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经济状况

孔子要吃饭、养家,他的经济生活如何呢?

他青少年时代的生活艰苦,当仓库管理员、畜牧管理员时,收入仍然菲薄。以后作家臣,实际是做人家的文书或秘书。这个阶段没有关于他经济收入的任何资料,我们无从查考,类似一般的工薪阶层,估计好不了多少。

孔子四十岁左右开始办学,向学生收点学费。大部分学生是平民,有的相当贫穷,交一束肉干就可以收录,应该说学费不高。“文化大革命”时批判孔子,骂他收学费而不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我向这位批判者说:你忘了一个重要事实——孔子和他一家人得吃饭,饿死了,中国开天辟地的平民学校就没有了。孔子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他必须以自己的脑力劳动获取一定的报酬,来维持一家人的生存,但他不去追求富贵。他向学生讲: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第三十二章)

 

(孔子说:君子谋求的是实行大道,不谋求衣食。耕田嘛,免不了饿肚子;读书嘛,可以拿俸禄。但君子忧虑的是道能不能实行,不忧虑贫贱。)

 

“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是孔子奉行的原则,“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能够甘于清贫。

孔子做大夫时,年俸是六千石粮食,有马车、几件皮袄,伙食也讲究一些,生活条件有所提高。他又代理宰相,稳稳当当干下去,会有相当积蓄。但“君子谋道不谋食”,就辞职扔了这个“金饭碗”。

孔子带学生周游列国,生活消费全由接待国供应。他在卫国住的时间最长,先后两次共五年。卫国的接待标准最高,一年供给两千石粮食,够孔子一行人的用度了。但卫国始终不采纳孔子的治国之道,孔子就走了。曹、郑、宋等国不接待,他到陈国住了三年。虽然陈国的供给不如卫国,孔子一行人总算有人管吃饭。

孔子从陈国去楚国,陈、蔡两国大夫怕楚国重用孔子而不利两国,派徒役在途中将孔子一行包围,断粮七天,弟子们饿得下不了床。幸亏楚昭王派兵来迎,才解除困危。这是孔子生活最窘困的时期。

楚昭王打算重用孔子,要封给他七百里土地。楚昭王打算给他的土地,面积比一些小国的国土大得多,但条件是孔子必须做听命于他的臣,不能自行其是,担心孔子会自主自立。孔子“谋道不谋食”,便不去楚国,不要那七百里土地。

晚年的孔子名声大,门徒多,而且有的做了官,发了财,会照顾老师。这时,已经有学生代孔子管家,可以证明生活条件还不差。不过他毕竟只是一位有名望的教师、学者,生活无虞,却并无财富。

说孔子没有财富,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孔子心爱的学生颜回病故,颜回的父亲请求孔子卖掉马车来厚葬这位弟子。竟然要卖马来筹措丧葬费,可见孔子没有积蓄。马车是当时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没有马,年老的孔子怎么出门呢?

孔子做官时,原思是孔子家的主管,孔子给他工作报酬是小米九百(原文无量名,是斗是升是石,有争议),原思推辞不受。《论语》记事: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雍也》第五章)

 

(原思担任孔子的家宰,孔子给小米九百作俸禄。原思推辞不受,孔子说:“别推辞,你去给你的邻里乡亲吧。”)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雍也》第四章)

 

(公西赤出使齐国,冉有替他母亲向孔子请求资助。孔子说:“给一釜。”请再增加一点,孔子说:“给一庾。”冉有给她五秉。孔子曰:“公西赤到齐国去,乘肥马,衣轻裘。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君子救济危急而不给富者添富。”(注:子华即公西赤。釜、庾、秉,皆当时容量单位。六斗四升为一釜,二斗四升为一庾,十六斗为一秉。冉子实际上给了八十斗。))

 

前一章说,应该支付给别人的报酬,一定要支付,不因别人谦辞而收回。不该属于自己的财物决不占有。后一章中的容量究竟是多少,是孔子家中之粮还是公粮,一直有争论。我认为这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孔子处理这些经济问题的原则:应该救急而不必添富。后世把这句话形象化,也成为成语:应雪中送炭,不锦上添花。

孔子在日常生活中既是平凡的,又是不平凡的。他的不平凡,主要是他有高尚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