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一、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危害中老年人一健康的常见病。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城市多于农村,平均患病率约为6.49%,而且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渐渐增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冠心病在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因此,21世纪我国面临心血管疾病的挑战,能否扼制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关键在于预防。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脏病。
过去缺血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同心脏病一样”是同义词,两者是一种病,同时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分为五类,即原发性心脏骤停、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其中心绞痛又分初发劳累性心绞痛、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和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三类,心肌梗死又分为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它是由于供应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一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所致。这种粥样硬化的斑块,堆积在冠状动脉内膜上,久而久之,越积越多,使冠状动脉管腔严重狭窄甚至闭塞,如同自来水管或水壶嘴被长年逐渐堆积的水碱堵塞或变窄一样,从而导致了心肌的血流量减少,供氧不足,使心脏的正常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产生一系列缺血性表现,如胸一闷、憋气、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因此,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
(一)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
中医文献中并无冠心病这一病名,但类似冠心病证候的记载却是非常丰富的。从临床表现来看,冠心病与中医学中“心痛”、“胸痹”很接近。
“心痛”一词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足臂十—脉灸经》。《内经》。中有多处论及心痛,如《素问·标本病传论》有:“心病先心痛”;《素问·缪刺论》又有:“卒心痛”、“厥心痛”之称;《灵枢·厥病论》把心痛严重,并迅速造成死亡地称之为“真心痛”,谓:“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难经》在继承《内经》的基础上,据心痛的病因病机、病变部位、程度及预后的不同,将心痛分为“厥心痛”和“真心痛”两种。厥心痛是由于五脏病变影响于心而致,真心痛是由于病邪直犯心脉引起。真心痛的程度较厥心痛为剧,可伴有手足青冷,其预后极差。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称本证为“胸痹”,将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对症状的描述也较《内经》更为明确,如有胸一背痛、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喘息咳唾、短气不足以息、胸满、气塞、不得卧等。治疗上创瓜蒌薤白白酒汤等九张方剂,至今仍常在临床上应用。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首先提出“久心痛”的名称,并列出治疗心痛的方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本证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将“久心痛”与“真心痛”作了区别,认为真心痛发病急促,病情严重,预后极差,死亡迅速,而久心痛预后较真心痛为佳。
唐、宋、元、明、清历代医家对心痛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等都有诸多发挥,极大地丰富了心痛的内容。建国后,中西医结合的开展,尤其是对活血化瘀的研究,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是非常深入的,临床治疗中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