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大理市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1978—200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全国各民族人民努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大理县、下关市合并建置为大理市,苍山洱海之间的文献名邦面貌焕然一新。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的最后10年,大理白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全面转型,古老的大理重新焕发了青春和活力,发展成为滇西的商贸中心、交通通信枢纽和旅游中心城市。

一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在“民族问题实质是阶级斗争问题”的错误思想指导下,民族工作遭到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面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民族工作重回正轨,大理州民族区域自治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制度保障。

(一)民族区域自治步入法制化轨道

1980年,大理白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成立。1986年11月19日,大理州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自治条例》,1986年12月30日正式施行。《大理白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大理州民族区域自治步入了法制化轨道。

在制定实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的基础上,到20世纪末,又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单行条例,为推进依法治州、促进民族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调整大理市行政区划,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983年9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下关市和大理县,设立大理市。同时,根据大理市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科学设置了大理、下关两个城区,形成了市内两个城区目标不同、功能互补的发展模式。

1992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大理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与大理市共同构成一市两区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

(三)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比例位居全省前列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中干部队伍的组成,是各民族人民当家做主、行使自治权力的体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理州、市两级党委、政府大力清除“左”的错误思想影响,充分发挥大理市少数民族人才众多的优势,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成绩斐然,以1989年为例,当年大理市共有干部9737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5032人,占全市干部总数的57.68%。其中白族4424人,占45.43%;回族334人,占3.43%;彝族148人,占1.52%。少数民族妇女干部1117人,占全市干部总数的11.47%。大理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大理市志·民族篇》,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30页。少数民族干部比例在云南省各县市中位居前列。

二 经济建设跨越发展,产业格局发生根本转变

自1978年开始,大理步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经济建设跨越发展,产业格局发生根本转变。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6.96亿元,居全州第一位,比1952年、1978年分别增长292.91倍和30.47倍;财政总收入完成4.83亿元,居全州第一位,比1952年、1978年分别增长159.19倍和31.2倍,粮食总产量为15.18万吨,比1952年、1978年分别增长1.82倍和0.47倍。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2∶54∶34,旅游、商贸、建筑建材、生物资源开发以及烟辅工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云南省省委政策研究室编:《新编云南省地州市县情》,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451页。

(一)调整农村产业和所有制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和产业转移

1.建立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3年,首先在太邑乡试点,1984年,全市全面实行了包产到户、农田分户经营以及专业承包、包产到组、联产计酬等各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对政社合一体制进行了改革。

林业方面,于1983年开始林业经营体制改革,全市有10144户农户划定自留山11538公顷,并发证到户,落实责任山10212公顷,以户承包、联户承包、专业户承包等形式经营。

1990年8—9月,大理市开展了土地承包合同续签工作,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原则,全市续签或新签合同64584份,承包人口271094人,承包耕地11974公顷,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了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2.调整农村产业和所有制结构,引导农村产业转移

从1985年开始到20世纪末,大理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四个转变:由以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转变;由以经营农业为主向农工商综合经营转变;由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深加工、综合利用转变;由以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农业效益的提高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又为这些富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

大理市在农村大力发展专业户、重点户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入户管理暂行办法》(1994)、《关于加快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暂行规定》(1995)等若干政策,引导农村富余人员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大办以集体经营为主并有个体、私人经营的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6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29亿元,其中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就达24亿元,乡镇企业的大发展,促进了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20世纪末,大理市农业以市郊型农业生产为重点,围绕服务城市、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特色农业的目标,实施低改工程、高稳农田工程和滇中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建成田园化农业耕作区,实施农业的第二次创业;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努力提高集约经营、规模经营水平。农业生产的转型,推动了大理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再登新台阶。到2000年,全市共有两个10亿元乡(镇),13个亿元村,76个市级小康村、36个州级小康村。

(二)深化体制机制变革,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改革开放后,大理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改革,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对工业经济进行了体制和机制的大改革。主要措施有:

1.“放权让利”,调动国有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1978—1986)

主要特征是在计划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对企业“放权让利”,在经营管理权上,将一部分经营管理自主权交给企业;在分配关系上,政府向国有企业让出部分利润,以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2.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1987—1991)

主要特征是在新旧体制并存条件下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改革,将经营权下放给企业。1986年9月,批准大理造纸厂等19户工业企业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并同时推行厂长负责制,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大理塑料厂等8户小型企业实行租赁经营;一机厂等3户企业列为第一批搞活企业试点,对16户企业分别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到1988年,全市工业企业都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体制(1992—2001)

主要特征是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逐渐占主导地位条件下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重点是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2年,辖区内第一户股份制企业大理锦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1996年分别在塑料厂、开关厂两户国有小型企业中开展股份制试点,当年改制结束并挂牌运行。至1997年,国有工业企业改制改组面达到93%。

到20世纪末,大理市的工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卷烟、建材、食品为骨干,纺织、造纸、制药、印刷等共同发展的格局。2000年,大理市工业总产值28.32亿元(1990年不变价),居全州第一位,其中重工业总产值7.72亿元,轻工业总产值20.60亿元。

(三)弘扬传统,发挥优势,建设滇西商贸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推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以白族为主体的大理市各民族人民,大力弘扬悠久的商业传统,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交通设施以及历史上形成的物资集散地等条件,确立了把大理建成滇西商贸中心的发展战略,促进了大理商业贸易的快速发展。

充实完善商业网络,重点完善了大理、下关、凤仪三镇的市场建设,在下关建成了滇西钢材、汽车、建材等72个专业市场,与大型商场和各商业街区形成了纵横交错、相互依托的商业网络。在大理古城,以大理“三月街”为中心,建成大中小结合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结合,批零结合,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并存,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商贸市场体系。

以大理省级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完善滇西商贸中心的服务设施建设。1992年,在洱海南端7平方公里的开阔地段,大理省级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房地产业为起步产业,同时加大开放力度,推动滇西商贸中心的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中的天井商贸、旅游片区,上登工业片区和凤仪仓储片区初具规模,吸引了大批工商户注册开业。

加大交通设施建设,确立滇西物流中心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1995年大理机场、1998年楚大高速、广大铁路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大理的滇西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为商贸、物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51亿元,其中国有经济5.4亿元,集体经济0.94亿元,个体私营经济6.25亿元,其他经济2.92亿元。

(四)旅游业腾飞,带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大理集历史人文、自然、气候和区位四大优势于一身,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越条件,但改革开放前,旅游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

1982年2月,大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年11月被评为全国首批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1984年2月又获批成为全国乙类对外开放城市,大理市适时提出了“以旅活市”战略,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大力培植,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九五”期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年均递增12.77%,其中接待海外游客人数年均递增30.5%。1999年1月,大理市荣获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0年,全市直接间接从事旅游业人员达13万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45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11万人次),旅游业直接收入达14.77亿元。云南省省委政策研究室编:《新编云南省地州市县情》,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452页。

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不仅成为大理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还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促进了大理的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大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五)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对外开放的号角,在20世纪末的20年中,大理市对外开放事业不断向深层次、全方位、宽领域扩展,“九五”期间,全市共签订合同及协议254项,合同及协议资金实际到位13.16亿元。大理亚星大饭店、大理苍山索道有限公司、大理感通索道公司、云南通大彩印包装有限公司等27户“三资”企业,投资者分别来自新加坡、菲律宾、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2000年实现税收456.04万元。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2000年,全市个体工商户达15193户,从业人员2.3万人,户均注册资金1.49万元;私营企业户数达664户,从业人员9359人,户均注册资金69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5%,实现税收5615万元。

三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滇西中心城市初具雏形

(一)形成两个城区功能互补格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理(下关)不过是一座边陲的小城。到20世纪末,大理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并形成了两个城区和谐发展的格局。大理古城大力发展旅游、教育和文化事业,建成以旅游产品加工为主的轻手工业城镇;古城南侧的旅游度假区建成既有浓郁现代气息、又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观光娱乐区。下关新城区则突出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地位,发挥现代化城市功能,主要发展商业服务业,以及附加值高、市场容量大、对环境污染小的加工工业。两个城区发展特色不同,功能各异,引领城乡基础建设,为大理市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是我国城市进程中的积极探索。

(二)城乡交通运输业蒸蒸日上

“昔日人背马驮,今朝通达四方”,这是对大理地区交通发展状况的概括。

大理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交汇的交通枢纽,在西南交通史上有着千年的辉煌。但这样的辉煌是靠人背马驮的艰辛换来的。到改革开放初期,大理出行难、交通运输滞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1978年,大理市境内的国、省道总里程只有128公里,县、乡、村道总里程262公里,专用公路52公里。城市街道只有20多条,全市公共交通只有营运车辆15辆,营运线路3条。

改革开放以后,大理的交通运输业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公路运输蓬勃发展,每天从下关发往省内各地、州、市的客运车辆,大理客运站有90多个班次,大理州运输公司客运站40多个班次,大理市运输中心10多个班次。到“九五”中期,大理终于彻底摆脱了交通闭塞、出入境艰难的落后状况。1995年11月大理民用机场正式通航,1998年10月楚雄至大理高速公路竣工并交付使用,1999年9月广大铁路竣工通车,对外立体交通网初步形成。

市内交通也更为便捷,2000年,大理市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300辆,其中小公共汽车250辆,有13条线路连接各旅游景点和公园。依托洱海,水上交通也发展起来,洱源、大理、下关环洱海的近百个村寨之间可用各种机动船舶相联系;随着旅游业发展,坐大型旅游船游览洱海是游客的第一选择,也是从水路通达各景区景点的便利航线。

(三)环境保护工作守护银苍玉洱

1978年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压力逐渐加大,建设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以1996年洱海蓝藻大面积暴发、水质降到Ⅳ类为标志,大理市将环境保护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环保工作分解到全市各部门和各乡镇,并纳入年终考核。加大环保宣传,使“洱海清,大理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工业和建设上,全面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坚决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在市域内落户,对原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如水泥行业淘汰立窑,改为旋窑,效果明显;农业上严格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氮磷排放;以洱海保护治理为中心,取消洱海机动渔船和网箱养鱼,实施洱海保护治理六大工程,治理面源污染。通过治理,大理市“玉洱银苍”的自然生态保护步入了良性循环,洱海水质多年保持在Ⅲ类以上,大理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四 社会、文化事业跨越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大理市既重视经济建设,也注重社会、文化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以人为本、追求和谐发展成为大理市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群众的共识。社会文化各项事业取得的长足进步,极大地增强了各族人民的幸福感和自信心,为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和文化基础。

(一)教育事业——民族振兴的希望

大理地区古往今来办学之风盛行,以白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群众历来重视教育,白族民间普遍有“拆房卖瓦也要供孩子读书”的传统。改革开放后,大理市坚持“科教兴市”战略,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因势利导,调动一切社会力量振兴教育事业,成效显著。

基础教育方面,大理市率先于1993年即比全州规划提前5年普及小学六年义务教育;1997年10月,实现了长期为之奋斗的“两基”目标,成为全国第四批完成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县(市)之一。

职业教育方面,中等师范教育坚持面向农村、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面向小学的办学方向,大理师范学校和大理州民族师范学校输送毕业生1.5万人,大大充实了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原有大理卫校、大理农校、大理州财贸学校的基础上,又新建了大理州技工学校、大理州城乡建设学校和大理工业学校。

民族教育尤其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1982年、1984年在大理市先后成立的大理州民族中学和大理州民族师范学校专门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大理市还特别建立寄宿制民族初级中学,学生可享受各级政府给予的助学金或生活补助费,为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创造了条件。

高等教育在大理的恢复和发展,体现了以白族为主体的大理各族人民对文化教育的追求和向往。197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下关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更名为大理师范专科学校),开设9个专业。197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又建起了大理医学院,系省属本科五年制高等医科院校,是云南全省唯一一所地州级本科院校,于1982年秋季开始招生。1986年10月,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大理分校成立,成人教育在大理地区得到大力发展,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应用型初、中级技术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科技发展造福于民,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

改革开放后,大理市加大对科技经费的投入,建立了市、乡、村、示范单位(户)4级科技推广体系。

基于良好的文化教育基础和科研环境,很多上级部门在大理有分设机构,省、州在市内设有公共事业、医药卫生、农林牧水、应用技术和建筑技术等科研所和科技推广服务机构21个,市级12个,民办科技机构从无到有,发展到28个。2000年,全市有各类技术人员1.49万人(其中市属8463人),构成了比较完善的州、市、乡、村四级科普网络,成立了215个科技专业学会。在活跃的基层科技网络推动下,全市基本形成了科学示范、成果推广、技术服务和专业培训相互配套的科学支撑体系,“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正在成型。

1982年,粳稻“滇榆一号”获亩产1014公斤,创粳稻全国单产最高纪录,这项技术的推广和农业各项技术的应用,使大理市的水稻单产从1978年的359.5公斤上升到2005年的629公斤。

自1979年设立科技成果奖以来,全市共获得科技成果371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项,省级奖励8项,州级奖励134项,市级奖励226项。1996年,大理市科技工作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称号。

(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丰富各民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多元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

大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绚丽多姿。改革开放后,大理市依托历史和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营造了多元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发展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理市不断加大投入,对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大理、下关两个文化馆进行改造提升,两个文化馆均被国家评定为三级文化馆。1979年起先后在11个乡镇设立了文化站,极大地完善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大理市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市内有州民族歌舞团、州白剧团和市文工队三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此外全市白族民间还有50多支“大本曲”演唱队,90多支“洞经古乐”演奏队,60多支“绕三灵”表演队,150多支白族民间歌舞表演队,常年活跃于城乡各地。丰富多彩的白族节庆活动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盛会。1991年,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将大理“三月街”确定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节”,一年一度的大理“绕三灵”是白族规模最大的歌舞盛会,岁时节庆还有朝山会、栽秧会、火把节等,民族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极大地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

广播影视方面,1978年以来,大理市的广播影视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大理市共有电视台、电视差转台8个,位于海拔4092米的苍山中和峰峰顶的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发射信号覆盖滇西8个地州的大部分县市。大理转播台、大理电视台、教育台,发射信号覆盖半径50公里,大理市城乡居民已经可以享受现代化的文化生活。

大理市在重视文化艺术发展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和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促进文化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确保了大理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繁荣兴旺。

(四)卫生事业长足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大理市积极探索,形成了以国家、集体办医为主,以个体办医为辅的医疗服务格局。截至1998年年底,全市有卫生机构38所,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14个,区(乡)卫生院8个,专科防治所、站3个,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药检所各2个,其他卫生事业机构7个。拥有病床3020张,卫生人员4388人,同1956年相比,病床增长12倍,人员增长8倍。医疗设备和技术都较为先进,可以进行内科心脏直视手术、断肢再植等手术。1993年6月,市第一人民医院晋升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995年2月,市第二人民医院晋升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1998年,市中医院晋升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1995年8月,市妇幼保健院被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授予“爱婴医院”称号。

预防保健取得显著成绩。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新中国成立前在下关、大理乡间流行的烈性传染病天花已经绝迹,克山病区的克山病患者减少,疟疾年发病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完成了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任务,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末,大理市被省爱卫会授予云南省首个“无鼠害城市”称号;1994年起连续6年被评为“云南省甲级卫生城市”。

城乡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以除病灭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以及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都大大提高了各民族人民的健康水平,大理市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在20世纪末已接近70岁,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96‰。以上数据综合参见《新编云南地州县市情·大理市》,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450—453页;大理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大理市志·民族篇》,中华书局1998年版。

五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大理市以“三个有利于”原则建设城市,“旅游活市,工贸富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得到顺利实施,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工业发展不断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大理作为滇西商贸中心和旅游中心的地位不断强化。改革开放以来到20世纪末的20多年,既是大理市社会、经济全面转型的发展阶段,也是大理有史以来社会经济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民族关系最为和谐的一段时期。大理市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大理市各族人民对改革开放事业的积极贡献。本篇材料和数据,基于大理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大理市志》(中华书局1998年版);《大理白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大理白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编写组编《大理白族自治州概况》(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张锡禄、杨汝灿等编《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丛书:大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王锋等编《中国白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等文献综合编写。因涉及数据较多,不一一列出材料来源。个别材料和数据不相一致的,以《大理市志》为准。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到20世纪末的发展历程,大理市的发展成就是令人瞩目的,但也应看到,大理市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差距还比较大,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干部群众眼界不够开阔,思想不够解放,开拓创新意识有待加强,自我满足,安于现状、小富即安、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的社会风气比较浓郁,大量的社会资金和力量投入到住宅和生活设施建设,物质攀比之风盛行,艰苦奋斗、积极进取、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不足;二是经济总量小,工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不够,尚未形成足以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三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压力进一步加剧;四是历史文化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仍存在较多矛盾,历史文化保护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足;五是建设滇西中心城市任务重、资金筹措难度大,负债问题突出;六是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还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因此,大理市在新时期的发展任重道远,亟须解放思想,进一步破除发展的桎梏,实现跨越发展、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