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9章 卡门(8)

既然我在此炫耀我关于罗马尼的微薄的知识,不妨再举出几个法国土语中的字,为我们的窃贼向波希米人学来的。《巴黎的神秘》[77]告诉我们,刀子叫作旭冷(chourin),这是纯粹的罗马尼。所有罗马尼的方言都把刀叫作旭利(tchouri)。维杜克[78]把马叫作格兰(grès)也是波希米语:gras,gre,graste,gris。还有巴黎土语把波希米人叫作罗马尼希(romanichel),是从波希米语的罗马南·察佛(rommané tchave)一字变化出来的。可是我自己很得意的,是找出了弗里摩斯(frimousse)一字的字源,意义是神色、脸。那是所有的小学生,至少我小时候的同伴都用的切口。乌打于一六四〇年编的字典就有飞尔里摩斯(firlimouse)一字。而罗马尼中的飞尔拉,飞拉(firla,fila)便是脸孔的意思;摩伊(mui)也是一个同义字,等于拉丁文中的奥斯(os)与摩索斯(musus)都可做脸孔解。把飞尔拉(firla)和摩伊(mui)连在一起,变成飞尔拉摩伊(firlamui),在一个波希米修辞学者是极容易了解的,而我认为这种混合的办法与波希米语的本质也相符。

对于《卡门》的读者,我这点儿罗马尼学问也夸耀得很够了。让我用一句非常恰当的波希米俗语做结束罢,那叫作:嘴巴闭得紧,苍蝇飞不进。

注释:

[1]巴斯多里-包尼人为古代迦太基族之一种。公元前8世纪时迦太基族散布于地中海沿岸,包括西班牙滨海地区在内。——译注(如无特别说明,本书中注释均为译注)

[2]罗马共和时代末期(公元前49年),恺撒自高卢戍地进军罗马,将执政庞培大将及议员逐出意大利半岛,又回军入西班牙,击溃庞培派驻该地的军队。史家称为西班牙之战。孟达为该战中之主要战役——玛尔倍拉为西班牙南端位于地中海上之商埠,蒙底拉在玛尔倍拉北约七十余英里。

[3]安达鲁齐为西班牙南部一大行省,包括八州。上文所举城镇均在辖境内。

[4]埃尔才维为16、17世纪时荷兰有名的出版家,所印图书今均成为珍本。

[5]《旧约·士师记》第七章载,以色列人基甸反抗米甸人,耶和华令基甸挑选士卒,以河边饮水为试:凡用手捧水如狗舐饮者入选,凡跪下喝水者均受淘汰。

[6]安达鲁齐人读S音,一如西班牙人之读柔音C与Z,等于英文中的th。故仅听senor(先生)一字,即能辨出安达鲁齐口音。——原注

[7]一种长形的布袋,中间开口,两头装物,可以背在肩上或挂在牲口上,吾国称为褡裢。

[8]撒克多斯·庞培为庞培大将次子。庞培大将死后,诸子仍与恺撒为敌。

[9]所谓外省,系指在法律上享有特权的几个省份,即阿拉伐、皮斯加伊、奇波谷阿以及拿伐的一部分。当地的语言为巴斯克语。——原注。(译者按:在庇莱南山脉两侧的法国与西班牙居民,为一种特殊民族,称巴斯克人,所用语言即巴斯克语。)

[10]左旋歌是巴斯克各省通行的一种带歌唱的舞蹈,拍子为八分之五。

[11]弥尔顿的史诗《失乐园》中描写撒旦的阴沉壮烈的面貌,故作者借此譬喻唐·育才。撤旦原为天使之一,以反抗上帝而入魔道,卒为群魔首领。但其脱离天堂等于逃亡,故作者以一失足成千古恨为譬。

[12]门药为旧式枪械上用的发火药。

[13]唐·育才为拿伐人,故称之为育才,拿伐罗——拉丁系统的语言,形容词常放在后面——犹如我们称关东××,江南××。

[14]杜加为西班牙的一种金币,等于十二法郎。

[15]多明我会为基督教中的一支派,与芳济会、本多会、耶稣会等并为重要的宗派,该会于13世纪时由圣·多明我创立,因以为名。

[16]神话载:森林女神狄阿纳方在水中沐浴,被猎人阿克丹翁撞见,狄一恼之下,将猎人变为鹿,使其被自己的猎犬啮死。

[17]西班牙女子所用的面纱,尺幅特别宽大,头脸肩膀都可裹入。

[18]这是一种附有冰栈的咖啡馆,实际是藏的雪水。西班牙村子很少没有这种冰栈的。——原注

[19]在西班牙凡不带着卡里谷布或绸缎样品兜销的外国人,都被目为英国人,近东一带亦然。——原注

[20]波希米人在西班牙被称为奚太诺(女性为奚太那),详见本篇正文第四章。

[21]勃朗多末(1535—1614),法国贵族,生平游踪甚广,著有笔记多种。此处系指其所作的《名嫒录》。该书第二卷《论专宠的秘诀》,详述西班牙美女之标准,所谓十个形容词,及每个形容词能适用于身上的部分,均历举无遗。

[22]巴黎的植物园为兼带动物园性质之大公园。

[23]高杜(西班牙文称高杜伐)城为回教王阿勃拉·埃尔·拉芒一世于公元787年建立,古迹极多,风景幽美,为西班牙名城之一。当地所制皮革及金物均驰名国外。

[24]天父为旧教中的一种祈祷,首句均有拉丁文的天父二字。圣哉为祈祷圣母的祷文,首句有拉丁文的圣哉二宇。

[25]1830年时,西班牙贵族尚享有此项特权。现在(译者按:此系指作者写作的年代,1845年)改了立宪制度,平民也有受绞刑的权利了。——原注。(译者按:此种绞刑乃令死囚坐于凳上,后置一柱,上有铁箍,可套在死囚颈内,以柱后螺丝逐渐旋紧。此种绞刑以西班牙为最盛行。)

[26]西班牙惯例,死囚行刑之前均被送往教堂忏悔,所谓“布置”即指此项手续。

[27]邦贝吕纳为拿伐省的首府。

[28]本章全部为唐·育才口述,但原文不用引号,兹亦因之。

[29]欧洲大陆上的人所称的基督徒均指旧教徒(即加特力教徒)。

[30]西班牙人姓字上冠有唐字,乃贵族之标记,犹法国姓上之特字、德国姓上之洪字、荷兰姓之梵字。

[31]玛基拉为巴斯克人所用的一种铁棍。——原注

[32]高达奎弗河为西班牙南部大河,自东北至西南,中游经高杜城,下游经塞维尔而入地中海。

[33]二十四道为西班牙城市的警察局长兼行政长官。——原注

[34]此乃拿伐及巴斯克各省乡下女子的普通装束。——原注

[35]枪统针与别针,在原文中只差结尾三个字母,故能用做双关的戏谑语。

[36]相传扫帚为女巫作法用具之一,可当做马匹用。

[37]“苍蝇喝水的槽”是一句成语,指又宽又长的伤口。因上文提到苍蝇,故卡门用此双关语。

[38]巴伊·姚那为巴斯克语,意思是:“是的,先生。”

[39]“外省”二字的意义,参阅前9页注。——原注

[40]巴拉察为巴斯克语,意思是园子。——原注

[41]西班牙的骑兵均持长枪。——原注

[42]阿加拉为塞维尔城外七八里的小镇,所制小面包特别可口,每日均有大批运至城中发卖。——原注

[43]巴斯克语:“伙计,你好。”——原注

[44]塞维尔多数屋子皆有院子,四面围着游廊。夏天大家都待在院中。院子顶上张着布幔,日间浇水,晚上撤去。屋子大门终日洞开,大门与院子之间有一道刻花甚精的铁栅门,则是严扃的。——原注

[45]德里阿那为塞维尔附郭的小镇,为当地的波希米人麇集之处。

[46]西班牙成语。——原注

[47]波希米成语。——原注

[48]相传唐·班特罗王(译者按:系14世纪时葡萄牙王,称比哀尔一世)素喜在塞维尔城内微服夜游。某夜在街上与人争风,拔剑相斗,将对方刺死。其时仅有一老妇,闻击剑声持小灯开窗出视,此小灯即名刚第雷育。班特罗王身体畸形,故为老妇所认。翌日,大臣奏晚间有人决斗,酿成命案。王问凶手已否发见。臣答曰:“然。”王又问何不法治。臣称:“谨待王命。”王曰:“执法毋徇。”大臣乃将城内王之雕像锯下首级,置于肇事街上。今塞维尔尚有刚第雷育街,街上仍有一石像,人皆谓为唐·班特罗王之胸像,但此系近时所雕。因旧像于17世纪时已极剥落,故市政当局易以新塑。——原注

[49]罗姆为丈夫,罗米为妻子,均波希米语。——原注

[50]波希米人自称为加莱(男女性多数),男的为加罗,女的为加里,意义是“黑”。——原注

[51]西班牙的龙骑兵制服是黄色的,故以金丝雀作譬。——原注

[52]木腿寡妇是指执行死犯的吊台——原注。(译者按:此语即送人性命之意。)

[53]此处所谓波希姆非中欧的地理名称(即今之捷克),而系波希米民族之总称。

[54]唐·育才为龙骑兵,而龙骑兵在原文中只用一个“龙”字称呼的。

[55]此处的罗马并非那个不朽的城市。波希米人称夫妇为罗马(译者按,此与他们称丈夫妻子的字同出一源,参阅前第35页注),同时即以罗马一字自称其民族,西班牙的波希米人,最早大概来自荷兰一带,故又自称为法兰德人。——原注

[56]九法是一种球根类植物的根须,可制饮料。——原注

[57]米饭与鳕鱼均为西班牙士兵的日常粮食。——原注

[58]盗贼均奉圣·尼古拉为祖师。

[59]基尼为英国货币,值一镑一先令,今已废止。

[60]西班牙人把英国兵叫作龙虾,因他们制服的颜色与龙虾相似。——原注。(译者按:直布罗陀为英属,故驻有英国军队。)

[61]巴倍尔塔是诺亚预备登天而造的塔。上帝怒其狂妄,使造塔的工人讲种种不同的语言,彼此无法了解,造塔工程因即无法继续。事见《圣经》。

[62]19世纪的人尚多戴假发,假发上再扑粉;欲有某种颜色的头发,即扑某种颜色的粉。

[63]此系波希米的俗谚。——原注

[64]此系击剑与其他武术中的术语。

[65]此系波希米人的俗谚。——原注

[66]绸结子的颜色是每头牛出身的畜牧场的标记,结子用的钩子勾在牛皮上。斗牛士从活牛身上摘下此结献给妇女,是表示极大的爱慕之意。——原注

[67]相传玛丽·巴第拉以妖术蛊惑唐·班特罗王,以一金带献于王后,王见后身上就有毒蛇,自是即深恶后而专宠玛丽·巴第拉。——原注

[68]齐格耐是德国人称呼波希米人的名字,奇泼赛为英国人称波希米人的名字。

[69]哀斯德拉玛杜省位于西班牙西部偏南,与葡萄牙接壤;缪西省在西南部的地中海滨;加塔罗尼亚省在北部,与法国接壤。

[70]德国的波希米人虽很了解加莱一字的意义,但不喜欢人家这样称呼他们。——原注

[71]巴奴越为法国16世纪大作家拉勃莱笔下的典型人物,人类恶劣的本能几无不具备,但玩世不恭,言辞隽永,亦有其可爱处。

[72]见奥维特(公元前1世纪的拉丁诗人)所著《论爱情》第一卷《哀歌》第七首。上引二语系作者假托鸨母所说。

[73]伏越山脉在法国东部偏北,介于德、法两国之间。

[74]黑森林为德国南部山脉,以多森林著称。

[75]加斯蒂为西班牙中部地区的旧行省名。

[76]以下尚有原文十余行,均讨论波希米语动词的语尾变化,叙述每字末尾几个字母的不同,纯属语言学与文法学的范围,对不谙拉丁语系文字之读者尤为沉闷费解,且须直书西文原文,故略去不译。

[77]《巴黎的神秘》为法国19世纪欧也纳·舒所作的小说,内容很多关于下流社会及盗贼的描写。

[78]维杜克(1775—1857),法国有名的冒险家,行窃拐骗,无所不为,入狱越狱,不止一次。后充任巴黎警察厅的侦缉队队长,卒仍以犯案而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