”,再加上读了不少书,他渐渐有了很强的自信。
孙少平利用手中这点小小的“权力”,每次劳动时,都把最好用的一件工具留给郝红梅。这个秘密被跛女子侯玉英发现了,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郝红梅是少平的媳妇。这个侮辱和伤害太重了!从此,少平和红梅再也不敢频繁接触了。马上就要放假了,郝红梅借少平的《创业史》还没有还回来,少平怎好意思去要?只能是等。他等来的不仅是书,书中还夹着几块白面饼。少平心里激动极了!他又重新获得了友谊和温暖。
第十七章
章节导读
新学期过去两个星期了,少平还没有机会和郝红梅说话。他发现,郝红梅的穿着不像以前那样打补丁了,尽管还是农村的衣服,但整洁而漂亮。而且她也活跃多了,和同学们一起说说笑笑,玩得很高兴。一次练习投篮,少平示意红梅把球传给他,没想到她没有理他,却把球传给了班长顾养民。少平这才知道,她和顾养民好了。少平一下子陷入了痛苦和烦恼中。
郝红梅的爷爷是地主,“文化大革命”中,一夜之间,家里的房屋变成了一片废墟。白眼、歧视和贫穷一直“陪伴”着她。好不容易熬到了高中,她自己早有盘算:她要寻个好人家,找个有钱男人,将来好改变家庭的命运。她并不轻视孙少平,她也很珍惜和少平的友情,内心里还很感激他。可是孙少平家里太穷了!开学以来,班长顾养民对她热情起来,她梦寐以求的就是顾养民这样的人。他的父亲是黄原师专的副校长,母亲是地区建筑公司的工程师,他祖父又是这个县远近闻名的老中医大夫。顾养民对她如此青睐,她感到受宠若惊。
第十八章
章节导读
金波知道了少平的事情后,找了几个同学,把顾养民打了一顿,还用了小小的计谋,让顾养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少平得知后,觉得金波做得太过分了。他知道自己哪方面都没法和顾养民相比,郝红梅和顾养民好也完全正常。青春激流打起的第一个浪头在少平的心里渐渐平静下来。
过了几天,他、金波、顾养民和郝红梅,还有另一个班的田晓霞,被选入学校文艺宣传队,排练好节目,到各公社演出。这意想不到的好事,让少平兴奋不已。经过排练,他们就下公社演出了,少平觉得别人都在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心里美极了。
在中途,县宣传部又打来电话,让他和田晓霞到黄原参加革命故事调讲,马上到县里排练。少平做梦都没有想到能去黄原!家里得知消息后,给他做了一身新衣服,还给了他十元钱和十斤粮票。他和田晓霞高高兴兴地去逛大城市了。晓霞带着他游了很多景点,还在诗人贾冰家吃了一顿饭。故事调讲,他俩都得了二等奖,把县文化馆馆长高兴坏了。这次远行让少平大开眼界。他还会来黄原吗?
第十九章
章节导读
这几个月来,田润叶陷入了一种深深的痛苦中。她对少安发出的爱的呼唤没有得到回应。她又回了一趟双水村,却没能见上少安一面。让少平带话回去,少安又回话说他很忙,来不了。润叶伤心地哭了。现在,又不得不去向前家吃饭,她的心里难受极了!怎么能吃得下去!李向前一家人对润叶的到来高兴极了,也热情极了。润叶万万没想到,吃完这顿饭后,学校和城里的一些人就开始传播她已经和李向前订婚的消息,并且说他们不久就要结婚了。二妈也找她谈话,说李向前的爸妈十分中意她,向前怎么喜欢她。更让润叶生气的是,李向前竟然到学校来找她,坐在宿舍给她说长道短,给她打扫房间,还给她准备冬天烧的煤块。润叶实在无法忍受了!她一定要回去找少安一趟!
第二十章
章节导读
少安的苦恼并不比润叶少。自从看完那张一目了然的字条后,少安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和温暖,但很快这种感觉就消失了。娶润叶做妻子是不可能的!自己一个泥腿把子怎么可能娶一个在城里有正式工作的教师呢?这完全不可能。再想想自己家的情况,穷到了骨头里!而润叶家呢?田福堂是双水村的主宰。少安不能答应这个爱他而他也爱她的人。
每天,他都用拼命劳动来缓解内心的痛苦。他越来越清楚,如果答应了她,就等于把她害了,因此他不敢去城里找她。他万万没想到,润叶回来找他了。少安正在自留地浇菜,润叶寻了来。两个人坐在东拉河边,欲言又止地搭讪了几句浇菜的话就都沉默了。
山野里安静极了,远处传来一个庄稼汉悠扬的信天游。两个人依然欲言又止,眼看着话都到嘴边上了,不远处传来田福堂喊润叶回家吃饭的声音。润叶气得牙咬住嘴唇,匆匆地回家去。
第二十一章
章节导读
田福堂看到润叶和少安一块儿坐在河滩里的一刹那,就什么都明白了。让他感到惊讶的是,看起来腼腼腆腆的女儿胆子竟这么大,怎么会看上泥腿把子孙少安?田福堂感到事情很严重,他决定阻止他们,他要去县城一趟,让田福军和弟媳徐爱云给润叶找个好人家。
把队里的事安排给孙玉亭之后,田福堂就来到了田福军家。让田福堂没想到的是,他从徐爱云口中得知县革委会副主任李登云的儿子爱上了她的女儿!田福堂既惊又喜,就把这事儿托付给徐爱云了。
田福堂由徐爱云陪着去顾建翎老先生那开了几副治气管炎的中药,心满意足地回村去。在石圪节遇到了田福高,原来田福高的姨夫因为多给社员分了点猪饲料地,让人给告到公社了。田福堂一听这个消息,立刻计上心来。
第二十二章
章节导读
田福堂到公社把孙少安给告了。原来,孙少安看着社员每年为完不成上面规定的生猪指标而煎熬,就偷偷地把一些边边角角的荒地分给一队社员。田福堂也是受益者,明明知道却不吭声。现在他抓住孙少安这个把柄,就是为了整他一下,让他灰上一段时间,这样他就顾不上缠磨润叶了。尽管他知道这样做自己心里也不得安宁。
孙少安很快成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批判对象。在公社的批判大会上,他和其他村的几个生产队长,受到了大小领导的批判,而且公社还通过各家各户的小喇叭,转播了批判会实况。孙少安很快成为全公社家喻户晓的“坏人”。
孙玉厚老汉痛苦极了,满眼泪水地抱着头蹲在地上。这样一闹腾,谁还肯嫁给自己的儿子?何况家里条件本来就不好。
受到沉重打击的孙少安慢慢明白了谁在背后捅了他一刀,也慢慢明白拒绝润叶是多么正确。他一个人迷迷瞪瞪地向石圪节的后街走去。
第二十三章
章节导读
孙少安一个人漫无目的地溜达着,直到天完全黑了下来。痛苦,烦恼,迷茫,他的心里翻江倒海。二十三年来,没有吃过几顿好饭,没有一件像样的衣裳,生活啊!一切都太苦了!直到他看到双水村星星点点的灯火,心情才平静了一些。
他一个人在一片高粱地里坐下来,点起了一根旱烟棒。正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父亲走了过来。“我怕你万一想不开……”父亲这一句话让少安忍不住趴在地上痛哭起来。哭吧,哭吧,把所有的痛苦和委屈都哭出来吧!只有在父亲的面前,他才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父亲的一双大手是那么温暖有力。
孙玉厚觉得很对不起儿子,他要赶快给儿子找个媳妇,可是,不要财礼的媳妇到哪去找呢?
考点提炼
请阅读从“孙少安其实并没有任何可办的事”到本章结尾的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从这些文字中来看,孙少安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1)有很强的家庭责任感,虽然自己没有过过几天好日子,又受了委屈,但一想到一家人都在指望着他,就又抖擞精神,充满了力量。(2)很能体贴人。当自己伤心哭泣时,听到了父亲也在哭,马上收住眼泪,安慰父亲。(3)有自我牺牲精神。为了家里不再欠债,不想娶财礼重的人家,只要财礼少,不挑拣人。
2.文中有多处运用了环境描写来衬托少安痛苦茫然的心情,请举例分析。
答案:例如,写庄稼地里的无名小虫和东拉河里的蛤蟆叫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纷扰和骚乱,衬托少安烦乱的心情。
例如,迷乱的星空和模糊的山峦,衬托少安迷茫、痛苦的心境。
例如,冰凉的树干,冷淡的月亮,衬托了他此时委屈、痛苦的心情。
3.“在这一刻里,在父亲的面前,他才又一次感到自己是个孩子!他需要大人的保护和温情,他也得到了这一切……”,请解释这段话的含义。
答案:少安的哭泣,既有委屈、痛苦和迷茫,又有得到父亲的保护和温暖后的幸福。这几句话,也包含着作者对少安的同情。
第二十四章
章节导读
孙玉厚为给少安娶媳妇的事煎熬着,一夜没合眼。他来找孙玉亭想办法,毕竟孙玉亭认识的人多。孙玉亭说好姑娘多着哩,只是怕哥哥出不起财礼。弟媳贺凤英忙说娘家族里有个远门侄女,托她瞅个人家,只要女婿好,财礼可以不要。一听说不要财礼,孙玉厚一下子来了精神,马上答应让少安去山西相亲。
少安最后一次审视了他和润叶的关系,结果结论和一开始是一样的。在犹豫了一些天后,他踏上了去山西柳林的路。
第二十五章
章节导读
从参加学校文艺宣传队下乡演出,到和田晓霞去黄原参加革命故事调讲,孙少平的精神世界渐渐丰富起来。在田晓霞的影响下,少平养成了看报的习惯,更加关心外面的世界,并且在晓霞的推荐下又读了不少书。他渐渐被田晓霞的个性和独到见解深深吸引了。他发现现在的自己好像不是以前的自己了。
一天上午,他正在学校操场上听忆苦思甜报告,父亲突然来找他,这可把他吓坏了,他还以为家里发生了什么大事。原来哥哥去山西相亲,父亲叫他请假回家挣工分。金波特能体贴人,中午买来了烧饼和猪头肉招待少平的父亲,还把自己窑洞的钥匙给了少平!少平回家后白天劳动,晚上喝两碗稀粥,就去金波家睡觉,当然还会到本村教师金成的公窑里看完一天的报纸。
这段日子,劳累得很,干旱把庄稼人的心都要烤焦了。少平的内心也无比压抑。一天中午,当他走到河边的时候,看到一个人头上戴着柳条编成的帽圈,跪在水井边,嘴里念念有词。哦!原来是田万有大叔在求雨呢!少平想笑又笑不出来。这个土艺术家嘴里悲戚的声调就是庄稼人绝望的呐喊啊!
第二十六章
章节导读
严重的干旱使双水村笼罩在一片悲哀之中。全村男女老少拿着瓶瓶罐罐到东拉河坝里舀水,水很快就被舀干了。人们开始怨恨起上游的几个村庄来。这些村庄倚仗地利把东拉河的水分别拦住了。最可恨的是没有人管这件事。这样下去非旱死不可。
田福堂召集大小队干部开会研究对策。田福高急切地提议把上游村庄的坝给豁了,水就流过来了。这个提议立即赢得了赞同。
他们打算,等天黑之后,孙玉亭带着一帮人去石圪节豁坝,金俊武带着一帮人去罐子村豁坝,金俊山带领全村男女老少加高本村的坝梁。双水村的人们一下子紧张忙碌起来。等把所有人都打发出去后,田福堂才感到有些恐惧,万一出个意外怎么办?
第二十七章
章节导读
孙玉亭他们来到石圪节,看着满满一坝水,都差点流口水。金富和金强一下子跑到坝梁中间拼命地挖起来,孙玉亭提醒他们,这样挖整个水坝就会决堤。弟兄俩谁也不听他的,继续狠狠地挖着。哗哗的流水声响起来后,孙玉亭招呼大家赶忙撤退。金俊武是个周到人,他没有让人们破坏罐子村的水坝,只从水坝和河岸的衔接处挖了一个豁口。两支队伍胜利地回来了,村里的河坝也加高了很多。
水过了不长时间就流到了双水村的河坝里。人们呼喊着,喧腾着,终于有水啦!可是,乐极生悲,约摸半个钟头后,人们发现水坝里的水涨得太快了,顷刻间就要涨满了!田福堂和金俊山马上招呼人们加高坝梁,立刻,人们又投入了一种疯狂的劳动中。但是,来不及了,水无情地漫过坝沿,人们大呼小叫着跑到了岸上,一个浪头冲毁了坝梁,大坝垮了!
等洪水落下来,人们惊讶地发现,金俊斌不见了。原来,在加高坝梁时,老实巴交的金俊斌说他到前河道去大便,没想到,洪水下来了。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人们才找到了他的尸首。
第二十八章
章节导读
金家人沉浸在一种巨大的痛苦中。祸根出在金强、金富身上,是他们造成了溃坝,洪水打垮了罐子村和双水村的水坝,把他们的三爸也卷走了。
金俊斌的漂亮媳妇王彩娥此时眼泪已经流干了,躺在炕上像死了一般。俊文和俊武净嚷嚷着让田福堂来,俊斌是为公事死的,不能一埋了事。田福堂连累带吓,已经病倒在炕上。几个大队干部商议之后,答应把金俊斌当烈士对待,王彩娥算干部家属,队里出钱粮,给金俊斌立个墓碑,开个隆重的追悼会,丧葬费用大队负责。这样,总算安抚好了金家人。
下午3点左右,金俊斌的追悼会在庙坪举行。在一片肃穆中,田二不停地嚷嚷着“世事要变了”闯进了人群,有些人被田二逗得偷着笑了。不一会儿,起风了,天地一片混沌,人们赶快起灵,铜钱大的雨点瓢泼似的倾倒而下。
双水村豁坝偷水,导致洪水暴发淹死村民的事儿很快就传到了公社。白明川非常气愤,但想想自己也有责任,没有协调好几个村的用水问题;徐治功为田福堂求情,由金俊山代替病着的田福堂来受处分,在公社的广播室里,向全公社检讨他们村损人利己的不法行为。
第二十九章
章节导读
谁也没有想到,孙少安出门一个月,就领回来一个大眼睛的山西姑娘。少安见到秀莲的第一眼,就看上了她。秀莲对他也是一见倾心。秀莲对他们这个破家一点都不嫌弃,可把孙玉厚老两口高兴坏了。人好,懂事,还不要财礼,这样的媳妇,打着灯笼也找不着啊!人们对少安羡慕不已。
少安去问候金俊武,说了一些安慰他的话。返回时,遇到了田福堂。少安找了媳妇,就不会再来缠磨润叶了,田福堂心里那个美啊!所以,他对少安格外客气,答应借给他队里的粮食办喜事,并说有什么困难尽管说。
孙少安回到家,跟母亲商量拿一升白面给二爸。因为,按照乡俗,二爸该请秀莲去吃一顿饭。这个孙玉亭的日子过的呀,请客还要向客人家借粮!
第三十章
章节导读
儿子领回了媳妇,孙玉厚开始忙活着操办喜事了。需要借钱!盘算了一圈,便进了金俊海家。金俊海非常痛快地借给孙玉厚二百元钱,玉厚老汉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这两家的交情挺深的,俊海在外面跑车,家里有什么活,玉厚和少安没少帮忙,兰香和少平在金家住宿,两家人就像一家人一样。正巧金俊山到俊海家串门,俊海马上帮着玉厚向金俊山借了细粮。钱和粮都有了,玉厚老汉心里无比轻松,这下总能把少安的婚事办好了。
少安知道父亲借了钱粮,一边埋怨父亲借的钱太多了,一边感激地热泪盈眶。天下什么样的爱能比得上父母之爱的伟大呢?
第三十一章
章节导读
此时的贺秀莲沉浸在爱情的幸福中。秀莲的母亲去世得早,父亲和姐姐把她拉扯大。父亲酿得一手好醋,家里的光景还可以。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秀莲对周围的小伙子一个也看不上。可巧就来了个孙少安,一下子把她吸引住了。她盼望着马上和少安结婚。来到少安家就像在自己家一样,一转眼七八天过去了,秀莲还没有回家去的意思,她要和少安多待几天。
农历八月十四,是双水村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打枣节。全村老少都来到了庙坪那片枣树林。拿着棍棒噼里啪啦地打着枣树枝,一颗颗玛瑙一样的枣子纷纷落在了地上。当贺秀莲也来到这里时,大家都被她吸引住了,争相看一队队长的媳妇长得怎样。秀莲羞得满脸通红。
打完枣,又过了中秋节,少安陪着秀莲到镇上买衣服。善良的秀莲不肯给自己买好衣服,却争着要给少安买身好的,让售货员惊讶不已。买好了衣服,秀莲还是不愿回家去,直到父亲贺耀宗写信来问,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少安家。
送走秀莲,少安站在石圪节的公路上。看见一行大雁向南飞去,猛然记起:春天的时候,也正是站在这地方,他手里拿着润叶给他的信,望着大雁从南方飞来……
第三十二章
章节导读
元月,是黄土高原一年中最冷的月份,气温通常都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可是,原西县“农业学大寨”运动这时正进入高潮。在农村,到处红旗招展,高音喇叭不停吼叫着,劳动的人群往来穿梭,一派战天斗地的气概。
县革委会主任冯世宽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两个县革委会副主任——田福军和张有智到柳岔公社来检查工作。发现的问题极其严重:公社主任周文龙在大搞“劳教”活动,现在去追逃跑的劳改犯了。他把一些犯了点小错的农民集中起来劳教,动不动就打,有的已经被打坏了。周文龙一再强调,搞社会主义,搞“农业学大寨”,就要武上!要麻绳子加路线!周文龙把别的农民打得死去活来,却让自己的农民父亲一分钱也不出,在公社的锅里挑肥拣瘦地大吃大喝!
这些情况让田福军和张有智惊讶得目瞪口呆!两人立即要求把参加劳教的人全部释放,给他们补贴粮食,打坏的及时治疗。回去的路上,两个人的心情沉重极了,谁也没有说话。
第三十三章
章节导读
周文龙回来后得知劳教犯都被田福军和张有智放了,气不打一处来。他明显感觉到这是两条路线斗争的问题,他马上给冯世宽打了电话。冯世宽火冒三丈,他感觉到这二人不仅是在和他作对,而且是向毛主席的路线进攻。绝不能容忍这种行为!他决定八号召开紧急常委会,解决县领导班子的路线问题和“软、懒、散”问题。
田福军和张有智离开柳岔公社后,当晚就赶到了石圪节。他们对这里的工作比较满意。柳岔公社过火的做法,这里都没有。晚上,白明川拿出自己的一瓶“西凤”酒,三个人一边慢慢抿酒,一边闲谈。当谈到当前农民艰难的生活,谈到国家的形势,都忧愁不已。第二天,田福军和张有智就接到了紧急召他们回去开会的通知。
会上,冯世宽一开始就指责田福军和张有智。田福军和张有智当然不服,直接说不能用棍棒和枪杆子对待农民。这些领导,有的支持冯世宽,有的支持田福军,一下子都争论起来,会议室乱成了一锅粥。他们竟然从晚上一直吵到了天明。
正在大家吵得不可开交时,广播里传来了周总理逝世的消息。大家谁也不吭声了,都沉浸在一种沉痛的悲伤中,一个个泪流满面。
第三十四章
章节导读
临近春节,孙玉厚家开始为少安结婚忙碌起来。副队长田福高解决了少安的新房问题:把饲养室旁边放种子的窑洞借给他。
把这口窑洞收拾得差不多了,少安去石圪节的街上买些烟酒。经过罐子村,发现姐夫王满银正圪蹴在路边一个土圪崂里打瞌睡。兰花带着孩子来娘家帮忙,家里没柴烧了,窑里冷的待不住,他就出来晒太阳。这个懒货!不会去捡点柴火吗?
少安买了烟酒,第一次到理发店理了发,就赶紧回家。在经过石圪节的小桥时,他立刻又想起了春天他手里捏着润叶给他的信,站在这里……这一切将永远地过去了!
在快要临近春节的一天,少安和秀莲举行了婚礼。亲朋好友都来了,把他们家的小院都要挤爆了。人们喜气洋洋地吃着,喝着,说笑着,沉浸在一种喜庆的氛围中。
第二天临近中午,田福堂拿来两块杭州出的锦花缎被面,说是润叶送给他们的新婚礼物。“润叶是谁?怎么送这么贵重的礼物?肯定和你相好过!”秀莲感到奇怪地问。少安只得承认。秀莲哭了。但当她听少安说润叶是个在县城工作的干部后,马上破涕为笑了:一个女干部怎么可能爱她的农民丈夫呢!
第三十五章
章节导读
少安结婚的消息就像一个闷雷,在润叶的心里炸响。她完全绝望了!尽管现在是花红柳绿的春天,润叶的心却早已是冰雪覆盖。她容颜憔悴,无精打采,茶饭不思,难以入眠。她感到自己的世界一片昏暗。
当她听说少安领回那个山西姑娘之后,真想跑回村子抢回少安哥,就是寻死上吊也要和少安结婚。但她没有丧失理智,她不能那样做。她就这样从秋熬到冬,从冬熬到春……
她又来到了原西河畔,坐在当年和少安一起坐过的地方,望着脉脉流水,望着丝丝垂柳,望着萋萋芳草,泪水止不住地流啊流……
考点提炼
请阅读本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章所写景物的特点,并分析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案:景物特点:清新明丽,充满生机。作用:反衬了润叶此时感伤落寞的心情。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润叶失恋后的样子的?
答案:(1)外貌,如,身体消瘦,脸庞凹陷。(2)神态,如,眼神失去了光彩。(3)心理活动,如,写她的绝望,写她内心像冬天一样寒冷。(4)动作,如,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流泪,叹息,自言自语。
3.请分析马兰花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马兰花是润叶情感的寄托。去年,马兰花见证了润叶和少安一起坐在河边的情景,那时,润叶对少安充满了希望;现在,看到马兰花,润叶就会想到少安,物是人非,无限伤感。
4.本章结尾部分使用了第一人称,有什么好处?
答案:使用第一人称,让读者觉得似乎自己就是润叶,有利于读者设身处地地体验润叶此时的心情,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第三十六章
章节导读
心情沉重的润叶回到宿舍,她知道向前一家人还会来缠磨她:明天是清明节,又要来请她去家里吃饭。她对此反感透顶了。她心里盘算着找个不去吃饭的理由,她想到了在黄原地区文化馆工作的杜丽丽,于是请了几天假去黄原。
杜丽丽对润叶的到来既惊讶又兴奋。晚上,杜丽丽的男朋友、在地区团委当干部的武惠良也来了,还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天安门有警察镇压悼念周总理的群众。三个人议论起目前国家的不幸状况来,说得热血沸腾,义愤填膺。正在这时,《荒原文艺》的主编、诗人贾冰走进门来。这位诗人对这次镇压事件也是愤慨万分,他动情地朗诵着自己刚刚写的一首诗,双拳挥舞,泪流满面。
第三十七章
章节导读
孙少平在原西高中的最后一个学期开始了。贫穷、饥饿一直折磨着他,能熬到现在,真不容易。由于经常请假,在数理化方面他耽误的太多了。不过,他倒并不怎么遗憾,因为他在这里懂了很多事,结交了很多朋友,收获了友情,开阔了眼界,也有了很强的独立意识。
这天,田晓霞约他出去,给他讲起了4月5日的“天安门事件”,还掏出一本《天安门广场诗钞》。两个年轻人都沉浸在对国家命运的严肃思考中。从此,少平每天晚上都会偷偷到教室抄写这些诗。后来不慎让顾养民发现了,让少平感到意外的是,顾养民不仅没有举报他,并且提出也想抄写这些诗。
一个星期之后,少平带着同学们去劳动,一场暴雨不期而至。其他同学都到了高处,跛女子侯玉英还在沟道里,眼看着洪水就要把侯玉英卷走了,孙少平奋不顾身跳进了洪水中,勇敢地把侯玉英救上了岸。
侯玉英不知该如何感激这位救命恩人,她为自己曾放肆地伤害过少平而羞愧不已。侯玉英的父亲、县百货公司第二门市部的主任侯生才一定要请孙少平到家里吃顿饭,以表达感激之意。正巧,少平同村的金光明也来了,原来,金光明是二门市的售货员。
第三十八章
章节导读
孙玉厚的小女儿兰香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她很早就知道家里的生活艰难,因此时时想着如何帮着家里做点事情。她和金秀一起上学,亲如姐妹。兰香本打算初中毕业就不上学了,没想到初中又延长了半年,兰香不愿意给家里人再增加负担,便有了退学的念头。父亲和大哥都支持她继续上学,大哥还鼓励她好好学,把书念好了,将来会有大出息呢!兰香又专心地学习起来。
九月,金秀的哥哥金波要去参军了,到部队文工团当文艺兵。兰香、少平和金秀一家人去县城为金波送行。
兰香和金秀返回学校的第二天,中国突然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事情——毛主席逝世了!全国人民沉浸在悲痛与惊慌之中。一个月以后,“四人帮”被抓起来了!
考点提炼
请阅读本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兰香是一个怎样的姑娘?
答案:(1)从小就很懂事,帮助家人劳动。(2)生活朴素,从不讲究吃穿。(3)能为家人着想,剩下好吃的,给奶奶或爸爸、哥哥吃。(4)天赋高,头脑聪明。(5)有牺牲自我的精神,为了给家里省钱,有了退学的念头。(6)有毅力,也有抱负,决心学成个样子。(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2.小说写金秀这个人物,有什么用意?
答案:(1)为了展现普通人之间纯洁的友谊。比如金秀不愿兰香退学,说她家里供兰香上学。(2)对兰香起到衬托作用。金秀家庭条件,金秀的善良品格等,都对兰香起到了衬托作用。(3)安排这样一个人物,有利于推动情节发展。
解析
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主题是紧密关联的,应考虑人物和人物、人物和情节以及人物和主题思想等的关系。
3.文中有不少细节令人感动,请找出两处来,谈谈你的感想。
答案:示例一,“夏天一大早,她就和二哥一起跑出去摘带露水的草叶,回来给奶奶淋在眼睛上。”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少平、兰香兄妹俩对奶奶的一片孝心。因为贫穷,买不起眼药,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孝心,肩负起自己对家庭的一份责任,体现出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
示例二,“刚四岁的时候,就缠磨着让父亲给她编了一个小筐筐,整天挽在胳膊上,开始在院子外边的土坡下蹒跚着拾柴火;拾满了一筐筐,她就提回来倒在灶火圪崂里,然后又跑出拾。”这个拾柴火的细节,表现了兰香从小就那么懂事,知道帮助家里人劳动,为家人分忧。
第三十九章
章节导读
田福军的老丈人徐国强老汉一个人在家十分寂寞。他抽着旱烟胡思乱想,想着想着就想到了润叶和李向前的婚事上。他知道田福军的工作很困难,原因是很多人整他,一把手冯世宽和田福军之间有矛盾,而他过去的老下级李登云显然站在冯世宽一边,如果润叶和李向前结了婚,李登云还好意思和田福军作对吗?!他觉得这是一步好棋,便决定说服润叶答应这门亲事。
润叶听完徐国强老汉所说的利害关系后,一下子震惊了,没想到这门亲事背后还有这么复杂的事情!她现在左右为难了。这大概也是二爸的意思吧。她最尊敬和爱戴的就是二爸,她愿为二爸分忧,但她又不爱李向前,她爱的人是孙少安,而少安已经结婚了。她该怎么办?她开始动摇了,最终答应了这门亲事。
李登云一家人高兴万分,马上准备操办婚礼。田福军的爱人徐爱云也跟着忙活起来,田福军不在家,她赶忙找人去请大哥田福堂。
第四十章
章节导读
从答应和李向前结婚的那一刻起,润叶就后悔了,但她又没有勇气说出口,现在多少人在忙着为他们操办婚礼啊,一旦自己反悔,后果不堪设想。就这样,她像一具木偶,任凭徐爱云打扮。现在她已穿戴好了新娘子的礼服,等待婚礼开始。
此时,县招待所的大餐厅里十分热闹,李登云夫妇站在餐厅门口接待各方宾客。这时少平带着少安送给润叶的结婚礼物——一块毛毯进来了。少平放下礼物就出来了。他知道,润叶本来应是他哥的媳妇。他感到心里十分难受。
县上的各位领导都来了,婚礼开始了,整个餐厅沸腾了。可此时的润叶什么也听不到,她的眼前是东拉河,庙坪山,少安哥……
第四十一章
章节导读
听说了润叶结婚的事,少安心里不免难受,她爱过他,他却不敢接受她的爱。如今,少安对自己的婚姻很满意。秀莲里里外外什么活都干,真是一个好媳妇!他想,事情就应该是这样,他结了婚,润叶也应该结婚嘛。
秀莲一心护着丈夫,盛饭时总给少安捞些稠的,她觉得,少安的活最苦最重,难道不应该吃好一点?少安可不这样想,一家老的老,小的小,自己怎能这样呢?他干脆不让秀莲盛饭了!
这一天晚饭时,秀莲竟然给少安拿了一个白面馍,这让少安实在忍受不了了,白面馍是给牙齿不好的奶奶吃的,秀莲怎么能这样呢?他一转身离开了窑洞,身后传来秀莲的哭声。他一个人回了家。不一会儿,秀莲也回来了,竟然在手帕里包了两个白面馍,给他递过来。少安完全忍受不住了,一下子失去了理智,动手打了秀莲一拳。秀莲伏在地上伤心地哭起来。少安马上后悔自己太粗暴了,但又克服不了男人的自尊心,拉开被子蒙住了头。
第四十二章
章节导读
孙少平高中毕业了。离开学校前,他到四处走走,看一看这里熟悉的一切,追溯自己两年的历程。
回到学校,田晓霞正在等他。她要请少平吃顿饭,这让少平有点不好意思。晓霞大大方方买好饭菜,两个人边吃边聊。晓霞问少平以后有什么打算,她答应给少平借书,寄《参考消息》,她不希望少平变成一个纯粹的农民:搭个褡裢,买个猪娃,脸也不洗,牙也不刷……少平对晓霞说自己想去一个特别艰苦特别遥远的地方,自己扛着沉重的东西,一个人不停地向前走。这真是一种奇怪的想法!而晓霞却用“坚决正确”表示了肯定。
晚上亮灯的时候,跛女子侯玉英来找少平,她带来的消息让少平大吃一惊:郝红梅在二门市偷了手帕。
考点提炼
请阅读本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高中毕业时的孙少平,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1)不再完全是一个农民,身上烙下了城市的印记,但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城里人。(2)有很多幻想,渴望到远方去,到艰苦的地方去,负重前行。(3)有独立意识,希望能一个人无牵无挂。(4)他超越不了严峻的现实,因为他对家人充满爱,并且冷静而不浮躁。
2.请赏析“再见吧,原西……再见吧,亲爱的原西……”这一段。
答案:(1)运用了拟人修辞,把原西县城人格化了,表现了少平对县城充满了感情。(2)运用第二人称,直接面对原西县城说自己的心里话,给人以亲切真挚的感受。(3)通过诗意化的语言,抒写了县城给自己的影响,同时看到了自己的变化和成长。
解析
赏析这段话,应从修辞手法、人称运用、语言特点、抒情效果等角度入手。
3.从文中看,田晓霞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1)珍视友情,毕业时主动请少平吃饭,关心少平的未来。(2)大方热情,她大方地和少平交谈,热情地鼓励少平。(3)开朗而幽默,言语中透着开朗的性格,并且不乏幽默。
第四十三章
章节导读
临毕业,同学们都互赠礼物。郝红梅没有那么多钱买毕业礼物,便在买手帕时,趁售货员不注意随手抓了一把,没想到,被发现了。郝红梅痛苦绝望,惊慌失措。孙少平找到了侯生才,希望他不要把这件事张扬出去,因为这会毁了郝红梅的前途,并坚决要替郝红梅补上手帕钱。侯生才被女儿的救命恩人的义举感动了,他答应了少平的要求。郝红梅无限感激少平的出手相助。
第二天,大家纷纷离开学校,互道珍重,依依不舍。让少平没有想到的是,侯玉英送给他一封“恋爱”信,少平第一次收到这样的信,脸上露出温暖而感动的笑容。但他很快就把这封信烧掉了。
第四十四章
章节导读
自从润叶结婚以来,田福堂的心情大好,自以为攀了个高门亲家。可高中毕业回家来的润生,让他心里感到不愉快。这孩子瘦瘦弱弱,他怎忍心让他下地劳动呢!孙玉亭早看出田福堂为儿子煎熬,他给田福堂出主意,在双水村办初中班,这样就需要两个老师,正好润生和少平来当。这个建议让田福堂心动,在征求了其他几个村干部的意见后,他们真的办起了初中班。田润生和孙少平走马上任,当上了老师。
第四十五章
章节导读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结婚后的李向前深切地体会到了这种滋味。
润叶根本就不理他,每天晚上,她不脱衣服,在墙角的一张小床上独自睡觉。李向前只好忍让着,但过了一段时间,润叶依然如此。向前苦恼极了。
他想自己离家一段时间,这样润叶也许就会思念自己。他便去北京待了一段时间,然后满怀期待地往回赶。到了省城给润叶拍了电报,告诉她自己何时回来,他满心期待润叶来车站接他。但是他的希望落空了。他又安慰自己,说不定润叶正在家里给自己准备洗脸的热水和饭菜,便兴冲冲地赶回家。打开房门的那一刻,他彻底失望了:家里空无一人,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样子。李向前再也忍不住了,抱头痛哭起来。刹那间,他发疯一般把皮箱中花花绿绿的衣服扯得粉碎!
润叶回来了,看到被扯碎的衣服,非常生气。两个人厮打在一起。气急败坏的李向前走出了家门。三天后,润叶才从床上爬了起来,她容颜憔悴,愁眉紧锁。醉酒的李向前回来了,“咕咚”一声摔倒在门口。润叶拼命将他挪进屋里,给他盖好被子。
第二天,润叶离开了这个家。
第四十六章
章节导读
黄土高原的千山万壑之中,究竟有多少村落和人家呢?恐怕很难说清楚。但对一个事实人们达成共识:越是偏远的地方,越是贫困。一个星期以来,田福军已经走了三个“死角”村子。缺吃少穿在这里是普遍现象,很少有点得起灯的人家,有的人家连盐都吃不起。一位老汉的一家三口人四天没吃一粒粮食,都快饿死了!面对如此惨状,田福军泪流满面。他冒着受处分的风险命令把“战备粮”分给老百姓。总不能看着人饿死吧!
回到县里,田福军心情依然不好。而这时,润叶来找他,向他哭诉自己不幸的婚姻。田福军万万没有想到,老丈人会做这样糊涂的事。他同情润叶,却又一筹莫展。他像一个悲观的哲学家那样想:也许只有时间能解决问题。
他的心情坏透了。
第四十七章
章节导读
中央的老首长高老要来原西县考察了。高老是原西县人,是一位老革命。他一到黄原就提出,要召开一个当年在原西和他一块闹过革命现在仍然在农村的老红军和老赤卫队员座谈会,通过他们了解目前农村的状况。这可把苗凯和冯世宽难住了。他们知道,这些人的生活状况并不好,有的甚至非常贫困。弄不好,这个座谈会要开成一个诉苦会。如果老首长把这情况反映到省上和中央,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于是他们决定,先把这些老汉集中到县上,给他们换上新衣服;然后私下给他们做工作,让他们在会上说他们的一切都好着哩;会后他们有什么困难,县上一定给他们解决。这不是明显的造假吗?田福军坚决不同意这样做!苗凯和冯世宽等人自然很不高兴。
高老和三四十位当年的老战友相聚,一个个喜笑颜开,又老泪纵横,说到当前的生活状况,这些老汉哭开了,纷纷向老首长叙说农村的贫困状况和他们缺吃少穿的处境。所有的领导都低下了头,好像被告一般接受审判。
临行前,高老痛心地对这些领导干部说:“再不要光在嘴上喊口号了,要真正解决问题!”
第四十八章
章节导读
用炸药把神仙山和庙坪山分别炸下来一半,拦成个大坝,把哭咽河改造成一条米粮川——这个计划够宏伟吧?这就是田福堂想要干的大事业。这个计划首先得到了坚决拥护他的孙玉亭的支持,玉亭同志连连为田福堂的雄才大略叫好。
不过,要炸神仙山,金姓的几家就得搬家。金光亮弟兄三个好说,金俊武弟兄三个,尤其金俊武不好对付啊!果然,金俊武坚决不同意。
孙玉亭使出一条“妙计”:先做其他几家的工作,孤立金俊武,到时候他不搬也得搬!这一招果然奏效,双水村要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了!
第四十九章
章节导读
几天来,金俊武的心里就像压着一块大石头一样,十分沉重。他不是怕田福堂和孙玉亭,而是害怕落个破坏“农业学大寨”的罪名,所以只得同意从祖传的老家里搬出来。
金俊武坐在哭咽河边的一个土台子上,想着先人当年是如何艰难地建起那九孔窑洞,想着死去的父亲和弟弟俊斌……泪水止不住地从这位强壮得像犍牛一样的庄稼人的眼里流了下来。这时,大哥金俊文走了过来,气愤地告诉他孙玉亭又跑到王彩娥家里去了。自从俊斌死后,弟媳妇王彩娥就和孙玉亭勾搭上了,满村人几乎都知道了他们俩的关系。弟兄二人觉得这个王彩娥把他们家的脸都丢尽了,对孙玉亭也恨得咬牙切齿。
金俊武郁闷极了,回到家饭也不吃,只顾蒙住头睡觉。半夜,金俊文喊醒了金俊武,原来金强和金富把孙玉亭扣在俊斌家了。这下子事情闹大了,闹不好要出人命。
精明的金俊武知道这事不好管,便叫金富去找民兵队长田海民。田海民觉得这得去找田福堂。老谋深算的田福堂决定先不插手,看事态发展如何再定夺。这时,一条黑影溜出了双水村。
第五十章
章节导读
天明后,事态还像原来那样。最焦急的莫过于金俊武了,现在他感到自己很被动。要是王彩娥和孙玉亭不承认怎么办?他俩果然不承认!王彩娥的院子聚满了村民。正在这时,王彩娥的娘家人拿着棍棒闯进来了,要和金家人拼命。金家人迅速团结起来保护自己的宅院。一时间打得鸡飞狗跳,场面极其混乱,地上一片狼藉。打斗中,金家人中有一个对田福堂非常不满的人喊了一嗓子:“门是大队书记田福堂让关起来的!”王家人迅速离开了金家人的院子,朝田福堂家涌去。田福堂一点也没有精神准备,慌乱得不知如何是好。王家人打红了眼,要把田福堂的窑洞拆烂。
正在这打斗难以控制的时候,双水村的上空突然响了三枪,所有人都呆住了。徐治功和杨高虎带着十几个武装民兵来了。这场打斗总算是停了下来。打坏东西的照价赔偿,打伤人的负责医药费和养伤期间的工分。至于孙玉亭和王彩娥呢,当事人不承认,不予追究。
大动乱结束了,留下很多故事,成了人们以后的谈资。
第五十一章
章节导读
庄稼收割完毕了,田福堂策划的炸山和拦坝的工程马上就要开工了。金家湾的这几户人家也要搬进为他们修建的新居了。离开住了多年的老地方,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几家人强忍着泪水搬着东西。金俊文的老母亲,这位80多岁的老太太,说什么也不肯搬走,哭着闹着,十分可怜,一家人也跟着老太太哭开了。怎么办?还得田福堂出马。田福堂给老太太赔着不是,讲着道理,还双膝跪在她面前。老太太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终于搬进了新居。
几家人都搬走了,人们便开始准备炸山了。这天早饭后,西北风刮得好凶,天地间灰蒙蒙一片混沌。这样的天气不太吉利啊!
正在大家准备炸山时,秀莲要临产了。少安弟兄俩拉起架子车把秀莲送到了石圪节公社医院。少安焦急地等待着。突然,一阵喧哗,孙玉亭等人拉着田二跑进了医院,刚才炸山时,田二过去看热闹,被土埋了。田二没有抢救过来!这时,一声嘹亮的婴儿哭声传来,少安做父亲了!泪水刹那间蒙住了他的眼睛。
第五十二章
章节导读
孙少平在村里教书已经快一年了。这期间,他一直和田晓霞保持着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晓霞就是他的思想导师和生活引路人。因为,晓霞让他一直向往着双水村以外更广阔的大世界。恢复高考的消息让少平激动不已,但他没有考上,这也很正常,他的知识底子太薄了。少平这一代是被耽误的一代。
不久,金波突然提前复员了。两个好朋友久别重逢,自然是分外高兴。少平听别人说,金波是因为和一个藏族女子谈恋爱被部队打发回来的。少平当然不去问,他不想去伤害他的朋友。
金波去黄原跟他父亲学开汽车了,少平继续教书。值得一提的是,少平主动去金光亮家给他的孩子补习作文,要知道,自从孙玉亭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带着造反队,把金家三兄弟的家砸得像破庙一般以来,这两家人就断绝了来往。孙少平的这一举动在双水村引起不小反响,就像基辛格第一次来中国那样富有爆炸性。
让双水村人对孙少平刮目相看的还有呢!田晓霞在阳历年前一天回村来了,并且到少平家吃了一顿饭,两个人谈得热火朝天。最纳闷的是田福堂,孙玉厚的两个儿子是怎么了?当初润叶迷恋少安,怎么现在晓霞又和少平这么投缘?
第五十三章
章节导读
儿子的出生让孙少安激动不已,但少安立刻陷入了苦恼中,拿什么养活自己的老婆孩子呢?前不久他听说安徽那边已经把生产队分成了小组,搞起了承包制,农民不仅吃饱了饭,还有余粮呢!并且,少平也经常给少安讲外面的消息和国家大事。少安也想在一队搞承包制,于是一队的人们连夜起草了一份文件: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1978年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
当少安把这份文件拿给田福堂时,这位大队书记就像耳边响了个炸雷,一下子蒙了!他马上召集村里的几个干部商议,坚决制止这种行为,并且上报给了公社。白明川和徐治功也觉得事情非同小可,便上报给了县革委会。冯世宽马上召开会议,认为这是严重的资本主义复辟倾向,对此事进行了严厉批判。田福军主张先进行调查再做结论,并且列举了一堆数字,得出的结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快30年了,人民公社化也已20年了,农民不仅没有富起来,反而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所有的领导都沉默了。冯世宽平静了一些,现在只有向上级请示了。地区革委会主任苗凯的指示是:坚决制止!
第五十四章
章节导读
1978年初,临近春节,冯世宽因为领导原西县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取得显著成绩,被提拔为黄原地区革委会副主任。苗凯对田福军不太满意,指示组织部门把他调回地区浮存一段时间再考虑任用。这样,三把手李登云就成了原西县的一把手。很多干部对这样的安排表示难以理解,无论哪方面,李登云都比不上田福军。
田福军完全明白自己的处境。他不能这样闲下去!他给他的老上级、省革委会副主任石钟同志写信,希望能做些临时性的工作,石钟暂时借调他到省委组织部搞“清查”工作。
正巧,双水村今年正月十五要闹秧歌转九曲。田福军决定放松一下,陪着爱人徐爱云回村子散散心,解解闷。
自从“文化大革命”一开始,闹秧歌就作为“四旧”被禁止了。庄稼人心里别提多郁闷了。劳动了一年,满指望这几天热闹热闹呢,但上面不让!现在政策宽松了,大伙又可以像以前那样热闹一番了。
这一天,石圪节村、罐子村、下山村等五六个村庄的秧歌队,都来双水村“打彩门”,转九曲……白羊肚子手巾扎起来了,花花绿绿的彩带舞起来了,热热闹闹的秧歌扭起来了,嘹亮的信天游唱起来了……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欢笑,欢腾的声浪一阵接一阵,双水村笼罩在喜庆祥和的气氛中。
田福军看到了少安,他鼓励少安别灰心。他相信,要不了多久,农村就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是啊,再过半个月就是惊蛰了,那时候春雷一响,大地将会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