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个普遍的共识是,语言是由一系列不同的声音和意义构成的系统。因而,探索声音和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建立起相应的理论是当代理论语言学的基本目标。而自然语言中大量存在的各种省略(ellipsis)现象却告诉我们,有些具有语义内容的成分完全可以失去它的语音形式。即便我们把沉默无声看作一种特殊的声音,这种特殊的声音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表达的意义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固定的。正如Merchant(2006)所言:省略是对音义对应观点的最大挑战;Bühler(1934)甚至把省略称为“语言学家的古老十字架(old cross)”。
但省略的研究价值却是毋庸置疑的。语言中的省略既涉及语音和语义,也离不开句法和语用。对省略现象的研究为我们认识语言不同层面的接口关系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大而言之,由于省略同时体现了语言在生成过程中的经济性和理解过程中的复杂性,也为我们认识语言与认知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语言的本质提供了一个窗口。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各种省略现象的研究兴趣不减。省掉的句子成分虽然没有语音形式,但却具有语义内容。那么,在什么样的句法语义条件下,一个句子成分可以被省略呢?是什么样的规则制约着句子中的某些句法成分可以以语音缺省的形式出现?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省略句式,这些形式不同的省略句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听话人是如何理解这些没有语音形式的部分呢?所有这些问题都吸引着人们不断地进行探索。
尽管省略现象在汉语中大量存在,很多汉语研究者也注意到了汉语中的省略现象,但对汉语各种省略句式的细致研究远远不够。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有些学者否认省略的存在,认为既然听话人能够理解就不需要补出,既然不需要补出就不存在省略。而在承认存在省略的学者中,对于一个句子究竟省略了什么也缺乏一致的看法。
近些年,西方语言学对省略问题的关注引起了汉语学界对汉语省略句式的更多研究兴趣,不少学者采用当代形式主义语言学的方法对汉语的省略句式进行研究,发现了很多以前很少被关注的语言现象。在形式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对省略句式进行的研究中,较为成熟的是动词短语省略(VP-ellipsis)和动词空缺句(verb gapping),最近二十年来对截省句(sluicing)的关注开始增多。但总体来看,对汉语截省句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本书的写作目的在于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什么是句法省略?(2)在当代形式语言学理论框架下,对汉语省略句式的研究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3)与英语的动词短语省略及动词空缺句相比,汉语动词性省略句式有什么特点?(4)什么是截省句?与典型截省句相比,汉语截省句有哪些特点?(5)如何解释汉语截省句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特点?(6)汉语截省句是如何派生和被理解的?
本书共分为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分析省略现象的语言学本质,并尽可能全面地介绍当代语言学对省略现象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
第二章,对语言中的各种省略现象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归类,并介绍当代形式语言学理论对省略结构的一般研究思路。
第三章,对目前形式语言学领域内研究较多的汉语省略结构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和具体分析。这些省略结构主要是动词短语省略、动词空缺句和并列空动词句等。
第四章,介绍典型截省句的特点及其与疑问句类型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全面考察汉语截省句的句法特征,包括汉语截省句主句动词的选择限制特点、汉语截省句的孤岛敏感性等。
第六章,分析“假截省句分析”的解释能力,并讨论汉语假截省句的特点。
第七章,采用逻辑式复制法对汉语典型截省句进行解释,并指出汉语两类截省句在语用上的一致性。
最后是本书的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