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持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幸福课的理论渊源: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是一门从积极角度探究传统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它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原则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为重点,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它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和米哈里·齐克森特米哈伊在2000年1月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力求用一种更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关注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人生阶段,重点关注的是那些可以提升生命价值和意义感的事件。它的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假设是:人类善良美好的一面与病态的一面同样真实存在着,人类的优点、长处与缺点、脆弱一样真实。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把人类的幸福和健康看作是心理学的目的,为达到这样的目的,人类必须发挥自己的长处,这些长处包括积极思维、兴趣能力、价值观和性格优势等,也包括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教育等因素在我们追求幸福中的作用。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的特质和性格,包括友善、好奇心、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价值、兴趣、天赋和能力。同时还研究可以促进幸福生活的社会因素,例如友谊、婚姻、家庭、教育、宗教等。

一、心理学研究的转向:从消极到积极

“积极”一词来自于拉丁语positism,具有“实际”或“潜在”的意思,它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能力。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研究者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几乎成为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异常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病症的方法,心理学对人性积极面的研究几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占据了整个20世纪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关注人性的消极方面,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研究中心,而很少涉及健康、勇气和爱。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了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积极心理学是揭示人类优势和促进其积极机能的应用科学,致力于识别和理解人类优势和美德,帮助人们提升幸福感和生活得更有意义。它研究人的所有积极心态,比如积极情绪、优秀品格、道德美德、幸福组织、创新卓越等人类美好的心理活动。它倡导人首先要正心,这是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核心。其次,关注有意义的人生经历。它认为人类拥有的某些优势,如勇气、乐观、道德、希望、诚实和毅力,最有可能抵御心理疾病。

二、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塞利格曼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他最初将积极心理学定义为“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因此,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幸福的科学,与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教育、爱和成长息息相关。它关注普通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研究如何让人活得更幸福,获得积极的心理感受。它告诉我们幸福不是可望不可即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新方法、建立新习惯来获得幸福。

三、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主动、乐观、开放、欣赏的心态来看待事物,是着力研究普通人的幸福、发展、快乐的科学。塞利格曼认为,在积极心理学的框架下,个体可以找到描述和理解美好生活的计划。因此,可以把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分成三个相关的话题,即积极心理学的三大基石。

(一)积极的主观体验

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快乐、愉悦、满足感等。与此相对应的研究就是从主观层面研究人的积极的主观心理体验。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

北宋诗人汪洙在《神童诗·四喜》中说“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四大喜事,因此,人们由此而体验到愉悦感并不难。但这里的积极体验强调的是,我们能否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去体验和发现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与意义的片段,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幸福、感知幸福。

(二)积极的个人特质

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性格优点、天赋、兴趣、价值观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优势和美德,如勇气、希望、正直、公平、忠诚等。从这个方面着手,积极心理学就是从个体层面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并集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培养拥有积极人格和心态的人。

我们在生活中不难发现,有些人无论你在什么场合或什么时候遇到他们,他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微笑,难道是他们身上天天有好事发生吗?难道他们不会遇到一件烦心的事情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也就是说,作为普通的社会成员,每个人都会如诗中所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恰恰是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乐观、积极、智慧及各种美德等,让他们戴上了“阳光”一样的眼镜去看周遭,看到哪里哪里“亮”,因此也就经常微笑着面对一切了。这样的人,能不幸福吗?

(三)积极的组织系统(社会关系)

积极的组织系统(社会关系)包括个体的家庭、学校、单位、社会圈等。从这个角度,积极心理学就是从群体层面研究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内容主要涉及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比如,我国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奋斗目标,都是力求构建一个积极的社会环境。在这些政策的引领下,每个人都会按照这些标准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修养,建立与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自己所在的集体或组织创造价值。

幸福小贴士

The continuation of happiness

一些积极的观点

1.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人的大脑能改变吗?当然,人的大脑一生都在改变。比如,人在25岁之前,额叶一直在不停地生长发育,而它与我们的情绪控制有关。因此,只要努力进取,采取实际行动,你就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2.自我兑现的预言

你如何预言、解释一件事,你往往就会在有意无意中把事情的发展向你所预言和解释的方向去推进,结果最初的预言就被自己兑现了。因此,在出发的时候,你就要信心满满并充满期待。

3.研究我们自己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最个人的东西,其实也是最普遍的东西”;马斯洛则提出“在深入地探查自己内心的过程中,我们同时也就探查了所有人的内心。我们要记住,关于个人深刻天性的知识,其实同时也是关于普遍人类天性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