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讲 《论语》论学习

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第一章)

 

(孔子说:学了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实习,不是很高兴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切磋,不是很快乐吗?有人对我的理想和主张不了解,我并不懊恼,不正是君子应持的态度吗?)

 

这是《论语》的第一篇第一章,全章32字,三个分句接连的三个问号,都不是要人回答的,而是用问句的语气来加强语意。三个问句表达了三个观点。

第一个问句中的“说”,是“悦”的通假字,喜悦、高兴的意思。这句话,宋代的朱熹老夫子就讲错了。他讲“时”是“时常”,“习”是“温习”,因而把“学而时习”讲成学了以后时常温习。明、清两代把朱老夫子的章句集注法定为标准注释,读书人必须信从,所以许多人都依照这个解释。其实“时”这个词,在先秦可以作副词用,作“适当的时候”或“一定的时候”解;“习”还有“实习”、“演习”、“练习”诸义,如“习礼乐”、“习射”、“习字”,等等。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学到知识之后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去实习,不是很高兴的事吗?为什么高兴呢?一是学了能用(实践),二是通过实践来检验或巩固所学的知识。所以这句话中有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含义。魏晋时代的王肃《论语注》,早已做过这样的解释。如《孟子·梁惠王上》有“斧斤以时入山林”句,解释为在适当的时候拿斧子进山林砍柴,如把“时”解释为“时常”,就讲不通。进山林砍柴要在一定的季节。这里的“时”字应作适宜的时候或一定的时候来理解。朱老夫子没看到王肃注,王肃的注本早佚,宋代还没有辑佚,所以他看不到,因而用宋代的词义作解释。当然,朱子解释为学了时常复习,可以得到温故知新的乐趣,也可以讲得通,但总不如孔子原来学用结合的意思更深刻一层。

第二个问句容易明白。“朋”字指志同道合的人,有的古注说是指从远方来向孔子求学的弟子。孔子办学的目的是传播(夏商周)三代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他是个谦虚的人,讲师生平等,如同我们互称“同志”,他称来求学的人为“朋”。他说:有这样多的同志从远方来,大家共同切磋研究,不是很快乐吗?

第三个问句中的“愠”是懊恼的意思。前半句说,别人不了解,我并不懊恼。不了解什么?这句省略了宾语,只能连接上下文意来讲。紧承上句的“有朋自远方来”,这里是说有人对我的思想和主张不了解,我并不懊恼。后半句说,这样做,不正是君子应持的态度吗?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必须接受自己的思想观点,即使别人一时不赞同自己的主张,甚至误解或曲解,也无须懊恼,要有耐心,大度地包容一切不同的意见,决不采取恼恨、排斥的态度。如果你的思想观点是正确的,不要怕有不同的意见来辩论,真理愈辩愈明。思想意识上的东西要让人接受,有一个认识过程,人家也要思考、比较、鉴别,当真正认识到你的意见是正确的,自然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这就是平等待人,思想自由,作风民主,也就是过去所说的“君子”的“雅量”。如果听不得不同的意见,听到反对的意见就给人家“戴帽子”、“打棍子”,那就不是“君子”了。

什么叫“君子”,在汉语词汇里,通常指称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自然是褒义词;与这个词相对的词是“小人”,指称缺乏道德修养、人格低下的人。道德修养与人的文化素质有密切联系。在先秦时代,能够接受文化教育,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基本上来自贵族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和平民中的上层,广大劳苦群众是无权接受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