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译本序
【给我的儿子】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本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佩什科夫,马克西姆·高尔基是他的笔名。一八六八年三月十六日出生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下诺夫哥罗德市(一九三二年后改为高尔基市)的一个细木工家庭。其祖父曾是沙皇时代的军官,凶狠暴戾,动辄鞭打父亲。高尔基三岁那年,举家迁往南方里海之滨的阿斯特拉罕城。不久,父亲因患霍乱不治,离开人世。孤儿寡母,无依无靠,母亲瓦尔瓦拉只能带着他去外祖父家暂渡难关。于是高尔基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十一岁那年,母亲心力交瘁,积劳成疾,不幸病故。这一年他刚读完二年级,在外祖父的逼迫下,辍学外出闯荡人间。
一八九二年初,高尔基回到下诺夫哥罗德市,着手文学创作,当年便在梯弗里斯《高加索报》上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从此开始了创作生涯。一生中,他创作了许多名篇佳作,如《海燕之歌》、《鹰之歌》、《切尔卡什》、《奥尔洛夫夫妇》、《小市民》、《底层》等,这些早期的作品无论是浪漫主义的,还是现实主义的,其基本特点就是风格迥异、绚丽多彩,气势宏伟,激情昂扬。其笔锋所向直指资本主义的罪恶,剥削者、私有者和小市民的庸俗世界观。同时预示和烘托出二十世纪初俄国“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急风暴雨般的革命形势。
在卷帙浩繁的作品中,中长篇小说的创作乃是高尔基创作鼎盛时期的杰出成就。在十多年间,他以充沛的精力和惊人的速度写出二十多部在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有巨大影响的精品力作,例如《苦命人巴维尔》、《福玛·高尔杰耶夫》、《三人》、《母亲》等。《母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力作。它开辟了俄罗斯文学新领域,描绘了一九〇五年俄国无产阶级第一次高举革命大旗的历史场面,塑造了有血有肉、可歌可泣的工人革命英雄主义群像,为无产阶级文学奠定了基石。
一九〇五年以后,高尔基几度出国,去意大利定居。他在热烈欢呼一九一七年二月革命的同时,却又对此后的十月革命表示难以理解、难以接受。在这无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的年代,通过反思,作家重又把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主题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写出奥库罗夫三部曲《奥库罗夫镇》,《马特维·科热米亚金》,《崇高的爱》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俄罗斯游记》等系列作品。高尔基的创作晚期主要在国外。这一时期,他撰写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两部作品《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叙述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一部以十月革命前四十年间俄国社会精神生活演变为历史背景,描绘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史诗性巨著。一九三三年五月,高尔基最终回到祖国定居,一九三六年六月十八日逝世。
高尔基是一位完全自学成材的作家。他只上过两年小学,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凭着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精神,最终成为一名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巨人,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十年磨一剑。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作者根据自己亲身经历,花了整整十年工夫写成的一部近代世界文学名著。《童年》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三年,主要记述小主人公阿廖沙(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佩什科夫的昵称)在外祖父家度过的八年童年时光。外祖父卡希林是个自私、贪婪的小染坊业主,在这个家庭里,人与人之间“弥漫着剧烈的敌意”,暴力、欺诈、损人利己、幸灾乐祸、自相斗殴、大声辱骂已司空见惯。在作者笔下,这个黑暗的“卡希林王国”其实就是旧俄沙皇统治下暗无天日、民不聊生的社会缩影。在这里唯有外祖母阿库林娜使阿廖沙见到一线光明和希望。外祖母爱憎分明,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敢作敢为,是阿廖沙最亲近的监护人和教育者。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俄罗斯女性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性格。
《童年》是高尔基积一生童年生活之素材而写成的一部小说,充满童趣。它用儿童纯真无邪的眼光,通过思考和感悟,抒发童年的欢乐和初涉人生的艰难苦楚。比如,他始终记得父亲下葬时被活活埋入墓穴的一只小蛤蟆;他喜欢在雪地上观察小鸟,喜欢在花园里营造自己的一角;他常常在夏夜的星空下沉思和阅读《安徒生童话》,并由此不时感到惊喜和感悟,等等。由此可见,此书确是一部青少年的“生活教科书”,既寓教于乐,又富有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
《在人间》叙述主人公阿廖沙刚满十一岁,就外出独立谋生的一段苦难经历,刻画旧俄外省各阶层人的生活画面。小主人公阿廖沙被外祖父赶出家门后,不得不去闯荡社会,先后在皮鞋店当学徒,到轮船上当洗碗小工,去绘图师表舅家当帮工,在圣像作坊当学徒,在市场剧院当勤杂工和配角等,干着与年龄、体力不符的体力活儿,备尝人间心酸和苦难。在充斥着愚昧、污秽的社会底层,阿廖沙也遇到形形式式的各等人物,其中有轮船上的厨师斯穆雷,泼辣、能干的洗衣妇娜塔莉娅,虚伪、狡诈的皮鞋店老板,充满小市民习气的绘图师表舅的家人。不可否认,在阿廖沙的一生中,给予他启蒙教育的当数伏尔加河轮船上的厨师斯穆雷。斯穆雷有一箱书,空闲余暇躺在船舱里的铺上,时常让阿廖沙念书给他听,并不时开导他:“一个人想聪明,就必须读书,而且要读正经的书。”在他有意无意的引导下,高尔基从小爱上了读书,并把读书当作人生的最大追求。但是圣像作坊附近的商人们为赌博,让一个叫“大胃口”的小伙子在两小时内吞食十俄磅腿肉,这种恶作剧的场面给阿廖沙留下了可怕的印象。洗衣妇娜塔莉娅用自己的血汗钱供女儿读书,期望日后能依靠她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女儿的背叛最终使她陷入绝望。高尔基通过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生动地抒发内心感受,揭示了旧俄时代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末了,阿廖沙为了不虚度年华,有所作为,决定去喀山上大学。
第三部《我的大学》记叙阿廖沙满怀上大学的愿望,告别年迈的外祖母,来到伏尔加河岸的喀山市。到了喀山,他就清楚地意识到,上大学的梦想难以实现,因为必须直面人生,为生存而去受雇干活。于是喀山的贫民窟、穷街陋巷、码头仓库成了他追求科学知识的头一所社会大学。作家用在码头上的亲身经历描绘出劳动场面使读者不禁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与他一起干活的那帮衣衫褴褛的码头装卸工冒着寒夜的潇潇秋雨,从一艘触礁搁浅的货船上往岸上紧急抢卸货物。他们如醉如狂、甩开膀子大干的景象令阿廖沙不由得悲从中来,真切地体会到劳苦大众潜藏着的巨大力量和他们噩梦般的痛苦生活。空闲时,阿廖沙常去民粹派革命者杰连科夫的小图书室,读车尔尼雪夫斯基和马克思的著作,听喀山大学学生辩论和流放回来的革命者对沙皇黑暗统治的控诉,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头脑里迸发出最初的革命思想火花。一八八七年阿廖沙遭到了一场严重的精神危机。他在大学生中没找到真正的朋友,对雇工们的宣传鼓动受到挫折,加之获悉有人被捕,外祖母去世,更主要的是,他探索已久的人生问题在理论书中找不到正确答案,这一切令他绝望,便萌生以开枪自杀了此一生的念头。所幸子弹只打穿一个肺叶,他才得以摆脱死神。半年后,在民粹派革命者罗马斯的带领下,阿廖沙去乡下做农民的宣传发动工作。在乡下,他们的宣传活动和组织苹果生产合作社引起富农们的仇恨,罗马斯的小铺被焚烧,阿廖沙险遭火海吞噬。在喀山的四年,阿廖沙虽然没能进大学的门,但在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里,他接触到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结识了一些民粹派革命者,了解了农民的生活现状,逐步提高了觉悟,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正如高尔基自己回顾时所说的:“我虽然出生在下诺夫哥罗德,但精神上使我获得生命,却是在喀山。喀山是我最喜欢的一所‘大学’。”
高尔基的这部自传体三部曲从酝酿到问世,一直得到列宁的关心和支持。列宁在一次会见中全神贯注地听完高尔基讲述自己苦难童年和流浪生活后,热情地鼓励他说:“您应该把这些全写下来,老朋友,应该写!这一切都是非常有益的,非常有益……”据克鲁普斯卡娅回忆,列宁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还让她给他读刚发表的《我的大学》。不可认否,高尔基的这三部曲在俄苏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崇高的、深远的,它的问世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马卡连柯的《教育诗》、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等作品的诞生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它不仅为研究高尔基本人的成长历程、创作轨迹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且深刻揭露了沙皇专制制度的黑暗,反映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旧俄劳动人民的凄惨生活、小市民的自私、富农的贪婪和仇恨心理,描写了俄国早期革命者、民粹派成员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秘密社会活动,着力勾勒出一幅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城乡广阔的生活画面。应当说,高尔基的三部曲在我国曾经影响了几代青少年,时至今日,它对广大未成年人,乃至青年读者仍具有不容忽视的社会教育意义和经久不衰的经典文学的艺术魅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显现出它的璀璨光芒。
顾生根
二〇〇六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