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读懂孩子内心:才能读懂孩子行为

每个人从出生时起,便会有各种行为,而这些行为正是心理需求的重要表现,这些需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进而再反映到心理上。了解孩子行为,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

1.孩子的行为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每个从天而降的宝宝都是父母爱的结晶,是上天赐予父母最好的礼物。毫无疑问,父母既是孩子的守护者,也是最爱孩子的人。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从睡姿到站姿,从咿呀学语到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无一不牵动着父母的神经。也许只是孩子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能让父母甜在心里,乐在心头。

初为人父人母的你是否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感到无比困惑,紧张不安。也许是无厘头的号啕大哭,也许是随意和玩伴争抢玩具,也许是百无聊赖地玩弄手指,所有的这些都会让你无法明白他们的内心世界。然而,父母也必须通过行为来读懂宝宝的内心世界,因为宝宝们还无法完全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和需求。

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的内心就像一张纯洁无瑕的白纸,孩子的内心父母可以一览无余,其实这些想法是错误的。孩子的内心是一个无法探秘的迷宫,他们会通过各种你捉摸不透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他们的内心世界远比父母想象中的丰富,而且宝宝爱憎分明,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们还分不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为还没有明确的判别是非的标准。也许在成人眼中看来这件事情很无聊,但在宝宝看来却是正常的,正确的。

孩子的行为多种多样,每个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和成人不太一样的行为心理,只有抓住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有些父母不懂得孩子的行为心理,看到孩子大哭大闹,不去分析,不去思考,就去批评孩子,导致很多孩子抱怨父母不理解他们。

有的时候,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行为就对他们大声斥责,特别是一些正常的行为被父母误解,这就给很多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违背了孩子正常的行为发展和轨迹。因此,父母要懂得,孩子的行为是一种无声的语言。父母不应该只看孩子表面的行为,而应该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这样方能对症下药,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因此,每位父母都应该懂一点行为心理学,了解孩子背后的内心世界。

婴儿呱呱坠地,一声啼哭宣示生命的降临。宝宝的啼哭是向父母表达意愿的特殊语言,既是宝宝表达自己身体需求的语言,也是表达情感需求的一种特殊语言。父母如果能够读懂这些,在陪伴中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处理得当。

婴幼儿时期的宝宝,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所以他们经常用肢体语言来向父母表达自己的需求。理解与呵护是爱的第一步,因为不理解宝宝肢体动作所表达的含义,许多父母正在无形中伤害宝宝。也许可能是当时的小忽视,却对孩子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父母一定要仔细观察宝宝的肢体动作,并及时地给予正确的回应,才能让宝宝更加健康地成长。

有的时候孩子会高兴地笑,有的时候却放声大哭,多种多样的行为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原因。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才能给予孩子合适的指导。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父母,绝对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你要明白,在某种程度上孩子看到的世界与成人看到的有所不同。

行为作为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的一种无声语言,是孩子成长亦是父母成长的一种特殊行为。家长只有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正确理解孩子,才能够明白孩子的真实意图,满足孩子的心理或情感需求,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每个宝宝都是上天赐予父母最好的礼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愿望,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宝宝,陪伴宝宝成长。但是,单纯地陪伴,而不是真正的心灵陪伴不利于宝宝的成长,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因此,父母要认真地、耐心地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学会从宝宝的一举一动中了解背后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读懂孩子,让孩子勇敢地、阳光地、快乐地长大。从今天起,做合格的父母,认真品味孩子的行为,因为行为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2.你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越来越强,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对外界的单纯的听、看、触摸,而是出现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心理需求,并通过行动来表现出来。因此,作为与孩子关系最为亲密的父母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洞察孩子的心理需求。

为了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父母一定要先学会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一般而言,其心理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种:

(1)情感依赖需求。

这种心理需求在婴儿时期表现得非常明显,比如两三岁的小孩就特别缠人,像妈妈的跟屁虫,妈妈走到哪他跟到哪,妈妈必须时刻出现在他的视线之内。孩子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他们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有些父母可能觉得应该陪养孩子的独立性,就用最传统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其实,这样反而会让孩子产生畏惧心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正确做法是多花点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2)归属感的需求。

凯凯今年7岁,有一天,他对妈妈说:“妈妈,你这么辛苦,我也没事情做,我来帮你打扫卫生吧!”妈妈回答道:“宝贝,不用了,太脏了,你做不了这些事情,你去看电视,或者做作业也行!”凯凯心里想:“妈妈认为我做不好,那我以后再也不干家务了!”第二天,家里要招待客人,妈妈着急地要凯凯来帮忙:“宝宝,快来帮妈妈洗一下水果,一会儿有客人来。”凯凯坐着那不动,心想:“我才不管呢,反正我也做得不好。”

实际上,凯凯这种行为属于缺乏归属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归属一个团体,孩子亦是如此。他们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认同,希望能够清楚地认知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凯凯的行为并非是懒惰的表现,而是因为第一次的要求被妈妈拒绝了,以至于孩子的归属感得不到满足。这样,孩子不仅不会与妈妈合作,而且会变得没有责任心。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为孩子适当地提供机会,让孩子知道他也是这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给孩子一个亲吻或者说一些感谢、鼓励的话语。这样,孩子就会从内心深处察觉到自己是有用的,这个家庭需要他,从而得到归属感的满足。

(3)渴望得到关注的需求。

妈妈忙碌了一天,回到家开始准备做晚饭,正在客厅玩耍的宝宝看到妈妈便飞奔过来,缠着妈妈要求妈妈抱一抱。妈妈着急随即推开了宝宝,径直走向厨房,开始准备晚餐。正在切菜的妈妈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急忙跑向客厅,原来是茶几上的小鱼缸掉在了地上。妈妈生气地责备宝宝:“你怎么回事?”宝宝一声不吭,但心里却想:“妈妈一定是不爱我了,我只能用破坏东西来吸引你的注意。”

妈妈对宝宝的冷落让宝宝觉得妈妈对他们的爱少了,故而采用其他搞破坏的方式来吸引妈妈的注意力。在宝宝看来,虽然得不到爱,但是关注也是很好的。所以,父母要明白孩子渴望得到关注的需求,如果他们出现不良行为时,要适当地进行分析,满足其正常的心理需求。否则,长此以往,他们就会成长为问题少年。

(4)被尊重的需求。

孩子更需要得到尊重,父母在做事情时要记得询问孩子的意见,不要以居高临下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孩子。父母在处理与孩子有关的事情上,记得要问问孩子,比如在处理宝宝的玩具时,记得问问宝宝:“这件玩具可以送人吗?”如果宝宝不愿意,千万不要这样做,否则他们会觉得父母不尊重他。

做父母的要学会倾听孩子说话,倾听孩子的意见,从孩子的角度思考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容易接受的办法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5)被肯定的需求。

无论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无论是否自信,父母一定要学会时刻激励他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信心。如果他非常优秀,但是很胆怯,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就一定要学会信任并肯定自己的孩子,告诉孩子他是最棒的,最优秀的,并告诉孩子,任何人都不能比拟其在父母心中的位置。

总之,父母只有学会观察孩子的行为,了解他们背后的心理需求,才能学会更好地关注孩子,陪伴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

3.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决定孩子的行为

父母的行为、性格、心理、生活习惯及思维方式决定孩子的行为、性格、心理、生活习惯及思维方式。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操碎了心,却得到孩子的排斥,家长对此亦非常头疼。其实严谨尖锐的家庭教育模式不一定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轻松愉快的相处模式才更加有效。

(1)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

父母要允许孩子按照兴趣做事,这也是帮助他们成功的最佳途径之一。如果你让孩子感到他可以自由选择打篮球或去练跆拳道,那么他就会更有信心地去做他所选择的项目。

但是,父母也不能放手不管,而是要给予其大力的支持。例如,虽然你的孩子很乐意在星期六早上去练芭蕾舞,但如果你不陪伴她去的话,她还是有可能中断或放弃的。多数孩子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因此父母们必须做出相应的时间投入。孩子很容易转移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去做事,转而去玩游戏或找其他小伙伴玩耍。

(2)关注孩子成长的每一刻。

父母不能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亦不能对孩子要求太高,如果你感兴趣的仅仅是孩子是否能够成为全班第一名,那么你对孩子的期望就太过荒唐了。每个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速度来成长的,体力、智力发展速度也并不一致。如果父母一味地好高骛远,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较,会让孩子觉得他是一个失败者。

与此相反,如果你的孩子在绘画或音乐上有某种天分,父母就应该给他提供一切机会去发展他的才能。逼迫是不对的,鼓励才是有益的。不要在一个孩子还不会走的时候就让他去跑。但是,如果他想要奔跑的时候,你应该给予他你所能给的帮助。

(3)学会和孩子沟通。

孩子做事不积极,要学会尝试与孩子沟通,问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或不愿做家庭作业了?也许他会在你的询问下说出心里话——他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他不喜欢新的的老师,等等。

良好的环境同等重要。有些孩子在安静的房间里注意力最为集中,而有些孩子却喜欢热闹的环境。如果孩子说他不喜欢被独自关在房间里,那么就让他在厨房边的餐桌上写作业。如果孩子变得毫无动力了,通常他会有一个正当的理由,所以一定要学会及时地沟通,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

(4)积极地谈论你的工作。

结束了一整天的工作之后已精疲力竭,但即使是厌烦当前的工作,也要向孩子讲述工作中发生的令你高兴的事情,以此来激发他的憧憬和热情。受父母的感染,他会想:“如果我努力工作的话,我也会像爸爸妈妈一样成功。”如果你每天从事乏味的工作,没有什么值得与孩子们分享的,那么请告诉他,你的能力或学历决定将来你工作有趣与否。这样,孩子会从不愿意像父母那样生活的想法中找到动力。

(5)解释你的理由。

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放弃钢琴学习,想服自己的孩子,最不可取的办法就独断专行,这会让孩子更厌恶钢琴。相反,如果你耐心向他解释你认为继续练下去的理由,他有可能会赞同你的看法。当然,如果他仍不同意也没关系,他很可能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也应倾听孩子的意见,并告知无论他怎么做,他现在学到的都会成为他未来的财富。

(6)重视赞赏的作用。

不断赞扬孩子极为重要,但赞扬必须有的放矢。如果他给你看他刚做完的某个东西,你仅仅说了句“干得不错”,他就会感到,你并非真的注意他的成就。你此时应说的是:“我很喜欢你在设计中用的小创意,这样做很有意思”或者“你的音阶弹得非常流畅”等。这样,孩子知道了你的确对他取得的成就感兴趣,下次他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做以博得你的赞扬。

(7)适当的放松很重要。

如果小孩子们能得到足够的来自父母的鼓励,他们就会茁壮成长。如果父母经常冲着孩子大叫大嚷:“你又在那儿干什么呢”,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伤害。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时间去放松、听音乐,或者什么也不干,只是发呆。然后呢,当我们的“电池”重新充足电时,我们将精神抖擞,准备好去面对下一个挑战。孩子也是一样。

针对孩子的成长,选择愉快的相处模式,不仅仅有利于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和品格,让孩子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的人。

4.要想改变孩子行为,先要使自己成长

父母的行为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对孩子心灵的呵护比给予孩子丰厚的物质更有意义。有的时候,父母常常抱怨孩子不合群,没有礼貌;抱怨孩子撒谎;抱怨孩子跟其他小伙伴的交流方式简单粗暴,但是却何尝想过其实孩子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父母所决定的。

假如父母能够改变自己的行为,能够发自内心地去爱孩子、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让他觉得自己足够优秀;假如父母能够花时间陪伴孩子一起玩耍,当他表现出不友善的行为时,和蔼地告诉他:“这样不可以”,并告诉他轻轻地拥抱、拉手是表示友好的行为,这样孩子就不会做出任何不合理的行为以引起父母的关注。

父母又该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呢?

首先,改变自己的态度和反应。当面对孩子出现任何不合理的行为或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和反应。也许你会感到非常无奈、生气、伤心和失望,但是不要在孩子面前马上流露出来,或者立刻责备自己的孩子。你要学会静心凝神,窥探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也许孩子的某些行为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其次,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将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让他们自己承担相应的责任,切身体验自身行为引发的后果,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

如果孩子的某些行为是为了博得父母的关注,那么父母就应该让他知道这些行为的后果。比如当孩子不吃饭时,既不劝他,也不喂他,那么他的吃饭事宜也就不会成为他博得父母眼球的手段,然后他发现不吃饭会饿肚子,从此之后便会好好吃饭。

如果你发现孩子的目的在于逃避,就需要立刻采取措施,与孩子沟通,让他知道父母是爱他的,细心地捕捉关注孩子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帮助孩子重获自信。

最后,改变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父母如果将目光集中在孩子的不完美之处,处处盯着他们的缺点,时刻提醒、批评、监督孩子,等于告诉孩子:“我对你缺乏信任,你其实是一个失败者,没有父母的帮助你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如果父母一味地关注孩子的成绩、名次、奖励等,等于告诉孩子:“你必须非常出色才属于我们这个集体。”凡此种种,都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很多时候,我们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这就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结果才是决定你是否优秀的试金石。我们害怕孩子失败,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却不知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会导致孩子自卑。如果父母能够多加赞赏、鼓励自己的孩子,放手让他们去做,让他们享受过程带来的美好,而不是畏惧失败与挫折,他们就能够在体验中逐渐掌握生活的知识和技巧,并且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父母只有彻底地改变自己的态度,改变一些不良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孩子属于这个家,他就是他,不是因为他对这个家做出了多大贡献。而现在的父母很难让孩子感觉自己无条件地属于这个家,而是必须极为出色,让父母脸上增光才行。有的时候我们很难容忍孩子出现独特的个性,更不允许孩子犯错误、有过失,我们想纠正孩子的行为,但却忽视了其实最根本的问题出现在自己身上。

做父母的要学会放手,放手让孩子生活、探索、学习,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地给予支持、帮助。当孩子专注于一件事情时,父母陪伴他们就可以了,而不是给予他们各种建议。比如孩子在沙滩边用沙子搭小房子,父母静静地坐在一边享受阳光,孩子也会保持一颗安稳的心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当然,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给予适当的建议,帮助孩子完成。

从现在开始,为孩子而变。不可否认,家长教育孩子、关注孩子、呵护孩子,已然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很多家庭,尤其是初为人父人母的爸爸妈妈,教育孩子是件特别头疼的事情。所以在培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学会先改变自己,尤其是改变自己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行为。

5.爱孩子,就要读懂孩子的心灵世界

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不同的环境氛围、家庭条件,对家庭教育方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无论外在的环境如何,有一点非常重要,即父母一定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读懂孩子的心灵。只有学会读懂孩子的心灵世界,才能更好地爱孩子。

很多父母想当然地认为没有谁比他们更了解孩子,因为孩子是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有些父母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经历多,以过来人的姿态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大事小事都要听从于父母,服从于父母。

所以,大多时候父母在错误的认知下,控制着孩子,不允许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即便是该事情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有的时候还会对孩子采取惩罚措施,以此来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但是,父母何曾考虑过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模式来培养孩子,结果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一味地大包大揽,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强加于孩子身上,认为父母想要的就是对孩子最好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所以,父母不要认为孩子年龄小就没有自己的内心想法,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小小世界。虽然有的时候孩子的想法天真烂漫,或者在父母看来很荒唐,但确实是孩子的内心感受。大包大揽的父母表面上是在爱孩子,但是却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的参与权,让孩子失去了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

诚然,父母在见证孩子身体变化的同时,也要学会读懂孩子的心理变化。因此,父母与孩子进行沟通非常重要。

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位母亲牵着两岁大的女儿从公交车上走下来,母亲手里拿着一件厚厚的羽绒服。天气寒冷,母亲没有立即给女儿穿上衣服,而是在和女儿讨论什么问题。母亲问女儿:“羽绒服一面是红色,一面是黑色,这两面穿上都会非常好看,你喜欢什么颜色呀?”女儿跟妈妈说:“我喜欢红色!”

也许很多父母不会这样处理,会直接给孩子穿上衣服,但是却忽略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女儿看来,红色喜气洋洋,还有她最喜欢的可爱的小兔子的图案,而黑色感觉很压抑。尊重孩子的选择,在平时的细枝末节中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比如,她喜欢亮丽的颜色,她喜欢动物,等等。

一位母亲打算带孩子去少年宫报名学兴趣班,母亲认为孩子学钢琴就挺好的。结果,当母亲带孩子走向少年宫时,恰巧看到一些小朋友在学芭蕾舞。孩子专心致志地盯着其他小朋友们跳舞,看得入了神,不禁也按照老师的样子跳起舞来。但是,母亲却硬要拉着孩子去报钢琴班。

这位母亲就没有读懂孩子,既然孩子想学芭蕾舞,为什么不尊重孩子的选择呢?母亲是爱孩子的,让孩子学特长,但是却没有给予孩子选择的机会,没有尊重他内心的需求。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一定是孩子抱怨妈妈,觉得妈妈不懂自己,最后也会导致孩子不愿意学钢琴。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无论是幼小时候的他们,还是逐渐成长的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也需要得到来自各方面的尊重。未来的路需要他们自己去走,只需要父母合理、正确地引导。每一位家长都希望给予孩子全部的爱,给他们最好的条件。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地、自以为是地将自己所想的强加给自己的孩子。爱孩子,就要学会走进他们的世界,读懂他们的心灵。

很多时候父母常常怀揣对孩子的爱,挑剔孩子的不足,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走下去。成功的父母和家庭应该懂得这一理念,即爱孩子,就要读懂孩子的心灵世界。只有读懂了他们,才能给予他们更好的爱。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一片天空,但是要让他们学会自己飞翔。没有不会飞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所以,从今天开始,学会转变,爱孩子,读懂孩子,走进他们美丽的心灵世界。

6.孩子好的行为是爱和支持滋养出来的

小雨已经3岁了,可是他有些不好的行为,让父母很头疼。平时,他一用完东西就随手乱扔,不但不物归原处,而且老忘记自己把东西扔在哪里。每天,他最爱问爸爸妈妈:“妈妈,我的变形金刚放哪里了?”“爸爸,我的图画书放在哪里了?”每天,爸爸妈妈做的事情就是围着他转,不是帮忙找东西,就是帮忙收拾残局。

爸爸妈妈经常抱怨小雨在家里乱丢乱放,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父母曾对小雨进行严厉地责骂,认为小雨习惯不好,小雨也曾短时间改变过状态,可过后又把玩具丢得乱七八糟,图画书也丢得到处都是。这看起来只是一件小事情,但是很有可能给孩子未来的生活、学习乃至工作带来很多麻烦。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用爱呵护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很多时候,父母觉得孩子某些坏行为是小时候无意识的结果,长大以后了就好了,其实不然。一些不良行为都是父母教育的问题,父母任由其发展,孩子长大后很容易让不良行为成为坏习惯。所以,父母在孩子成长阶段要学会培养孩子的好行为,用爱支持他们的成长。

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而且是潜移默化的。小到父母的洗漱穿衣,大到父母的品行,都会对孩子的言行举止产生影响。当我们要求孩子将东西收拾整齐时,首先要将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当我们要求孩子不要撒谎时,首先自己不要撒谎;当我们要求孩子早睡早起时,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一个温馨充满爱的家庭,往往也会潜在地影响孩子的言行举止。家是温馨的港湾,父母也要为孩子努力地营造有爱的氛围。父母的相敬如宾,礼爱有加,会让孩子感觉到家的温暖。家的温暖会让孩子心情愉悦,愿意和父母分享喜悦,也愿意和父母倾诉受到的委屈。

那么,父母又该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1)循循善诱。

父母在向孩子提出任何一点要求时,要经过周密的思考,做到要求合理。比如,幼儿时代就该告诉孩子,上课的时候要安静地坐好,不能妨碍其他人上课;或者待人要有礼貌,见到老师阿姨要问好,接受别人的礼物要懂得感恩和回馈等。

(2)不断鼓励。

幼儿时代的意志力不能持久,很难长期集中,所以父母要不断地鼓励孩子,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比如,当大家都在休息的时候,父母要提醒孩子看电视的声音小一点,当他下一次做到的时候,就微笑地告诉他你做得很对。

如果孩子平时很胆小,不合群的时候,父母就要尝试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当其他小朋友来玩耍的时候,让他主动给其他小朋友分发玩具;吃午饭的时候,让他给大家分餐具,并且父母要经常地鼓励他,告诉他很棒。当他的行为受到鼓励后,孩子也会变得心情愉悦,会继续做,慢慢地变成习惯。

(3)矫正不良行为。

也许是一个细小的错误,会让孩子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有些孩子容易发脾气,躺在地上大哭大闹,或者乱摔东西;有些孩子想要某件东西时,就要他人无条件地给他,父母如果不能够告知孩子这些行为是错误的,并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会酿成大错,养成一些不好的行为规范。

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需要父母落实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环节。父母对孩子倾尽的爱和心血,会让孩子觉得不再孤单,勇敢地走完人生大大小小的道路。也许只是一个鼓励,也许只是一个赞赏,也许只是一个微笑,都会让孩子感到满满的爱意,让孩子幸福快乐地成长。好的行为是父母用爱和支持滋养出来的。从现在起,用爱呵护孩子成长每一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7.父母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嘈杂的餐厅,一个响亮的声音,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不小心将勺子掉在了地上。男孩捡起勺子,可是勺子已经脏了,于是想再拿一个。妈妈看着男孩,指向不远处的收银台,温柔地告诉男孩:“宝宝乖,宝宝最棒!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完成,自己去阿姨那里要一个吧!”小男孩顺手朝妈妈指的方向扫视了一番,不情愿地小声说:“哎呀,妈妈,你帮我去拿吧!”

妈妈刚开始还很有耐心地告诉男孩:“就在那里,你都3岁了,自己去拿吧!”可是男孩还是不依不饶地让妈妈替他去拿。小男孩磨蹭了5分钟之后,妈妈终于忍不住了:“你都多大了,拿一个勺子都那么费劲!以后还怎么办呀!勺子就在那,你是看不见吗?”

男孩当时脸刷一下就红了,噘着嘴一脸茫然地走向收银台。当他路过靠收银台不远处的一桌客人时,一位客人提醒他:“从前面红桌子那里右转,你就可以看到你想要的东西了!”小男孩看了客人一眼,顿时露出笑脸,飞快地跑过去拿了个勺子回来了。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小男孩为什么一开始不愿意去呢?因为按照妈妈的描述,小男孩根本不知道取勺子的地方在哪里。小男孩不到1米的身高,看到的只是满眼的桌椅和吃饭的人群,他根本不理解妈妈口中的“就在那里”指的是什么地方,妈妈说起来轻而易举的地方他却发现找不到。

有的时候,父母总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认为孩子所做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他们不做就会认为他们不乖。但是,我们很少发现,从孩子的视角来看,我们的要求才不可理喻。父母要解决此类问题就要学会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一些问题。如果父母不蹲下,孩子永远不会长大。

有些父母喜欢逛商场的时候带着孩子,以为孩子喜欢热闹的地方,但是没想到孩子到商场不到一个小时,就哭着嚷着要回家。为此,父母喜欢呵斥孩子。但其实如果父母蹲下来与孩子站在同一高度看商场,就会发现原来在孩子的眼中除了货架,就是一双双的腿而已。而这样的环境只会让孩子感觉紧张压抑,才会想立马逃离现场。所以,当孩子突然紧张烦躁的时候,请不要动怒,不妨蹲下来,从孩子的高度审视周边环境,这样确实会发现一些孩子感到不开心的因素。

当孩子犯错了,我们总是喜欢居高临下地批评、数落自己的孩子,批评完孩子之后,还会对孩子说一句:“记住了吗?”其实,孩子见到父母这样的状态,不仅不会接受父母的教诲,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当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可以蹲下来直视孩子的眼神,与他进行沟通,因为你只有通过孩子的表情才能判断你的批评是否对孩子有效。有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的眼神充满恐惧,而你的批评只会让孩子不知所措。这时你还发现,前一秒你还被孩子气得火冒三丈,可是当下一秒你蹲下来的时候,自己的心情在逐渐平复。或许是孩子天真烂漫的眼神、楚楚可怜的脸蛋让你化解了心中的怒气,或许是身体重心的下沉让你的心情有所改变。但不管怎样,都能够让你很好地解决问题。

当你蹲下来和孩子差不多高度时,孩子内心的担忧和恐惧都会有所缓解,他也会把实话告诉你;当你蹲下来和孩子差不多高度时,孩子会与你坦诚相见,与你分享所有的喜怒哀乐;当你蹲下来和孩子差不多高度时,孩子会把你当成朋友,真诚地沟通交流。

从今天起,学会蹲下,倾听他们的心灵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的心灵,塑造他们良好的性格和品性;从今天起,学会蹲下,与孩子做朋友,不居高临下,充分信任和尊重自己的孩子;从今天起,学会蹲下,做良师,做益友。你不蹲下,孩子永远不会成长。

成长是一条曲折的道路,成长不仅仅是考验孩子,更是考验父母的一道难题。从现在起,学会蹲下,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陪伴孩子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