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周总理回第二故乡
1962年,春花烂漫、风和日丽的六月天,辽宁省作家协会所在的沈阳大帅府(张学良故居),夜晚一贯地静悄悄,我在宿舍里安排好我不足四个月的小女儿安静睡下。听到窗外有轻轻的话语声,隔窗外望,月光下似有人影晃动,我好奇地披衣下楼,径直奔向前院,那是同省作协紧连的省图书馆的大院。院中有一圆形花坛,丁香花刚谢,波斯菊盛开,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花坛旁站着省作协主席马加,他头上的帽子歪斜着,外衣敞开着。我急忙走上前,见马加同志向将要走出大门的几个人频频招手,而即将迈出大门的两位中年男女同志也转回身向马加招手。在朦胧的月光下,我看出那位体态标致、颇有风度的男同志好像是周恩来总理,身旁短发女同志似乎是邓颖超大姐。未容我细辨认,他们三五人已迈出大门。门外车灯闪亮,汽车远去了。我忙上前问马加同志:“谁?好像是周总理。”
“是的,是这样……”他转身责问站在身后的小姜同志,“你怎么不早上楼告诉我呢?”
小姜微笑着点头,支支吾吾地回答:“我也蒙了,我也不知道您住在哪儿呀。”
小姜是刚从辽宁大学中文系分配来的小青年,此时正沉浸在幸福中。他美滋滋地向我说:“你看我,连手都没握上,真是乐蒙了。”他看我紧向他追问便慢慢说:“我正在收发室看报,听到大门铃响,看门的翟大爷没马上开门,问找谁。门外有人说是公安局的,让开开门。翟大爷忙打开门,嘴里还叨咕:‘八点多钟了,公安局?查户口呀?’我抬头一看,‘查户口的人’身后,有一男一女进来了,细一看,好像是周恩来总理,我赶忙上前行个大礼。随着,我就不由自主地跟着他们往前走,很怕离开总理一步。总理回头问我:‘小同志,你是干什么的?’我随口答:‘我是门卫,保卫首长的。’总理笑着说:‘你们什么单位,还专设一个保卫首长的?’我又改口说:‘是管来客登记的。’总理说:‘噢,我们还没登记呢。’——”
马加同志打断了他的话:“你不知我住在哪里,那老翟头儿呢?他上哪儿去啦?”
小姜答:“他回收发室看门去了。”
马加说了一句:“好了,你们都赶紧回去睡觉吧。”他转身向东大门作协收发室走去。
我回到房间,小女儿还在熟睡。我睡不着了,想着周总理为什么突然来到大帅府,连我们领导事先也不知道。总理是不是到距我们机关不太远的他的母校参观了?白天太忙,趁夜晚出来看看。是为了安全,还是怕打扰大家,临时起意?总理真是日理万机呀!
我回忆起我在北京上学时见到周总理的那次经历。
1954年年底,我在北京中央文学研究所(简称文研所)学习时,随同我的同学、军旅作家白刃去北京饭店参加全国文联组织的迎春联欢舞会。舞池中间的周总理身穿笔挺的中山服,风度翩翩,正在跳华尔兹,舞步稳健明快,一会儿旋转如飞,一会儿轻盈悠悠,还不时同身旁过往的舞友点头微笑打招呼。休息时,总理不断同身旁的人交谈。一次休息,白刃拉我坐到离总理较近的座位,只听总理问刚落座的舞伴:“听说你是美国纽约伊斯曼的研究生,那是很有名的音乐学院哩。”
“是的,我在那里毕业时已经32岁,都有两个孩子了,考了几年才考上。”
总理又说:“你取得那么好的成绩,还毅然回国,我们非常欢迎你。”
“很感谢总理,我回国举办的第一次演唱会,您就前来参加,还上台亲切接见了我。我永世不会忘记的,一定要好好为人民服务。”
这时,我认出来了,那位女士是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张权,我听过她的演唱会。接着,总理又问她孩子上学习不习惯,生活工作上有什么困难,等等。
这一场迎春舞会,我不仅深深记住了周总理标准的舞步和舞姿,更深深记住了他对文艺工作者的真情关爱。
20世纪60年代初,我有篇散文,记叙的就是周总理以普通公民身份到鞍钢工人模范家属王秀兰家中串门走访的事。那是1956年的一天,周总理由鞍山市市长陪同突然到访王秀兰家。总理进屋时,王秀兰的丈夫正在床上睡大觉,她忙要喊醒丈夫,总理马上制止说:“不要喊他,工人师傅上夜班很辛苦,让他好好休息吧,影响他睡一分钟觉,生产就要受一分影响呢。”
在王秀兰家中,总理细问了工人住的平房里有没有自来水,家属用的针头线脑到哪儿去买,平时能不能看到电影,上没上夜校,等等。他还代表邓颖超大姐向街道妇女姐妹们问好。当总理看见窗外一群孩子趴在窗玻璃上挤着往里看时,又得知王秀兰膝下的两个儿子都夭折了,总理关切地安慰说:“秀兰,不要难过,我们和你一样,也没有孩子。你看窗外这些娃娃们,多可爱呀!他们都是我们的孩子,中国千千万万的孩子都是我们的后人,我们精心把他们培养好、教育好,我们一生就很幸福啦!”
这一天,总理还去了鞍钢建筑工地、高炉前、各加工厂,同工人们亲切交谈,任何人事先都不知道国家总理要来访。
想起这些,第二天,我便早早起来,到作协的收发室,向看门的翟大爷打听昨晚的情况。紧接着,小姜同志及住在作协院里的同志们都聚拢来,七嘴八舌追问昨天夜里发生的大喜事。翟大爷介绍说,总理进门以后和他老伴邓大姐说,他小时候就在东关那儿的学校念书,常打这门前走,知道这是张大帅家的大宅门,常扒门缝往里看,门卫还撵他。有时他捡个铁钉,顺着这个大院墙,边划边绕圈走。邓大姐还笑着说:“你看没看那外墙上还有没有你划过的钉子印?”
大家又质问他们俩为什么不立即报告马加同志。小姜歉意地说:“我就是想多陪总理走一段,一生难得,多幸福呀!后来,总理知道了作协机关在这儿办公,便问作协领导是谁,我马上回答是马加同志。总理想想说,是延安来的吧。我这才想到让翟大爷快去找领导报告。”
小姜接着向我们介绍:
总理走进了院,经过了小青楼,陪同他的人介绍说,这是张作霖五姨太的小楼,大门外的西式二层小楼是张学良为赵四小姐建的。小青楼后西侧是张学良居住、办公的主楼大青楼,楼前有假山、花坛。总理仰望着这中西合璧的三层高高大青楼说,这就是张学良易帜的地方吧?也是他摆鸿门宴除掉杨宇霆、常荫槐的地方喽,所谓‘杨(扬)常(长)而去’也。
陪同人员问:“要不要请他们打开门,您进去看看?”总理摆摆手:“不要打扰,不要打扰。”
由大青楼漫步走进西院,这里是一座红砖到顶的三层高楼,没等张学良搬进去办公,九一八事变就爆发了,日本关东军将其霸占为警备区司令部。现在,辽宁作协的领导、作家及部分编辑人员住于此楼(办公在主楼)。中院的三进四合院古建筑是张作霖的旧居,现在是图书馆的书库,保存有辽宁省最珍贵的文史资料。周总理在此驻足,隔门细看,说,皇姑屯事件以后,张作霖就是在这里停尸好几天,瞒过了关东军司令部吧?国恨又添家仇,增强了张学良的抗日决心。
就在这时,马加同志从大红楼匆匆赶来,同总理紧紧握手。总理详细问了草明和他的情况。马加同志告诉总理,草明同志在鞍山很好。他和夫人在新民县郊区一农村落了户,作协机关还在那里办了一个农场。总理问,你们农场都种了什么?马加说,主要种白鹤苞米。总理说,这是新品种哟,长得好吗?一亩地能打多少?马加说,能打500多斤。总理说,很不错呀,跨了“纲要”呀。总理又问,农民的庄稼怎么样?马加回答说,社员的庄稼比我们农场的高一头,深一色。总理笑了,说,好呀,我们农村的形势已经好转了。总理又细问了农村一些情况后说,你们东北作家能长期到工农群众中生活,很好嘛,希望能写出好作品!
小姜同志介绍到这里说,后来总理就和马加同志挥手告别了。有的同志还打电话问了图书馆,图书馆的人回答说,除了收发室看门(南大门)的同志,任何人都不知晓昨晚的情况,因为他们的领导和职工都不住在这个院里。大家胡猜乱想:总理是到他读书的东关模范学校访问,还是来沈阳开会,或者陪外宾、搞调查研究?这正是三年困难刚刚好转的时期,总理能到哪里去访贫问苦呢?
1976年1月8日,举国上下挥泪含悲,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时我已由插队的农村上调到铁岭地区,才知道周总理是在铁岭的银冈书院读的小学。周总理和邓大姐还曾于1962年来过铁岭,马不停蹄地走访参观,临走时还借去了《铁岭县志》(总理于三个月后寄还,并致函道谢),总理要细细重温少小离家就读塞外的过往岁月。邓大姐说过,总理生长在江淮平原,他第一次登山登的就是铁岭的龙首山,他第一次进新学堂进的就是铁岭的银冈书院,第一次走出家门到外地就是去东北铁岭县,可以说铁岭是他的第二个故乡。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铁岭人民终于扬眉吐气了,以第二故乡的家乡人姿态隆重举办了纪念周恩来总理的活动,广泛搜集历史资料,当年总理的同学和接待过总理的人们纷纷拿出保存的珍贵图片和谈话记录,一位姓曹的老人献出了当年同学周恩来送给他的砚台。教育局将被侵占的原银冈书院的四合院住宅一一清理,很快办起了全区重点高中。我的小女儿因为参加全省数学竞赛名列前茅,便由初二破格考入这所高中,一年后(1978年)考取了北京大学物理系。人们都说我的小女儿是个有福的孩子,中学在周恩来读书的地方,大学在毛主席工作的地方。因此我对银冈书院(后重点高中迁到新建的高楼,此处设为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也有了特别的感情,常去那里参观、走访。
这时我才弄清,十几年前令辽宁作协的同志们念念不忘的那个不平凡的夜晚,正是周总理铁岭之行的前曲。他到辽宁来是接待朝鲜贵宾的,忙里偷闲提前一天来到铁岭,满足他多年萦怀童年、欲见关东父老的思乡之情。
1962年6月15日早,正在乡下蹲点的铁岭县委书记孙蔚如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告知他有一位中央领导要来县视察,请他速归。他问需要准备什么,回答:只备两辆吉普车,其他都不需要。孙蔚如火速返县,随同省里一位领导赶到火车站后方知迎接的是周恩来总理。他想应该先到招待所请总理喝杯茶,但是总理热情地让他坐到自己的吉普车上,要径直奔县委开座谈会。吉普车绕县城街道慢行,总理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到达县委后,孙蔚如和县长实话实说做了汇报。总理又一一询问大家的意见。最后,总理说,三年困难时期总算过去了,我们都是以长征精神和打鬼子的精神把困难甩在了后边。年初,中央把全国的县委书记都请到北京,开了七千人大会,与会人员及党中央和毛主席一起过春节,这是前所未有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各级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问题。三年困难有自然灾害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这次会议就是要总结经验教训,教育全党,以防后患,鼓干劲,大发展……说完,总理喝了两大碗白开水,马上就到农村田间走访。邓大姐就去县妇联看望姐妹们。
周总理一行来到平顶堡乡。孙蔚如心里直打鼓:事先没有安排,农家的卫生能通过总理的审查吗?恰巧总理进村推门进的第一户是朝鲜族人家。孙蔚如安心了,号称“白衣民族”的朝鲜族人是非常讲卫生的。总理进屋,看到油光铮亮的大炕上坐着一位白衣白裙、年近八旬的老阿妈妮,总理向她深深鞠了一躬。老人的儿子是共产党员,她以很流利的汉语向总理报告了他们的生活、生产和民族和睦情况。总理在屋里细看了炕上叠得整齐干净的被格问:“您家老少三辈,被子够盖不?”走进厨房,总理又掀开锅盖,看见大锅里正放着一小盆白米饭,总理很满意。
走进的第二家是汉族人家,炕上坐着两个小姑娘正在写作业,大一点儿的女孩一眼便认出周恩来总理,下地行礼问好,而小女孩却躲到门后不敢见面,总理一把将她抱起,用带胡楂的脸腮亲她,问:“叫什么名字?上学没有?”
小女孩小声答:“我叫李绍华,我姐叫李绍霞。刚上小学。”
总理大声说:“啊,小学生了,我叫你小华吧!一定好好学习,长大了到北京,到我家去串门。”
“真的?”小华乐得从总理怀里跳下地,赶忙拿出自己崭新的书本给总理看。总理看罢还要看姐姐的课本。姐姐忙打开书包,拿出书本递给总理,说:“这是我五年级的课本和作业本。”
总理认真翻阅,并提一些问题。而后问她们的爸爸现在的生活、生产怎么样,粮食够吃不,等等。
这位农民如实说:“现在能吃饱饭了,就是布票少,过年不能人人换上新衣服。女孩子们总得穿件花衣裳啊!”
总理笑笑说:“对,对。我们国家要发展化纤工业了,以后要保证孩子们过年穿新衣哟。”
总理从李家走出时,左邻右舍的邻居都闻讯赶过来,包围了这位“不速之客”。一个挎着菜筐的大眼睛小男孩从围着的人群中钻进去,仰脸望望这位客人,大声说:“周恩来,你是周恩来!”
总理哈哈大笑:“对,我就是周恩来。你叫什么名字?”
“报告总理,我叫于洪秋。”
“好勇敢的小朋友,来,握握手。”总理伸出右手,而小洪秋伸出手后马上又缩回去,他的手沾满了泥土,不好意思地在衣服上蹭。总理忙拉着他的手紧握着说:“你这是劳动的手,让我也沾点儿劳动的气息。”又问,“几岁了?”
“12岁。”小洪秋答。
“哦!”总理沉思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他来铁岭上学时正是这个年龄。总理慢慢提起他的菜筐,自语似的说:“好沉啊。喂猪菜?”
“嗯哪。放晌学回来,一会儿就挖一筐,够吃两天的。”
“好啊,孩子。”总理亲切地拍拍他的肩头,“小小年纪就能帮助家里劳动,长大一定是个好农民!还要好好学习,当个有文化的农民,科学种田,改变家乡面貌。”
大家高兴地随着小洪秋一起鼓掌。
小洪秋回家,没顾上洗手,举着那只泥手跑向学校,向同学们大声炫耀,同学们都抢着同他握手,手上的泥土全被大家摸光了。这天放学回家,小洪秋在6月15日的台历上规规矩矩地写下“难忘的一天”,想想又写下“最幸福的一天”。爸爸一看,高兴地告诉他,这页日历要好好保存。他把日历撕下来夹在自己最心爱的本子里,又在日历的眉头加写一句“毛主席万岁”。大概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尽他激动、幸福的心情。
这页日历现已保存在铁岭银冈书院周总理纪念馆。周总理第二故乡的人们永远记着这个日子。
周总理一行从农家来到田间,妇女们正在田地里薅草。身穿褪色布衣的总理蹲下身与大家一起拔草,边干边谈,同时还不断嘱咐随行人员脚下留情,不要踩着小苗。干到地头,总理席地而坐,请二三十名农民、干部聚集到地头座谈,听群众意见。有的农民说,现在优良种子不好买,有的农民说水田鞋、铁锹等农具质量不好……总理一一记下,又与农民共同探讨如何科学种田、创高产……最后,总理对在场的干部们说:“你们辽宁工业有基础,搞得好,粮食也应该撒欢撵上来,不能端着金碗要饭吃呀。前两年有困难,是自然灾害,也有人为因素。我是国务院总理,全国性问题我是有责任的。我们的干部、农民都是忠于共产党的。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埋头苦干,一定能打好翻身仗……”
总理一席真情话,说得大伙儿心窝暖洋洋。一位年轻的妇女干部不由高喊:“人民总理爱人民!”大家起身同总理合影留念。
太阳偏西,已过午饭时间,县委书记要请总理回县吃个便饭。总理摆手拒绝,说:“下车前用餐了。晚饭前要赶到沈阳,还要更衣、修面,宴请外宾呀。亲不亲,家乡人,来到这家乡的土地上,就想多走走、多看看,要争分夺秒。”总理一行又马不停蹄地登上了辽北著名的龙首山。在山腰的慈清寺前,有一位白发老人正带领小武术班的孩子们练功夫。看过孩子们的功夫表演,总理兴奋地说:“好!我小时也学过武术,就是像这些孩子这么大年龄来到铁岭,登上龙首山的,我在家乡没见过这么高、这么美的山。那时我的身体很瘦弱,刚到严寒的东北,风吹、沙打、雪花飘,很不适应。但是,我的伯父和同学们带我坚持登山锻炼,经历了塞北的风雪严寒,吃了三年多高粱米、玉米饼子,还有大葱蘸大酱,长高了,长壮了,也长出了一个好身板。今年我64岁了,还登山不喘,咱们一口气登上龙首山的最高峰!”
邓大姐坐在龙首山的半壁凉亭里,望着周总理继续穿过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向龙尾峰方向攀登。她向陪同的人们介绍说:“总理当年在铁岭学习、生活虽然只有半年多,但他对这里的一切记得很清晰,常常向我叨念,像眷恋他的家乡一样眷恋着铁岭的风物人情。也可能是在来这里之前,他在淮安家乡正处于孤独悲苦之中,这里给了他一个新的环境、新的世界。”
周恩来总理曾向美国记者表述过,他有三个母亲,“生母慈祥、温柔,但文化不高……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宽容、大度的性格……我与世无争。我的嗣母才学出众,她的父母很开明,她教我热爱知识、学会动脑筋。我的奶妈把我带到大运河边她自己的家里,我从她那里了解到劳动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她教我大公无私。”
因为他的生母大度,将不满1岁的长子周恩来过继给生肺病的小叔(周家父辈四兄弟,生父为老二)“冲喜”。两个月后,21岁的小叔病故,不足20岁的婶母为其养母,将其视为掌上明珠。4岁教他认字、读书,6岁让他背古诗词,7岁进家塾。9岁(1907年)时,生母万氏病故。不足一年,养母陈氏又病故(1908年)。不满10岁,承载着继兴祖业的周家长孙、长子周恩来,接连两次身着洁白重孝,扶柩送灵,失去母爱,只能跟随奶妈蒋氏去农村苦度日月。在这孤苦之际,在东北奉天(今沈阳)谋职的四伯父周贻赓来函,要接他去东北读书。1910年,12岁的周恩来随同曾在铁岭任税务局局长的三伯父周贻谦,由大运河乘船北上经天津跨入辽河,于铁岭码头登岸。
铁岭银冈书院是一位于官场不得志、被发配塞外的清朝官吏郝浴于顺治年间建的家塾。康熙十四年(1675年),郝浴重返官场,将家宅十余间、土地200余亩捐做学堂。因“屋后一冈,隐然龙卧,所谓银冈者也”,故定为银冈书院。日俄战争时,辽河岸边成为两寇争夺战场,书院曾遭战火。后由该书院学子曾宪文联合有志之士集资献力,将书院按新学派思维重新建设,设小学四年、高小三年,另有“劝学所”。周家伯父携周恩来到此,交上作文和大楷,便被编入小学三年甲班。这里不同淮安的家塾,教室宽敞,课桌排排,还有可运动的操场、教学唱歌的风琴和藏很多新书的书库,周恩来感到一切都耳目一新。
在这里,曾宪文等老师不仅像他养母陈氏那样有声有色地讲生于淮安的韩信、梁红玉等英雄的故事,讲从银冈书院走出的镇守山海关、被誉为“塞外高松”的左懋泰及曾冒死执刀怒斥贪官暴行的戴国士的英雄事迹,更讲日俄战争时这里的人民如何遭涂炭,大连、山东如何被强占。在这里,周恩来学到的第一首歌是《何日醒》。
……
辽东半岛风云紧,强俄未撤兵。呜呼东三省……户无鸡犬宁。日本三岛顿起雄心,新仇旧恨并。舰队连樯进,黄金山外炮声声。俄败何喜,日胜何欣?同胞何日醒?
这里的老师教他描红写大楷的歌词《快猛醒》:
……弱肉强食之日,优胜劣败之秋。劝同胞,快猛醒,莫学睡狮高枕无忧。固卫我山河,保守我神州,勿令他人侵犯我自由。……
13岁的周恩来带着这样的楷书,唱着这样的歌曲,眷恋着龙首山的青松、春花、红叶,离开铁岭,由四伯父陪同走进奉天(即沈阳)刚建起的东关模范学校,插入高等丁班。
这所学校建立在奉天秀丽的万泉河岸边,两栋青砖绿柱新式楼房,宽敞的走廊和新式礼堂,还有亮堂堂的实验室和各种仪器,真像四伯父所说“校舍之宏,人才之盛”全省可数,使13岁的周恩来更耳目一新了。使他更为欣喜的是,这里的校长和教历史课的高亦吾老师都是反帝反清的爱国派。高老师在课堂上讲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滔天罪行,讲孙中山、邹容和林则徐,还常常借给周恩来《民报》《革命军》《警世钟》阅读。在高老师的修身课上,小小周恩来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高老师曾向校长称赞“周恩来这孩子,勇敢而不粗心,聪明而不显露,大方而不骄傲,沉静而不呆板,刚毅之性,迥乎常人”。在这里,庆祝辛亥革命胜利日时,周恩来第一个上台剪掉了辫子;在这里,周恩来以禁毒救国为题的讲演震动了听讲的同学和家长;在这里,周恩来的作文《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被批为甲等优秀作文,不仅在全省展览,还于1913年和1914年相继被奉天和上海大东书局编入《中学国文成绩精粹》等丛书。
1913年8月,周恩来由东北考入天津南开中学。1917年,周恩来由南开中学毕业,东渡日本留学,路经沈阳时特回母校看望东北老同学,给郭思宁等同学写下“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志在四方”的题词,落款为“翔宇”。自从在铁岭首登龙首山听堂伯父讲龙首山的神龙传说,周恩来激起了将要似龙一样腾飞翱翔、为民造福的志向,因此取别名为“翔宇”。
在龙首山主峰,周总理眼望逶迤不尽的山峰,向随行人员讲述他当年听伯父讲的神龙传说。他指指慈清寺飞檐下挂的匾牌“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说:“这八个大字好啊!龙首山这条神龙就是要顺着民意腾飞,为百姓保平安。”说着,他转身俯视龙首山脚下波光粼粼、蜿蜒流淌着的河水问:“这条大河叫什么名字来着?”
有人回答:“据说从前叫麒麟河,现在叫柴河。”
“噢,柴河。把这条河治理一下。这里有过大旱,还发过大洪水。修个水库,变水患为水利,不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了嘛!”
周总理、邓大姐于下午3时许走下龙首山,恋恋不舍地向乡亲们告别。近6个小时不停歇地走访参观,只喝了铁岭几大碗白开水,总理还笑着说,家乡的水好甜哪!
10年后,铁岭人民发愤图强,修建成了柴河水库,铁岭的粮食产量翻了番,特致函向总理汇报,总理及时回信鼓励。
15年后,在银冈书院校址创办的铁岭重点高中,95%的学生考取了大学(其中1/5考取了名牌大学),同学们分手时不少人的留言都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我的女儿至今还保存着这样的同学留言。
今天,周总理第二故乡的孩子们都深记着以“翔宇”之名留下的“志在四方”“中华腾飞”这刻骨铭心、激励斗志的壮语,深记着当年高老师女儿到北京受到周总理热情接待时总理说的话:“高老师的帮助对我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他是我的引路老师,良师是永远值得尊敬的啊!”
今天,在银冈书院附近新建的学校读书的孩子们,常常高唱着总理当年喜欢的歌曲:
中华腾飞,志在四方……