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末期,贵族阶级无可挽救地没落下去。长期以来被贵族阶级所垄断的教育体制,其整个管理机制、生源、师资乃至教材内容和教育理念,都开始崩解;而日益壮大的平民阶级,在社会经济领域成为重要的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因而提出接受文化教育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孔子创办平民学校,明确地提出他的办学方针和原则:
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第三十九章)
(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
“无类”就是没有贫富、贵贱、国籍、族群的区别,人人都可以前来求学。有教无类,实际上开创了通向普及教育的道路,使教育由贵族垄断而转移到平民,这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革命性创举。孔子的学生大多出自平民主家,而且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域,有的学生家境十分贫寒。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第七章)
(孔子说:主动拿一束干肉来拜师,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
世界上的人很多,他只能教育那些真诚地愿意学习并前来拜师的学生。“束脩”的“脩”是肉干,又叫“脯”,十条肉干为一束,古代用作初次拜见的礼物。所以“自行束脩以上”,是完全必要的关键性环节。后世即把“束脩”一词用作学费的代称。十条肉干的价值,在当时是微薄的,孔子当然不是贪图这点薄礼,而是用以表明主动前来拜师求教。对这样的学生,孔子都接受而给予教诲。
孔子为什么认为人人可以受教育?教育的功用又何在呢?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第二章)
(孔子说:人的性情本来是相近的,因为习染不同而差距远了。)
这是说,人的天性都差不多,由于环境所给予的影响不同,品性就各不相同,因而,人的品性可以通过后天的影响而改变。例如一对双胞胎,遗传基因相同,分开在两个不同的教育环境成长,两个人的善恶、知识、才能会有很大差异。运用教育的手段,提高人的道德和知识水平,可以缩小社会上人们之间的道德和知识水平的差距。所以孔子认为,重视教育是安定社会、治理国家的重要工作。《礼记·经解》引录孔子以下一段话:“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这段话说明,从一个国家人民的风习和人民的知识、情操,可以看到教育的功用;教育办得如何,实际关系国家的治乱兴衰。所以当弟子问他:发展经济使人民富裕,还应该做什么呢?孔子回答说:“教之”(施行教化)。
孔子认识到教育的重要作用,教育家——教师对社会担负着重要的义务和职责,他因而投身于教育事业,以严肃认真、踏实负责的态度积极工作。如我们在上文曾经引录的他的自述,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很多的就学者从远方前来学习,他当然会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第一章)只有明确教育的功用,热爱教育事业,才有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
孔子办学,对他的学生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即以教育为手段,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文化知识水平,培养他们成为士、君子、贤臣等社会栋梁。前面讲过,孔子说过“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知和智相通,有知才有智,无知便是愚。智者在上位,愚者在下位,是不可移易的社会分工法则。“上”和“下”是方位词,任何社会都有分工,分工的位置就有上有下,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下士和将军,博士和清洁小工,社会位置和物质待遇就是不一样。人们读书、学习,是在品德、知识、才能各方面提高自己,比如你当总工程师或元帅,你首先得具备那个岗位需要的德和才。孔子说:“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第九章)困苦,又不肯学,那就只有处于下层了。这样来理解,“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句话没有错。孔子办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孔子的三千弟子,绝大部分是平民,后来有的做了官,或当教师、学者,或当一般的“儒”(知识分子),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当然也改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准。学习可以改变人的素质,在社会分工中获得一定的位置,当然其中也包括社会分配中的物质生活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