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军事活动中射箭的普及与训练
最初作为一种生产和生活技能的射箭活动,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随着朝代的频繁更替和战争的频仍,其军事斗争的作用和功能不断显现。尤其是冷兵器时代,射箭是实现远距离杀伤目标的重要武器,由此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
军事活动中射箭的普及
我国考古发现,代表夏代文化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已发现大量的青铜镞(《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 《考古》1965年第5期)。在商、西周时期,由于青铜的广泛使用,其青铜镞更是在各考古文化遗址中多有发现。如郑州商代遗址中,也发现大量青铜箭镞(《郑州商代遗址的发掘》, 《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青铜镞射出以后不能回收,这应该是后世文化遗址中发现大量青铜镞的原因所在。而如此大的消耗量和高成本的青铜镞,绝不可能仅仅是用于狩猎一类的生产活动,它还应该是满足当时军事斗争的需要。所以说,大量青铜镞的出现,不仅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国已进入文明发达的青铜时代,也表明射箭活动已广泛地被应用于军事斗争领域。
在商代,甚至已有骑射活动的出现。考古学家在殷墟第十三次发掘中,曾发现一人、一马、一狗被活埋于一坑中,死者随葬有戈、刀、弓矢和御马的“策”。马的头部上留存原系在辔上的玉、石、蚌饰,还有一件“U”形的御马衔。结合墓葬的埋葬方式和人、马、弓矢葬于一起的情况推断,墓主人应是一位骑射者。所以《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中指出:“殷墟发掘既有骑射的遗迹,卜辞里又有 ‘马射’的例子,那么,可以肯定地说,殷代的单骑和骑射已经盛行了。”
商武丁时期祭祀射猎的牛骨刻辞(国家博物馆藏)
说明:图中的牛骨刻辞反映了当时射猎活动的流行。
军事活动中的射箭训练
大概到了西周时期,射箭在军事斗争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军队中的射箭训练也变得更加频繁。所以金文中保留了大量有关西周军队进行射箭训练活动的宝贵资料。如《礼记·月令》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就是周天子也要经常出现在操练场上,和将士们一起训练射箭。如《礼记·乐记》云:“散军而郊射,左射狸首,右射驺虞。”在西周,作为政权高官的“大司徒”,甚至还要定期地召集军队,进行“决射御”的比赛和训练。
除了军队要经常进行射箭训练外,西周对一般民众也要进行武事训练,其中射箭是武事训练的主要科目之一。如西周乡村的地方单位是按军队编制组织的,民众被要求平时劳作,农闲时参加训练,战时则走上战场成为士兵。由于弓箭制作简便,技能也容易掌握,因而民众的射箭训练也最为普遍。同时,民众家里生了儿子,会在门前挂上弓矢,寓意男孩的一生将与射箭为伴,以此强调男孩长大后要以保家卫国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