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田野实践教学的理论、方法与案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在田野中寻求什么

其实,田野原本就是历史学研究的传统。在历史学的早期阶段,田野是历史学的资料来源,历史学家虽然以文献为主,但也常常会辅以相当的实地调查所得,这一点无论是司马迁的《史记》还是希罗多德的《历史》都反映得很清楚。随着历史学的专业化,田野资料的重要性日渐降低,历史学逐渐成为一门局限于图书馆与书斋的学问。现代历史人类学重新走向田野,当然不是向自己童年阶段的简单回归,而是意味着在人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影响下建立起了全新史观。

简单说来,现代历史学家在田野中寻求的东西主要有:

1.民间文献。图书馆、档案馆等公藏机构收藏的并非存世的全部历史文献。大量的族谱、碑刻、契约、账本、合同、阄书、宗教科仪本等散存在民间,离开了这些文献,历史学走向下层就是一句空话。

2.口碑资料。口耳相传是传承历史的一种方式,它们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对客观历史的一种或真、或假、抑或二者兼而有之的反映;也可以理解为个人或群体的一种不能在真假意义上判定其价值的历史记忆,是多元历史表达中的一种。

3.人文资料。主要是各种风俗、仪式、服饰、建筑风格、村落布局等等。一场游神活动或许就是乡村社会关系的表达,某种神灵的信仰可能提供了管窥社区历史的窗口,某栋建筑应该就是村落活动的中心,……一切依赖于历史学者的眼光与解读能力。

4.遗迹遗物。人类遗留下来的诸多反映自身历史的遗迹与遗物,本身就具有史料价值。

5.自然环境。人类与环境之间具有复杂的互动关系。历史文献对某个特定地区的环境往往仅有只鳞片羽的记载,甚至完全阙如,这有时会严重影响我们对相关史料的理解,也影响我们对区域历史的重构工作。因为环境中的许多因素具有较长时期的延续性,所以今天的实地调查就显得非常重要。环境有时也会出现沧海桑田的巨变,我们考察巨变的结果,同样有助于我们理解、分析许多历史现象。

6.参与体验。传统上,一个标准的人类学田野工作,应该至少在田野点呆上一整年,并辅以后期的补充调查。因为一年通常是某个社区生产与生活的周期,人类学家在此期间与社区居民们共同起居,尽量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学会以当地人的视角观察社会,以达致对当地文化更贴切的理解。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历史学的田野工作大都像走马观花,虽然如此,历史学者还是应该尽量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理解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理想的状况是:对于所研究的社区,理解的时候能够融进去,解释的时候能够跳出来。

必须注意的是,走向田野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献的忽视。传统史料是历史学的根基,一位优秀史家必须具备政治史与制度史的功底,熟悉各种正史、典章制度,掌握考据、编年等史学看家本领。就历史学者而言,如果在看家本领都非常陌生的情况下就急着走向田野,无疑属于本末倒置,也无法体现出历史学田野调查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