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和益
这里讲的“损”和“益”,是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革新问题。
孔子的思想学说不是天生的,如他自己所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说他只是爱好古代文化,知识是勤勉地学习而得来的。
在孔子时代所谓的古代,指的是夏、商、周三代以及尚有传闻的三代以前的尧、舜时代。夏、商、周三代都有文献流传,尧、舜时代的传闻在三代文献中也追记有一部分。这些,在当时,孔子认为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孔子从这些文化遗产中看到我们民族优良的政治和文化传统。《论语·泰伯》后四章记录了孔子对尧、舜和禹的赞美: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泰伯》第十九章)
(孔子说:尧领导天下真是伟大啊!太崇高了!只有天最大,只有尧像天一样。他的功业无边无际,百姓不知怎样称颂他。他的功绩太崇高了,他创立的典章制度焕发着光辉。)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泰伯》第十八章)
(孔子说:真是崇高啊,舜和禹为君治理天下,却一点也不为自己。)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泰伯》第二十一章)
(孔子说:禹这个人,我找不出他的缺点来。他自己的饮食简单,而祭祀祖先的祭品丰盛,他穿的衣服很坏而祭服华美,住室低陋而尽力发展沟渠水利。禹这个人,我找不出他的缺点了。)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泰伯》第二十章。《说文》、《尔雅》:“乱,治也。”这里删节的文字共19字,原文是:“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从中可见孔子对妇女的态度,本书下文另议。)
(舜有五位贤臣而天下太平。武王说:“我有十位治国之臣。”孔子说:“人才难得。不是这样吗?从唐尧、虞舜那个时代,到周武王那时,都是人才兴盛。……周朝的德治,可以说是最高的人了。”)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第五章)
(孔子说:无为而治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有什么作为呢?端正严肃地面朝南坐着罢了。)
从以上五章来看,孔子非常敬佩尧、舜、禹,推崇他们三大优点:一是治国者没有私念,不谋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二是有焕发光彩的典章制度;三是任用人才,贤能集聚,所以治国者可以无为而治,实现天下太平。孔子认为这就是“至德”。关于传说的尧舜时代的一些史事,对孔子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实际上尧舜时代还是原始氏族公社的部落联盟时代,尧、舜和禹都是大的部落联盟公众推选的领袖,没有阶级分化的社会自然实行原始民主,部落中人与人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三代之前的初级形态的原始民主,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来源之一,孔子也曾提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因为只有传闻下来的零星的追记,所以孔子对它们的认识还是朦胧的,但三代之前优良的政治传统确为孔子所向往。
孔子曾经以毕生之力,搜集、研究和整理三代文献。主要是三代的典章和礼乐文化资料,其中夏、商两代只是一小部分,孔子曾说过夏、商两代文献不足,不能进一步研究、考证: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第九章。杞,是夏禹后裔的封国;宋,是商后裔的封国。)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杞国现在的礼仪不足以考证;殷朝的礼,我能够说出来,但宋国现在的礼仪不足以考证。这是因为文献资料不足的原因。如果文献够的话,我就能够考证了。)
孔子时代距离西周时代还不远,孔子搜集到的西周文献最多。他认为西周文化丰富多彩,大为赞叹,对西周倡导制礼作乐的周公姬旦,极为崇拜,尊为圣人。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第十四章)
(孔子说:周代的政治礼乐制度借鉴了夏、商两代,多么丰盛啊,多么有文采!我追随周代的政治礼乐。)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第五章)
(孔子说:我衰朽得真厉害呀!很长时间,我没再梦见周公。)
孔子认为周礼是最为繁复的,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学生子张问他可以知道十世以后的礼仪和典章制度吗?他作了如下回答: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第二十三章)
(孔子说:殷代继承夏代的礼制,可以知道有所减少和增加;周代继承殷代的礼制,可以知道有所减少和增加;将来如果继承周代的礼制,即使一百世之久也是这样有所减少和增加。)
“损”,是去除,把不合时宜的部分废除;“益”,是增加。孔子认为西周的文化是继承了夏、商两代文化,按时代的需要又有所废除,有所增加。孔子尊崇所谓“文武之道”,即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发的德治思想和治国原则,也高度评价周公姬旦摄政时大规模“制礼兴乐”,制定各种礼仪和典章制度。
他认为积极学习和推行“文武之道”和礼乐文化,就可以恢复西周盛世,实现天下太平。孔子一生以继承和弘扬西周礼乐文化而自命,如他所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子罕》第五章。文王已经死了,文化传统不就在我这里吗?)
孔子继承和弘扬西周礼乐文化,并不是主张一切都按照西周旧制,并不认为一切都是西周的好。学生颜渊询问治理国家的事,孔子提出几条具体措施: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武》。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卫灵公》第十一章)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使用夏代的历法,乘坐殷代那样的车,戴周代的礼帽,音乐用舜时的《韶》舞和西周初的《大武》乐章。杜绝郑国地方乐曲,疏远奸佞小人。因为郑国地方乐曲放荡,奸佞小人危害国家。)
“时”指历法,夏历是自然历,以旧历正月为每年第一个月,春夏秋冬四季合乎自然现象,比较方便农业生产。周历以冬至日为元旦,便于观测天象,却不便于农业生产,所以孔子主张颁布行使夏历。车是当时主要交通工具,车辆的形制有一定的规定,殷代的车比较质朴简便,制作俭省,所以孔子主张车辆形制采用殷代的制度。孔子主张典礼隆重,可以表示严肃,周代规定的礼帽(冕)庄严又精美,赞成周朝的服饰制度。舜时流传下来的《韶》乐,内容平和、优美,西周初制作的《大武》乐章,激人奋发向上,所以孔子予以提倡,而要求取缔郑国流行的令人放荡的乐曲。历法、车乘、服饰形制、典礼应用音乐,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都属于行政立法范围,也即属于礼法。孔子并不赞成一切都依照周礼,而主张取三代之长,对周礼也可以有所损益。
古代有冠礼,男青年到二十岁把头发绾起来,才能戴帽子(冠),举行冠礼,表示开始享受成人的权利并担负成人的义务,远古叫“成丁礼”(现代我国有的地方也开始举行这样的仪式)。周代原来的冠礼,规定戴“麻冕”,要以天然麻为原料,需用2400根经线来编织,既费工,而且麻的质地粗糙,戴在头上也不舒服。那时丝的生产多了,既易织省工,丝质细软,戴上舒服。孔子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子罕》第三章)麻冕,是礼的规定,现在换成丝,比较俭省,孔子也跟大家这样做。可见孔子赞同对传统礼制作实事求是的损益。
奴隶社会遗传下来的殉葬制度,到春秋时代的秦国依然存在。我们历年发掘古墓葬证实,夏、商、周三代都沿袭这种反人道的制度,而且不同身份的墓主,为之殉葬的奴隶数目不等,可见有具体制度。孔子整理传授的《礼》,就没有这样的条例;而且他重新整理编定《诗》三百篇,收录了《秦风·黄鸟》篇,通过秦穆公以家臣“三良”殉葬的凄惨场面,表达人民的悲愤和抗议。据《孟子·梁惠王上》的引录,孔子不但反对以活人殉葬,也反对用木俑代替活人殉葬(类似近现代的扎纸人),他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倡导用木偶殉葬的那个人,他要断子绝孙!)在孔老先生所生活的宗法制社会,骂人绝户,是很重的诅咒,一向温和宽厚、文质彬彬的孔老先生,竟发这么大的火气,可见他激烈反对三代以来一些残暴害民的旧制度,而主张坚决彻底予以废除。
再一个重大事例,是孔子办教育。据周礼,学在官府,教育为太师所执掌,为贵族所垄断,只有贵族子弟可以入学,而且教学科目和内容都有具体规定。孔子对夏商周以来传统的教育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民办学校(私立学校),向平民敞开受教育的大门。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与贵族学校不同,自编自授包括哲学、文学、历史文献、近代史、礼制、音乐等课程。孔子所做的是造福百世、推进民族文明发展的教育革命,他对传统的教育制度及教学内容,进行了革命性的损益。
孔子集三代文化之大成,它一生学而不厌,努力继承古代文化传统中优良的部分,并不原封不动地搬到他的时代来,而根据现实条件和时代需要,有所损益,把继承和革新结合起来。我们赞成这样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