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输入与演变:鸠摩罗什长安弘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1.本书以全球通史的视野,从世界不同文明之间交往的角度出发,以鸠摩罗什来长安传教事件为线索,以所传佛教在中国内地发展的不同命运和走向为考察重点,来研究古代的印度佛教成功传入中国,并最终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历史,从而审视佛教在不同国家和区域之间文明交往中的作用和特点,认识其背后的原因。

2.突出问题意识,用问题贯穿论证,用论证解读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围绕并贯穿四个问题来展开:一是为什么大乘佛教能成功传入中国?二是它又是怎样传入的,传入的途径是什么?三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是怎样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和被改造的?四是为什么佛教能成功与中国本土文化达到最后的融合?

3.采取动静结合的考察思路,沿着“渊源—输入—选择—吸收—创新(改造)—融合” 的发展过程,来考察印度佛教进入中国并成功发展的历史现象。

4.突出创新意识。由于鸠摩罗什研究成果的丰富,本书的论述不能只是简单地总结和加工,也不能一味地叙述历史发展的事实和追求线索的畅通,这样会失去研究的价值从而变得平淡和平庸起来。要在追溯历史的同时,去伪辨真,认真考察和还原历史的真相;同时善于比较,分析推理,深挖背后存在的原因。努力修正过去的某些偏颇、错误的看法,寻找更加真实的历史规律和现象。

本书首先对鸠摩罗什传教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前提进行必要的回顾和分析。它既包括当时印度佛教发展的背景,也包括西域佛教发展的背景。印度佛教发展过程中,北印度地区贵霜王国时期的大小乘佛教发展、传播是考察的重点,因为这是鸠摩罗什大乘佛教思想的起源和中国大乘佛教接受的前提条件。该时期西域的佛教无不受到贵霜国和罽宾地区的影响。而它们的影响却历史性地出现了新疆南北两条路线的不同,通过考察这种不同,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当时佛教在西域传播的特征。

其次,考察鸠摩罗什来长安传教译经的活动。魏晋时期中国佛教的发展又是鸠摩罗什成功传教的土壤。这份土壤能不能接受和适合鸠摩罗什的所传佛教,是我们应该探究的内容之一。通过对当时国内佛教发展的状况和各种因素的深入分析,我们力图找到大乘佛教和中观理论体系在中国内地得以扎根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论述鸠摩罗什入华传教事件的发生过程。当时的长安传法引起了中国的普遍重视,不分国籍和地域,南北千余僧人聚集长安听法学法。这也是鸠摩罗什译经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

鸠摩罗什从印度的罽宾学习佛法,其父亲又是印度籍人,在他的身上表现有印度文化对他的影响。从不同的方面梳理鸠摩罗什的这些思想,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印古代佛教观念和文化的异同。

鸠摩罗什传播的印度佛教思想和佛教经典,给中国内地佛教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反响。这些影响有短暂的也有长远的,而且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影响。考察这些反响,成为考察印度文化进入中国文化后的演变过程的重点任务之一。本书从三部分深入论证。这三部分都是从中印佛教发展对比的角度来分析的,从而可以更好地揭示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发展轨迹和差异。第一部分是鸠摩罗什所传般若思想对中国佛教哲学的影响。第二部分是所传大小乘佛教对南北朝以降诸宗学派思想理论的影响。第三部分是鸠摩罗什所传佛教经典对我国中古时期民众信仰方面的重大影响。在主信仰领域,流行的佛典几乎都是他翻译的作品。本书考察的重点是《法华经》的观世音信仰,《阿弥陀经》的西方净土信仰,《弥勒下生经》和弥勒信仰以及《维摩诘经》信仰。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建立起鸠摩罗什传法译经对中国佛教发展影响的概况,同时也为了解印度佛教进入中国后,如何实现与本土文化结合所走过的中国化过程奠定了基础。

最后,总结分析和升华。首先对鸠摩罗什内地传教作出一定的历史评价,然后对其在中国不同的命运和道路作出总体性分析,并对其域外思想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使文章得到延伸。最后从文明交往的角度,去发现和认识鸠摩罗什传教译经所体现出来的中印古代两国文明交往的特点和给我们现代的启示。

(二)研究方法

本书尝试从跨学科的视角进行实证研究中的案例分析,涉及宗教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努力体现交叉学科在解释力上的综合优势。采用文献、考古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和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文献考证的方法就是结合各种历史文献资料及其他证据考察佛教传入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