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大理市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大理市生态资源和白族生态文化

一 大理市的生态资源

大理市有着非常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生态资源丰富。大理是依山傍水的高原盆地,市境地层发育齐全,海拔差异大,气候和植物明显呈垂直分布,跨越性强,动植物区系分布多样,有多种世界珍稀和独有物种,矿产资源丰富,是祖国西南大地上璀璨的生态明珠。

(一)地质资源

大理市处于东部扬子准地台与三江褶皱系结合部的台缘凹陷最南端,境内地层发育较为齐全。市境内有冰川地貌、构造剥蚀山岳地貌、构造侵蚀地貌、山间盆地边缘剥蚀残积丘陵地貌、山间盆地堆积地貌、溶蚀地貌六种地貌分区及类型。

洱海属断层陷落湖,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湖泊,属澜沧江水系,水域面积和蓄水量均列云南省第二位,在全国淡水湖中居第七位。

以洱海深大沉降断裂带为界,西部点苍山属元古代深变质岩,为境内最古老的基底岩层。海东山地砂泥岩形成于古生代滇中“红层”时代。苍山洱海最早受燕山晚期地壳构造活动影响而初具原始形态,再经过喜马拉雅地壳运动变化发展,逐渐形成上升的苍山和沉降的洱海。

境内山脉主要有西部的点苍山山脉和东部的五福山—青山山脉,以及北西走向的南部风流坡、大笔架山山脉三大系统。每条主要山脉又沿次级山岭山峰形成横向局部余脉。洱海盆地地形平坦开阔,沿湖山麓谷口形成大小36个迭瓦式冲洪积扇裙。

洱海东岸与苍山平行的九顶山—五福山—青山—三峰山山脉,构成金沙江、澜沧江两大水系自然分水岭。南部的大笔架山、风流坡之间的山脉,是哀牢山山脉的北端,北坡河水入洱海,南坡则属红河水系。因此,大理市又是金沙江、澜沧江、红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

点苍山是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隆起的杰作,堪称一座地质构造博物馆。点苍山又名苍山,属滇西横断山脉云岭的余脉,南北长50余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从北往南有19座山峰,海拔高度均在3500米以上。斜阳峰南端为西洱河河谷,为横断山脉和哀牢山山脉的自然分界。点苍山主要由变质岩系组成,切割强烈,多陡崖和“V”型河谷。18条溪水从点苍山上横切奔泻,向东流入洱海。神奇的地质演化和地质作用,造就了苍山独特、系统的地质景观,其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对于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学、地貌学以及地球历史等地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被誉为一部孕育了20多亿年的“天然地质史书”,也是“大理石”和“大理冰期”的命名地。2005年,点苍山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2014年9月22日,在加拿大圣约翰召开的第六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大理苍山和青海昆仑山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二)气候资源

1.温度与日照

全市相对高差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坝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多数地方在15℃,最热月平均气温20.5℃,最冷月平均气温8℃以上,全年基本无低于5℃的日平均气温。“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大理虽无“春城”之名,但有春城之实。全市太阳高度角大,光照资源量多质好。太阳全年可照时数在4400小时左右,多年平均日照时为2276.6小时。市内年太阳辐射141千卡/平方厘米,坝区年太阳总辐射量133—142千卡/平方厘米。总辐射量的区域分布与日照时数分布相一致。

2.风能

全市属多风区。全市大风的地理分布,以洱海西岸的大理镇、银桥镇和下关镇最多,洱海东岸的海东、挖色两镇最少,主导风向是西风。大理片的大风日数年平均为56天,最多的年份达到110天,瞬间最大风速40米/秒。大风日数几乎全部出现在11月至次年5月,其中1—3月大风日数最为集中。下关素有“风城”之称,大风日数年平均为78.5天,最多的年份有164天,距地面10米高处的风能年储量为700.3千瓦小时/平方米,年有效风力时数5298小时。风能是大理市重要的清洁能源,目前已经大力开发应用。

3.雨量与水文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240毫米。洱海以西的花甸坝等地为多雨山区,年均降水量达1846.4毫米,大理坝区为多雨坝区,年均降水1078.9毫米;洱海以南的凤仪、下关一带为中雨区,年均降水850—950毫米;洱海以东及洱海水域为少雨区,年均降水650—850毫米。降水与海拔高度密切相关,海拔每增高100米,海西增加降水66.0毫米,凤仪增加降水36.1毫米,海东增加降水23.0毫米。全市大气降水以降雨为主,即使在冬春季节,一般也只有苍山上才会降雪。但在一些特殊年份,也会在坝区出现降雪现象。

全市湿润状况的地区差异与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大体一致:苍山海拔2500米以上多雨区同时也是湿润区,干燥度低于0.5度,凤仪、下关以及海西海拔2500米以下的中雨区同时也是半湿润区,干燥度为0.5—0.99度,洱海东岸的海东、挖色少雨区同时也是半干旱区,干燥度为1—1.49度。全市全年平均干燥度为0.99度,平均湿度为66%。

(三)水力资源

大理市域内的湖泊主要是洱海。据国家测绘局1956年测定,洱海水位在黄海高程1966米时,水面面积为252.5平方公里,库容量为29.45亿立方米,湖岸线长128.37公里。另据南京地理研究所1980年实测资料,洱海水位在海防高程1973.67米(约等于黄海高程1965.41米)时,湖面面积为248.99公里,库容量为25.32亿立方米。湖长42.53公里,最大湖宽9.19公里,最小湖宽2.55公里,最大湖深20.7米,平均湖深10.2米,湖底平均倾斜为23度。

1.地表水资源

大理市境内共有大小溪河100余条,除西洱河外,其他主要溪河有25条,全部发源于大理盆地四周山地并流入洱海。其中苍山18溪源于苍山,东向平行流经大理坝汇于洱海,是洱海西部地区重要的地下水补给和农田自然灌溉水源。波罗江发源于凤仪定西岭,北向经凤仪坝由满江注入洱海,是凤仪片的主干河道和主要农灌水源。西洱河是洱海的唯一自然泄水河流,从下关向西汇入黑潓江,最后流入澜沧江。市内的河流和湖泊,除凤仪后山、三哨分水岭以南17.9平方公里属红河水系外,其余全部以洱海水流为吐纳中心,均属澜沧江水系。

全市河流多发源于山区,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据初步勘察,全市水能蕴藏近30万千瓦。西洱河和苍山茫涌溪水能已开发利用。西洱河全长23公里,总落差660米,水能利用率最高,四级电力总装机容量25.5万千瓦,年发电9亿余度,是全市主要电源。茫涌溪电站装机容量0.4万千瓦,年发电2000万度,水能利用率达86%。

2.地下水资源

大理市地下水资源丰富,总贮量为2.77亿立方米,海西片贮量为1.89亿立方米,占地下水总贮量的68.2%;其次是下关片,贮量为0.68亿立方米,占总贮量的24.6%;再次是凤仪片,贮量为0.17亿立方米,占总贮量的6.1%;最少的是海东、挖色两个镇,贮量仅为0.03亿立方米,占总贮量的1.1%。全市地下水物理性质较好,水化学类型简单,以重碳酸盐型淡水为主,总体上可满足生产生活用水的一般要求。

3.温泉

市内有地热温泉3处,一是塘子铺自然出露的温泉,水温78℃,日产水量324立方米;二是西洱河江西桥附近的大波箐自然出露的温泉,最高水温57℃,每秒流量1.2升;三是凤仪石龙村地质钻井出露的温泉,井深200米,每秒流量12升,水温32℃。

(四)土地资源

大理市土地资源极其紧缺,这是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最基本的限制因素。全市国土面积1815平方公里,但其中绝大部分为山地,面积127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0.5%;洱海水域面积25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7%。坝区面积只有286.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8%,但居住着全市约97%的人口,坝区人口密度高达2000人/平方公里。全市现有耕地面积2.15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仅0.037公顷,远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

(五)矿产资源

大理市境内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大理石等7种,非金属矿藏较为丰富,金属矿产相对短缺。非金属矿产中,大理石和石灰石已大量开采利用。金属矿产以贵金属铂、钯矿床规模最大,主产于基性和超基性火层岩体中。

大理石主产于点苍山中段海拔2800米—3000米之间地带,从南向北,广泛出露于五台、莲花、白云、鹤云诸峰,并呈带状分布。大理石石质以中和寺岩石组上段最优,规模也较大,南北延伸达22公里,一般厚度在70米—100米之间,因经前寒武纪区域变质作用和华力西期动力热变质作用的叠加,致使大理岩内层流褶皱非常发育,经过打磨加工,纹彩变化多姿,魅力无穷。

(六)生物资源

大理市地处滇中高原西部与横断山脉南端交汇处,是植物、动物区系的交汇和过渡地带,在生物资源保护和开发中具有独特优势。根据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调查,区内动物种类约433种,其中高等动物285种(兽类82中、鸟类170种,鱼类33种),低等动物14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15种,国家二级保护鱼类2种,云南省二级保护鱼类2种。植物资源尤为丰富。苍山具有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和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具有完整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分布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山地气候特征及生物资源,有种子植物约175科755属2330种,其中中国特有种500多种,提名地特有种66种,国家及省级保护植物30种,药用动植物226科795种,药材1286种,是世界上高山植物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二 白族传统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

白族人民世代生活在苍洱大地上,对苍山洱海之间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都怀着深厚感情,并在数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关于自然生态的知识文化体系,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崇拜和信仰、关于自然环境的本土知识、自然生态的管理制度和技术等。这是新时期白族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

(一)自然崇拜和生态信仰

古代白族先民崇拜自然界,他们相信万物有灵,认为自然界有神奇的力量,这是先民对自然界与人类密切关系的初步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始宗教信仰色彩淡化,民俗色彩增加,对于自然界的原始崇拜逐渐发展为带有浓郁民俗色彩的生态保护文化,这也是白族地区自然生态保护较好的思想文化基础。

在白族地区,几乎村村寨寨都有山神、树神、河神、土地神。重要的山川河湖,神灵的地位也更高。南诏王异牟寻曾封“五岳四渎”,以点苍山为中岳,并建“苍山神祠”,四时供祭。洱海是白族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湖,洱海边的龙凤村建有“洱水祠”、河涘城村建有“洱河神祠”,分别供奉洱河龙王段赤城和洱河灵帝,每年栽插之前要到庙里祭祀求水,祈求风调雨顺。

山神和土地神崇拜在白族地区十分普遍。白族认为,无论从事种植、采伐、放牧,都是自然神灵的恩赐。因此,白族各地在进山的主要路口通常都建有山神庙和土地庙,采伐林木或进山放牧要拜祭山神土地,求得山神恩准。每逢山神、土地神的诞日,村民要集中到山神土地庙祭拜。山神还主管家畜家禽,需四时祭拜。春节、火把节等重要节日,都需祭祀山神、土地神。火把节时正值水稻抽穗,还需到田间祭祀田神。

大理市白族居住在洱海之滨,以水稻种植为主要生产方式。水稻种植的核心要素就是水源和灌溉。因此,同一水源和灌溉系统的村寨共同信奉一个水神,在水源地建盖庙宇供人们求雨、祭祀,白族民间称为“老太庙”或Jieifneizmef(金奶庙)。除水稻种植外,白族由于居住在湖滨河畔,经常遭受水患,因此,白族地区龙崇拜盛行,龙王庙随处可见。

白族地区的神树崇拜也较为常见。在大理的每一个白族村寨中,通常都有一棵枝繁叶茂、树龄达上百年或数百年的大青树。这棵大青树就是神树,大人小孩不得随意攀爬和采摘果实,更严禁砍伐破坏。有的村寨大青树位于村头,树旁盖有本主庙或佛寺、山神庙;有的位于村中广场处,是全村举行各项活动的中心场所。

太阳和太阴信仰,在白族传统文化中也有重要地位。正月初一祭祀太阳,八月十五祭祀月亮。一年一度的太阳神、月亮神诞日,人们都要集中在村落庙宇中举行祭祀活动,讽诵《太阳经》《太阴经》。白族民间有日神、月神甲马。

自然崇拜作为一种以万物有灵观念为基础的原始宗教信仰形式,在各民族中都很普遍。白族自然崇拜的价值,在于它没有随科学知识的增加而消失,而是以新的形式一直传承至今。一种形式是转化为本主崇拜,白族本主神体系中的很多自然物本主来源于自然崇拜,在白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中继续发挥着作用;另外一种形式是转化为丰富多样的民俗,在当代白族的生活中继续传承。如白族婚礼中新娘子戴墨镜习俗,体现了对太阳神的崇拜;“火把节”是原始火崇拜的遗留;“耍龙”“游花船”等习俗,反映了白族的龙崇拜。这些习俗在白族民间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原始的自然崇拜使得人们敬畏自然,客观上起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对自然的敬畏逐渐淡化,原始的自然崇拜也经历了民俗化过程,体现了人们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亲近自然,善待自然的愿望。由此而形成的文化认知,是各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白族传统文化在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善待自然有着多方面的表现,这是白族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基础,也是白族文化价值的一个体现。

(二)白族传统生态知识和文化

世代生活在苍洱大地上的白族人民,对所处的生态环境有着特有的认识、概念和划分标准,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本土生态文化知识体系,并将其视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有着重要的认识价值。

白族人民世代生活在洱海边,对洱海水流及水下环境有丰富的认识。根据长期的航行经验,认识到洱海从南片区到海东金梭岛一带单独形成一个海底水流片区,早晚水流方向有差别,船只航行和撒网捕鱼需考虑海底水流变化。农历六月火把节前后,洱海中经常出现龙卷风,民间称为“龙吸水”,常导致船毁人亡,因此火把节前后一般都会减少出航。对苍山因海拔高差大而造成的气候、植物垂直分布特点,也有深入的了解,并据此进行各类生产活动。

丰富的自然生态知识还往往通过优美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谚语、歇后语、谜语等形式体现出来,在传播生态知识的同时,更增加了大理独特的文化魅力。例如白族谚语说“东山木,西山竹”,说的是洱海东岸的木材质地细密坚硬,适于造船和建造房屋;苍山竹子质地好,韧性强,适于编织箩、筐等各种生产生活用具。又如海东罗荃寺前海域中有暗礁,过去经常有渔船触礁翻船,人们将此暗礁取名为“石骡子”。同时,冬季在苍山玉局峰上常会升起一朵白云,此时洱海海面往往狂风大作。相关生态知识在白族民间故事《望夫云》中得到了优美而集中的展现:

 

相传有个出身贫寒的男子,苍山神授其能够飞翔的法术。有天他从南诏宫廷里带走了一个女子,双双来到苍山玉局峰上结为夫妇。饮食所需,男子供给不绝,而山高气候寒冷,女子冻得难受。男子听说洱海东面的高僧罗荃法师有件七宝袈裟,可以冬暖夏凉,便只身飞往海东盗取。不料被高僧觉察,用蒲团将他打沉海底变成石骡子。女子盼不到丈夫回来,在山顶忧郁而死,精气化为白云,名叫“望夫云”。每年冬天都会从山顶升起寻找丈夫,此时便有狂风大作扑向洱海,掀起巨浪,有不见海底石骡誓不罢休之势。每当此时,海上的船家都只能停船躲避,因而又称作“无渡云”尹明举编著:《大理故事新说》,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76页。

 

苍洱毓秀,地灵人杰。大理白族人民早已懂得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他们无比挚爱赖以生息繁衍的苍洱大地,对苍山洱海之间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满怀感恩之心。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既基于他们对自然生态的朴素感情,也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如乾隆赤浦村《护松碑》说:“统而言之,补山为主,取材次之,不言利而利在其中也。”最能代表大理各族人民生态保护文化的,当数《种松诗》。清道光年间岭南人宋湘在大理为官,率百姓在崇圣寺后播种松子,后知当年松子已长成郁郁林木时,有感而发,写下《种松诗》三首,铭于石碑。这是大理白族人民挚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艺术体现。诗云:

 

不见苍山已六年,旧游如梦事如烟。多情竹报平安在,流水桃花一惘然。

古雪神云看几回,十围柳大白头催。才知万里滇南走,天遣苍山种松来。

一粒丹砂一鼎封,一枚松子一株松。何时再买三千石,遍种云中十九峰。张树芳主编:《大理丛书·金石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卷,第183页。

 

白族传统的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是值得挖掘和弘扬的文化财富,是大理市现代化进程中有助于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文化基础。

(三)白族传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白族传统社会中,注重通过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如森林采伐要划片区,每隔多少年采伐一次,采伐同时要补种,村民起房盖屋砍伐木材,需向管理人员请示,征得同意。各村各寨多制定《村规民约》《乡规民约》,严禁偷采滥伐,对违反者进行重罚甚至驱逐出村,并刊石立碑世代守护。如大理赤浦村立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的《护松碑》:

 

从来地灵人杰者,理然也。以余村居赤浦,虽曰倚麓山而对玉案,尚惜主山有缺陷,宜用人力以补之。而所以补其缺陷者,贵乎林木之荫翳。因上宪劝民种植,合村众志一举,于乾隆三十八年奋然种松。由是青葱毓秀自现于主山,而且培养日久,可以为栋梁,可以作舟楫。良材主产于此,即庙宇倾朽,修建不虑其无资。日后合村种松之主山,永为公山。合村不得横认地主,私自迁葬。所有古冢,任各拜扫。夫是以主山之木尝美矣,想亦林木不可胜用之一道,其所以不可胜用之实,皆系斧斤不可轻入于林中。执事以行,孰非上遵王政之禁令乎。倘有无知之徒希图永利,窃为刊损者,干罚必不能免。统而言之,补山为主,取材次之,不言利而利在其中也,勒于碑石,将以垂诸奕世云。张树芳主编:《大理丛书·金石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卷,第172页。

 

大理市的金石碑刻文献中,此类文献相当多,如双廊莲花曲光绪年间的《栽种松树碑记》,海东光绪年间的《河东乡约碑记》、铁甲场的《乡规碑记》,以及各地的《水利碑记》等。时至今日,白族农村仍然沿用村规民约来教育、规范村民的日常行为。如双廊《长育村村规民约》分为“社会治安、村风民俗、相邻关系、婚姻家庭”四个方面,其中有关公共环境、自然生态保护的有:

 

1.不得在公路上打场晒粮,挖沟开渠,堆积粪土,摆设摊点,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交通秩序。

2.严禁私自砍伐国家、集体或他人的森林,不准在村庄或田边路旁乱挖土,严禁损坏庄稼、瓜果及其他农作物,严禁牛羊啃青。

3.搞好公共卫生和村容整洁,不随地倒垃圾,秽物,修盖房屋余下的垃圾碎片要及时清理,柴草、粪土要按指定地点堆放。

4.服从村镇建房规划,不扩占、不超高,搬迁拆迁不提过分要求,拆旧翻新,需经村委会批准,统一安排,不准擅自动工。

5.依法适用宅基地,老宅基地要严格尊重历史,新宅基地按村镇规划执行,不得损害整体规划和邻里利益。

 

类似的乡规民约,在白族农村十分常见。在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中,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中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也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基于生态知识的生产技能和技术

白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基于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断发展独特的生产技能和技术。考古发掘证明,早在3000年前大理地区的先民就已利用苍山溪水灌溉农田。洱海东岸地下水资源丰富,自明代以来,人们依据地形,开挖河道,形成地下引水灌溉水系,并回土填埋,节约土地,民间俗称“闷地龙”。同时按照水源灌溉流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灌溉规则,如灌溉时间及先后顺序、流量控制等,并勒石铭碑,世代遵守。

洱海渔民还根据洱海东岸水位深、礁岩多的特点,发明了鱼窝捕鱼和鱼堆捕鱼法,根据白鱼的生活习性,制作“白鱼田”进行捕鱼。洱海西岸地形则较为平缓,海西渔民多用竹笼罩鱼。

大理处于地震高发带,经过长期的经验总结,白族人民在建筑房屋时,形成一整套防震建筑技术体系,屋架都用大马小马扣榫,形成“人字形”屋架,即便有大地震震倒墙体,但屋架不散,利于逃避和减少伤亡。建于唐宋年间的崇圣寺三塔,一千多年来,经历了数百次地震,仍巍然耸立在苍洱之间。史载塔顶曾被震裂,但后来又奇迹般自动复合,充分体现了白族高超的建筑技术。为适应大理地区和洱海风大浪高、并以西南风为主的气候状况,巧妙设置船帆,借助风力快速省力航行。根据洱海的水位和水流特点,科学装置船舵,形成一套独特的造船和航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