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球供应链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以钢铁贸易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主流国际贸易理论

一 古典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的“古典”之处在于其分析模型是古典模型,即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报酬不变。古典贸易理论的代表性理论是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的提出基于以下基本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时,其机会成本不变;劳动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国际上不能流动;生产过程中只投入劳动一种生产要素;各国对贸易不加干预。

(一)绝对优势理论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第一次提出绝对优势理论丹尼斯·阿普尔亚德、艾尔佛雷德·菲尔德:《国际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并对自由贸易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证,被后人公认为自由贸易理论的先驱。他指出:“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能有利的使用自己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Smith Adam,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776, pp. 365-377.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劳动生产率高,即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可以使贸易各国都获利。

绝对优势理论有四方面的特点:(1)他将劳动分工理论的基本观点推广到国际领域,认为国际分工也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或福利水平。(2)该理论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提,尽管那时还没有机会成本的概念,但是在理论假设中包含着机会成本的意义。(3)该理论简单直观,在现实世界中,各国确有一些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另一些国家。因此,该理论容易被人接受。(4)该理论不能解释一国在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相应的,另外一国的劳动生产率均比较低,但是国际贸易业可以在它们之间发生的情况。这一局限,在比较优势理论中获得解释。

(二)比较优势理论

1817年,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论巴格瓦蒂、潘那加里亚、施瑞尼瓦桑:《高级国际贸易学》,王根蓓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126页。,指出:“对葡萄牙来说,输出葡萄酒以换取毛呢是有利的,即使葡萄牙进口的商品在生产时所需的劳动少于英国,这种交换仍会发生。”Ricardo David, The Principle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London: Gaernsey Press, 1817, pp. 173-198.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尽管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的劣势,但它可以选择专业化生产和出口本国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产品,同样能获得实际利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了绝对优势理论,将自有贸易理论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Barney,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17, No. 1,1991.绝对优势理论是建立在绝对技术差异基础上,尽管正确,但是,解释范围比较有限。然而,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两国不存在绝对的技术差异,但两国仍然可以在相对技术差异的基础上开展国际分工和贸易。由此,它将绝对技术差异或劳动生产率差异推广到相对技术差异层面。海闻、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4—65页。比较优势理论解决了落后国家能否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利的问题,被保罗·萨缪尔森称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

(三)简要评价

在国际贸易学说史上,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可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一学说从劳动分工原理出发,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只对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这种贸易分工互利的“双赢”理念,仍然是当代各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指导思想。巴格瓦蒂、潘那加里亚、施瑞尼瓦桑:《高级国际贸易学》,王根蓓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126页。 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比较优势说是在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是对绝对优势说的发展。它的创立,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基本体系的建立。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 《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二 新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特征在于,一方面,仍然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继承“古典”之风,沿用古典模型;另一方面,“新”在该理论的研究角度从交换转移成生产,即解释外生技术差距的原因。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代表性理论是要素禀赋理论(又称HO理论),里昂惕夫之谜是该理论实证研究的重要成果,而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简称SS定理)和雷布钦斯基定理(又称雷氏定理)是要素禀赋理论的三个重要推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假设条件主要包括完全竞争市场、规模报酬不变、需求偏好相同、无运输成本、生产中投入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产品要素密集度不改变。

(一)要素禀赋理论

1933年,师承赫克歇尔的俄林在The Problem of 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一书中创立的要素禀赋理论Ohlin, Bertil G., 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e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3, pp. 243-269.,并于197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要素禀赋理论的逻辑思路为: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度,导致各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而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以及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导致各国生产同种产品成本的不同。

要素禀赋理论指出托马斯·A·普格尔、彼得·H·林德特:《国际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在各国生产要素存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国将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简言之,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将会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会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二)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中,已经包含要素价格均等化的思想。从逻辑上讲,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是要素禀赋理论的推论。20世纪40年代,保罗·萨缪尔森等完善了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基本命题。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指出,在要素禀赋理论框架下,国际贸易将使贸易参加国之间的相对和绝对生产要素价格实现均等,即不仅两国的相对要素价格能够达到均等,而且两国每种生产要素的绝对报酬也会实现均等化。这样,国际贸易便可完全替代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三)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S—S定理指出Samuelson, Paul A., “International Faetor price Equalization Once Again”, Economic Jour-nal, Vol. 156, No.62,1949.,某一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

该定理对新古典贸易中只有自由贸易才能产生福利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在一国国内要素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该国对其使用相对稀缺要素的生产部门进行关税保护,可以明显提高稀缺要素的收入。

(四)雷布钦斯基定理

雷布钦斯基(Rybczynski)定理指出,在一个只有两种商品的世界中,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都不变(即两种商品的贸易条件不变),一国的要素增加将促使密集使用该种要素商品的生产扩大,而削减另一种商品的产出。

该定理被看作是对要素禀赋理论的背离。因为,后者假定各国要素禀赋不变,而前者指出当一国某种要素禀赋增加时,将促进使用这种要素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由此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大将倾向于这种产品的生产。

(五)简要评价

要素禀赋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品和初级产品的传统国际分工模式,成为20世纪30—70年代末国际贸易理论的典范。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从两个方面发展了比较利益理论。首先,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是以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为分析前提的。因此其理论是建立在多种而不是一种生产要素基础上的。这一点与现实更加接近。其次,李嘉图理论是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是相同的,各国间生产同一产品的成本差别是各自不同的要素丰裕度,从而是生产成本差别造成的。

三 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的分析是建立在三个与理想化的传统贸易理论完全不同的假设上:(1)用国际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代替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2)用厂商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增代替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3)用产品的差异性代替同质性假定。因此,新贸易理论之“新”在于,其理论突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建立在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等全新假设之上。

1977年,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合作发表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是新贸易理论的基石。陈建斌:《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国际贸易新理论评述》, 《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新贸易理论的中心议题保罗·克鲁格曼:《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海闻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64页。在于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产业内贸易现象,认为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的新动因。其中,市场结构是规模经济的中心问题,基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和古诺双头垄断三种不同的市场形态,形成引发贸易的不同原因,构成新贸易理论的三个主要方向。

(一)内部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要求生产大批量的同质产品,开展国际贸易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因为国际贸易带来的全球市场,使该厂商可以专业的大规模生产某种产品的某一系列,获得规模经济,而其他国家也可以在同种产品的另一系列实现规模经济。1979年,保罗·克鲁格曼在 Increasing Returns,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中建立PP—ZZ模型,对这一观点做了准确的论述。Krugman, Pau, l “Increasing Returns,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 9, No.4,1979.这一理论观点意味着,在参与贸易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相同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仍然可以存在。

(二)外部规模经济

企业有贸易优势或没有贸易优势的原因,不在于各国之间绝对要素优势的差异,而在于有关部门在某个时点上的发展规模。一般而言,如果一国在某个行业开展国际贸易,其发展的规模将扩大,会相应地形成一个行业的规模优势。这种外部规模经济优势Schankerman, M., “The effects of double-counting and expensing on the measured returns to R&D”, Rev Econ Stat, Vol. 63, No.3,1981.表现为,该行业有一个可供共同使用的劳动力队伍,它可以调剂各企业间的余缺;同时行业规模较大,有助于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成果的迅速普及或采用。总之,一定的行业规模有利于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共享,从而能够获得在自身企业规模不变条件下的经济利益。

(三)相互倾销理论

布兰德(J. Brander)和保罗·克鲁格曼在其著名的论文A Reciprocal Dunping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中指出Brander, J. and Krugman, P., “A Reciprocal Dunping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No. 15,1983, pp. 313-321.,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将增加的产品产量以低于本国市场的价格销往国外市场。可见,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因此,即使各国生产的商品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仍然可以出于对限度最大化的追求,开展各国之间的贸易。此时,国际贸易的结构既不受要素禀赋差别的限制,也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追求的限制。

(四)简要评价

新贸易理论将国际贸易理论大大推进了,其说明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未能说明、难以说明的当代国际贸易动态发展中的一系列现象贾恩卡洛·甘道尔夫:《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王根蓓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Dixit, A. and Norman, V.,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Egger, Peter and Hartmu, t“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Low-skilled La-bor in the EU”, Economic Inquiry, Vol. 44, No.3,2006.,如产业内贸易。该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引入产业组织理论Tybout, J. R., Plant-Level and Firm-Level Evidence on“New Trade Theories”, Oxford: Basil Blackwell,2003, pp. 109-132.,使国际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中摆脱出来,市场中的不完全竞争是普遍现象,而产业领域也存在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的现象,为国际贸易的形成提供新动因;(2)证明战略性国际贸易政策所倡导的政府干预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其系列政策的重点是保护进口,促进出口;(3)将研发要素、技术创新等改变经济函数的变量引入国际贸易,并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规模报酬变量,以论证科学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动态发展的影响。Krugman, Paul, “Competitiveness: A Dangerous Obsession”, Foreign Affairs, Vol. 73, No.2, 1994.从技术这一最新要素的特点出发,寻找到国际贸易与规模报酬递增之间的又一联系,并给予充分证明。陈建斌:《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国际贸易新理论评述》, 《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

四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一)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新兴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杨小凯等创立的新的经济学流派。新兴古典经济学放弃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分的假设,引入专业化经济和交易费用,运用超边际分析的方法,将古典经济学中最有价值的分工思想形式化。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杨小凯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重新思考,创立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又称内生贸易理论,一方面内生性贸易理论的观点继承了斯密的古典思想,另一方面该理论引入超边际分析的新工具,故此称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1991年,澳大利亚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等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内生形成的原因,拓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该理论认为,每个消费者同时又是生产者,所以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一样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指出,无论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都是折中专业化经济与节省交易费用之间两难冲突的结果。即使所有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都天生相同,没有外生比较优势,只要存在专业化经济,每个人选择不同专业后,都会产生内生比较优势。然而,生产专业化与消费多样化之间存在矛盾,只有通过贸易才能解决,而贸易又产生交易费用。当交易费用大于专业化经济时,贸易不能产生;贸易产生的经济条件是专业化经济大于交易费用,这时每个人选择不同的专业进行专业化,并通过贸易满足多样化的需要,贸易便产生了。随着交易效率的不断提高,贸易由地区贸易发展为国内贸易,进而国际贸易。

内生分工与专业化的贸易模型产生了如下命题刘元春:《交易效率分析框架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迈可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卜国琴、刘德学:《新兴古典经济学与全球生产网络的兴起》, 《江苏商论》2006年第4期。:随着交易效率不断改进,劳动分工会发展,而经济发展、贸易和市场结构变化现象都是这个演进过程的不同侧面。伴随分工的演进,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生产率、贸易依存度、商业化程度、内生比较利益、生产集中度、市场一体化程度、经济结构多样化程度、贸易品种类及相关市场个数都会增加,而同时自给自足率下降。

(二)简要评价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为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内核。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起因于国与国之间的外生比较优势或生产要素禀赋差别等原因。按照这种理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不同的生产和禀赋条件,它们之间应该比具有相同生产条件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更大。但是,实际上,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要远远小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这就是著名的林德贸易模式(Linder pattern of trade)。对此,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指出,这种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的交易效率要比发达国家低。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贡献主要有四个方面:(1)重新阐释绝对优势、比较优势等贸易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将贸易理论整合到统一框架下;(2)纠正新贸易理论中的部分错误,为其完善和发展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3)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原理统一起来;(4)解决了递增规模报酬与竞争市场的相容性问题。

五 产品内贸易理论

(一)产品内贸易理论基本内容

产品内贸易理论是建立在产品内分工基础上。赫莱纳(1973)敏锐地观察到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主要与纵向一体化国际制造业的劳动密集型专门环节相联系,该文分析的现象,实际是产品内分工早期形态和表现。赫莱纳指出,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制造业并提高其工业化水平的一条潜在道路:在跨国公司垂直一体化的国际制造业中,发展专业化的劳动密集型活动和环节。并且指出,跨国公司选择发展中国家的标准:劳动力成本、空间距离成本和政府的政策支持。

产品内分工理论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末,这条主线是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下的产品内分工理论。琼斯和Kierzkowiski(1990)的研究是这条思路的铺垫,他们把生产过程分离开来并散布到不同空间区位的分工形态称为零散化生产。该研究得出结论,服务活动对于展开产品内分工的重要性,并指出两个因素推动生产过程分散化进程:一是比较优势因素,二是规模报酬递增因素。克鲁格曼:《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此后,阿恩特(1997)对全球外包和转包等产品内分工现象影响进行了研究。阿恩特认为,资本丰裕型国家将生产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移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虽然减少了在外包环节相应的工作机会,却能够在生产过程的其他阶段产生更多新的工作机会,同时能够提高工资水平,并且,海外外包使本国的厂商增强了在最终产品市场上的比较优势。Arndt, Seven W., “Globalization and the Open Economy”,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Vol. 8, No.1,1997.

国内对产品内分工研究较为深入的学者当属卢峰,他(2004)提出卢峰:《产品内分工》, 《经济学》2004年第1期。产品内分工概念,刻画和分析当代国际分工基本层面从产品深入到工序的特点,并指出产品内分工作为一种更为细致深入的国际分工形态,其分工基础和源泉是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而决定产品内分工强度的四大因素分别是:生产过程不同工序的空间可分离性,不同生产工序要素投入比例差异性,不同生产区段的有效规模差异度和跨境进行生产活动的交易成本。

(二)简要评价

产品内贸易理论的贡献有三点:(1)产品内分工概念有助于更好地解释当代经济全球化某些特征性现象,例如,当代国际贸易增长以远远高于GDP增长速度。由于产品内分工把同一产品生产过程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拆分到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并通过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多次跨越国界来完成,结果出现特定产品生产过程派生的国际贸易价值可能超过最终产品价值的局面。(2)供应链、价值链等重要概念,都是以大范围生产工序国际分工作为前提和基础,产品内贸易理论为经济学和管理学提供一个交叉的研究方向。(3)产品内分工概念,对于当代发展中国家经济成长实践和经验具有解释作用。产品内分工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某些制造业部门和产品生产的简单加工区段,在符合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上融入国际经济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切入点。

六 新新贸易理论

新新贸易理论以微观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的全球生产组织行为和贸易、投资行为。其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假设企业是异质的刘刚:《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对企业性质和行为基础的演化论解释》, 《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普特曼、克罗茨纳:《企业的经济性质》,孙经纬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而异质性主要体现在生产率差异。新新贸易理论比新贸易理论之“新”体现于:该理论在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假设之上,又引入企业异质性。

该理论有两个分支,一是以米利茨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另一个是以安特拉斯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探索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企业内生边界模型探索企业全球组织生产选择。二者同时都研究,企业选择以出口方式还是FDI方式进入海外市场的决定因素。

(一)异质性企业模型

异质企业贸易模型解释,为何有的企业会从事出口贸易,而有的企业则不从事出口贸易的问题;探讨异质企业是如何从事国际贸易,以及贸易对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和福利所产生的影响。

梅利茨(2003)Melitz, M. J.,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 Econometrica, Vol. 71, No.6,2003.建立的异质性企业模型以克鲁格曼(1980)的贸易模型和Hopenhayn(1992)动态产业模型为基础,同时引入企业生产率差异,用来解释国际贸易中企业的差异和出口决策行为。梅利茨认为,存在异质性企业的垄断竞争贸易格局中,贸易自由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再分配,进而可以提高整个经济的生产力水平。梅利茨模型分析贸易自由化下的动态效应,指出效率最高的企业通过国内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不断进行技术、产品和企业组织的创新,其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将带来市场份额的扩大、利润的增长以及工人工资的增长,同时也导致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向其进一步集中。而那些效率低下的企业只能被淘汰出局,整个行业的平均效率,会因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而得到提升。

在梅利茨(2003)模型基础上,众多学者对异质性企业模型进行了大量创新和发展,并得出许多极具解释力的研究模型和成果,其中以赫尔普曼、梅利茨和耶普尔(Yeaple)Helpman, E., Melitz, M. J. and Yeaple, S. R., “Export Versus FDI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94, No.1,2004. Tybout, J. R., Plant-Level and Firm-Level Evidence on“New Trade Theories”, Oxford: Basil Blackwell,2003, pp. 109-132.的研究最为经典。他们三人拓展了梅利茨模型,将异质性企业引入多国多部门的贸易与投资模型中,即考虑企业的国际化策略是选择出口、FDI,或是只在国内市场销售。在模型中,各个产业都是由生产率水平不同的异质性企业组成,其中生产率水平最高的企业会选择FDI,或者出口,或者二者结合,而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则会被挤出市场,生产率居中的企业只能选择在国内市场销售,各个产业的对外开放都会使产业内的资源逐渐优化集中,并产生选择效应和利益再分配效应,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同时也提高贸易国之间的福利水平。

(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

企业内生边界模型,解释为何很多出口企业的贸易行为并非发生在不同企业之间,而是发生在企业内部,探讨影响企业选择公司内贸易、市场交易,还是外包形式进行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企业内生边界模型,最早是以安特拉斯(2003)Antras, P., “Firms, Contracts and Trade Structur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No.11,2003, pp. 1375-1418.、安特拉斯和赫尔普曼(2004)Antras, P. and Helpman, E., “Global Sourcing”,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12, No.3,2004.两个典型模型为发端,他们共同探讨了企业的异质性是如何影响企业边界,进而影响企业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安特拉斯通过对美国进口行业的实证分析发现,美国出口企业的资本技术密集度相比进口商而言更高,这表明企业的异质性(资本、技术和契约制度)在企业国际化过程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出口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采用企业边界内贸易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或出于保持技术或管理优势的垄断,或规避风险和管制需要。

在安特拉斯和赫尔普曼(2004)共同建立的模型中Ibid. .,他们将企业进行的国际一体化战略视之为企业对内生组织边界的自发选择。也就是说,拥有异质性要素的企业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要素生产和技术方式,进而选择不同的组织或契约制度。一般而言,具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特征的企业,往往倾向于采用内部一体化或垂直一体化,相应的贸易模式更多采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或者子公司之间的内部贸易,而对市场有较少的依赖。这就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有越来越集中的资本和技术垄断,以及为什么南方国家在贸易一体化程度方面远远落后于北方国家等问题。

(三)理论评价

新新贸易理论开启了国际贸易研究新领域,其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新新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补充,尤其是对新贸易理论的补充,新新贸易理论从异质企业角度提出了贸易所产生的影响。

(2)传统贸易理论无一例外地从国家和产业层面研究为什么进行贸易、贸易结构和贸易带来的影响,而新新贸易理论从企业这个微观层面来研究贸易的基本问题,这无疑是巨大的理论突破。

(3)新新贸易理论找到了一条提高生产率的新路径,在不提高单个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情况下,一国仍然可以通过贸易来提高一个产业甚至国家的生产率水平。Head, Keith and John Ries, “Offshore Production and Skill Upgrading by Japa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No.8,2002, pp. 81-105.

(4)新新贸易理论也为空间经济学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不难知道,新经济地理理论是在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引入空间因素后建立的。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七 小结

本节以时间为序,对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的经典文献和理论进行梳理,并探讨各阶段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和意义,为本书的进一步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发现,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与经济实践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换句话说,新的贸易形势的出现,将呼唤新的国际贸易理论。

在此,还有一点尚需说明。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建立起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杜慕群:《资源、能力、外部环境、战略与竞争优势的整合研究》, 《管理世界》2003年第10期。对国际贸易理论有重要贡献。盛晓白:《简评竞争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问题》1998年第9期。 熊伟:《新国家竞争优势论:当今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3期。为何本节却未纳入分析?

该理论认为,一国的兴旺发达不仅仅取决于该国的要素状况,更取决于该国主导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而国家的竞争优势从根本上说是若干行业的竞争优势问题,其来源四个决定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前者分别是生产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状况、相关与辅助行业的发展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后者是机遇和政府作用。

笔者未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进行分析的原因有三:

(1)竞争优势理论虽不同于比较优势理论,但二者联系紧密。比较优势理论中所论及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技术水平、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无疑是形成国家、区域、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2)国际贸易纯理论的研究,通常是依据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的结构和国际贸易的结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而竞争优势理论专注讨论多种产生贸易的原因,研究视角与传统理论不同。

(3)国际贸易作为经济学的一个二级学科,其分析方法都是遵循经济学的方法,相关理论的研究都围绕理论分析和模型实证,而竞争优势理论更倾向从管理学角度构建理论,没有相应的经济模型。

因此,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未纳入本节的研究范围,但该理论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